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49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运动] 郑伟梁:体育运动对孩子成长影响这么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10 07:1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记得是二月十九日的下午,心里正惦念着老二快要开始的篮球比赛;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接踵而来,叫我迟迟未能起行。赶到比赛场馆后,比赛离完场只有十多分钟,老二那队仍然远远落后,赛果并不乐观。看来,要扭转局势,教练只会选用最有实力的球员打至终场;那么,老二出赛的机会便很微了。“这不重要!”我对自己说:“因为我来是为他打气表示支持,他知道便足够了。”
如我所料,老二中学毕业前最后一场比赛,是败阵而回。在归家途中,父子间只有莫名的沉默。惯常的赛事分析和勉励的话,都被脑海中浮现着一幕接一幕的情景所取代,确是无声胜有声。

六年来,我看过老二参加逾百场的篮球比赛,见证着他的成长。回想他读七年级时,天生体格瘦弱,竟然凭着敏捷的身手和积极的态度,打动了老师兼教练的心,把球队中最后一个席位留给他。接着几年,因为教练教导有方,加上努力练习,他渐渐掌握了基本的个人球技。加上他自知身材吃亏,便学会在球队内扮演支持队友的角色,摒弃英雄主义,时刻将全队的利益置于首位。控球、射球等最瞩目的职责,他会让队友们去领功,然而,他用拚搏的精神,专注防守、传送等工作──这些都是队员容易忽略,却是不可缺少的克胜要素。他不自私的态度,赢得队友的爱戴和教练的赏识,上场机会愈来愈多。十年级时,终于升为正选,而且被选作队长。但是自十一年级开始,因为同龄队友都身型魁梧,他出场的时间便直线递减,又一次要学习“坐硬板”了。六年来他在球场上经历的片段,无论是成、败、得、失,在暂告一段落时,确教人心里有依依不舍之情!车厢内的沉默,大概是他留恋、回顾与反省的时候吧!

下一学年,老二将升读大学。按他的球技和身材,上场竞赛的光辉岁月将成过去。虽然如此,我庆幸在他的成长路上,能够有这段美好的回忆;而且从球场上,他所学到的人生功课,一生也会受用不尽!

锻炼身体、陶冶性情
体育的好处,岂止打打球、散散心?美国俄立岗大学六十多项研究表明,参与有组织运动,有助孩童感觉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增加自信和励志的作用。参与运动的孩童,与没有参与的孩童相比,他们一般成绩高、操行好、态度积极和逃学率低。同样,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于1996年7月会刊中也曾报导,不参与有组织运动的青少年:
较易提早停学 (高57%)
较易滥用违禁药物 (高49%)
较易成为未成年父母 (高37%)
较易吸烟 (高35%)
较易犯法而被逮捕 (高27%)

运动如游泳、跑步、举重等,无论目标是否比赛,运动员都需要学习自律、刻苦和有毅力;合作性的运动,如足球、排球等,更是发展沟通、合作、团队精神等重要生活技能的好机会,日后队员可望把他们所学到的人生道理,从竞技场转移到工作场所和小区里。

在老二身上,我清楚看见篮球和其他运动(他也参加排球和田径)为他成长带来极大的好处。虽然锻炼和比赛后身体疲惫,这让他了解自己身体的特性,他应该如何注意营养,保养身体,活得更健康。运动后,他睡得更熟,温习功课时精神更能集中;在情绪上,他可以自然地经历喜、怒、哀、乐。他也有机会去揣摩公道、守规则、服从、甚至“胜不骄、败不馁”和“尽人力而听天命”等人生哲理。我观察到,无论球场上胜或败,不多久他已经回复如常,对胜败处之泰然。

体育的益处,显而易见!

