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惊蛰gothi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水帮第一贴之一元钱城市生存体验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4-20 07:22:22 | 只看该作者
天行妈 发表于 2014-4-18 16:25
想要看更详细文字记录的朋友,请移步流水帮帮主中学版happy_99的楼.新的开始31-33页306楼起

去看了,真的 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9:57:1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别急,帮助99姐姐等全部整理好一元钱活动记录,也会发到这里来的,还会有成都站一个大孩子的PPT,绝对是海陆空全方位介绍一元钱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4-22 20:47:18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参加黑板擦行动的“1元钱城市生存活动”,做志愿者。

和一大四学生搭档,带一组小五至初三的学生。先介绍一下组员:1名初三的孩子,HTR(简称R),是比利的学弟,也打算冲今年的SM1;1名初二的孩子,HJY(Y),来自本市一市重点中学;2名初一的孩子,男孩RJ,和初二孩子来自同一中学的不同校区,女孩ZYQ(Q),是全组唯一从外地来参加活动的;2名小五的学生都来自华德福学校,同班同学,女孩DLJ(J),男孩LYN(N)。

早上七点半,孩子们陆续到了,按组集合,认识自己组内的人。因为华德福学校的孩子最多,相互又都认识,所以他们相互之间打闹到一起了;其他学校的孩子多是一个人,一个组里这样的人也就很快聊起来,看来能答应来参加这样活动的孩子,似乎性格都还算是外向。我们组在人员上折腾了几次,原本是3个华德福的孩子的,就说换一个过来,结果有个小的自己跑来我们组,都照了集体照了,发现搞错了,应该是那个初二的孩子过来,所以我们组光集体照就照了三次,而在刚开始的时候,HJY就要显得孤单点,但很快的,我看他没怎么咋呼,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和其他孩子聊了什么,反正很快就和HTR、RJ聊上天了。

首先是抽签决定角色,Q抽到的是指路人,J抽到的组长,两个人都对自己的角色不满,Q直接问J要不要换,J很高兴地就换了。看得出来Q应该一直是担任班干部的,在前面集合时,她就已经在帮着维持纪律了,而且是第一个产生团队意识的人。各组分好角色,就开始研究自己的任务书,6个人只有1份任务书,所以孩子们把任务书放在地上,围成一圈开始看,可怎么看怎么显得很慢。而且组员间还不是很熟悉,各自都还完全按着自己的性子行着事。这时,很快就显露出组长Q的不足,简单一句话,就是“领导基本靠吼”,而这几个孩子哪个是习惯于被吼的呢?所以刚开始效率比较低,在规定时间内,任务书也没看得特别透,这一行动起来,就跟无头苍蝇似的。有些人嚷嚷着要先挣钱,有些人说要先问路人地址,送明信片给人家(他们混淆了“寄”和“送”的概念)。在我们的提醒下,才意识到第一项任务是热身跑。

在热身跑任务上,这个组的方法与其他组都不太一样。先介绍任务:组内每个人邀请至少一位陌生人与自己一起慢跑1千米,每个人都必须邀请一位。其他组有邀齐了人大家一起跑的,也有一位请到就先跑的。这个组的孩子们是无论谁请到陌生人一起跑,全部人都跟着跑。虽然很彰显了团队精神,但体力上的支出却给后面任务的完成设置了障碍。无论如何,反正是跑完了吧。
刚开始还没磨合好,年龄小点的男孩子RJ和N都催着赶快走到其他地方去完成任务,一个热衷于赶紧挣钱,一个热衷于赶紧去找那些任务要求的东西。而组长Q竖立权威的方式又不太对,所以组内就有了出现裂痕的迹象,不过很快,R开始给出更多的建议,因为他年龄最大,待人又谦和,大家也都更多地问他,而R也非常注意照顾Q的情绪,有什么都和她商量着来,Q自己也发现通过R反而更容易让组员听话,也多少转向啥事儿先跟R说,于是小组重新趋于和谐。

