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分享] 张鸣:大学是个什么东西?(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18 12:2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张鸣《跟着张鸣上大学》

当今中国,大学越来越多,大学生更是越来越多,可是大学是什么,反倒越来越不清楚了。近来不仅各个学校大肆扩张,地皮不够,不是在别处另建校园,就是四处设立分校,甚至另建大学城,把大学像集贸市场一样堆在一起。连我们最牛的北大,也曾经把本科迁出本部,设在几十里以外的昌平。当然,学校扩张并不是坏事,但这些新校园或者分校,往往只设教室、宿舍和食堂,意思是只要学生有吃有住,再派上些老师定时上课,就可以叫作大学了。这种办学,用北大李零先生的话来说,是办养鸡场,或者用华东师范大学王晓明先生的话,叫作“养猪”。没有图书馆,没有和老师的私下共处,没有大学校园的文化和学脉传统,仅仅被圈在一个地方吃饭、上课、睡觉,叫大学吗?当然不叫。这样的办学者叫什么呢?只能叫作饲养员,顶多是养殖场老板。

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们,似乎也不知道什么叫大学。在计划经济时代,他们把大学视为成为“国家干部”的台阶,也就是说把大学看成了科举。而现在,则把大学当成了获得某种专业技能的培训所。聪明一点的家长,能够做一点调查和咨询,往往选择那些看起来很实用的专业,强迫自己孩子去读,害得我们法学院、商学院和信息学院的大门都要被挤破。糊涂一点的家长,经常被大学专业名字的花哨所迷惑。近几年,一些名牌大学竞相办起了外交学专业,结果一开张,就门庭若市,入学分数高得吓人。那些拿大学当职业技术学校的家长们显然忘了,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外交部,而且这个部,已经拥有了一所属于自己的外交学院。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我们国家的政治学专业,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加上一个行政学的后缀,变成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否则招不到生,社会学刚刚恢复的时候还有点起色,但现在即使是北京大学这样的学校,招生也已经感到困难,至于那些传统的冷门,文史哲,一律门可罗雀,连盛名之下的北大也是如此,尽管北大之所以为北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这些传统专业。

当然,家长们的糊涂是得到大学并教育主管部门的配合的,前面说的设置外交学专业,就是这种配合动作的一种,不过,这仅仅是一小部分,更有力度的配合是在经济、法律和计算机类的专业上。我们的大学是世界上最有气魄的大学,没有一台计算机的学校,可以有计算机系,没有一个学法律的教师,可以有法学院,当然,如果问起来,人家可以拿出一个有法学学位的人来给你看,可是,仔细一查不对了,原来这人是学中共党史的。全国有多少商学院、多少会计系、多少计算机系、多少法学院?大概只有天知道,反正不管是理工大学、农业大学、林业大学或者师范大学,上述学院和系都有可能存在。用“文革”时期的一句术语叫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真要是上了,条件的有无也就无所谓了。

现在的办学者,说他们是在办养鸡场,当然有点刻薄,但说他们在办学店,一点都不冤枉。所有大办的专业,背后都有阿堵物(##阿堵物:指钱。阿堵是六朝人叶吾,犹言这、这个。《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的动力。为了能把学生骗进来,挂羊头卖狗肉已经算是有道德的了,因为毕竟还有肉可卖,如果连狗肉都没有,学生也只好自认晦气,因为打官司,法院也不受理。

西方早期的大学都是教会办的,与其叫作大学,不如说是神学院。那是欧洲的黑暗时期,整个社会都没有文化,上个时代的文化遗留只剩下了基督教,所以,教会必须承担传播文化的责任。不过既然是神学院,当然一切以弘扬神的旨意为目的,所学的数学、天文、逻辑学的知识,只是、也只能是神学的婢女。学习方式主要是讨论,老师的集中讲授很少,但个别辅导传授倒不罕见,师生之间的答问,是大学基本风景。其实,这样的大学,在东方早就有。春秋时孔子的杏坛,就是一个典型。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有讲授,有问答,也有师生间的驳难。升堂入室者,为贤人,是高足大弟子,他们可以得到老师的亲授,而其他的人,则由大弟子分别教授。弟子禀赋各异,对老师的思想感受不同,所以传授过程中各种发挥,于是,孔子死后,儒学分为八派。其中的一派,经荀子和韩非演变成了我们后世所说的法家。西汉的太学,虽然已经是国家学校,但教学模式,大抵上模仿杏坛。再后来,这种传统被书院所继承,形成了古代中国式高等教育传统。佛教也有类似的传统,那烂陀(##那烂陀:意为“施无厌”。古印度摩揭陀国主舍城的寺院。在今印度比哈尔邦伯拉冈地方。公元5~6世纪初笈多王朝历代国王相继建造,规模宏大。有大大院、僧徒主客常至万人。为古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唐玄奘等曾在此留学多年。##)的佛学学园,就是一种神学院,而这种学院传统,今天在西藏著名的三大寺,甘丹、色拉、哲蚌寺中,还能完整地保留着。在这些佛学院中,学员分属各个学习单位,采用集中讲经和讨论驳辩结合的方式学习。在学习佛经的同时,也学习必要的医学、文学、天文、矿物等知识。

可是,只有西方的大学,经过工业化的洗礼,演变成了今日的大学,而东方的类似的学校,反而在西方的入侵和自身国度的现代化过程中,变成了西方现代教育和学科体系的牺牲品,传统中断甚至被湮灭了。

(连载由出版社提供)

【内容】
大学的学习过程,理所应当是一个思维和能力的训练过程,一个训练学生动脑动手的过程……一句话,要教学生像野狗,会自己生存,在这个过程中,用老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具有责任心。

过客意识要不得。这个年纪,即使犯错误,都让人感到有可爱之处。把这样的人生岁月混掉,也就是糟蹋掉,仅仅为了换取那一张越来越不值钱的文凭,于心何忍?

如果有心向学,我的建议是,不要等老师,不要指望学校,自己先动起来。先学会读书,多面开花,逮到什么读什么,多进图书馆,少进课堂,老师实在要点名,也带了书到课堂去,他讲他的,你读你的就是。

【作者】
张鸣,男,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在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在吃粉笔灰之余,喜欢写点不伦不类的文字,个性鲜明,在嬉笑怒骂中藏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感,以戏讽诙谐、犀利逼真的笔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活画现实的真与假、虚与实。
主要著作有《重说中国近代史》、《辛亥:摇晃的中国》、《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共和中的帝制》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7-4 13:50:34 | 只看该作者
意思是只要学生有吃有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07 , Processed in 0.335982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