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问环节,同学们非常踊跃 我愿意变成90后、00后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陈晓楠:在你们的印象里,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大学生有什么样的变化?
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现在如果让我只能实现一个愿望的话,我就愿意变成现在的大学生。因为有青春、有未来是最大的幸福。就像拜仁指着年轻人说:"你们的天空中有很多彩虹。"年轻人要珍惜自己的未来,你们是一张白纸,可以把自己画得特别好。而对于暮年的我,我会珍惜我已经画成的东西,学会欣赏自己。 ![]()
沙龙现场周国平(中)对话俞敏洪(右)谈幸福,主持人陈晓楠(左)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陈晓楠:俞敏洪老师在您的眼中面前坐的这一代的人是什么样的?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我愿意变成90、00后这一代,我觉得他们身上真的体现了很多没有传统负担以后的轻松。他们没有经历那个时代比如文化大革命,也可能不知道某些意识形态的东西对人性产生的压抑是什么,但毕竟我们可以可以自由思考、选择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的工作,他们这个年纪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比我们那个时候更加丰富。我觉得这样的状态他们本身就很幸福。除非你不想活了。要真这样的话,周老师所有的哲学思想都会全部作废,因为人生可以选择随时随地可以重新开始。
遵循自己的内心和性情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陈晓楠:您刚才说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最大的困惑就是寻找的过程,这样一个寻找有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怎么样才能真正找到找得准?
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我没有什么秘诀,一个人要真正找到自己的事业,然后可以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展现出来。这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特别强调一点,让你自己发展得好一点,并不一定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但起码可以让自己优秀一点。如果你的基础和智力比较好,可能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或者擅长的东西。而如果相反,加上自己又不爱学习,就肯定是找不到。而给自己创造一个寻找的前提,就是大学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清楚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我年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一个学者、一个作家,我就是喜欢读书。我的想象就是将来我要一辈子搞学问,其实这是一个很朦胧、很抽象的东西,而我就喜欢。我真的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一代,这个时代比我们那时候要自由得多,选择的可能性以及机会都很多。比如我们那个年代分配特别严重,让你去哪儿就去哪儿,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分到广西一个山沟里面,做县委宣传部的一个干事,给县委领导读报纸写写讲稿。在那个情况下如果我特别看重外在成功的话,我有一条路就是走仕途。但我很快就发现这个东西是不适合我,我就是爱读书、写东西。结果由于我的兴趣和爱好,他们就给了我一个评价:周国平这个人思想没改造好,脱离群众、骄傲自满。后来我就发现如果说我要走一个所谓的成功的路的话,那我就得改造好自己,不要读书、不写作,但是我办不到。其实那时候还是读了不少书,包括马克思全集39卷都通读了,我那时候马列水平是很高的。不要把外在东西看得太重要,还是认识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你就是按照符合自己性情的方式去追求,不要太在乎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可能最后能歪打正着意外得到成功。
学会喜欢你正在做的事情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陈晓楠:所以了解和自我内心的寻找还是很重要的。俞敏洪老师您怎么看?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我们内心要有一份无比喜欢的东西,你真的不要考虑这份东西未来能给你带来多少金钱、财富、名声、地位,这种喜欢是带有建设性的,不是抽烟、喝酒喜欢,不是把你人生往下拉的,而必须是往上顶的,至于说是喜欢画画、创业等等,你沿着喜欢的路走下去,一定最后能找到一个着落点。我有一个大学同学研究蒋介石,为了搞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大学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但他的这份喜欢坚持了十年后被美国人发现了,在他到美国做了一个论坛的演讲以后,被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留下来当了博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在美国当老师,现在依然坚持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尽管没有赚到钱,但是他坚持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在大学读过丘吉尔的一句话:你必须学会喜欢你正在做的事情。
周老师说我大学时候背英文单词,其实我是不喜欢英文单词的。我只有背英文单词才能超过我的大学同学们。因为他们中有口语、听力、语法特别好的,但唯独单词好的人不是特别多,因为大家认为背单词是一件特别丢脸的事情,所以我开始背单词,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已经是我们班词汇量最大的人了。当时没有电子辞典,同学有单词不认识的会来问我,我就把中文在后面给他们写上。我大学毕业留在北大,包括后来我能赚钱都是因为我英语词汇量比较大。当时有一个教师岗位需要超过两万个单词量的人去教,所以我能去教GRE。现在看来即使从来不喜欢的东西深入下去也能喜欢。就像一个人在沙漠中要渴死了而去挖一口井,已经挖得很深了但水还是不出来,他就换了一口井,等到挖第三口井他就渴死了。所以你一生只能坚持一个喜欢,喜欢一件事、喜欢一个人足够了。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陈晓楠:能够不在乎外界的评判是不是也需要漫长的修炼?
