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zhangjp_j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2003年girl】记录小学的最后一年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07:40:14 | 只看该作者
【转】
从主要科目上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基本是一样的,但程度和要求明显不同。在公立学校轻松愉快的孩子们立刻就感到了压力,而参加完家长会的我们,也再没能轻松地听老师一个劲地夸奖自己的孩子,而是发现了巨大的差距,也开始给他们补课。这样一年以后,孩子们的学习就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儿子,已经开始独占鳌头,牢牢站在了最前面。

  其他科目包括烹饪、手工、缝纫、拉丁语、希腊语、哲学等等其他课程,孩子们会经常带回来他们做的蛋糕、松饼、馅饼、拼布枕头、木制的鸟舍、储纳游戏卡的木盒等等作品,质量都相当高,甚至还有亲手做的简易电子游戏机。每次想到孩子们缝纫机踩得比我都好,木工活做得连他们父亲都惊叹,我就由衷地骄傲。

  再说说功课,他们主要的功课有英国文学,数学, 科学(分生物,物理和化学),地理,历史,法语,宗教,计算机,技术和游戏。

  英国文学,他们学习的重点是修辞手法和对文章的理解,大力鼓励孩子们广泛阅读,以及创造性写作。老师非常鼓励孩子们的自主思维,对文章的思考理解。所以这里常常是我和女儿冲突的地方,做题时我坚持按标准答案来,而女儿则坚决主张只要有道理,就是正确答案。我也很欣赏这种方式,确实随着孩子们大量地阅读,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们的作文都很有创意,用词造句也非常独特。尤其是写的诗歌,不管是大量的比喻,气氛的营造,还是生动的想象,都是非常难得的。想象一下当孩子们动辄引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句子时,我的震撼和激动,以及……失落。

  补充一下,在英国,作家的地位非常高,是很受人尊崇的职业。书店的人气也很高,大量的人流进进出出,有老人,年轻人和孩子。也经常看到咖啡座上人手一书静静阅读。

  还有一点要补充,是我的一点经验:课下要给孩子补补语法。老师在学校是会讲,但不是系统专门的讲解,所以需要补上这一课。还有一个原因是升学考试由于是机考,全是选择题,和标准答案,所以没可能让孩子发挥写作能力和想象力。而选择题中有两个部分是专门考语法,拼写什么的,失分就太可惜了。我这个妈妈,还是太功利了……呵呵。

  数学不必多说,中国孩子没有学得不好的。内容胜在实用,比如由孩子调查超市中同类产品的价格,学习如何比较价格和选择(实际就是学除法求单价)。学习面范围覆盖很广,如果说,国内数学学习是专而精的话,英国则是先广而浅,再逐年深入。

  科学这门课,在国内基本上小学是不会有的,但是在英国却很重要,范围非常广泛,比如生物学,包括了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等等。范围铺得很开,随着年级增加,内容也由浅入深。教材非常生动,内容也很实用,和生活联系紧密。并且很重视孩子的分析能力培养,有大量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也要求孩子写论文。比如由孩子调查自家住宅的节能设施,象双层玻璃,空心墙,阁楼绝缘等等,以及使用的节能灯泡的数量,学习和使用热的导体和不良导体等等概念。两个孩子对吸烟深恶痛绝,就是因为学习了生物学中吸烟对身体的危害。也很讲究食物的健康性和合理配比,常常使我无语。到他们计算汽车的不同速度和车前身距离对撞车的影响,我都有点佩服了,因为他们确确实实是将知识用到了实际。这应该是英国教育[微博]很显著的一个特点吧。

  地理学也是一样,非常实用。连我也对他们学的东西很感兴趣,象辨认各种岩石,加以归类,学习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形成,辨认层积云,卷积云,利用气压云图进行天气预报,地形地貌的辨认,以及各种地质形态的成因,还有地图的使用,地形地貌的绘图等等。他们都要进行野外作业,除了学习辨认使用地图,还要测量风速风向,水流速度,或者监控一段时间内某小区的车流量,人口调查等等,学习地震火山的成因,并进行具体案例分析,研究地震和火山对当地环境经济旅游业和居民的影响,综合不同行业的态度,以及地震火山爆发的预测,强度测试,抗震房屋的构造原理,政府,其他机构和个人对灾害的预防,处理和善后。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灾害处理的优劣势和特点进行比较等等,内容包罗万象,无一不是切合实际,让我羡慕不已。