做为旁观者,初期时看见他们真的很着急:不认真看任务书,每项任务都拿着半截就开跑,组员间完全一盘散沙,做事情也随心所欲,一点计划性也没有。另一志愿者是大四学生,已经考取了香港大学的研究生,自己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很不错的,但没养过孩子啊,所以看着他们更急。我笑着跟她说:“不着急,等他们慢慢来吧,我们带过孩子的人就不会替他们着急了,好比小时候他们自己穿衣服,如果看不惯帮他们扣扣子,反而会是害了他们。”这女孩子真的是冰雪聪明,一下子就醒了,然后就开始投入到观察孩子们当中去了。

6个人虽然再次和谐下来,但仍然跟无头苍蝇一样在广场上乱转着,有人说要去春熙路拍小吃,有人说去川大拍古建筑,有人说应该先挣钱,还有人说按着顺序先去宽窄巷子,而且那里也有卖小吃的。另一个人马上问:
“你知道宽窄巷子怎么走吗?”
“不知道。”
“那怎么去?”
“可是谁知道川大怎么去呢?”
“不知道。”
“还是去宽窄巷子吧!”

大家在那里七嘴八舌着,不曾想有听墙角的--广场上替人照相的小贩--主动告诉他们:“宽窄巷子好近嘛,走路都过切老。”这帮小孩儿立刻就围过去听指路。看得出并没有听得十分明白,但看见人家批的方向了,于是一行人前呼后拥地往宽窄巷子方向走去。路上还问了很多次路,这当中一下就看到孩子们的进步了,从自己瞎琢磨到知道问路了,再往后,还知道分析被问者的背景,以确保自己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比如在宽窄巷子里,就知道去问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而在川大,知道从校内三轮车夫那里得到的信息会更准确,因为他们天天在校内转悠。其实黑板擦提倡的无痕教育的精髓就在这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自我感知和执行,这样掌握的本领比我们教他们“你们要找有正确背景的人问路”要牢靠得多,而后一种方式,当遇上不同的情况时,什么样的人是有正确背景的人又是个问题了。

去宽窄巷子的路上,见到一家餐厅,孩子们有人想上厕所,结果一进去,看见人家有饮水机,立刻就去问服务员可不可以接点水,得到允许后那个高兴啊,各自先喝足了,再接上一大杯装上。有个小胖墩儿只接了半杯,我问他为什么不接满,他说应该够了,我说要走很远的,他便有些犹豫,我又说不过接多了背着也沉,他立刻放弃了再去接的念头,后来因此而吃苦头则是后话了。

到了宽窄巷子那里,任务书上要寻找好些个东西,他们走过来,走过去,已经转了一大圈了,还没找到任何一样东西。眼看着要走出宽窄巷子了,还一样任务没完成呢,而组内又开始出现意见分歧了,有要挣钱的,有要找东西的。在我“还是要完成任务”的提醒下,R不顾Q的反对,召集大家坐在街边,仔细一项项看了任务书,这期间又抵制了小孩子催着快走的要求,硬是看完了任务书才对大家说先把这里的任务完成了再说。于是再围着这个街区转一圈。这次因为任务熟悉了,很快就找到了好些个东西,而Y很有记录意识,提醒R说还是应该完成一项任务就在任务书上打个勾,免得到时候不知道自己哪些完成了哪些没完成,这一建议立刻被采纳。小小年龄的N则发现某个建筑上的字有点象甲骨文,便跑去问人家这两字是什么,于是又完成了发现“恺庐”的任务。

