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6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孩子老是挑战你的底线,父母怎么定规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7 19:5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爸是个退休上校。他每次到我家,看到孩子拖拖拉拉,花很多时间才服从我!他就会说:“命令是用来被服从的!问第二次,就是多问了一次!”我就是在这种军事教育下长大,但是世界变了,我不想用同样的方试养育我的孩子”一位少年常春藤父亲跟我们说。

在规定还没养成为习惯之前,它绝对不会一字不漏地被遵守。因为孩子不是机器人,设定一次就一劳永逸。

孩子有太多犯规的机会!

理由还不少:

  不小心,因为“心不在焉”
  犯规,因为太喜欢被禁止的东西。
  规定太多,无法面面俱到。
  想知道挑衅、生气、好奇后,会怎样?
  为了和父母“玩”,消耗他们的意志力。

父母要让孩子了解不遵守规定的下场。

重复

教育是一个重复同样事物,遵守同样规定的过程。所以不要以为复诵一次规定,或是十次就够了!没有一个小孩会百分之百遵守规定。家里不是军营,况且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有规律,透过管理使家庭关系和谐,而不是要孩子盲目的遵守。

定出“界限”

“我完全同意,但怎么制定,又是一回事。仇且我女儿不停地要求讨论,一直蚕食我的底线!”一位妈妈跟我们说。

就像交通法规,我知道超速会让我收到罚单。被罚我会不高兴,但心里明白超速被罚天经地义。但如果没有速限规定,或是法规朝令夕改,也没公告周知,我就没办法接受被罚。对小孩来说,也是如此。他们会经常挑战家长加诸的行为限制,而他们也知道,定出界限是为了保护他们,而且有意义。

完整的规定

定义界限必须提供完整的“说明书”。如果没有任何惩处,谁会遵守交通规则啊!

何谓“界限”?

界限是一种象征性的框架,在此框架内,或多或少具有自由和安全。为了让界限被遵守,超出界限的行为就要有后果。孩子得了解他必须承担何种后果。

“午夜前要回家(界限)。如果你超过时间,一个星期都不准出去玩(后果)。”

“餐桌必须在晚上七点摆好(界限),如果没有做到,你就要负责收拾餐桌(后果)。”

界限要“牢靠”!

只要有界限,就会有人逾越。所有被限制行为的孩子,在某个时刻,一定会逾越界限。他知道有风险,但挑战界限,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只要有固定的行为界限,孩子就不会担心危险,或与父母的关系。如果他逾越界限被你发现,他会受到处罚。即使被骂或被罚,他也会觉得公平,因为他早知道会有这种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8-8 07:35: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有启发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8-8 11:04:49 | 只看该作者
养育孩子真的要不断学习。孩子长大了。我们也要进步。教育方法,沟通方式都要改变。可以给他自由,但是有前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8-10 12:05:20 | 只看该作者
界限就是彼此妥协后,让双方都不感到难受。否则,单方面制定出来的所谓界限,那就是用来突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8-10 18:58:3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对于教育来说无所谓规矩 无所谓底线 更无所谓接线。因为教育是很朴素的东西,他不是要求,不是规定,不是索取。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是上行下效的朴素带领。同事孩子有是有灵性的,会在生活中学会必要的东西。所以教育不是死板的因为孩子是活的,不能用条条框框来匡住他们;教育是朴素的不能用行为准则和要求的衡量他们,因为孩子是在生活中成长的,而生活就是不断的重复。如果你一定要追寻点什么的话,那么问一问今天我做了些什么,或者今天我和孩子做了些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7:02:28 | 只看该作者
huangyezi 发表于 2014-8-10 18:58
我觉得对于教育来说无所谓规矩 无所谓底线 更无所谓接线。因为教育是很朴素的东西,他不是要求,不是规定, ...

我相信生活中一定是有规矩的,这不是条条框框,而是人与自己对话、与他人共处所必需的基础。
[发帖际遇]: 1717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请喝酒,并获得 5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8-11 18:59:0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能用心灵去体会他人就不需要这些框框,所谓自然便是源自于此。人类是社会性的,也会具有本能的心灵间的沟通能力,除非人们已经失去了自我,看不到自己的心,也看不到别人的感受,自然就需要用条条框框去约束。老子在的片第一章里早有阐述“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说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当人们需要用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时候,就表示人们已经迷失了自己的心灵。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样的,所以教育当注重心灵而不是约束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20:20:02 | 只看该作者
huangyezi 发表于 2014-8-11 18:59
如果能用心灵去体会他人就不需要这些框框,所谓自然便是源自于此。人类是社会性的,也会具有本能的心灵间的 ...

太高深了,看不明白。
[发帖际遇]: 1717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富豪榜神秘人物关注,获得 1 金币,哇。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8-12 19:06:38 | 只看该作者
有些规矩的制定也许就有问题,很多时候大人也不守规矩!
[发帖际遇]: jsjrwql 在新儿教发帖时心情特好,花了 2 金币请回帖人喝酒,想喝,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8-12 20:33:04 | 只看该作者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守规矩,规矩的制定是为了大家更好的相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然就可以遵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43 , Processed in 0.10373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