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刘称莲老师为《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写的推荐序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2:11:47 | 只看该作者
目录
第一篇 调节心理的魔法——认知疗法
第一章 读懂孩子心理的秘诀
第二章 调节父母和孩子心理的魔法—认知疗法
什么是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应用:学会三种思维,坦然面对挫折
三种思维的应用:如何应对批评、输赢、压力和焦虑
第二篇 改变家庭教育的理念
第一章 您在压抑孩子吗?
看似爱孩子,实则在压抑孩子
播下压抑的种子,收获苦涩的果实
最常见的压抑方式:严厉或过于严格
第二章 理解、尊重、接纳的中庸之道
理解、尊重、接纳的教育模式
实例:理解尊重的道理我明白,为什么做不到?
第三章 放下对优秀和成绩的过度执着
家庭教育的最大障碍:过于执着
放下对优秀和成绩的过度执着
以幸福为出发点期待孩子优秀
放低期望,降低要求
第四章 家庭教育是一场修行
家庭教育之道在于中庸
家庭教育要讲究策略
因材施教: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顺其自然,静待花开,不要太勉强
避开育儿的陷阱
从检查作业看家庭教育的学问
现在教育孩子为什么这样难?
家庭教育是一场修行
第五章 良好的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有效的前提
先理顺关系,再寻求改变
重视孩子的感受
促使孩子“合作”而不是“听话”
夫妻关系也需要理解尊重和接纳
如何处理与长辈的关系
第三篇 家庭教育的常见困惑
第一章 是坚持规则还是顺应孩子?
应对孩子要求的三个原则
顺应孩子心理,孩子更合作
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要有弹性
养育需要学会妥协
育儿新主张:跟随内心,顺其自然
第二章 放下对生活习惯的执着
生活习惯可以随性自在些
按时入睡还是顺其自然?
培养自理能力,但不必太勉强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必着急
第三章 理解、理解、再理解
宽容、接纳的基础在于理解
孩子的某些问题表现很正常,没什么
孩子某些问题表现有原因——找原因,想办法
孩子的某些问题表现是父母造成的
对于道德问题也需要理解和接纳
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为什么不要惩罚孩子?
第四章 放下对溺爱和娇惯的恐惧
宠爱孩子危害真的那么大吗?
何妨让孩子撒撒娇
顺应心理与溺爱的区别
第四篇 和孩子一同幸福成长的心理魔法
第一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
无条件接纳孩子
学会“共情”、同理心
孩子是贪得无厌,不知感恩的吗?
第二章 行为主义心理学方法
孩子的“问题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体验结果,改变孩子的行为
学会体验式说服
代币法——星星榜
巧用“游戏”改变孩子
多鼓励、少批评、不惩罚
第三章 父母如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父母如何能减少自己的火气
实例:六字真言让我调节好了情绪
孩子磨蹭时如何不发火?
实例:调节好情绪,就稳住了局面
实例:吾日三省吾身
实例:反省自己,改变认知,就不发脾气了
快要发火时怎么办
发火了,就要及时向孩子道歉
第四章 如何讲道理、沟通
怎样讲道理孩子才爱听
沟通的秘诀
理解心理的不由自主性
奇妙的认知咒语
责怪孩子没有意志力用处不大
第五章 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情绪的奥妙
孩子有情绪时,不要太较真
冷处理还是冷暴力
如何理解接纳孩子的脾气
实例:改变孩子的紧张焦虑从父母的改变开始
第六章 如何调适孩子的性格
改变孩子的性格,从父母的改变开始
实例:我改变了,孩子的性格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改变孩子的性格要顺势而为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也有偏颇之处
实例:如何改变孩子倔强、爱发脾气的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实例:如何改变孩子脆弱敏感的性格?
如何让孩子做到宽容
如何改变孩子急躁的性格?
第五篇 心理问题早知道
第一章 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如何让孩子爱和小朋友玩
不必逼迫孩子克服害怕
孩子口吃怎么办
孩子自慰怎么办
如何预防孩子同性恋的倾向
强迫症的相关行为
实例:孩子抑郁了怎么办?