等这一圈走下来,到街头空地处时,孩子们着实是累了,便坐在墙脚下休息。Q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让大家讨论“城市生存危机及其应对措施”,并且把200字的措施文字稿完成。这样体力得到恢复,又节省大段时间。可除了R以外的男孩们没有心思写东西,于是6个人分工,在短短巷子的两头,R和两个女孩子拟稿,另三个男孩去寻找刚才没找到的东西。但在出发前,R先询问了每个人能想到的城市生存危机,大家贡献的主意有:PM2.5,自动扶梯,生活垃圾,交通事故……等共12个。在询问的过程中,R的一个小举动很令人感动:大家都累了,都一屁股坐地上不想动,他便挪出来,面对大家,蹲着问每一个人,每问一个人都要侧移一下。我看见他犹豫过两次,想坐又放弃了,因为坐下再站起来移动更累,但他完全没有说让别人到自己面前来讲。讨论完,负责写的和另一志愿者留在原地,我和三位男孩出去寻找。这次他们学聪明了,不随便问路人,因为这里游客多,他们找了交警协管员问,得到了详细的指点。顺着人家指的路走过去,仍然没找到,再问坐在树下乘凉的人,结果人家一指,就在背后,我们已经走到门下了。接着又问其他需要找到的项目,乘凉者也不是很清楚了,只是知道就在前面,于是便一路走一路问,这次都知道去找开店的人,而不是街上行走的人询问。当终于又找到一项时,RJ立刻发现这个和以前的都不一样,以前找到的都是一个摊位或者一个建筑,而这次这个是一幅壁画,所以他立刻提醒另两个男生:“那剩下没找到的任务也可能会是画而不是店子,甚至可能是文字。”有了这个提醒,小小的N发现了某个摊位挂的产品介绍里的“陶笛”两个字。但也有令人哭笑不得的,看见掏耳朵的,一边说不知道是不是采耳,一边就否定了“哎呀,不是,这招牌上写着的是‘掏耳朵’”,可好,分明“掏耳朵”三个字下面小一点的文字介绍头两字就是“采耳”,但做为志愿者又不能提醒他们,心里那个笑啊,想着还要陪着他们烈日下走来走去找,心里那个哭啊……还好还好,这分开的一段时间,找的任务完成得差不多了,加上约定的20分钟时间也差不多了,便回去看那三个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一看,还没完成了,于是这三个又出来寻找“商机”。好在都隔得不远,来来回回走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4-22 20:48:4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挣钱真的不好玩,RJ建议买水来卖,但Q怕卖不掉,于是只给他们1元钱去闯荡。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老板同意以1元钱一瓶卖矿泉水给他们,买1瓶回来却半天卖不出去。R建议拿张纸写上“卖水”,引来数人驻足观看,却也没人买。Q出马了,拿上水拦住了逛街的一对夫妻,解释了好些话,终于还是把水卖出去了,前面不太服气了小男孩们这次很服气:“还是组长厉害,一出马就搞定了。”两元钱一瓶把水卖出去,组长立刻吩咐财务把老本的1元收回来,让男孩们再用这1元的利润去买水,等再赚了1元,原想还要收回1元的,R出面说这样挣钱太慢了,Q才勉强同意把挣的两元钱都再拿去买水。看他们小心翼翼地保存那些钱,比平时对待家长给他们的几十几百元怕都郑重得多,看来自己挣的就是不一样啊。不过万事开头难,这钱生钱似乎就容易一点了,很快就有好些个钱了。这时发生一件事情:有位阿姨拿5元钱买了一瓶水,是Q卖的,Q说手里没有零钱了,阿姨就说不用找了。Q非常高兴自己为组内多挣了钱,但N不乐意了,说这可不对,做为财务的他立刻翻包拿钱出来要Q去退给人家阿姨,但抬头看,阿姨早就不见踪影了。N很难受的样子,觉得这钱真烫手。
挣钱事业在另一组也开始卖水后营业额迅速下滑,工作热情当然随着下降,于是组长建议盘点流动资产,小朋友们数钱时那个高兴啊,嘴都合不上了!乐极生悲却又是后话了。当时数出来共有35元钱,小朋友们立马觉得自己是土豪,除组长觉得应该再挣点钱外,大家一致决定转战浣花溪公园。

到了公交车站,看站牌,没有哪路车到浣花溪公园啊?!大家又讨论开了,后来也拿不出个主意,决定还是询问。这次选了位老大爷问,大爷告诉他们坐哪路车到哪里下。几个一看站牌,每人车费2元,6个人就是12元,财务年龄虽小,脑袋却转得飞快,立刻算出这样去浣花溪公园要12元,从浣花溪到另一地又得12元,就算不去最后一个地方,直接回天府广场,也还再需要12元,那35元还差1元车费呢。Q一听还差1元,立刻想再回去赚钱,无奈几个男孩子心早就飞到浣花溪了,而Q的威信到这个时候也基本上丧失殆尽,所以一队人马义无反顾地开往了浣花溪公园。

