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6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生读书] 初中物理小常识02---声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22 10:2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电子琴的发音原理

电子琴既可以演奏不同的曲调,又可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还可以模仿二胡、笛子、钢琴、黑管以及锣鼓等不同乐器的声音。那么,电子琴的发音原理是怎样的?

大家知道,当物体振动时,能够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就不同。在电子琴里,虽然没有振动的弦、簧、管等物体,却有许多特殊的电装置,每个电装置一工作,就会使喇叭发出一定频率的声音。当按动某个琴键时,就会使与它对应的电装置工作,从而使喇叭发出某种音调的声音。

电子琴的音量控制器,实质上是一个可调电阻器。当转动音量控制器旋扭时,可调电阻器的电阻就随着变化。电阻大小的变化,又会引起喇叭声音强弱的变化。所以转动音量控制旋扭时,电子琴发声的响度就随之变化。

当乐器发声时,除了发出某一频率的声音──基音以外,还会发出响度较小、频率加倍的辅助音──谐音。我们听到的乐器的声音是它发出的基音和谐音混合而成的。不同的乐器发出同一基音时,不仅谐音的数目不同,而且各谐音的响度也不同。因而使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音品。在电子琴里,除了有与基音对应的电装置外,还有与许多谐音对应的电装置,适当地选择不同的谐音电装置,就可以模仿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来。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跳跃”

  1921年5月9日,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据调查在半径70公里范围内,人们听到爆炸声,半径70公里至160公里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也没有听到,但从半径160公里以外一直到半径300公里的远方,人们又能听到爆炸声,为什么声音会绕过中间这段区域呢?
  研究发现声音在空气中爱挑温度低、密度大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密度小的空气,声音便会向上拐弯到温度低的空气中去,如果某一区域,地面附近的气温变化比较复杂这儿温度高,那儿的温度低,声音经过这一区域的时候,一会儿拐到高空,一会儿又往下拐,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声音传播过程的“跳跃”,这就是爆炸声会绕过中间这段区域的原因。
  很多城市标志性建筑物楼顶耸立这一座塔钟,住在远郊的居民听到的钟声有时清晰,有时模糊,有时正点,有时“迟到”。这不是塔钟的失误,这是声音的“跳跃”──—爱走气温低,密度大的道路引起的,天长日久,远郊的居民得出一条经验:平日听不见或听不清钟声,一旦突然听得很清楚,就预示着天要下雨了,或正在下雨呢!这是因为这时空气温度大,湿空气比干空气的密度大,容易传播声音的缘故。   从前有一位住在古寺附近的老人,他虽然不识字,却有识别天气变化的本领,后来老人快要死了,乡亲们要求他把“预测风雨”的秘诀留下,以便今后安排农事。老人只说了一句话“远寺钟声清,不用问天公”。当时人们都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逐渐明白这位老人懂得天气的变化的原因了。




点评

呵呵。。我猜一下啊,是不是依依姐妹遇到难处了?你记录在此?  发表于 2014-10-22 22: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09:21:15 | 只看该作者
倒是没有太多的坎。主要是感觉孩子们物理学习接地气还欠一点,同步学习点科普知识。
[发帖际遇]: zty1122bb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请喝酒,并获得 2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09:22:56 | 只看该作者
转:
各位家长朋友:
      2014年中考已经落下帷幕,关于14年的中考物理试卷,大家的第一反映是“简单”,“好多满分”。简单在哪? 全卷没有一道难度系数低于0.3的题(难度系数越高,题目越简单);原来学生一做就错的概念多选题今年全都很简单,这种“杀富济贫”的降低满分率的题目今年没有区分度;原来填空最后一道压轴题今年没能难倒学生;原来实验探究的最后一道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的设计实验题今年很多学生容易上手;原来最后的两道计算压轴题,电学大题“改头换面”跳出了原来的套路,力学大题模式依旧,但分析过程计算量较往年也降低了。是不是以后的中考都如今年一样简单或者比今年还简单?中考物理的趋势在哪里?

