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48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看待目前的国际高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11 11:0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留学观察】低龄留学催热“国际班”,家长应“冷”思考

- 摘自《凤凰网教育》

几乎是从公立学校国际部的诞生之初,就始终伴随着质疑声声,其中,尤以收费过高并缺乏监管、质量难以保证,以及是否占用公用资源最为突出和强烈。近一段时间来,有关对各类国际班、国际部乱象的报道依然频频见诸报端。但国际部与国际班到底有何差别?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同民办的国际学校又有何差别呢?别说普通的学生和家长说不清楚,就连不少教育业内的人士都说不清楚。

高中阶段涉外办学的四种形式

1.真正的国际班
招收外籍子女或国际留学生,要求学生具有外国国籍,不招收中国籍学生。

2.纳入中考招生计划的国际班
需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额定招生计划,国际班的学生,既有我国高中学籍,又可获得合作办学机构的高中学籍,可选择参加“洋高考”,也可参加内地高考。

3.普通高中计划外招生的国际班
这类国际班的学生,不通过中考招生,没有内地高中学籍,只能参加“洋高考”。

4.由教育培训机构举办的国际班
和普通高中的计划外国际班运作模式类似。此外还有公办高中外包给培训机构举办的国际班,上课地点在公办高中校园内,但实际性质仍是培训机构所办。

84万人弃考,国际班成留学预备班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在逐年递减。6月2日,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透露,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40万。今年我国有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而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在今年1020万高考报名考生中,应届高中毕业生为750万。这就意味着尚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根据教育部的统计,从2005年开始到今年,连续5年,每年都有10%左右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不报名参加高考。

国际班成留学预备班

“坦白说,不是没考虑过参加高考,以我的成绩读一个一般的重点大学没问题,但要上国内最好的大学,是很渺茫的。我还不如去美国综合排名100以内的大学,美国排名不错的大学在全世界排名基本也是靠前的。”刘科言告诉CBN记者,他读高一的时候就开始有了这样的想法,而高一、高二之间暑期两个月的美国学习生活更让他坚定了这种想法。

高三时,刘科言以不错的成绩进了学校的国际班,并开始为出国留学作准备。

“我们这个年纪基本是可以对自己未来作出负责任的选择了,父母亲对我出国是比较支持的。”刘科言说。

而进国际班的学生,不出意外的话基本都会选择出国留学。2008年,该班30名高中生同样选择了留学。

“美国大学相对比较灵活,即便在大学期间还可以选择。我们有名学生先是上了一所美国排名还可以的大学,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又考进了麻省理工学院。”巴蜀中学国际部主任余赢告诉CBN记者。
事实上,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的公办示范高中,放弃国内高考转而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在增加。以北京四中为例,每年都会有几十名学生在高考前被国外的知名高校录取,他们中不乏具备冲击高考状元实力的学生。

高中国际班异军突起:别刚突围就掉进功利陷阱


2月1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目前国内的部分高中国际班管理者、教师对西方教育并不理解,一方面认为学生跳出国内高考之后,不用努力,仅靠所谓的“快乐学习”就能一路顺风顺水,另一方面又紧盯欧美最顶尖高校,觉得学生上不了名校就是失败。同时,受功利思维影响,许多高中国际班的课程像“大杂烩”,不成体系,状况堪忧。

近年来,高中国际班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目前已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进军。举办高中国际班或中外合作项目,有一个重要价值,即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突破应试桎梏,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那么,为什么一些高中国际班名难副实呢?

近日,笔者应温哥华公立教育联盟(VPEA)邀请,考察了加拿大的高中教育。在考察一些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时,笔者发现,部分中方办学者的管理方式仍然跳脱不出应试的旧套路。

比如,在课程选择上,中方办学者非常“敏感”,要求学生一定要选某些课,以便今后申请更好的大学。而真正的选课咨询或学业规划咨询,应该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结合未来的学业发展与职业发展选择、组合课程,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同时,学校往往不遗余力地敦促所有项目的参与学生都申请世界顶尖名校,因为这无疑是最好的办学“政绩”,也是招生的不二法宝。可细想之下,这样的做法和国内高考非北大清华不可的“名校情结”又有何两样?