下车后,组员们都表示饿了,但连坐车的钱都不够,哪里还能吃饭。可不吃饭等于放弃一项任务,那项任务最少可得20分(吃午饭),最多可得50分(吃得好)。最后,大家表示回天府广场时不坐车,这样就多出11元钱,于是全体跑进一家小卖店,用3元钱买了6颗棒棒糖一人一颗。财务N拿钱出去的样子,感觉牙帮子在疼。嘴里吃着糖,孩子们一个劲儿问:“老师,我们这算是吃饭了吧?最少20分能得吧?”然后立刻又说:“我们真的吃饱了,是吃饱了就可以得30分哈?我们真的不饿。”可是你看他们猴急狗急剥糖纸的样儿,不饿才怪 。

从公园北大门进去,问开观光车的师傅任务所在地诗歌长廊在哪里。听着师傅说的那长长一段话,断定这帮孩子还得再问。果不其然,又问了无数次,一会儿被人指到河这岸,一会儿被人指到河那岸,这个时候,孩子们真的已经是人仰马翻疲惫不堪了,前面水不接满,钱不挣够的恶果得以显现,可是没有一个孩子抱怨,没有一个孩子退缩,真的令人佩服。好在无心插柳的事情总会发生,在找路的过程中居然看见一家茶楼,孩子们冲进去要水,那样子惹得服务员姐姐心疼得不得了,看他们一个个牛饮凉水的样子,一个劲儿劝:“你们别喝凉水吧,喝热的吧,可别把肠胃弄坏了。”但又热又渴又饿的孩子们哪里等得及喝热水啊,一个个都是饱饮一大杯,再灌上满满一大杯背上,小胖墩儿这次啥也没说,接了满满一杯放背包里了 。
主办方非常贴心,本地的任务是在诗歌长廊里找到给出的那些诗句,忘了总共有多少句了,但除了一句是艾青的,其他都是古诗,而艾青这句离那些诗的距离比较远,可离我们进去的门是最近的。所以,在孩子们都快绝望时,看见这一句,真的就是捞着了救命的稻草,打了一针强心剂,一下子精神头儿就起来了,脚下的步子也要轻快些了。然后又走了好长好长的路,才到了古诗集中地,组员们说:“唉,艾青那句诗真是坑爹啊,离得那么远。”

在古诗集中地,孩子们迅速发现古诗的排列规律是按年代来的,而我们进入长廊是在中间点唐朝,于是一组人自动分成两拨儿,R大哥和两位女孩子走一边,其余3个男孩子走另一边,找到的就记住地点,然后男孩子这拨儿再回去和他们汇合一起照相。这次任务完成得比较顺利,很快就只有一句没找到了。这个时候所有成员都到了长廊的起头处,这里正好有座小桥,桥下一个水池,里面有好多鱼,池边有家卖鱼食的,游客4元一包买来喂鱼。桥头有一个卖糖饼儿的摊和一个小杂售亭,卖水、干粮和烤肠,还有个卖气球的游动小贩。大家开始商量下一步怎么办,还有两个任务地:锦里,任务是演草船借箭;川大,拍古建筑。但是35元已经花掉了12+3=15元,只剩下20元了,就算只去一个任务地,仍然差4元钱的车费。小组在选择哪个任务地上也没有统一意见。

这边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们两个志愿者交换了下眼神,相互争着自己陪孩子们坐着休息,听他们讨论,让另一人躲一边去吃点东西。想起来这样挺对不起孩子们的,但规定是志愿者自己带午饭,不管孩子们有没有吃的,都可以吃自己的午饭,但建议在孩子没得吃的时候,不能以大吃大喝来刺激他们。看着他们可怜巴巴儿计划他们那35元钱的样子,我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不当他们面吃东西,可是我们也真的很饿啊 。最后在我的坚持下,大四的女生先躲一边去吃东西了,也可怜,就吃了根烤肠儿。

