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5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影] 孤独的生还者 Lone Survivor (201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00:2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部真实的回忆录改编的电影。杀人还是被杀?这是个两难的选择。在《安德游戏》中,人类毁灭虫族就是避免被杀。中国人更有一句谚语: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我真的无法评议这带有哲学伦理的命题。但对于国人来讲,宋襄公已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大家基因里就是这种文化,互相争斗时都不需要客气!

影片简介:《孤独的生还者》根据马库斯·拉特尔(Marcus Luttrell)的同名回忆录改编。2005年他和另外三位美军“海豹突击队”的同伴负责执行一次暗杀基地组织领导人的任务,却在行动过程中意外被当地牧羊人(两个孩子和一个老人)发现。经过一番讨论,突击队员们决定按照交战法则,将这些牧羊人释放——尽管他们也知道这些人有可能去通风报信。不多久他们就遭到了250名塔利班士兵的攻击,四位海豹队员中有三名先后牺牲,最后只剩下马库斯·拉特尔成为“孤独的生还者”。






马库斯·勒特雷尔(英语:Marcus Luttrell,1975年11月7日-),前美国海军海豹部队队员,因为参与2005年“孤独的生还者”对抗塔利班而获发海军十字勋章和紫心勋章。勒特雷尔在美国海军服役了8年,以上士身份退伍[4]。


    2005年6月27日,两架美国陆军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MH-47直升机进入Sawtalo Sar山区,直中一架直升机是用作诱敌,而另一架直升机上的四名海豹部队成员以快速滑绳方式到达地面。这支小队的任务是侦查和监视塔利班领袖艾哈迈德·沙阿(Ahmad Shah),小队成员包括队长迈克尔·P·默菲(Michael P. Murphy)上尉、丹尼·迪茨(Danny Dietz)中士、马修·阿克塞尔森(Matthew Axelson)中士和他马库斯·勒特雷尔上士。当小队抵达能够监视目标地区的山头时,小队被当地牧羊人发现。判定他们是平民而非战斗人员后,小队陷入两难局面,释放他们可能让他们通风报信,遭到塔利班攻击而行动失败,处决他们却又会面对军事法庭的审判。默菲叫勒特雷尔做出决定,勒特雷尔选择释放他们,而小队撤退至较差的监视点。
在不到两小时后,小队发现自己已被塔利班包围,塔利班的装备包括PK通用机枪、AK-47突击步枪、RPG-7和82毫米迫击炮。小队尝试以无线电和卫星电话与作战总部联系,但未能成功取得持续的通话告知自己的遭遇。在交战中,默菲上尉以卫星电话向总部告知自己的位置和遭遇,通话期间中弹受重伤,之后他回到小队成员附近奋战至死。默菲的求救取得成效,两架CH-47直升机到达并尝试拯救他们,但没有战斗直升机掩护下,其中一架遭到火箭推进榴弹击落,机上十六人全数罹难,另一架因敌军火力太强而被迫撤退。四名小队成员只有勒特雷尔存活,另外三人已经牺牲。身受重伤的勒特雷尔在一处水塘喝水时,被当地的村民古拉布·汗(Gulab Khan)所救,带回村落并治疗他。勒特雷尔以亲笔信交给当地村民,把信带到附近的美军基地。之后勒特雷尔被美军所救,翌年回到美国[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5-11 08:38: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点评

战斗过程非常逼真,从页岩的山上滚落,这真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这一场战斗是美军在阿富汗最大的一次败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1 17: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7:26:44 | 只看该作者
折断的红翼:美军阿富汗特种作战失败战例
作者:法兰克




由于阿富汗地形崎岖,传统作战难以克竟其功,因此美军开始大量仰赖特种部队进行扫荡作战,因为只有特种部队能够深入基地组织残余分子躲藏的山区和部落,执行真正的外壳手术式打击。在一连串的特战行动中,素以精锐著称的美军特种部队也非连战皆捷,遭受过数次惨重的打击。