小心“被”精神病
第二章 孩子貌似“多动症”怎么办
这些是多动症吗?
实例:自我、随性是多动的一个原因
实例:有效沟通有助于改变多动
实例:鼓励和帮助能减少多动
第三章 抽动症的治疗
实例:为了拯救你,我的宝贝,妈妈甘愿付出一切
抽动症是怎么回事儿?
实例:顺应心理,孩子的抽动好了
实例:改变教育方式,改变孩子敏感的性格
第六篇 孩子学习需要我们的帮助
适度帮助孩子学习
孩子不爱写作业,管还是不管?
辅导孩子如何做到情绪平和?
实例:作业从“不管”走向“适当地管”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辅导孩子学习的几个主张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
先考虑兴趣再考虑习惯
努力培养好习惯,但要慢慢来
学习态度不好是因为兴趣、信心等有问题
严格要求要像“热水泡脚”
考试的技巧及心理调节
实例:试卷分析是个宝
实例:孩子写作业磨蹭、不专心怎么办
实例:如何不再为孩子写作业而抓狂?
实例:孩子获得了最快进步奖
第七篇 陪孩子安然走过青春期
警报拉响:孩子进入青春期了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想法
如何进行青春期家庭教育
青春期沟通的秘诀
恋爱的那些事儿
实例:顺应心理,让我们安然度过青春期
实例:走出逆反的漩涡
逆反期:“不管”是为了“管”
实例:尖子、浪子、金不换
用慢慢等待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
给孩子一个不走歪路的理由
第八篇 顺应学生心理,教育更顺利
亲其师,信其道
幼儿教育也需要理解和接纳
有了好的师生关系,管理就容易了
如何让教育不成为一场盛大的暗恋
如何让捣蛋鬼变得合作

点评

今天刚跟孩子聊了一点点关于谈恋爱的话题,孩子不反感,挺好!  发表于 2014-11-18 2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2:12:25 | 只看该作者
目前这本书已经位列当当预售热卖榜第三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1-16 15:04:02 | 只看该作者
是案例性质的,还是叙事性质的?
或者有在线联系方式吗,买了书以后可以互动交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1-17 15:07:57 | 只看该作者
有空去看看,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20:05: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事例占主要的篇幅。
[发帖际遇]: 心理咨询师维尼 找回了丢失的钱包,得到了 3 金币,感谢好心人。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18:56:26 | 只看该作者
新书节选:

实例:六字真言让我调节好了情绪
    父母要想减少自己的火气,可以用用六字真言:“很正常,没什么”。也就是凡事去理解孩子:孩子的表现不是捣乱、无理取闹、不可理喻,而是有原因的,其中可能就有自己的原因;或者不过是人性正常的表现,是人之常情,我们成人可能也会这样。所以,很正常,没什么。
有了这样的认知,火气自然小多了。这种思维模式对于家人、朋友、同事同样适用。
“加入维尼老师的群,了解到了不同个性孩子所表现出的不同问题,我才明白原来自己为之焦虑的问题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的,原来不同个性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问题的,这些都是很正常没什么的,这样,我就更容易平静了”
“我以前生气时只是一味地忍,但实在难受,现在我试着把女儿的行为都看作是正常的小孩子的行为,经常告诉自己,这个很正常,耽误几分钟没什么关系之类的。现在感觉自己的情绪不再那么容易波动,也没有再那么要求她完美!感觉她开心多了,我的心情也愉悦得多!”