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每个人都有他的特长的东西,喜欢的东西你要去找到,有时候找不到是因为你太在乎外在的东西了。你没有往内心去找。在社会可能有外在的压力需要对付,你把你的精力都放在对付外在的压力反而是一条失败的道路。
读书“三不”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陈晓楠:在去年耿丹学院开学典礼上,俞老师您鼓励新生每年读100本书。但在移动阅读时代带来的是碎片化和快速化的影响,如今读书难以回归深度阅读和经典阅读?两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阅读的?
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我后来给自己读书做了一个小结,我把它称为"三不"。第一是"不无职业",博览群书。我在北大哲学系时读了很多小说诗歌,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俄罗斯文学,托尔斯泰等都是我的挚爱。读书不能有限制,如果为了专业上有发展去读书不是爱读书,真正爱读书是作为一种心灵享受。
第二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我读书有很多,但我不会去读那些普通的小册子、介绍性的书,而是去读大师的书。我真的觉得那个是含金量最高的,读了以后再去读普通作者写的书真的觉得没味道了。把经典作为主要的内容,所以我基本上是读"死人"的书。
第三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读大师的书我也不是为了做学问,我不去追求背后的含义是什么,我就是当闲书来读。我觉得读书最愉快的就是读着读着突然发现这个也是我的想法,我原来没有意识到的,而书的作者说得更清楚。你会因为自己有的东西被唤醒了特别快乐,这个实际上就是你的精神在生长,生长的快乐。
读书首先从你自己喜欢的书入手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陈晓楠:周国平老师读书总结起来就是三个"不"字。俞敏洪老师怎么看呢?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首先我是读活人的书的,否则我不会读那么多周老师的书了。我觉得读书首先从你自己喜欢的书入手就行了,只要不是纯粹的"黄色小说"都能读。
黄色小说要等他们有了一定的人生境界再读比较好一点,如果实在不行从《金瓶梅》读起就行,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如果马云没有读武侠小说就没有今天的阿里巴巴,他自己内部的名字不叫马云,叫风清扬。人读的书不一样,境界就不一样。有一个故事说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打赌,把一个穷人关进了一个塔里面十年,约定说让他读各种各样的书,最后书都读了没劲了他就开始练乐器、画画。在这样一种成长的过程,到了最后两年的时候他书和乐器都不要了,而是在里面打坐。到了约定的最后那一天的时候,这个富人一想坏了,真的到了约定的日子我的财富就都给他了,结果他留下一张纸条走了,说我知道你今天晚上要来,我走了,在修炼以后财富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像周老师就是这么一个人,像我这样世俗的人一边读书一边赚钱也是可以的。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陈晓楠:除了读书之外,我们还需要怎样的能力,这其实最终也是指向幸福。
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因为有的时候是一个定向的问题,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东西是抽象的,我要优秀、我要丰富,我要多读书,这个故事很抽象的,但是这个东西不能缺。首先你方向要正确,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另外一个是定位,我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对我的孩子是这样的,比如我的女儿学的文科,但文科里面哪一项她最喜欢却不知道。后来我跟她说这个很正常,现在就是让自己变优秀。作为文科生你要具备一个最基本的文科知识。于是我给她开了一个书目,包括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让她基本上做到了解。高中是这样,大学也一样。对于人类的知识你心中要有数,有一张地图,想到那个地方去旅游一下,想去哪个地方定居。前提是你要有所了解。
让生命和灵魂处在一个好的状态
耿丹学院学子提问:"一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我对这句话有一些感触,当今的大学生时常会遇到一些难解的问题,会迷茫、困惑,我想问老师,如何把我们的心照顾好、守护好,从而增加幸福感?