“红翼作战”(OperationRedWing)是美军在“持久自由行动”(OEF)中死伤最惨重的一次作战,总计有12名海豹部队队员和7名第160特战航空团队员阵亡;另外美军还损失了1架MH-47直升机。此次行动中,指挥官墨菲上尉因表现英勇,在阵亡后获颁代表美军最高荣誉的国会荣誉勋章。执行“红翼作战”的海豹特遣队小组,虽仅有4名队员,但歼灭了35名以上的塔利班武装分子,从任务地点山谷穿越长达24千米的距离且战且走,就任务惨烈程度而言,较著名的“黑鹰计划”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着错、步步错


2005年6月28日,为了追击化名为穆罕默德·伊斯梅尔的基地组织分子哈梅德·夏哈。美军派出了一支隶属海豹10队(NavySEAL10)的4人特战小组,前往阿富汗库努尔省首府阿萨达贝德的东部,准备进行武力侦察与渗透任务。任务区域是兴都库什山脉附近,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这一地区过去虽然已经进行多次航空侦察,但是照片中完全找不到基地组织活动的蛛丝马迹;不过来自众多线人的情报却不断指出,在这一带有基地组织招兵买马的活动。甚至还有未经证实的目击情报指出,基地组织的首脑,也就是列名美军头号目标的本·拉登也在这个地区出现。


至于这次海豹10队的目标,是长久以来都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界地带,名为“山岳之虎”的游击武装,其与塔利班以及其它武装力量有密切关系,提供这些地方武装相关的组织训练以及装备。因此美军司令部决定派出海豹特种部队深入山区,直接找出哈梅德·夏哈的主要根据地,希望尽可能活捉本人逼问情报,必要的时候直接格杀勿论,彻底剿灭“山岳之虎”的领导核心。


由于任务地点深入高山地区,难以从陆地进行渗透任务,而且沿途必须经过许多亲塔利班组织的当地村庄,若是被发现难保不会陷入且战且走的状况。因此渗透小组决定利用直升机运送插入,然后再以徒步方式机动到目标区附近。行动小组成员包括指挥官麦克?墨菲上尉和3名资深士官,分别为观测/通信手二级准尉丹尼.戴兹,狙击手二级水面声纳员马修.艾索森以及医官一级准尉马库斯.鲁特雷尔。


为了避人耳目,渗透小组选择在晚上出发,在直升机进入目标区时,一切状况都相当顺利,既没有地面炮火威胁,也没看到任何明显的火光讯号或是地面活动。整个过程跟训练简直没有两样。由于原始任务设定是以渗透方式进入目标区,非必要不会开火,因此渗透小组队员都是轻装上阵,连弹药也只带了1.5个基数左右。以步枪手为例,身上的备用弹药约为7个弹匣,也就是200余发。机枪手则是备500发弹链,另外还有其它队员帮忙携带400发的备用弹药。


轻装简行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加快运动速度,避免因为重量过大影响队员的机动性。特别是考虑到这次任务是捕俘任务,意味着渗透小组必要时得近身接敌,因此在弹药与装备数量上自然必须做出取舍。而且目标区位于高山地带,不仅地形崎岖而且空气稀薄,过多的负荷只会加速队员有限体力的消耗。


在直升机放下渗透小组之后,全队开始前往目标区附近的观察点。由于地形非常崎岖,因此渗透小组的行进速度比原定计划要慢了不少,而阿富汗山区常见的绵绵细雨更是不断帮倒忙。渗透小组采用Z字路线迂回前进。这样,在他们爬上山顶前往导航点时就不会暴露在月光下。全队在拂晓前1小时登顶,GPS坐标显示已经抵达第三导航点。在这座光秃秃的指状山峰上,他们想办法找到了一个隐蔽处,可以让渗透小组休息一下。


掩蔽位置在顶峰鞍部,比顶峰略低3米左右。正好位在主悬崖旁。这里有些树,其中几棵离的比较近,但在树后其它地方就是一无所有了。在行军近6.5千米后,队员放下沉重的装备,把战斗靴里的小石子和砂砾弄干净。虽然海豹部队配有最新的高科技战斗靴,但队员们发现不管多小心,这些讨厌的东西总是会跑进战斗靴里,让长途行军变成痛苦的煎熬。


