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82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早期教育(0-3岁)的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11 23:5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期教育(0-3岁)的反思

早期教育有用,比如0到3岁被漠视的孩子智力发育迟缓,需要加大五官刺激。
但这种刺激究竟由谁来完成,刺激方法和强度如何没有定论。关于情感方面
的作用,我以前比较相信,最近想法有点改变。因为韦钰院士关于孩子情绪
能力培养的课题送到教育权威那里审批几次都没通过。我觉得没有通过肯定
有一些道理。

我有时候无奈的想,如果早期教育光是刺激这点作用的话,那么,早期教育
是否可以干脆命名为早期刺激呢?

前些年,早期教育比较狂热。不光中国,美国也一样。但最近几年开始反思。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Jerome Kagan写了一本书,Three seductive ideas
就是反思这个事情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一些主要观点。

亲子理论在中国现在很流行,在美国也一样。这种理论认为,
婴儿应该尽可能地得到亲人的爱,当他感到焦虑时,一定要有大人在旁陪伴。
这本书举出了一个反例:在瓜地马拉一些与外隔绝的村落里,大部分婴儿都
得到有求必应的对待,而且每天都过着大人陪伴的生活。然而这些地区的人
却是多疑,焦虑,愤怒,对其他人缺乏信任。如果这些人在其生命第一年
所建立的亲子安全关系可以被保留下来,这种特性怎么会在此社区中出现呢?

Jerome Kagan认为,家庭所处的社会阶级地位才是最重要因素。
作者针对俄亥俄州南部出生的儿童展开研究,从婴儿期一直追踪到成年期。
研究发现,虽然亲子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无法预测儿童成年后的行为

与情绪表现。而母亲的社会阶级,而非母亲对待婴儿的方式,更能预测这些儿童的学业表现。
大专程度的母亲与较低教育程度的母亲比较,其子女学业表现都较好。

Jerome Kagan还提到大部分的成人都无法回忆起三岁之前的任何事。详情可看我的相关帖子。
既然儿童的大脑记忆3岁前处在发展和不定型阶段,怎么证明孩子的情绪特点能够被带到成人阶段呢?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我一直反对把早期教育作用无限夸大的说法。各种概念满天飞,把家长
弄得焦虑不堪,为了攀比,也为了不耽误孩子,拼命跟随各种潮流,
时间、精力、金钱浪费了不说,还有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副作用。

勿庸置疑,早期教育并非完全无用,但同样勿庸置疑的是,
早期教育(0-3岁)用处很有限。错过了所谓早期教育期也不用
顿足捶胸。正在跃跃欲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更需冷静。

这本书的介绍在这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看。
http://www.amazon.co.uk/exec/obidos/ASI...0677687-52934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4-12 00:39:58 | 只看该作者
做父母的要给孩子一个最底限度的刺激, 而不是刺激越多越好, 就好象父母要给孩子一个最低限度的教育, 至于以后他要做博士还是技工, 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4-12 09:28:33 | 只看该作者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我一直反对把早期教育作用无限夸大的说法。各种概念满天飞,把家长
弄得焦虑不堪,为了攀比,也为了不耽误孩子,拼命跟随各种潮流,
时间、精力、金钱浪费了不说,还有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副作用。

如果是为了这些目的进行早期教育的,是该批判,而且要狠狠地批判。

但如果是为了刺激孩子的感官、促进思维、促进体格、养成习惯、训练语言、待人接物、健康心理等方面而进行的早期教育,我觉得是必要的。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即使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专业人事也不能给孩子的早期教育进行框架式的“具体指导”。相反,提供一些育儿理念,会给家长带来更多的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4-12 15:20:02 | 只看该作者
edu 总是能让人对早期教育进行全全方位的思考,谢谢.
我赞同pharmacist 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4-13 09:32:41 | 只看该作者
yuhongmin+-->引用:yuhongmin
但如果是为了刺激孩子的感官、促进思维、促进体格、养成习惯、训练语言、待人接物、健康心理等方面而进行的早期教育,我觉得是必要的。

同意这一观点。我本人认为,这一方面的教育比单纯教知识更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5 01:02 , Processed in 0.07790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