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原话是这么说的,"老天给我们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守护好,人生就是圆满的,是幸福的"。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人最重要的是这条命和这颗心,是生命和灵魂。所谓的好就是让生命和灵魂处在一个好的状态,所以幸福的源泉是在自己身上。当然外面的条件也是需要的,不可能脱离社会。
一定要有某种你想要的东西在眼前,还有某种引领你的东西在未来
耿丹学院学子提问:最近俞敏洪老师出版了一本书,叫做《梦在青春在》,您能不能给我们这些即将离开校园的大学生讲一下如何去追梦?如何把梦和青春更加完美地结合起来?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读书我特别赞成周老师说的,专业书籍精通两三本是非常重要的,但其他书都要读。周老师把读书和人生的体悟结合起来了。其实社会就是一本大书,同学们都应该去读的。这也是一种实习过程,这个实习过程对大家都是一本大书。这个对大学生来说比你的课堂学习还重要,课堂学习、课外读书、课外实践结合起来,最后慢慢才能成为一个全面的人,这是我对大家的建议。
这本书我刚刚出版。一个人为什么会有青春活力呢?因为你有追求。追求有长有短,长追求是一辈子的,是比较模糊的,是心中带有某种向往;而短追求可能是眼前的一年两年三年的,是一定可以实现的。我认为,一定要有某种你想要的东西在眼前,还有某种引领你的东西在未来。
中国有一个现代旅行作家叫小鹏,他写第一本书叫《背包十年》,就是写自己的故事。他特别喜欢旅游,可是没钱,于是他大学毕业后只做临时工,不做合同工,攒下三五千块钱就背包走了,回来再打工,最后整个中国都被他走遍了。后来他又想到国外去旅行,还是打工个把月,攒上差不多一万块钱,就到国外去了。因为经常旅行,他的照片拍得越来越好,写的旅行心得越来越多,被外国人发现了,后来欧洲旅游局聘请他为职业旅行家。从此以后有欧洲旅游局给他钱去旅行,他也有时间写更多的书。无论是旅行、拍照、写书、还是成名,这些都不在他的想法之内,但他收获的,比他想得到的更多。
我现在做新东方是很累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还要拼命做呢?因为我有一些离开新东方就不能实现的理想,新东方有钱给我我才能支持贫困学生,我们耿丹学院才能继续发展,我下一个目标是把耿丹学院打造成十年以后中国最优秀的私立大学。这就是梦,为此我就要付出努力,去干那些尽管不太愿意干,但是对我梦想有帮助的事情。
所以我们一辈子不一定能看清楚,但是眼前两三年要什么?一定还是能够想清楚的,你现在想的,一定不是房子汽车,你想的一定是怎么样找到一份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并且把工作干到极致,如何进行职业发展。你把一个个小梦连起来,就连成了一条人生道路,这条人生道路指向何方?不知道,但是一定要比我现在更加辉煌就可以了。
心态平和 珍惜生活 就能得到幸福
搜狐新闻客户端网友提问:有人说只有长得好看的人上大学才有青春,两位怎么看?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那绝对不是。尽管在我大学里非常漂亮的女同学都谈了恋爱,而且不止谈过一次,最后其实生活也不算是真正的幸福,所以并不是漂亮的就幸福。第二,当时大学里长得一般的没有人追的女孩子,现在都过着幸福的生活,原因很简单,她们的心态非常平和,她们非常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因而得到幸福了。
利群阳光学子提问:刚周老师提到,一个是身体上的幸福,一个是心灵上的幸福。然而在当今社会的压力下,这两个很难同时实现。比如网络写手,他们真的喜欢写,但这个行业竞争特别激烈,除了早期特别出名的人,后期的写手难以出名,前段时间还有一个网络写手倒在了键盘上。我想问一下两位老师,在生活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对幸福的追求在身体和心灵方面到底该怎么选择?
认清自己 知道什么事情适合自己
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说到网络写手,现在好像唐家三少是被列为第一名,他确实是有这方面的能力。但不能因为那个行业有人赚大钱了我也去做,不能光看他多风光、多能赚钱,还要看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如果本来不是这块料,却偏要去干这件事,就会很累。不要让社会风向、潮流来决定自己的选择,要认清自己,知道什么事情是适合自己的。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陈晓楠:有关青春、学生时代这样的话题,其实谈也谈不完的,最后请两位老师送给我们耿丹学院的学生们几句话。
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做学习的主人,做自己头脑和灵魂的主人,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潇洒地生活,认真地读书,开心地交友,这是我对大家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