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出行孩子车上老是吵闹怎么办
低龄的孩子是不会像绅士或淑女般规规矩矩地乘坐交通工具的。只要孩子的心情、精神还算清爽愉快,不论是短短五分钟的车程,或是十个小时的飞行,他都会全程聒噪不已、喋喋不休,还会像个上足了发条的机械玩偶般,不停地动来动去,扭转身体,这里摸一摸,那儿踢一踢,弄得车上其他所有的乘客和驾驶员,都不胜其扰地希望他快快睡着,或是最好不要上车。
为了避免驾驶员因孩子的吵闹分心而引发意外交通事故,也为了预防父母耐不住好脾气,而使得一趟原本愉快的旅程,最后弄得大人生气、小孩哭泣,结果不欢而散,“育儿报告”为您提供了以下几项值得参考的“带孩子乘车守则”。
打包行李
奉劝家长们,在出门之前务必做好万全的准备,不论旅程的长短,大人与孩子所需要的用品,都应分门别类事先完全收拾好。举凡地图、太阳眼镜、饮水、孩子的点心、急救箱等都是需要沙盘推演,逐一预备妥当的。为孩子提供一个背包或是小书包,让他在出门前自行选择一些心爱的玩具,只要经过家长许可(不可带有尖锐棱角,以免行车中刺伤眼睛,也不可包含细小的零件,以免一旦滑入车箱或座椅中,很难寻找),即可成为孩子的小小旅行包。
计划行程
心理建设也是很重要的。尊重孩子“知的权利”,早早让他知道你们的目的地为何?
会花多少时间?在飞机上会吃饭吗?引导孩子加入计划的过程,与孩子一同商议:“昨天买的西瓜好甜,今天我们再去超市买个西瓜好吗?”或是在地图或地球仪上带领孩子预先“神游”一番:“那儿是海边,我们要顺着这条高速公路,一直开,一直开,才能去看好漂亮的海!”建议家长们摒弃“别再问了,到了就知道了”这类负面的向导。如果您只对孩子说:“上车,我们走了!”但却不告诉他:“我们要回家吃晚饭了!”我们相信这只会使得可能早已饥肠辘辘的孩子,在整个车程中更加焦虑烦躁不安和吵闹不休。
乘车乐趣多
启程之前,请先确认所有的乘客,尤其是孩子,都已系好安全带,这不仅是一条必须遵守的法律,更是行车安全不可缺少的好习惯。
一旦出发,不妨制造一些大人和小孩可以共同打发时间的活动,一同跟着音响唱歌,数数车窗外朵朵白云,认认路牌上不同的路名,加一加前面那辆车车牌上所有阿拉伯数字的总和是多少……总而言之,只要家长们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引导孩子参与这美妙的旅程,那么您的车中将就会有一个开心又有兴致的孩子,而不会再有一位公认的“不速之客”了!
最后附加的一点是,基于 e 世代生活及节奏的改变,愈来愈多的家庭唯有在乘车时,才是家人得以说说话、谈谈心的机会(乘车的时间,似乎已逐渐在取代晚餐时间,成为温馨家庭的另类象征)。亲爱的家长们,何不现在开始就养成利用乘车旅行的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及共享美好时光的好习惯。转眼十年之后,也许您的青少年“孩子”就会“习惯地”、放心地跨越代沟,利用几分钟的车程,对您吐露短短一小段的心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