摘自郑伟梁著《植树者的梦》

点评

嗯,坚持运动,坚持锻炼。身体是本啊  发表于 2014-10-12 12:12
呵呵,说白了就是人的天性成长的需要。如同音乐美术,体育也常被其它被认为更重要的需要所挤占。可以天天有语文课,却不能天天有体育课。  发表于 2014-10-10 10:05
[发帖际遇]: 平安就好 接到新儿教神秘人物的邀请,收到了旅游经费 2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10-10 12:59:43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所以一直坚持报羽毛球,而且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孩子参加,孩子好胜心强,对比赛结果看得很重,但经过几次比赛承受力强了,知道比赛肯定会有输有赢,重在参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0-16 10:53:23 | 只看该作者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体育会增加你一个和人打交道机会,人会更加乐观与积极向上。怎么面对困难、失败、低谷与高峰,遇到问题怎么去解决?一场比赛其实更像人生过程的一个缩影,ALEX打了快2年乒乓球了,慢慢运动已经实际走进了他的生活。加油,乒乒乓乓后就是篮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0-18 22:05:30 | 只看该作者
对的   我家晴晴就爱蹦蹦跳跳 跑来跑去  以后肯定也是个爱运动的    先偷着乐一下  
热爱运动可以调节心情 排解郁闷   也有助于保护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12 13:46:1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多运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6-9 08:21:50 | 只看该作者

逃逃博客:不搞体育在美国根本混不下去

近日和一位读者朋友在微信上聊天,她说最近天气渐凉,儿子上的游泳班不少同学开始缺课,但她始终坚持带儿子上完每一节课,因为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空心”的。

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很深刻。正好上周我们陪逃逃去看了场中学橄榄球赛,场上那种紧张和热闹,触发了我想聊聊关于美国孩子体育的话题。

美国家长最重视孩子什么?文化学科?显然不是,逃逃每周的作业加起来二十分钟就能做完了。创造力培养?其实也不是,尽管这会渗透在他们的很多教学方式中,但却不是美国家长最重视的。

在逃逃所在的培养创造思维的“天才计划”里一眼望去,几乎是清一色的亚裔,难道真的是亚洲人聪明些?当然不是,只是很多美国家长不那么care而已。那么,美国家长究竟最在乎什么?答案是体育!他们对孩子体育运动的培养,是绝对肯花大把时间和银子的。

我曾调侃一些美国朋友的生活习惯,他们的答案让我哭笑不得。例如为什么不啃骨头?那是因为看牙医实在太贵;为什么不吃带刺的鱼?因为鱼刺一旦卡到喉咙,看急诊的钱是这条鱼的几千倍;为什么天天跑健身房?因为要减少和医生打交道的机会。

当然,抛开这个市场经济的“调控”因素,美国家长很清楚,孩子们的较量,最终是综合能力的较量,而一个强壮的体魄,是所有的基础。

另外,孩子体育好,考大学时是有直接优势的,如果你高中时就是校队的明星球员,那只要成绩还过得去,上大学就不用愁了,如果成绩还不错,那名校和奖学金也不在话下。简直是有体格就有未来的节奏!

而深入一想,体育好的孩子在申请大学时有优势,究竟是大学这根指挥棒让孩子们更爱体育,还是大学喜欢爱体育的孩子本身呢?

先说说我周围的美国朋友,凡是有孩子的家庭,周末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家人陪孩子练垒球、游泳、篮球、橄榄球……

而在各项运动方面,美国父母更注重Teamsport(团队类的体育),因为他们认为团队类的项目能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所以美国父母不单把体育看成强健孩子体魄的方式,还是对孩子意志品质的训练,是对孩子教育的重要部分。

再来说美国的运动设施,那真心不是盖的。就说网球场吧,每个初中、高中都有,课外时间对公众免费开放。学校很密集,人均资源很丰富,所以只要开车出去几分钟把家附近的学校转一圈,肯定能找到空场子,先到先得,很公平。

逃逃的网球老师是李芳(挺有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李娜之前的亚洲一姐),应该也算是网球界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同样得遵循这个规则,所以每周的网球课地点并不完全固定,都是老师提前半天左右通知的。

记得大家经常喜欢开的一个玩笑,说中国人为什么乒乓球、羽毛球那么好?主要是因为这两项运动不怎么挑设施,不管在哪,只要有两副拍子就可以开打。

也记得上次回国,各种高架桥、商场修得气派之极,而为孩子们提供的运动场地却很难找到,就算找到,也价格不菲。不过条件不足绝不是当宅男宅女的借口,即使没有合适的运动场地,带孩子去周边爬山登高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家长实实在在的投入。我看到不少的美国全职爸爸,平时工作非常忙,但是一到周末,会陪孩子做各种各种的户外体育运动,有些还是球队的教练。