“孩子周末写了一上午的作业,到了十二点,我们说好要去吃饭,并且去公园玩,下午还要上英语培优班。孩子收拾书包的时候,突然说:哎,还有一项英语培优班的作业没写!我说:不写哪行,赶紧写!孩子就有些不愿意。我看到她对自己的作业不负责,就有些不高兴,孩子说:早知道不告诉你了。我更加不高兴了,这更不负责任了,还有不诚实的嫌疑!结果冷战了两个小时,玩得很不高兴。
维尼老师告诉我:咱们要理解孩子。其实孩子写了一上午作业,本来就有些烦,发现有作业没写自然不爱写,这很正常,没什么。说爱写,能高高兴兴去写才稀奇呢。而且孩子后来的话也是很正常、没什么的。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快下班了,有事马上要走了,领导又过来说:有个任务交给你,赶紧加班做一下。此时,你一定会后悔,早知道我早走一些,或者我正好不在办公室那就好了。孩子的表现和我们是一样的,不算撒谎,是人之常情!
        我恍然大悟。”
      咨询实例:
   我对家庭教育很重视,学习了很多理论,知道各种方法,但很难做到,特别苦恼,那时候我总念叨“我要换位思考,但怎么总是换不到位呢?急死人了!”
  我心里特别明白---“静能生慧”,在有情绪的情况下,是看不到事情背后的原因的,更别说怎么解决问题了。因此,亟待解决的就是自己的情绪问题。虽然有时候表面上控制了情绪,没发火,但我自己内心积累压抑,而且孩子是“读心”的,我内心的感受他能读到,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我常在网上浏览学习育儿知识,偶然间,发现了维尼老师的博客,认真看了之后发现,原来,情绪不是靠控制的,而是靠改变认知来解决的。维尼老师的博客中提到的认知疗法,对我有很大帮助,又在维尼老师这里做了一个月的咨询,我已从根本上解决了情绪问题(不是完全没情绪,而是知道如何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特别是维尼老师理论中的六字真言“很正常、没什么”,让我的人生观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前面对孩子写作业磨蹭,我总是火冒三丈,对孩子非打则骂,现在想想“小男孩,爱动坐不住,很正常啊”;“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当然会经常找借口上厕所啦,很正常,谁不都这样吗?”,观念发生了改变,其实这就是真正的“换位思考”啊!!想到这些,我就明白,一方面要对孩子的爱动表示理解,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孩子对作业的兴趣,比如采用计时的方式,让他自己和自己比赛,并一直鼓励孩子,让他有好的情绪,把偶然间出现的认真写作业的劲头儿保持下去。
   这个“很正常、没什么”不仅帮我解决了教子时的情绪问题,在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每当我心里念出这6个字的时候,我发现随着“换位思考”,情绪就消失了,这真的很神奇!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是、有他背后的原因跟理由,了解和理解了这些理由,能帮助我们改变认知、解决问题。对了,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是善意的,平时是多看别人优点和进步的,具备发现“美”的眼睛,这也有助于我们的心态积极和心情平和。
   维尼评论:如果我们能去理解别人,就会发现别人的行为其实有他自己的原因,很正常,没什么,也许不是针对我们的。理解之后宽容就容易了。
   “很正常、没什么”,这6个字还助我拥有了轻松愉快的家庭生活。比如以前遇到任何事情,我都焦虑得不得了,芝麻大的事想得比天大,总处在焦虑和压力之中,经常发脾气、或陷入自责不能自拔等等。在我改变了认知之后,语言方式也发自内心地转为积极、正面、向上的了,不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明白是“很正常、没什么”的,能够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轻松对待。
  在我的身教之下,儿子也学会了这种思维和语言模式,有一次因为打了同学,同学家长告状,我慢慢开导儿子,他在明白了道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很轻松地说了一句“妈妈,我和同学发生矛盾很正常的,我和最好的朋友都吵过架呢!”那一瞬,我真有欣喜若狂的感觉---虽然是做错了事,但是他能如此接纳自己!有接纳才能有改变和进步啊!孩子的情绪稳定多了,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因为我能做到充分地换位思考,说话做事能理解别人、不带刺儿了,爱人对我也赞赏有加;原来我对婆婆意见很大,但我现在也充分能理解她作为母亲和奶奶,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了。
[发帖际遇]: 心理咨询师维尼 乐于助人,积极发帖,得到新儿教奖励 3 威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08:08:2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大家的支持,目前《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暂列当当网亲子家教类销售榜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19 , Processed in 0.074157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