  历史课,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根据信息的年代,作者,来源等因素分析其可信程度,对不同资料进行比较,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与国内直接把结论和意义告诉你有天壤之别,也是我特别欣赏的地方。

  至于课外活动,公立学校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私立学校的体育活动种类很多,各种球类,划艇,游泳,体操,田径,标枪,山地自行车,射箭……俱乐部也丰富多彩,有高尔夫,棋类,手工类,语言,乐器,舞蹈,柔道,绘画等等。每年学校会组织去欧洲滑雪,去海边学习帆船,皮划艇,爱斯基摩艇,冲浪,去野营,攀岩,木筏,溜冰,击剑,去法国学习法语,去伦敦参加音乐会和观看戏剧演出,以及参观各地名胜等等。学校还很重视戏剧,每年都会排演剧目正式在剧院演出。

--------地理学的介绍让我眼前一亮!六年级尝试接触一下

点评

这种学习让人羡慕, 绿的字体是楼主的吗?这个自己如何学习?或者您对地理方面比较精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6 0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08:05:33 | 只看该作者
周五下午,邹小可同学和表弟一起到婆婆家去了。她说:我想多多了(曾经养的一只贵宾,因我们确实无法给很好的照顾,只有给婆婆养了)

嗯~去吧。俺也想周末放假一下呢。

走之前说,周日就回来。自己收拾了随行物品,居然把孟子和老子都带去了。我说,就短短的两天,国学就不读了吧?

她说,我还是读吧,否则也挺无聊的。

隔天一篇作文在坚持着,俺觉得她在敷衍,貌似都是以前写的:



啊,春天真的到了!
看,蔫了整整一个冬天的草孩儿们陆续的被春姑娘唤醒了。争先恐后的冒出了尖尖的绿脑袋。小心翼翼地大量着这个全新的世界。
看,迎春花也绽开了笑脸,那一朵朵金黄色的,小小的脸庞,真让人想去摸摸。
看,被棉衣、棉裤裹了一个冬天的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将它们脱下,换上了轻松、亮丽的春装。
可是,谁知道春姑娘也是个调皮的丫头呢!她玩起忽冷去热的游戏,让孩子们感冒发烧。
不过,她更有可爱的一面。她的雨露让稻田里农民伯伯播种的种子很好的生更发芽;她那有着魔法般的小手轻抚到哪里,哪里就一片绿色,到处一片生机;因为她的到来,孩子们可以植树、放风筝,增添了许多乐趣。
春天,我喜欢你!

点评

写得真生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7 15: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6:16:55 | 只看该作者
居然找不到这里,几次都是点击“新儿教”的入口。

邹小可同学从前天开始上六年级的数学,本来是约了一个同班同学一起上的,因为时间不好安排,那孩子不能来参加了。

从这两天的学习情况看,可爸说:还是我自己的孩子容易教啊,几乎点一点就行了。

今天又下了大雨,温度下降不少,很宜人啊。

拉着孩子一起看一部视频《初中如何学好数学》,主讲老师很诙谐,我跟孩子都被逗得直乐。

记录了一些要点:

初中数学和小学的区别:
1、空间想象力
2、分类讨论能力
3、逻辑推理能力
4、数形结合能力
5、实际应用能力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
初一:重点是态度  预习-听课-复习-做题-对题-总结(特别强调,一定是先复习再做题,而不是随时不懂随时翻书,我的理解是:把每次作业当做考试对待)
初二:重点是方法,开始两极分化   动力、目标--方法--环境--时间
初三: 天上地下   三本很重要   问题本--错题本--课堂笔记本

初中数学为什么丢分:
对定义一知半解    对定理死学死用    做题急近功利   平时粗心大意   考试紧张焦虑

点评

当然可以~^_^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9 14:23
请问这个可以转走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8 06: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6:24:2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空间想象力培养:(资料收集)
 1.让孩子多动手

  我觉得抽象的图形,应该由直观的物体来慢慢过渡,所以我先给华华准备了一套数学模型的教具,包含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椎体等等。。。让她先感觉一下实物,然后在做题时,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可以通过剪纸,折纸,切橡皮等多种手段,很多题目,华华一动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让孩子多画画