我们家邻居爸爸每周都会在自家后院陪孩子练足球,一丝不苟的全身运动装备,胸前还挂个哨子,说实话,我很喜欢这种画面,尤其是爸爸和儿子一起在运动场上对各种动作、战术的研究的时候,真有点上阵父子兵的感觉。

当然,陪练是个很辛苦的差事,但老美家长们把这当成头等大事,为此甘愿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这种对体育的无限量支持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这方面我们家是要加强的,我和逃爸都缺乏运动细胞,但这并不阻碍我们努力培养逃逃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尽管从他的性格,身体条件来讲,在体育方面很难有什么突破,但我只希望逃逃能爱上运动,爱上拼搏、出汗的感觉。

另外,给孩子选择运动项目其实是有讲究的,身体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老师的建议选择最擅长、最适合的。而像逃逃这种,本来就不怎么好动,也没有明显身体优势的,那就主要培养兴趣。

记得一位朋友的建议,给孩子选择体育运动时,可以鼓励孩子分别参加一个团队和一个个人进行的项目。团队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而个人活动,更加磨练心智,需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和逃逃也正在学习和尝试。

本文转载自《逃逃美学》的新浪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07:32:48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在美国体育生比学霸更受欢迎?

原创 2015-06-11 李静 外滩教育


美式教育看重体育,所以在美高学校中,体育生往往比学霸更出风头。质疑者认为,这是美国学校中的“反智主义”倾向,但实际上如果你足够了解他们重视体育特长培养的原因,会觉得也许并不能这样简单地、非此即彼地理解。

美国家长大多认为,体育活动实际上锻炼的是孩子的人格和品质,以及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同时也通过体育活动为孩子创造吃苦和领会失败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孩子大多会选择团队体育项目练习,而不是个人运动。

作者李静(Jean Li)目前居住在美国新泽西州,为Rosewood教育咨询公司创始人。此为李静老师为外滩教育撰写的第二篇原创文章,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李静



在中国,学霸是最受学校老师喜爱的,同学和同学家长也以仰慕的眼光看着学霸,学霸就是男神,女神,受万千宠爱于一身, 无往而不利。而在美国,是哪类学生是能像螃蟹一样横着走的呢? 不是学霸,而是橄榄球队队长。

如果有学生考SAT拿到2400满分,被哈佛录取,不要说上学校网站头条,连新闻都没有。但是如果学生将在大学里参加体育队,那可是学校的特大光荣。学校网站的首页可以看到学生和未来就读的大学教练握手的照片和有关新闻,高中校长会亲自接见,有可能这所大学是排名50开外的大学,但学校对这个体育特长生的关注远远比那SAT满分的学生要多。

体育好的学生在申请美国高中的道路上是非常有优势的。为什么体育对美国学校那么重要呢?归根结底是和钱有关。

美国大学橄榄球队的教练有可能比校长的收入还要高,球队经常赢球,有钱校友就会支持校队,买票看球并每年不断捐钱给学校,学校的spirit和人气也会上扬。 学校的奥数再好也很难鼓舞学校spirit 精神。

很多中国家长已经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常常问到孩子应该练哪项体育会帮助申请美高。

首先,我先声明在美国人眼里,乒乓球和羽毛球不算体育。东部高中基本上没有这类校队,所以请不要再和美国招办说“我最棒的体育活动是乒乓和羽毛球。”加州华人越来越多,有些学校有羽毛球队,但东部我还没有碰到过。

第二,如果学生每周练某项体育一周才一小时,我可以确定那项体育不是学生的特长,最多是兴趣而已。

第三,如果学生到了13、14岁才想开始发展某项体育,已经太晚了。 要想让孩子体育好,需要从小学开始。

美国一般老百姓觉得体育是一个锻炼人格的活动,不只是强身健体。美国各个小镇上都有政府支持的各项团体体育俱乐部,从幼儿园开始,教练都是爸爸们,无论他们多忙,但是永远都可以抽出时间做足球教练或橄榄球教练,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运动员。

这些非职业教练教导队员不只是赢球,更多是

♢ 团队精神(teamwork)
♢ 体育精神(sports manship)
♢ 忍耐力和毅力(endurance and perseverance)
♢ 态度(attitude)
♢ 如何在球场上惨败后吸取教训(how to deal with failures)

