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到目前为止,锡林郭勒盟内镶黄旗、西苏旗、二连市、东苏旗的降水量还不足48毫米,特别是东苏旗,也就是苏尼特左旗,草场面积3408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99.5%。但受灾草场面积已超过三分之二。这里的牧民,为了给羊群找草,又回到了之前逐草养畜的游牧生活。】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这里既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也是距京津唐地区最近的草原牧区。但今年上半年到目前为止,全盟内,镶黄旗、西苏旗、二连市、东苏旗的降水量还不足48毫米。已形成严重干旱。特别是东苏旗,也就是苏尼特左旗,草场面积3408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99.5%。但受灾草场面积已超过三分之二。
牛羊没草吃没水喝 瘦得皮包骨头
到达锡林郭勒盟之后,记者又赶到苏尼特左旗。见到了骑着摩托车的牧民龚凤荣。干旱的土地上,石子咯得摩托车嘎嘎作响。八月的草原,并没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龚凤荣在寻找自家的500头羊。跑出7公里开外,才隐约看到羊群。但即便是这里的草,能吃的也并不多。
八月的草原并没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牧民龚凤荣:像这种的,这种的可少,年份好的话,不旱的话这个草能长的高一点,一般能长这么高,你看今年旱情又没水没雨的话,就这么低。这种草也不知道什么品种的草,反正羊、牛都不吃这种草,就是草再绿它也不吃,草场沙化太厉害,品种也少了。
龚凤荣所在的苏尼特左旗,是整个锡林郭勒受灾最严重的草场。干旱面积达2.04平方公里,占了三分之二。从6月份开始,这里就没下过一滴雨,牧草一直未能返青。没有草吃,羊都瘦了。
龚凤荣:羊羔的话,按说往年卖的时候,这个季节应该是70多(斤)到80多,甚至人家有900多块钱(一只),价钱不一样的,今年的价也不好,膘也上不去,整体差价太大,跟往年相比差一半。
这里饲喂的品种是内蒙古肥尾羊。正常年景下,这个季节的羊体长身壮,尾巴特别大,光尾部重量就有10斤左右,但今年全都掉了膘儿。
就在龚凤荣赶着羊群去其它地方找草的时候,却发现这里围着一群牛,迟迟不愿离去。
原来,这些牛在守着一口井等水喝。这是就近牧民经常取水的一口井,但龚凤荣打开水井,发现水位下降了很多,很难抽上水来。
没有喝到水,这些牛默默地站在水井旁,都不肯走。很多牛已经瘦得能看出骨架来。
牛群站在水井旁边不肯离去
正是牛羊长膘的时候,一没草吃,二没水喝。龚凤荣心急如焚,决定和爱人再去拉一趟水。
水井远在30公里之外。每天光往返的油钱就要一百多块钱。拉水车行驶在干旱的草原,扬起沙尘。很多水井都枯掉了,周边的邻居都要这样去拉水。
龚凤荣夫妇每天往返四个小时拉水
在草原上颠簸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白月明远远望去,看到拉水车已经排成了长队。
这是方圆50公里唯一一口有水的井。 记者了解到,这次干旱中, 他们所在的苏尼特左旗,草场面积3408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99.5%。但受灾草场面积已达到22883平方公里,超过三分之二。(做图)苏尼特左旗有七个苏木镇受灾,涉及牲畜121万头。很多水井干涸牧民只能远距离来拉水。
这里的牧民平均每户都养了几百头羊,马上要到了牛羊出栏的时间,但没水没草,羊都不够份量,养着又要买草料,计算下来都要亏钱。
龚凤荣夫妇排队等水用了两个多小时,轮到他们的时候,天色已暗下来。水压很小,两个管子一起抽,七吨的水缸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装满。晚上八点多,拉水车终于返程。装满水的车速度明显慢下来。深夜,两人才赶回家里。这时渴了一天的羊群见到水车纷纷围上去,在水槽旁争抢着饮起水来。
从中午一直到深夜才拉到水,喂完了羊。眼看干旱还要持续,龚凤荣夫妇睡不着觉,开始计划着给羊买草料的事。
两人算了一笔账:500头羊,草备三个月需要四万五;料需要一万五;拉水的油钱和水费三个月近两万元;他们急需打一口水井需要三万二;合计十一万二,这笔费用需要卖掉300只羊,按目前的状况每只不过400元。但卖完后家里已经所剩无几。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是畜牧重镇,它与锡林郭勒的西苏旗紧邻,也是干旱的重灾区。全旗牧区草场总面积3076万亩,而干旱重灾区达到2450万亩,草场根本无法满足四子王旗的畜牧需要,这里的牧民,为了给羊群找草,又回到了之前逐草养畜的游牧生活。