小组讨论意见始终统一不起来,3个小男孩坐不住又借口找最后一句诗跑了,剩下R大哥和另两位女孩子,R和Q继续商量怎么进行后面的步骤,说来说去,钱仍然是个大问题,这时候真正体现了钱不是万能的,没钱也是万万不能的。两个人一致认为仍然需要再挣点钱,但在怎么挣这个问题上却没了撤。Q看来已经累得很不行了,只说不动,R却很有大哥风范,也很有男子汉气度,主动去各摊位看人家挣钱的项目,考察是否能有自己挣钱的空间。离开前嘱咐D完成写小诗的任务,原本看上去就很瘦弱加上很文静的D接受了这个任务,立刻专注到构思中去了,不一会儿提笔开写。这时我给Q建议,考虑到他们是长身体的时候,饭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还有小五的孩子。于是R回来后,Q开始与他商量饭的问题,两人都同意无论如何还是应该给两小五的孩子弄点吃的,但弄啥呢?又回到钱的问题上来,R汇报了考察结果,觉得唯一可以尝试的是去帮着卖鱼食,但Q不认可。我就是在听他们这段讨论时差点掉了眼泪。脾气急燥的Q让步要给两小的买吃的,和R仔细地掰那几个钱,我脑海中就浮现出困难时期好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过个相对快乐的年那种精打细算和自己饿着还要微笑对孩子说不饿的画面。

这边挣钱途径还没规划出来呢,那边3个男孩子兴奋地回来了,说是找到最后一句诗了。很兴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始只在看地上,后来发现路边的塑像底座上也有诗句,就开始一座座塑像去看,终于在最那边的一个塑像上找到了。N很得意地宣布:“又是我找到的。”RJ则很开心地说:“我说要在塑像上看的。”这3人中最大的Y则憨厚地笑笑。这个消息一回来,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加上D的小诗也已经完稿,大家立刻忘了钱的事情,吃饭的事情,急不可待地要去照相。

走到半路,N突然想到一个点子:用柳条编头冠卖钱。他激动地告诉大家小D手工很好,以前班上搞活动小D就编出好漂亮的花环的。Q也很兴奋,说还可以摘点花插在上面。小D一路都沉默着,特别是卖水挣钱的时候贡献值基本为0,所以一看自己有机会为挣钱做出贡献,因走路发热而红的脸又因激动而更红了,终于开口,说:“可是,可是还需要粗点的木条做中间的支撑。”N马止说没有也可以啊,D就默许了,略显遗憾,可能是觉得那样的产品不够完美吧。可是另一志愿者想到一个问题:“这样摘公园的树林是不是违规的啊?”我立刻微信问主办方的老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发现我可以与其他组联系并且交换信息,于是后面的路途中我就不停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到时候再写。这里,主办方的回答是不允许,面对这个答复,孩子们虽然很失望,却也接受得很快,于是钱的问题和下一个目的地的问题再次浮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4-22 20:50:25 | 只看该作者
Q在下一个目的地的选择上再次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却彻底失去了小组成员对她的信任。Q想去川大,一是她学过绘画,可以完成里面的临摹任务,二是她不愿意演节目。可是小组其他成员倾向于去锦里,RJ给出的理由非常有道理:川大在市内就有三个校区,要是需要寻找的三个建筑分散在三个校区,那他们时间上肯定不能保证完成任务。小D非常非常难得地表了态,可仍然是她害羞的风格,没有直接提,却问了N:“演戏是不是就跟我们在学校排话剧一样?”在得到N肯定的答复后,说:“那其实也挺好的。”而Y对Q不演的说法反驳说:“你不演我们就得不全分,要求每个成员都演的。”但Q仍然坚持不演,说她最多就旁白。于是,最后决定去川大。

临出公园门,遇上了另外一组,听说人家只花了一元钱坐公交车,理由是他们是学生,这边除R以外的其他人都欢呼起来,说:“我们也是学生啊。”最后大家都说那他们下次也只投一元钱,Q加了一句:“反正裹成一坨投进去,司机也不知道是多少。”这个说法也彻底让我失去了对她的耐心(说到这里,真的汗颜一个,这可不是当老师应该有的素质 。)R则说:“要不你们都投一元,我还是投两元吧。”