加拿大的教育官员对中方办学者纠结学生毕业之后是去“大学”还是“学院”非常不解-因为先读“学院”,再申请进入“大学”的学生大有人在。学生先读“学院”再读“大学”,毕业后与直接申请进“大学”的学生,没有任何差别。即使只读“学院”,也没有什么不好。温哥华某学区负责人在向我们评价中国留学生时,提醒以出国留学为目标的学生及相关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我们更在乎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但来自中国的学生似乎对此还不太适应。”

当然,中外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受国情等客观因素制约,但既然追求的目标一致-希望通过更人性化、更灵活的教育方式影响受教育者的人生,那么,始终拨拉功利的小算盘,过度追求分数的高低或目光过于狭窄,不但导致出国留学的价值大打折扣,更将使学生错失更广阔的课程乃至人生选择。

我国的诸多教育者,可以说都对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深恶痛绝。高中国际班刚具备突围的可能,却又掉进功利的陷阱,其中有现实的压力,但更与教育者自身的迷失不无关系。要彻底转变这一局面,办学者、教育者应当秉持开放、自由、多元、尊重学生的价值和理念,身体力行地去影响并改变家长与功利的社会现实。(熊丙奇)

学费为普通高中50倍:市场竞争下的混乱无序

目前广州地区高中开办国际班的学校接近20所,公办高中占多数。国际班名号不小,价格当然也不菲,这些学校收取的各种名目费用一年达10万元,是普通高中学费的50倍,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个“50倍”,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国际班课程需求大、供应少,加上投入也不低,因而水涨船高。二是国际班利益巨大,收一个国际班学生的学费都抵得上一个普通班所有学生学费的总和,怪不得都眼红这块肥肉。而且,开办国际班的理由也貌似底气十足: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这是倡导差异化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名利双收,这个算盘打得实在漂亮。

然而,笔者却要给热衷于此的公办高中和家长们泼泼冷水。一泼公办高中,如果说公办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那么公办高中霸占公共资源和投入又是什么道理?如果公办高中承认使用的是公共财政补贴,那么就必须回归全民公共所有,而不能够私下进行市场化运作。标榜公办之名,却不行公办应为之事,既不仁也不义。要知道,公办的职责就是做好公办该做的,最大能力提供教育资源给全民使用,保障教育公平,而不是价高者得。

比如在我国台湾,开办国际班就被明确要求“先让私立学校成立,公校禁止,如果需求仍不足,再考虑公立成立国际班的可能性”。而韩国,则在保障了平等教育之外,鼓励开办特色、特性化目的的高中,政府与市场分工明确,绝不拉拉扯扯。如果公办高中认为学位太多,为什么不直接开放给外地户籍学生?最新消息就提到,广州2017年异地中考方案拟规定,公办高中招外地生比例不超8%,随迁子女还必须满足多个条件。这显然无异于阻碍公办高中学位流向外地子女嘛!部分公办高中学位留着办国际班,这何尝不是挤占公共资源,破坏教育公平?

其次,冷水还要泼向家长们。盲目跟风国际班,是非常不理智的,虽说这笔学费也不到半套房子,对富人来说经济压力不大。但是,要让孩子走向国际,除了学习国外的课程之外,还必须学习国外的文化与价值构建,如视野眼界、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等等。在选择国际班时,应该慎重,不受各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招牌影响,要让孩子真正学到处世智慧。否则,即使出国,也融入不了主流社会。

总而言之,要解决高中国际班的混乱无序,就必须建立一个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公办的归公办,民办的归民办,重新进行一场洗牌,各归各位。而只有市场是开放的,人们的选择才能趋于理性和多样,才能够优胜劣汰,竞争出精品。而公办高中就应该退出国际班竞争,老老实实做好平民子弟、外来人口子女等群体的教育保障。至于市场竞争中的利益瓜葛就别惦记了。

课程就是大杂烩?高中国际班:警惕画虎不成

前不久,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在他主持的针对“高中国际班”话题的教育沙龙上,跟与会的专家和嘉宾分享了一个故事:一次,北京一所知名中学的校领导问他:为什么我们被名校录取的都是校本部的学生?为什么国际部的学生就不一定或者申请不到好学校?