赶着羊群走七八十公里却还吃不饱 土豆莜麦均绝收
在四子王旗见到牧民莫勒更的时候,他家的羊圈空空如也。因为家里周围干旱得基本没长草,他只能把400头羊赶到20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寄养在有草的牧区。每月每头羊的寄养出租费用是10块钱。
莫勒更所在的四子王旗是乌兰察布的畜牧重地。每年的畜牧产量达到10万吨,占全市37万吨的四分之一还要多。但这次干旱同样也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全旗牧区草场总面积3076万亩,干旱重灾区达到2450万亩。草原的秋季很短,莫勒更正发愁羊群如何过冬的问题。
莫勒更的房后积攒了一些去年没吃完的牧草。虽然已经干枯得没有水分,但莫勒更并没舍得扔掉,他说这在最关键的时候还能抵挡一阵。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弟弟赶着马群回来了。
莫勒更养了十几年的马,和它们颇有感情,放牧的过程中很多马都熟悉了回家的路。每次租出去养,它们总能跑回家来。但家里没水没草,马儿瘦得皮包骨头, 莫勒更看着揪心。
莫勒更家的马饿得能看见骨头
与莫勒更不同的是,牧民赫二没有把牲畜租出去喂养,而是每天赶着着它们走场,又恢复了往年的游牧生活。
干旱的草原里,赫二想找到一处有草的地方十分不易。他每天都要带上干粮,消耗掉二三十元的油钱赶着羊群四处寻找草吃。
乌兰察布市农牧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受旱草原涉及牲畜91万头只,受灾人口1.49万人,直接影响到秋季出栏和基础母畜安全越冬。预计全市畜牧业经济损失3.15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政府副市长赵锦:我们最大的困难,我感觉还是资金的困难,比如购买草料,这个资金上头有一些缺口,我们当地政府拿出一些钱来,和各地银行,动用的信贷资金,帮助农牧民能够贷下来,解决这个问题。
持续干旱造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蓄草方面,也对当地的农作物造成了明显的减产,乌兰察布市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产区,被誉为“中国薯都”。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都在500万亩以上,占到全国产量的10%。但今年由于大旱,在主产区化德县,当地农户面临着绝收的境况。
每年的八月底正是土豆丰收的季节。但张殿军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它种的十亩土豆,秧苗干旱,拔出来全是根儿没有一个成型的,有的根本没有作果。
十亩土豆绝收,没带来一分钱的收入,但张殿兵损失还有每块地投入的种子和肥料钱。那个最少每亩要300多元,十亩就是3000多块钱打了水漂。
57岁的张殿兵告诉记者,往年这里也遭受过旱情,但从没像这样颗粒无收。村子里很多人看到收成不好都外出打工去了。地里基本没什么人。只有同村的李杰还在劳作。空荡荡的山坳,回响着收割机的声音。 除了土豆,莜麦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李杰就种植了十亩。但今年的干旱致使莜麦没有结子,用手撵开一吹,全是谷壳。
李杰所在的化德县今年的总播种面积是85.6万亩,成灾面积75.5万亩,达到了88%。在当地调研旱情的乌兰察布副市长赵锦告诉记者:目前乌兰察布全市农作物干旱成灾面积635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61%; 预计农作物减产18亿斤,直接经济损失约19.4亿元。
乌兰察布市的总面积是54500平方公里,现在干旱的面积是38300平方公里, 占到乌兰察布总面积70%,在节目开头记者所采访的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生产仅养牛数量就达到1500万只,占到内蒙总量的15 %,干旱对全区的畜牧业程度究竟造成了多大程度的影响,又会导致牛羊肉价格在近期出现怎么样的变化呢?持续干旱导致内蒙古中西部牧区牧草产量与历史同期相比减产30%~90%;牧草高度较同期下降20%~50%;牧草盖度降低30%~60%;不论是记者走访的锡林郭勒盟还是乌兰察布市,当地农牧民和政府都一起开始了自救并实施了抗灾减灾的措施。其中一项就是采取群众自筹和当地财政扶持等方式,进行运水打井,开辟新水源。他们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吗?持续的干旱会给牛羊肉终端市场带来怎样的价格波动呢?