就医学角度来看,全队没人受伤,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但在经过7小时爬上又爬下的要命山地强行军之后,渗透小组里的每个人都快累瘫了,加之队员们饱受稀薄空气引起的失眠之苦,而且前一天晚上又为了准备这项任务熬夜不眠,这让队员更加疲惫。更要命的是,现在高山气温骤降,虽然雨已经停了,但大家的身上已经湿透。为了御寒,队员们把所有能穿的衣服全部裹在身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7:37:20 | 只看该作者
随队通讯员在确定就位之后,打开无线电呼叫指挥部和附近进行战斗巡逻的战斗机,报告本小组已经就位。不过这其实有点操之过急,因为就在这次呼叫之后,月亮再次被云层覆盖。队员用夜视镜观测整个区域,结果发现连个鬼影都看不到,更别提任务计划中要进行监视,希望藉此缉捕夏哈的村庄了。而且那几棵树正好挡住了视线,但队员又不能把树砍掉,因为这会让全队阵地暴露在山壁上,到时候除了几块树根外,小队将毫无掩护。渗透小组发现,之前根据空中侦察照片所选择的观察点,可能是一个被放弃的伐木场,大部分的树木都已经被采伐一空。很快,天空已经呈现鱼肚白,天色快要破晓,对深入敌后的特战小组来说,要在白天进行移动无疑是自杀行为。

队员们围着麦克.墨菲坐在一块石头上商量对策,试图理清现在的态势有多糟,并商量接下来的对策。现在的状况是每个特战队员的噩梦:在地形地貌不明的地区作战,而且态势急转直下,出乎每个人的意料。此时墨菲上尉下定决心:“5分钟之后出发。”于是队员把装备再次上肩,开始重新沿原路返回。在走了几百米之后,他们在山脊另一边找到一条下山小径。全队开始从导航点下山,打算在树丛里找个主要阵地观测2千米外的目标村庄。

不期而遇的接敌

在渗透小组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堪用的观测阵地安顿下来之后,倒霉的事情却再次发生。3名当地牧羊人闯进了外围观测阵地,并且当场发现了海豹小组的位置。虽然海豹队员迅速制服了这3名牧羊人,让他们来不及向塔利班武装民兵示警,但却面临不知如何处理他们的难题。虽然按照交战规则,美军不得杀害未携带武装的平民,但队员们很清楚,只要放走他们一定会马上暴露阵地位置。此时麦克?墨菲上尉少见地决定让全体队员用投票方式表决,结果在1票反对、2票赞成、1票弃权的状况下,墨菲上尉决定放他们一条生路。在把牧羊人各一只手脚捆绑在一起,以减缓他们移动速度拖延时间后,渗透小组开始转移阵地。

果不其然,在小组转移后不久,3名挣脱的牧羊人立刻向塔利班通风报信。喜出望外的塔利班武装民兵立刻出动了相当于一个加强连(200名)的兵力衔尾追击。在敌众我寡的状况下,海豹小组虽然不断利用地形机动后撤,但毕竟猛虎难敌群狼,逐渐失去战场主动。眼见情势急转直下,通讯手丹尼?戴兹试图利用无线电向指挥部求援,无奈受到地形阻隔,讯号无法传出山谷。为了取得更好的讯号,他奋不顾身在枪林弹雨中停留在高地鞍部,希望能够接通无线电,这也让丹尼?戴兹成了塔利班武装民兵的最佳枪靶。戴兹虽身中5枪仍坚守岗位,试图和指挥部建立通联,直到第6枪直接命中头部阵亡。

同队的马修?艾索森在作战中胸部和头部陆续中弹,但他依然持续为同队弟兄提供火力支援,直到不支倒地为止。担任随队医护的马库斯?鲁特雷尔虽然尽力试图救治伤员,但在没有医疗后送指望的情况下,他能做的只有包扎和输液,无法挽回队友的宝贵生命。指挥官麦克?墨菲上尉深知,虽然海豹队员勉强依靠战斗技巧和装备优势还能顶住一阵子,但在伤亡过半的状况下,再打下去注定全军覆没。虽然自己已经中弹,但麦克?墨菲上尉还是决定冒险爬到山顶,利用卫星电话向指挥部求援。在爬向山顶的过程中,塔利班民兵不断朝他射击,但墨菲上尉没有退缩,坚持爬到山顶打开卫星电话和指挥部建立联络。