出公园门,R找了个卖炒土豆条儿的流动贩问去公交车站的路,小贩很热心指路后热切地问:“来碗土豆吧?”孩子们问:“多少钱?”“5元一碗。”所有孩子啥也没说就走了。小贩着急地喊:“少点,4元嘛。”孩子们连头也没回。

还没到公交车站呢,就看见有辆77路,Y立刻说:“赶这趟车可以直接去川大,不用转车。”大家便往这个公交站走去。到了站台上,不顾正在修建到处是土,坐地上的,靠站台上的,都沉默着,疲沓嘴歪的可怜无比。R和Y却没有休息,凑到站牌前数要坐多少站。而N和RJ看见我站在他们旁边,立刻问我其他组都完成了什么任务了,挣了多少分了。这个问题自此就缠上了我,我回答无数次“不知道”也没有给他们任何挫败感,反而更多的人更频繁地加入了询问的行列。

很快车来了。上得车,尚有两个空座,Q立刻坐了一个,我们看N离另一个近,让他坐了,然后我看最后面两个椅子中间那个台阶其实也可以坐,便示意D过去坐会儿。Q这个时候招呼妹妹过去跟她挤着坐。好在第二站就有人下车,D也就坐下了。随着每站有人下车,孩子们陆续都坐下了,而且每个孩子坐进都会谦让,最后总是按年龄顺序从小到大坐下的。而Q每看见一个座位空出来,都会大声招呼队友来坐,但又完全忽视了原本站在座位旁边的陌生乘客。R是最后一个坐下的,坐前一再让我先坐。两相比较,俺真的越来越喜欢这个小伙子。

N对于组内他人的称呼不熟悉,所以要先开口与组内其他人说话于他是个很大的问题,他通常会在小组讨论时发言,但单独直接与某人说话经常会显得很窘迫。可在公交车上,因为坐得很分散,他在车子行到一半的途中想问R还有几站,又不好大声嚷嚷“戴眼镜的”,又不知道究竟该怎么称呼,只好离开座位走到后半车厢R跟前问。再回头,座位已经没有了,便没再走回去,而是站在车厢中部了。离他最近的Y看见,立刻拉他去自己座位上坐下。看Y一脸的疲惫,我让他坐我的位置,开始他还摇头,后来大概实在也是太累了,也没再推辞,坐下了。这些孩子都不得不令人心疼啊。
因为只用1元钱买的公交车票,一下子钱就显得充足起来,所以到川大门口,看见有卖馒头的小店,孩子们都停住了脚步。组长Q去问了价格(R和其他男孩子似乎对这种购置自家生活用品询价很不好意思),然后买了6个馒头,再用很迟疑的眼光看着我们两个志愿者,我们深知他们一方面想同时也为我们购买馒头,但另一方面又很舍不得手里不多的钱,于是我赶紧跟她讲:“你们不用考虑我们,我们带得有的。”于是Q长出一口气,从N那里拿钱给了老板娘。6个馒头,因为都需要一个个加热,所以孩子们拿到的时间有所不同,这些嚷嚷着“我们真的一点都不饿”的孩子,最后一个馒头还没热出来呢,第一个拿到馒头的已经吃完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吞下白味的馒头,心里真正觉得好笑,可看他们吃完后,还眼巴巴地看着后拿到馒头的人手里的馒头,很快又控制自己把眼光移开的样子,特别是可怜的小胖墩儿,在茶馆里接的满满一杯水早已喝光,这馒头下肚太快,想用点水冲一下,杯子里却只有点水汽,于是就看他拿着杯子慢慢转,把那些水汽小滴汇成大水滴,倒进嘴里,最后实在边凝成水滴的水汽也没有,居然伸舌头进去舔了舔,俺又实在是忍不住一阵心酸。看着每个孩子都吃上了,俺也从包里拿出事前准备的干粮,对于手里简简单单这样一个蛋糕,俺觉得很不好意思,相对孩子们的馒头,这可算是奢侈了呢。不过俺也真的是饿了,所以,与第一次看见孩子这样快吃下馒头一样,俺也是第一次半分钟以内吞下了蛋糕,偶心里想:如果我妈妈看见我这样子,大概也会心疼吧 。