  我让华华看着各种立体模型,动脑筋自己把图形的展开图,剖面图画一遍,这样反推过去,让华华对于图形,从具象慢慢再向抽象过渡。

  3.让孩子多做些类似的题目

  我看了华华的教科书,觉得目前初一阶段的图形题目还不是很难,题目的类型也不是很多,可以把华华觉得有难点的题目,进行反复训练,从一开始依靠模型剪纸,到自行想象图形的各种剖面,强化记忆。

  4.教学相长

  为了让华华对于几何这门学科增加兴趣,重建她的信心,我会故意装做某些过程不懂,让华华多教我几遍。。。这样通过她向我的反复解说,进一步增强了她对图形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样教过我之后,她在同学面前流失的自信,又慢慢从我身上重新找了回来,自信心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
 1、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迫切愿望是学生克服一切学习困难的内部动力,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生活联系紧密,也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教学中,要善于收集和应运这些原型,激发孩子探究身边事物的兴趣。三视图时比较抽象的,在教学三视图时,我首先收集的我们学校建筑的三视图,让学生观察,猜一猜:这是学校的哪个建筑?学生们一下来了兴趣,各抒己见。
  2、 运用教学模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感性认识是空间想象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课堂中通过对模型、实物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空间的感性认识,形成空间的整体形象,树立空间骨架,进而抽象为空间形体的平面图形。
  小学高段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学生对形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三视图,在教学时,不妨用一个框架,外面再蒙上面,在进一步认识时,逐步揭开六个面,既能让学生看清12条棱,找到12条棱的关系,又能看到展开图。让学生在“看图”时,由图想面,由面想体,从而形成“一张图为一体”的观念。这样学生在思维中储存的立体信息越多,使用时提取的立体形象就越多,空间思维能力就越强。这样既丰富了感性认识,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使抽象知识形象化 。培养空间观念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测量、动手操作,队周围环境和实物产生直接感知,这些都不仅需要自主探索、亲身实践,更离不开大家一起动手、共同参与。在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时,我让学生小组探究,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等,共同去实践,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后在全班交流大家的发现,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使抽象知识形象化。能够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并能进行组合图形的计算,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学、练、画立体图有助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立体图是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关键,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的桥梁。而立体图最大的优点是直观,能在二维平面中反映三维形体,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因其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少,几乎没有什么空间概念,但他们能凭借自己的直觉识别一些起简单的立体图,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针对这一特点,带领学生画一些基本几何体的立体图,进而画出棱柱体、圆锥体等基本体。这样通过线条的变化,对各种基本几何体的轮廓有所了解,初步树立了空间概念。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入,引导学生画一些复杂的图形,通过对学生直观感觉的引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单纯理论知识的晦涩难懂,消除了对制图的畏难情绪。
  空间想象能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想象能力,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21:45:27 | 只看该作者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内知识梳理:

计算:整数、小数、分数

应用题:基本应用题(和、差、倍)、分百应用题

几何:平面几何(周长、面积)、立体几何(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应用:数学与生活(粉刷问题、打折问题)、编码、天平

统计:平均水平、统计图、可能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3:55:01 | 只看该作者
常规的学习没有记录动力,感觉老生常谈啊

这几天我自己在整理思路,说话前几年基本是无为过来的,六年级还是要规划规划。

《孟子》重新开始逐篇背诵,每天两章。《老子》仍旧是每天一遍全书诵读。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每天2集(分别是早饭和晚饭时间)

表姐今年小升初,孩子有些受刺激,立志要抓住最后一年好好冲刺。

可是,可是诱惑太多啊:什么XEO、什么十字绣

前两天下雨,家里居然跑来一只虎皮猫咪:dizzy:有了多多的教训,我曾发誓再也不养小动物。

结果它连续三天在门前可怜的喵着,更甚的是昨天居然直接推开门进到家里。

邹小可是高兴地又叫又跳,火腿肠伺候。婆婆今早就喊着:蚕丝被上又是尿又是屎啊。

老人家说,赶紧送走。小的说,不行。我承认,我很矛盾。

点评

呵呵,矛盾中决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15 1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20:31:2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把孩子近期做的阅读理解作业看了看,发现邹小可同学有进步,表现在答题不再简答,会尝试着用完整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以前的扣分项-成语歇后语填写也越来越娴熟。扣题能力也在提高