在这位资深教育专家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课程设置。由于历史渊源,不少高中的国际班存在着先天不足:很多留学中介涉足其中,至今一些高中的国际班仍是中介在背后支撑。因为不了解国外的课程体系,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完全被中介牵着鼻子走。

而美国高校首先看的是学生的成绩。“学生的GPA(Grade Point Average,即平均成绩点数)基于什么样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而国内高中的国际班在这方面非常弱。”陈志文说。他举例,有的高中国际班在推广的时候说自己课程体系是AP。实际上,AP只是对美国高中优秀学生的补充考试,而不是完整的课程体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秦琳介绍,国际课程有很多不同类型:第一类是国别课程,像A-LEVEL是英国的国别课程,加拿大的课程是以省为单位引进的,现在国内比较多的是安大略省和BC省的课程,另外还有美国课程、澳大利亚课程;第二类就是国际文凭组织课程,比如IB课程,不属于任何国家,自成体系;第三类是大学先修课程,像AP课程,这已经超出了高中教育的范畴;第四类是应试类课程,比如SAT、ACT等。

“这些课程的性质、内容、功能、体系以及学习难度是非常不同的。”秦琳说。而一个比较完整的国际班课程设置,应该包含数学、英语、语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等。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状是,“很多高中的国际班课程就是一个大杂烩,国内的课程,国外的课程,英语课程,SAT,托福等等都混在一起,不成体系。”陈志文说,所以美国大学在录取的时候,国内高中国际班学生的GPA就会大打折扣。

而目前,国内有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美国大学似乎不看成绩,只看综合素质。一句话经常被在各种场合提及:美国前10名的大学不看分数。

实际上,美国高校的录取,分数还是前提,是基础。“因为申请人的分数都很好,GPA都达到了3.9,SAT都过了2200分,所以才看学生的特色。”陈志文说。

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这三所学校的网站都公布了GPA的录取要求,最近几年基本都不低于3.9。

不了解真实的西方教育影响国际班办学

教授课程的教师也是一个大问题。陈志文说,很多国际班的教师对西方教育、国际教育并不理解。
比如说,国内在介绍西方教育的时候,总是不断强调快乐、幸福、尊重、个性。但这仅仅是西方教育的一个侧面,更多侧面是我们并不太了解的。以伊顿公学为例,这所英国顶尖的私立学校,所有的孩子一年四季燕尾服,黑白两色。但是有区别:有的孩子穿灰色的裤子,紫色的马甲,那么他就是中心,其它学生都围绕他。穿灰色的裤子,粉色的背心的孩子是荣誉学生。所有的功课都分快慢班,吃饭时恨不得喊“一二三”才能开始吃,吃饭时不准说话,不准出声。

“我们要告诉家长,真实的西方教育是什么?否则孩子会认为,国内应试教育惨无人道,我被残害了,然后去念国际班,去美国念书,吃喝玩乐就能上名校。”陈志文说。

很多在国际班就读的学生家长也有同样的看法,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反倒放得更松了,对孩子的规矩更不提了。

“这都会给学校造成非常大的困难。”陈志文说。“东西文化不一样,要加以总结,必须结合自己的东西,不能原样照搬。”

“如果仅仅是简单拼凑的话,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无法实现国际课程对于其他教师、学生、对于我们普通中学课程教学的有益辐射。”秦琳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1:03:08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国际学校越来越多,但是直到今年的录取数据,上海80%的常青藤学生(中国籍)仍然来自上外附中,复旦附中这样的纯体制内高中。而国际学校(中国籍学生),哪怕是世外,平和这样有历史,有口碑的国际学校,录取美国一流大学的也屈指可数。​​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因为生源的优秀程度。大部分优秀的生源还是去了体制内牛校。不过从这个角度也能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学校在孩子准备美国名校中的帮助其实不是决定性的。​​虽然上海好的国际高中凤毛麟角,即使有,竞争也是白热化的。但是选择哪个国际学校对未来孩子美国大学的申请影响不大,所以不用太纠集于一定要上平和,世外,包玉刚。最重要是孩子在这三年高中是否可以找到自己的节奏来持续地,跨越式地提升英语,提升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1:04:36 | 只看该作者
上海高中留学实力综合排名30强(2014)