我认识一个白人爸爸,因为投资银行工作原因,每周纽约和墨西哥市来回,再怎么累,周六早上六点一定出现在纽约冰球馆帮儿子的冰球队当教练。

在美国亚裔多的地方,房价是涨了,但是镇上的团体体育活动就会减少。 白人慢慢搬走了,很难找到够资格的中国爸爸当教练,这也造成了亚裔多的学校体育队不好,大多数的学生只能拼钢琴,小提琴,奥数了。

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不愿意吃苦,但是家长并没有提供孩子吃苦的机会,在美国人眼里,把高中四年里只去了贵州一周做支教的经历做为吃过苦的证明是个笑话。

我觉得现在让孩子在体育活动上吃苦是有这个必要的。我认识在美国的一些孩子小学时候在一项体育每周花5个小时,很多孩子同时玩两项体育,到初中后,每周体育运动少的每周10小时,多的每周20小时,完全没有夸大。

练冰球的周末早上5点起床,游泳队的早上上课前游泳训练,下课后再回到泳池训练,这样的训练下学生才能算有特长,在顶尖高中体育队才能拿到一席之位。不少美高学生参加体育队训练后,体力都撑不住,很难和美国孩子一较长短。

家长常问练哪些体育含金量比较高,对申学有帮助?大多数团体类的运动含金量比较高,但往往中国家长更喜欢个人运动,觉得个人时间好安排,所以一窝蜂的去游泳,网球,击剑,高尔夫,到最后又是和亚洲人竞争。

现在冰球在国内很火,我一个练冰球的学生5岁开始练冰球,周末早上6点起床。他申美高非常好,虽然标化不高。但和招办面试时讲练球的辛苦远比废寝忘食背单词更有趣 。

现在我帮家长规划体育活动也比较多,家长帮助孩子找到他们自己喜欢的活动,他们才会愿意起早贪黑的去参加训练。

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去挑选他们喜欢的活动,根据美国儿童医生的建议,11-14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至少1小时的运动(vigorous physical exercise)。

家长不要太介意一开始体育成绩好与不好,是不是有名次,随着身体的变化,成绩会有改变, 重要的是孩子的兴趣和家长的坚持。其实最难的是家长的坚持,送孩子上补习班远比练体育要轻松。在冷气房里背单词要比在烈日下晒的像非洲难民要舒服很多。但正因为这样,招办觉得体育棒的学生有更有趣的人生故事。

中国妈妈在9月1日前忙着破腹产,希望孩子能够早读书。而美国家长普遍让男孩子晚读书,这其实是和体育有关的。

很多美国私校申请幼儿园设定的男孩和女孩生日的截止日期是不同的,很多男生会晚一年读书,因为男孩女孩成熟度有很大差别。

如果学生是全年级里体育活动能力强,进校队比赛得名次机会多,学校受欢迎程度高,和队友之间的友情较深,自然就会慢慢有领导力。

学生会主席全校只有一个位置,但每个体育队都需要队长。每年很多中国家长纠结于要不要复读这个问题,复读不只是因为英文能力问题,也不是智商的问题,美国学校更看重学生的交际能力 (social skill)。

所以中国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如果不复读,不单单是比中国复读的学生年龄小,比美国孩子年龄也小,中国孩子长的年轻 (美国当地高中生已经长的像二十几岁了),课堂发言气场不够,更不要讲进体育队或竞选学生会主席了。

体育特长对申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这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我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喜爱运动,不是单单为了申学,而是能有健壮的体格。我接触到的不少学生都是吃货,但运动不够。

不少学校体育教练和我讲过 “Chinese students quit easily.”中国学生遇到挑战,很快就想到放弃。 体育不仅锻炼人的意志力,也能改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要把时间都花在补习课上,每天花一个小时好好运动吧。
[发帖际遇]: 平安就好 被宝箱砸中,开宝箱花了 3 金币,想知道开出什么好东东?回帖试试。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9-2 16:51:12 | 只看该作者
体育运动,是家长最应该重视 的
[发帖际遇]: 质量安全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富豪榜神秘人物关注,获得 1 金币,哇。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9-4 20:08:04 | 只看该作者
坚持支持体育运动第一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1-23 13:58:3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一定要适度的运动。
[发帖际遇]: Vivi520 找回了丢失的钱包,得到了 2 金币,感谢好心人。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45 , Processed in 0.101062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