还是应了那句话,熟能生巧。

----------------------------

偷偷瞄了一眼,韩语课程进行到第四课了。晚间散步的路上一直跟我讨论着韩语和韩国。我鼓励说:目前是中韩关系最融洽时期,等你能对话了,我们就去韩国哈。

丫头提出,等我初级入门班学完,你找个外教教我韩语呗,最好是我的偶像——XEO成员之一。

——————————————————————

无意中发现---信息学,在搜索中找到楼天城的资料。打印了正反两页半给孩子一起看。

关键词是:语言学习很重要,一个国家的语言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思维。在中学期间最重要的是语数英学习,而语文、英语要不扣分很难,但数学比较容易做到(俺表示成吉思汗啊)
综合课到大学会有分科深入学习的机会。

十年后你希望别人如何介绍你? 是由你现在决定的。

----------------
最近开始重新听百家论坛。曾经一直在听,后来中断,现在又续上。嗯嗯,挺好的。孩子大了些,领悟力不同了

目前在听的是——易中天品三国

点评

孩子真棒,自学二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17 0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18:34:13 | 只看该作者
翻看孩子低年级时的作文书,发现她用荧光笔划了很多句子和四字词语,还用水笔做了批注。

怎么自己一直没有发现她曾这样过呢?

了解过后才知道,语文老师要求每天写好词好句,孩子只好到作文书里找。

结果五年级上,该老师生产,换了一位语文老师,这个作业居然被中断了。孩子的习惯还是没有养成啊,老师不要求也就罢手了。

这几天,哄着让她继续摘抄。很干脆的答应了,效果待跟踪。

------------------------

这个新概念默写啊,全是应付。错了的单词也不记忆,就放在那里。

还是那种,只管默,不管对错。:curse:

---------------------------
每天上一个主题的公开课。因为是短时间的,孩子还蛮感兴趣的。

最近上了:记叙文阅读(语文)、主谓一致性(英语)、小升初数学规划(数学)

-----------------

看了坛子里同龄娃娃们看的中英文书,真是汗颜啊。我对孩子基本是没有引导,书倒是看的不少,但都是没有深度和养分的快餐书籍啊。

打算照着前辈们的帖子收一些书回来,不知道她肯不肯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9:33:22 | 只看该作者
小姑的儿子从放暑假就一直住在这里。

孩子什么都好,做事上前,体贴人。唯独不愿意学习~

马上就五年级的孩子了,前日给他做三年级的求异型面积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英语更是不用说了,三上的单词还很多不会的

他刚来的时候,俺豪情万丈,想通过这两个月让孩子五年级不要那么落后。

结果,我败下阵来。完全浇不下去啊。感觉是出于那种混泥土半干状态,水已经很难渗进去了

阿弥陀佛~我这样的说法真是罪过。希望孩子自己早点内省,要不谁也救不了他

-----------------------

暑期计划照旧。只是时间先后顺序不同罢了

不知道的还有效果。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最近这孟子背的那个吃力啊。我说:这都是你读的时候欠了债,现在这么难。希望你老子要好好读,不要再丢三落四了。

中文书在看《猫头鹰王国1-4》;易中天品三国一天一集的进度;另外每天看一集《罗辑思维》。

昨天看的是关于女性和婚姻,今天的话题是计划生育。

这是巧合,不是俺刻意找的话题。快初中的孩子了,了解了解这些话题也没什么问题吧。

点评

女孩子,早点引导,应该有好处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2 09: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11:43:22 | 只看该作者
论语好久不读了,让邹小可周末两天暂停孟子和老子,诵读并背诵一下。发现前10篇很熟练,几乎不用读就能背诵,后10篇就结巴了。

韩语初级入门课程已经结束了。自己坦然说:好像说不出什么完整的话来。看来当初学习英语的灌耳环节还是不能少啊。

易中天品三国听到第26集--得寸进尺;罗辑思维没有每天一集,记得就听听;

这两天看了《史记中的人物--司马迁》和《隋唐人的生活——由小见大的历史一:隋唐的城市生活》

这些都是爸爸陪着看,边看边讨论:比如帝王才能有本纪,但孔子和项羽不是帝王却有本纪;比如古首都为什么要从长安(西安)迁都,潜井又是怎么回事

邹小可同学似乎有很多事情要做,而我也比较忙,每天只能问问都干了什么,很少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37 , Processed in 0.12017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