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蒙特梭利学校幼儿园老师。
文︳
王镇华教授,台湾德简书院主持人。曾任台湾中原建筑系副教授,华梵大学建筑系讲座副教授。台中国美馆、台北美术馆谘询委员。从事教育几十年,这几十年很大一部分时间致力于蒙特梭利教育的研究。
王镇华老师将会研究这个题目蛮偶然,就是在书院中国建筑师徒班,带同学做幼稚园设计,他指定他们每一位选一个幼儿教育的教育家,把他的思想消化了做报告。“其中有一位介绍蒙特梭利的思想,他找到一本书裡面,提到一般人对小孩有10个成见,而事实上婴幼儿并不是这样,我听了那10条,我就决定要读她的书,因為我听到真正教育的思想了。”
发现儿童
蒙特梭利她双手抱住自己,她问那些婴幼儿说:「你们到底是谁?」
事实上,蒙特梭利她自己都很难接受她所发现的,她是在意大利一个贫民区,开发商发现儿童到处涂鸦,就拨了一栋四楼的不太好的房子,说你就把这些小孩集中起来,结果蒙特梭利也没什麽钱,请一位欧巴桑帮她带,这个欧巴桑动不动就告诉她说,小孩子有天使在教,肚子裡面一定有一个上帝,蒙特梭利女士说你少跟我啰嗦,可是多几次以后她自己也发现了,没有人教孩子,孩子怎麽这个也会了那个也会了,她成名于世的就是她发现孩子在书写上有「爆发现象」,全班像爆米花一样,一个孩子说我会写了,别的孩子看看他,一急也会了,不是你的压力喔!是他们自己之间良性的触动;大小孩最会带小小孩了,比老师还会带。最后,蒙特梭利她双手抱住自己,她问那些婴幼儿说:「你们到底是谁?」
在1914年,美国请蒙氏演讲,几千人在卡内基大厅,听不到多久,有五百多人站起来就离开。那时候,美国是以他们的实验主义、实证主义为主流。后来一跳36年,1949年联合国大会请她去演讲,她才被美国接受,从那一年起,把蒙氏所有的著作很认真的一本一本的翻译。最近几年,美国政府拨钱调查各种婴幼儿教育法,发现蒙氏的教育法最有均衡的效果,所以国家就出钱,鼓励幼稚园往这边调整。
早在1907年她就发现婴幼儿吸收性心智与敏感期了,这一位女士的行动力非常强,二年后就出书,然而没有用,虽然很多国家都有赏识她的人,像研究儿童认知的皮亚杰,就是国际蒙特梭利协会的发起人之一,大家都非常欣赏她,可是她的内容到目前,没有一个国家敢面对。
要懂得阅读生命
你爱他,是善意,但是没有智慧,仍然是伤害
幼教是帮助他「内发生成」,而非用一套方法「外加塑造」,当然更不是填鸭。
你要懂得阅读生命,真懂了,你才能为生命而工作。这个内发生成很重要,我们大人已经养成习惯,都是用自己的理性,把一个幼儿当对象,我要教他,如果是这样子,你怎麽教都伤害到这个小孩的成长,因为教育是内发,而且是一个生命形成的过程,他内发生成,你要去外加的时候,你就干扰他了。你是爱他,你是善意,但是没有智慧的话,仍然是伤害。
给予正确帮助,胜于安慰鼓励
小孩子不需要太多鼓励,他要的是:正确的对待他
给予儿童正确的帮助,胜于给他安慰。其实小孩子不需要你太多的鼓励,他要你的是:正确的对待他。只判定而非帮助,不适任教育工作;以前我们最讨厌就是训导人员,可是现在我发现有一些老师喔,他自己的成长没有得到满足,他也有善念,想要当老师,结果当了老师以后,他在班上作判断,这个孩子很棒、这个不行,这种老师其实正在做教育最忌讳的事情:判定而没有帮助。我自己在初中,就受到一个数学老师,他很喜欢两个数学好的,有一次他问谁会?当然就等那两个举手,他们没有举我举,他说「你放下你放下,你不会的啦」,身受重伤。
小学是正义感最强的阶段,我们的资优班、放牛班是反教育的行为,其实孩子他并不在乎这些,反而大人在那边搞这些的时候,他们深深的受伤。当大部分的孩子都觉得(正常化)大势已去的时候,他也开始用大人的方法在欺负著同班同学,他们已经是大人了。
好,真正的教育工作一定是双性的:就是爱和智慧兼而有之。通常家裡面有智慧的,就是父母比较能干的,爱都少一点;那个爱很多的,通常智慧又少一点。如果,你贴紧生命在带小孩,你这两个一定是兼备,缺一都不能完成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