干旱导致牛羊肉减产 专家认为会影响终端市场价格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巴彦塔拉嘎查柴连锁:有时候得拉四五吹水,四五户要走。
柴连锁所在的嘎查居住着120户牧民,但在105万亩的区域内,能打出水的深水井不足三口,其它60多个都变成了旱井。每天,柴连锁都要装满七八吨水,往返各个旱井送水。
水车刚抽水到水槽,一群马就立刻围上来。这是就近寻找牧草的马匹,它们每天都会准时候在这儿,等着送水的车辆。
每天都有马群在水槽这里等着喝水
在柴连锁送水的时候,郑军平正忙着勘探。她在大连工作,这次是专程被请过来在草原找地下水源。已经找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就在前不久,郑军平和她的伙伴们在红格尔苏木探测到了水源,苏尼特左旗的林水局局长胡日查带领打井工人大干快上,打起井来。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林水局局长胡日查:这口井现在已经打到150米,我们平时是打100米到120米左右。今年特别是旱,旱情严重,牧民牧区引水有困难,所以我们在贫水区找水,难度比较大。
十几名打井工人已经在驻地干了大半个月,他们风餐露宿,就在这辆废弃的班车里。
在苏尼特左旗目前已经开凿153眼水源井
锡林郭勒盟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潘春雷告诉记者,在苏尼特左旗,目前已经完成水源井的开凿153眼,争取年内完成300眼。这将是前五年建设水源井的数量总和。
潘春雷:重点保证人畜饮水的安全,这是民生重要事。然后我们把现有的机井,还有现有的提水设施全部起动了。另外,对我们再建的安全饮水这个进度加快实施,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请我们的抗旱服务队,对严重缺水的地方加快是打一些抗旱水源井,建一些出水窖。
但潘春雷最大的担心是,持续的干旱使灾情进一步升级和扩大,对牧区工作和畜牧业生产将会带来很大的困难。
持续的干旱不仅给农牧区带来生产影响,同时也会给终端市场价格带来波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李国祥的调研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3年,我国牛肉产量由513.1万吨增加到673万吨,增长31.1%;羊肉产量由264.1万吨增加到408万吨,增长54.4%。但牛羊肉缺口每年大约在220万吨,供需失衡导致供不应求。而牧区大旱会助长终端价格攀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李国祥:我们国家这几年的牛羊肉的价格,市场价格应该来说,都是达到了两位数(增长)。那么前两年应该来说呢,都是上涨的幅度是达到了20%左右,那么2013年上涨幅度稍微小一点,那么接近了10%。那么今年呢,这个牛羊肉,那么价格呢应该来说整体稳定,但是全国来看呢,同比呢仍然还是物价上涨的态势。
李国祥认为,要想对终端市场价格调控,依然要把重心放在前端的养殖生产上,特别是针对今年的旱情,要通过草料和资金的投入,缓解牧民过早出栏的损失。
李国祥:那么在市场上,我们应该从非牧区之草料比较充足的地方,通过全国的这样一个调用,来缓解我们牧民主产区,受灾主产区,牧民他们的这种草料的供应。另一个方面,我觉得必要的时候,那么我们的资金,我们的政府这个救助,也一定要跟得上,让我们的受灾牧民能够渡过这个难关。
半小时观察: 生态保护才是应对旱情的根本
今年入夏以来,内蒙古多地出现旱情, 内蒙古民政厅统计, 牲畜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9亿元,受灾人口超过60万人。记者了解到,财政部紧急下达特大抗旱资金5500万元,自治区财政筹集特大抗旱资金4300万元,已经全面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比如科学调度抗旱水源, 扩大灌溉面积和供水范围;加强应急水源工程建设。随着酷暑的结束,目前的旱情有所缓解,但是,受灾地区依然需要及时和充分的生产扶持和生活救济, 希望保险部门加快灾情勘查理赔,尽早把赔款发放到受灾户手中;同时相关部门做好救济救助工作,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而如何涵养水源,长效治理和保护牧区的生态,更是迫切需要相关部门认真思考,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