皇天不负苦心人,墨菲上尉成功地与驻扎在巴格兰空军基地的快速反应部队取得联系。他在枪林弹雨中以大无畏的勇气冷静地报出敌我坐标位置、接敌兵力规模并请求立即支援。就在同时,他的背部连续中弹,卫星电话掉到地上,但他依然重新捡起卫星电话完成通讯,同时还拿起手枪朝接近的塔利班武装民兵开火。这时,马库斯?鲁特雷尔义无反顾地冲到山顶,企图把麦克?墨菲上尉拖回射击阵地,但一枚RPG火箭弹在两人身旁爆炸,导致带队官麦克?墨菲上尉当场阵亡,鲁特雷尔则被震波炸到旁边的山沟里失去了意识。

不放弃任何同袍

收到求救信息后,为了营救身陷重围的海豹小组,美军派出了2架MH-47D、4架UH-60和2架AH-64D“长弓阿帕奇”直升机前往目标区进行战斗搜救。虽然护航火力看起来绰绰有余,但因为协调不佳,导致其中一架载有8名海豹队员和8名第160特战航空团队员的MH-47D在进场时没有得到足够的火力掩护,被塔利班武装民兵用RPG-7火箭弹当场击落。按照作战计划,这架MH-47D应该在安全区着陆之后,特战队员再向前推进,但是考虑到渗透小组的状况已经危急万分,指挥官决定冒险直接进场。由于火力掩护没有及时到位,结果重演直升机被击落的惨剧。更糟的是,这架被击落的MH-47D直接滚落山谷,机上全员当场阵亡。

在眼见救援直升机被击落后,鲁特雷尔深知救援无望,于是趁乱爬到了峡谷的谷底,隐藏在一处泥淖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7:39:02 | 只看该作者
这次营救行动失败后,美军又派出多架直升机,彻夜在鲁特雷尔藏身的峡谷上空盘旋,对他进行搜寻。然而,大量失血的鲁特雷尔已经非常虚弱,无力跑到开阔地带向直升机示意他的位置。看着直升机渐渐远去,鲁特雷尔心中的希望在一点点地消失。

被阿富汗人所救

马库斯?鲁特雷尔在生还后写了一本名为《孤独的幸存者》的书,记述这次行动,我们也从书中得知了他被当地人所救的经过。

6月29日白天,在阳光的暴晒下,鲁特雷尔感到了干渴带来的死亡威胁。“我不住地舔胳膊上的汗,甚至试图喝自己的尿。”他回忆说。求生的欲望让他艰难地在峡谷谷底爬动,并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小水塘。当他喝完水抬起头的时候,惊讶地发现眼前站着一个阿富汗人,于是赶忙去抓他的枪。

“美国人!不要紧张,不要紧张!”这个阿富汗人竟然说起了英语,这令鲁特雷尔吃惊不小。“你是塔利班吗?”鲁特雷尔紧张地问对方。“我不是塔利班。”对方回答。

此时,又来了两个阿富汗人,他们都携带着AK-47。3人开始激烈地争论,争论的结果关乎鲁特雷尔的命运。“站起来!像个男人那样站起来!”鲁特雷尔暗暗鼓励自己。然而,他最终还是失败了,任由那3个阿富汗人将他抬到一个小村庄内。

鲁特雷尔被安置在一个名叫穆罕默德·古拉卜的村民家中。古拉卜喂鲁特雷尔喝下羊奶,清洗、包扎了伤口,并给他换上了一身阿富汗人的衣服。但鲁特雷尔并不信任对方,他不知道自己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在鲁特雷尔被带到那个小村庄的几个小时后,塔利班武装人员就尾随而至,他们软硬兼施,要求村民们交出这名美国大兵。然而,这个要求被村民们拒绝了。

按照当地的习俗,村民们一旦将需要帮助的人救回村子,就必须承担起保护他的义务。塔利班显然知晓并且尊重这样的习俗,所以没有过多纠缠便退出了村子。不过,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在村子周围埋伏下来,等待时机。

