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上映20年了。
20年前,《肖申克的救赎》上映,票房遭遇惨败,在奥斯卡争夺中颗粒无收;20年后,它荣膺IMDB最受喜爱的电影榜首,成为影迷心中“经典中的经典”,“给每一个拒绝被体制化的人带来力量”。 文_马小达 《肖申克的救赎》海报![]()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它,诅咒它。时间久了,你习惯了其中的生活。最后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它。这就叫体制化。”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中,摩根•弗里曼所饰演Red的经典台词。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出狱后的Red在便利店工作时,如果不打汇报,撒尿时一滴也挤不出来。可就算这样,他也比Brooks幸运得多,那个命运糟糕的小老头,因为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选择用一根绳子终尽了此生。而这些,都是体制化造成的悲剧。
经典电影都有一种魔力,除了让人总想着再看一遍,还会激发人解读的欲望。对《肖申克的救赎》解读,和希望、救赎一样,体制化是经常被提及的方面。体制化,站在自由的对立面,是一种高级束缚,却在一向“所向披靡”的肖申克监狱遇到了对手。
安迪在肖申克的日子很不好过。作为前途无量的银行副总裁,妻子偷情时被杀自己被错认为凶手——刑期是两个无期。因为性子倔,初到肖申克的安迪受尽磨难。更悲催的是,为了保住这台赚钱机器,知道他是被冤枉的情况下,监狱长仍然把他关在监狱。可安迪没有因此放弃,他拒绝妥协,并对现实处境发起挑战。
《费加罗的婚礼》在午后的肖申克突然响起,人都停了下来,罪犯,狱警,时间好像静止,所有人陶醉其中。作为本次“监狱音乐会”的始作俑者,安迪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两个星期禁闭,他并不后悔,他说那是他最舒服的两周,因为有莫扎特的陪伴。面对这个不顺从的朋友,Red说出了电影中另一句经典台词: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他们的羽翼太光辉了。安迪就是一只羽翼光辉的鸟,他拒绝了肖申克的体制化,并最终在希望的指引下,穿过用20年时间挖的隧道,爬过500码的排污管道后,获得了自由。
可那些羽翼光辉的鸟毕竟是少数,现实中,更多的是毛色差一些的家雀,更多的是Red这样的普通人:即使在监狱待一千年,也绝不会钻500码的排污管道。庆幸的是,多数人不会有遭遇如此艰苦的境遇。可身处在正常环境中,我们能否避免被体制化,仍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体制”往往被理解为包括某种规则、习惯、意识和氛围的环境。人对一种事物的依赖是出自自己的精神思维以及习惯,当脱离原有的限制,如果找不到相适应的环境就会不适应甚至威胁到本身的生存。简单来讲,体制化就是依赖,对环境,制度,对习惯,对人,对物体的依赖,而检验是否被体制化也很简单,脱离现在的环境,还能适应吗?
工作朝九晚五,缺乏热情,生活重复、无聊,没有惊喜;缺乏学习的欲望,排斥新鲜的事物,对未来没有规划和想象;停留在以前的观念中,不能忍受与自己相左的观点,各种看不惯。当出现这些状况,还能说自己没被体制化吗?
如果这样,距离自由的500码,爬还是不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