      今年正好赶上“减负”的改革浪潮,在如此时代背景下,中考命题组敢不从命?试卷的易中难分配由原来的5:3:2改为6:3:1(实际情况是7:3:0),也难怪大多考生考完后很轻松,那么多的物理满分冒出来。是喜是忧?要简单大家都简单,原来善于做难题的孩子失去了优势,能力很强的尖端学生失去了优势,“一分一个操场”,原本快乐的事情让好多优秀的孩子焦虑起来,如果一份试卷失去了区分度,还怎么择优录取,区分度不在了,中考试题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15年的中考会怎么样?鄙人不敢断定,相信大家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来。

      回归正题,中考物理改革绝非仅仅从难易程度上改,这是表相,内在改变在哪里?我们如何应对?鄙人看来,改革的趋势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中考物理更加回归“本质”,物理强调概念、规律的理解,这是区别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明显特点,中考物理要回归学科本质,就要回归概念,规律和实验(下面详述),概念理解的考查近几年力度越来越大(10-13年,14年例外,原因从上文可以找到),突出表现在往年的多选题中,很多孩子尤其是不错的孩子,很容易掉进概念辨析的陷阱,除了审题不细外,概念理解不到位是根本原因。这样的题目体现了物理的特色,所以仍然是中考的亮点和难点。如何突破?要求孩子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物理现象的解释,对定义和规律的描述要严谨准确完整!多说一句,很多孩子对简单的知识(如声光热)不重视,殊不知看上去简单的东西往往越容易出错,这也暴露了平时学习的不扎实。

二、中考物理更加注重“实验探究”,物理是实验的科学,强调实验也是回归学科本质。实验探究题的分值从09年开始逐年增加,稳定在37分左右。何为实验探究?专业的说法是从提出问题,到猜想,到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到论证,到交流改进等一系列过程。实验探究,思想大于方法,方法大于步骤,步骤大于结论。所以难就难在如何设计实验,需要控制哪些变量,需要改变哪个变量(自变量),如何获取结果变量(因变量),这些思想不是简单地把实验步骤背下来就能解决的。每年出的都是新情景,背原题管用吗?但万变不离其宗。实验探究的思想方法渗透在每一个初中物理实验中,很多孩子不重视做实验,不动手,“纸上谈兵”,误之大已(如果这样就把物理搞定了,物理学家也太容易成啦)。所以,实验探究要回归实验课堂,要亲身体验每一个实验过程,除了实操外,还要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如何改进?等等。做题只是辅助。

三、中考物理更加注重“联系生活”,物理源于生活,最终要应用于生活,造福社会。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的知识和学过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把生活中复杂的问题转换为物理中简单的模型,这就是知识迁移。好在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只要多加思考,学的扎实一些,就容易解决。所以这块问题不大。
    以上三点是今后物理教学的重点,实验探究更是重中之重。这也是今后中考物理的重点。当然不是说除了上述能力外其他都不重要,比如基本的数学能力必须得有,不能不承认数学好的孩子学物理是有优势的,但如果以为学好数学物理就没问题,或者用学数学的方法学物理那就大错特错了。怎么学物理,上面已说明。
  只希望家长朋友认清形势,不盲目跟风,不给孩子额外的不必要的负担。

祝好!


[发帖际遇]: zty1122bb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关注,获得 1 威望,恭喜啦!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09:30:3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依依俩俩的物理有二个问题:
1)对于物理实验的描述不够严谨,不够完整。不能抓住主线,逻辑关系不够清晰。这一点,需要多磨练。------这是语文的问题。
2)物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的还不够广泛。虽然,我们在小学,初一做了很多准备,但与课内同步的知识补充,原理解析还是要加强。---还得多去科技馆。

点评

学习中,女儿明年就要学物理了。  发表于 2014-10-27 13:14
学习了,很好的总结。  发表于 2014-10-23 1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3-3 16:32:56 | 只看该作者
分析很到位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57 , Processed in 0.077842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