7月1日,与村子中的其他长者商议后,古拉卜的父亲决定到8千米外的一个美军哨所寻求帮助,以尽快把鲁特雷尔这个“麻烦”送走。老人把鲁特雷尔写的一张纸条带在身上,在与美军士兵取得联系后,老人被送至巴格兰空军基地。这位老人向美军讲述了自己一家人救助鲁特雷尔的经过,还描述了这名美国大兵胸膛上的“三叉戟”文身。美军指挥官据此相信,鲁特雷尔的确在老人所住的小村庄中,于是决定实施“越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战斗营救行动”。

越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斗营救行动

这次行动由空中力量和地面特种部队协同进行,空军出动了A-10“雷电”和AC-130“幽灵”炮艇机等重型攻击机进行火力支援,直接营救则由杰夫·彼得森少校驾驶HH-60“铺路鹰”直升机实施。

在彼得森驾驶的“铺路鹰”抵达鲁特雷尔所在村庄前的5分钟,火力强大的空军攻击机在地面特种兵的引导下,对村子周围的塔利班武装发动了猛烈攻击。2005年7月2日晚11点38分,“铺路鹰”开始向计划中的着陆地点降落。

就在即将降落的时候,彼得森收到了战友的警告:“在你降落位置以南100米处发现敌人。”这令彼得森感到脑后发凉。在地面上,已经等候多时的鲁特雷尔和古拉卜看得心惊胆战。“那是我经历过的最紧张的时刻。实际上,我一直‘等待着’火箭弹击中那架直升机。”鲁特雷尔在书中回忆说。

好在直升机平安着陆,古拉卜拖着鲁特雷尔跑了过去。眼看就要接近直升机了,对面传来了喝令声:“站住!是敌人还是朋友?”古拉卜赶紧高喊:“他是你们的宝贝。”待古拉卜和鲁特雷尔走近,直升机里的人开始用“海豹”队员间特有的暗语核实鲁特雷尔的身份。“你的狗叫什么名字?”“艾玛。”“你最喜欢的超级英雄是谁?”“蜘蛛侠。”“欢迎回家!”确认身份后,鲁特雷尔被拉上了直升机,古拉卜也随着他们上了直升机。

在巴格兰空军基地,古拉卜拒绝接受美军给他的赏金。鲁特雷尔执意要将自己的腕表送给古拉卜,也被他谢绝了。告别的时候,鲁特雷尔用胳膊勾住古拉卜的脖子,在他耳边轻轻说了一句:“我爱你,兄弟。”

结论与教训

在“红翼作战”中,美军阵亡19名官兵、1人负伤,另外还有1架MH-47D被击落。至于塔利班武装民兵方面没有精确统计,根据美军战场评估,其死亡人数约在35名上下,如果加上美军支援火力投射所造成的附加损害,应当不止于此。

在此次作战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个问题,除了早在索马里就已经暴露出来的战斗救援问题外,如何处置平民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类似的状况在“沙漠风暴”作战中早已出现过。当时英军特别空勤团和美军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都是因为平民出现导致掩蔽阵地被发现,当时特战队员宁可冒被发现的风险也不愿意杀害平民,同样的状况在“红翼作战”中再次上演。因此美军特种部队已经开始探讨修改相关交战准则的可能性,同时考虑给特种部队配发瘫痪失能弹药,让他们在遭遇平民时能够有另外一种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8:01:07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结论:影片还是忠实反映真实情况的。

杀人还是被杀?  问题是,我们不能行不义在前,以还没有发生的事实为作恶的理由。

思想犯就是这样。我们不能以对方(个体)仇恨你,推翻你的主观意识为理由刑罚该人。他说了:我恨你!我迟早要杀死你!   但他没有动手。  你可以控告他对你精神上的损害。但如果你是远远强大于他的,并受你所控制的,那这就是他表达上的言论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5-11 23:00: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收藏仔细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5-12 10:47: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这是我看楼主发的美国救援影片中第二部。看完再来说感想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5-12 10:57:13 | 只看该作者
可是我还是无法找到楼主所说的,可以看电影的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5-13 11:19: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5-18 07:54 , Processed in 0.079404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