​2014上海高中留学实力前30排名​排名 学校 实力指数
1 上海美国学校 (外籍) 97.6
2 上海德威英国国际学校 (外籍) 96.5
3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95.3
4 上海英国人学校(外籍) 95.1
5 上海Concordia国际学校(外籍) 94.1
6 上海市民办平和双语学校 93.5
7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93.2
7 上海中学 93.2
9 上海德法学校(外籍) 92.7
10 上海中学国际部(外籍) 92.6
11 上海包玉刚学校 90.4
12 上海新加坡国际学校(外籍) 90.3
13 上海长宁国际学校 87.8
13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87.8
15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85.3
16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83.6
17 上海位育中学 82.2
18 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 79.4
19 上海东进日本人学校(外籍) 77.6
19 上海格致中学国际部 77.6
21 上海协和双语学校 77.2
22 上海李文斯特美国学校 75.9
23 上海实验学校剑桥教育中心 75.3
23 上海市控江中学 75.3
23 上海尚德实验学校 75.3
26 上海市市西中学 74.9
27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外外国语学校 74.4
28 上海七宝中学 72.0
29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中心 71.9
30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课程中心 70.1

*注:此排名与数据仅代表新加坡资修教育集团咨询数据,不代表他方意见,不为他用。   ​​

点评

我也是转来的,不是太明白~  发表于 2014-8-11 19:25
很想知道这些实力指数是怎么得出的  发表于 2014-8-11 13:29
[发帖际遇]: 热情好客的 Martina-Mm 花了 3 金币 请坛友去旅游,有想去的吗,快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8-11 12:19:13 | 只看该作者
其他城市的国际班要怎么看好不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8-11 16:25:03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还真没考虑过能不能上藤校的问题。上国际学校好,还是上国内学校好,其实也是很个性化的事情吧。有些孩子在国际学校很好,有些不一定。有些家庭能接受国际学校的理念,有些家庭却更喜欢国内的一些个性化的学校。学校的选择,我个人以为,最主要的依据还得是孩子本身。当然家庭的财力也是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当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又是另外一个说不定更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发帖际遇]: 谷雨 在新儿教收获很多,贡献了 3 金币,想收获更多,多转转,多分享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9:40:06 | 只看该作者
谷雨 发表于 2014-8-11 16:25
说实话,还真没考虑过能不能上藤校的问题。上国际学校好,还是上国内学校好,其实也是很个性化的事情吧。有 ...

确实择校是个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不过在选择之前尽量多了解些咨询,才能选到更合适自己的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8-11 23:30:36 | 只看该作者
Martina-Mm 发表于 2014-8-11 19:40
确实择校是个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不过在选择之前尽量多了解些咨询,才能选到更合适自己的学校。

嗯,说得也是啊。
我可能太懒了,两次给孩子挑学校,都是只看了一所就直接定下来了。
我们不挑排名,不问孩子将来能不能读名校,主要看重的还是学校能不能帮助孩子燃起学习的兴趣、养成学习的习惯、有没有一贯的品格教育,以及有没有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因为要求不高,所以就比较容易满足,看到合适的就定下来了。
不挑排名、不问能不能上名校的原因,不是我淡定到狂妄的地步,而是我比较相信,只有孩子从心底里想要,那个学习才是最有效最有益的。而这个想要,它在孩子现在还小的时候尚未出现,所以我现在去考虑其他的东西也没啥意义,还不如让他开心一点,有机会就着力于品格教育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9-16 19:27:17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北京的国际班、国际学校具体是个啥情况,看来还得找机会好好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0-11 18:12:02 | 只看该作者
读国际高中(中国籍),高中毕业时,如果没有拿到国外大学录取offer,这些孩子的出路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0-11 20:53:07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国际班的录取分数已经赶上或超过了高考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4 , Processed in 0.183274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