进了川大校门,孩子们主动请求照相,大概怕找不到建筑,至少这个到这一地的10分要拿到手。然后R拿着任务书去问门卫,但门卫一看,说这边校园里从来没听说过这些建筑,怕是在华西校区。RJ立刻就嚷嚷上了:“看嘛,不幸被我言中,我早就说嘛。”其余的孩子脸上却是五味杂陈,占主要百分比的却是失望。N看见校门边立的地图,招呼大家去看,可转过去转过来,真的没看见任务书上的建筑名。除R外,5个孩子都坐到了地图后池塘边的石凳上。R则无助地望着四周,然后拿着任务书去问一个看上去象学生的人。不曾想这个学生反问:“你们今天在其他地方也在搞活动吧?我在哪里见过你们?”原来他也刚从浣花溪公园回来。很不幸,这个孩子是从外地来川大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所以也不知道这些个楼在哪里。R再次环顾四周,看见了路对面树荫下的三轮车夫们,立刻看到了希望,说:“我们去问三轮车夫吧,他们天天在学校内跑,肯定知道。”Y和N立刻跟着他过去问。结果自然令他们失望:肯定不在这里,可能在华西校区。(为啥都只说可能在华西校区呢?因为川大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还有个江安校区。)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让孩子们立刻统一了意见:向华西校区出发!

可出发容易,走路很难,这下馒头下肚带来的安慰感远抵不过还要坐两趟车而车费只够一趟了带来的焦虑感,至少有一半的人开始后悔吃了馒头。商量的结果:先坐车到华西校区,然后走路回天府广场,毕竟那边很近了(呵呵,很近?!)。可是到公交车站一看,不知道哪趟车是往华西走的呀,问周围的人,也没人知道啊。这边R他们在问人赶哪趟车呢,那边RJ端了杯饮料过来炫耀了。孩子们一看两眼放光,问他在哪里搞的饮料,RJ很得意地指公交车站牌后路边的小店些,说是有家店在免费品尝。于是除R以外的另四个孩子都冲向那家店,而因为跑得太快,居然把人家手里端的水给撞翻了。虽然干三杯也不足以解饥渴,可孩子们还是有自己的基本原则,每人拿了一杯就走了,虽然是一步一回头,却仍然没有去再拿。

最后也没问到公交车哪路到得了华西校区,孩子们只好走着去。好在路简单,两条直线,先向西先进,再转向北然后直走就好了。孩子们沉默地走着,到右转向北时,刚转过弯来,就听见一商场外的促销台上有位男子在向人群撒红包,同时声嘶力竭地说着:“快来抢啊,快来抢红包哈,今天……”孩子们根本没有相互询问,全部一头扎进了人堆,可惜已经被其他人抢光了,他们便站在那里等着,眼直直地望着主持人手里还有的一把红包,就等他再撒下来。可是这人却絮絮叨叨地开始推荐某品牌的PAD,又说今天肯定会抽奖,一旦被抽中的人就可以免费拿走该品牌的PAD。他不停地说啊说,就是不撒红包。R最先反应过来,说这红包里肯定不是钱,而是彩票,所以劝大家赶紧走。不多一会儿,另三个男孩子也明白过来,站到了R身边,但Q和D却执着地站在台边,希望能得到一个红包看个究竟:万一是钱呢?他们现在手里有35-12-3-6-6=8元钱,只需要再有4元钱就可以赶两趟车了。可主持人还在那里说啊说。终于,从他说的话里,女孩子们也确定红包里装钱的可能性不大了,一行人又沉默地上路了。

终于到达了华西校区,进去就看见众多的古建筑,但第一幢气垫不凡的古建筑门口挂的牌就只写了“牙科楼”,看不出是几教,而任务书是要找“老八教”和“老六教”,还有“钟楼”。略说两句后,孩子们又沉默地往前走。好在没走多远,右手边出现一塔,塔顶中间有个钟,孩子们欢呼起来,Q立刻就坐在路边石墩上,说她要在这里临摹才能画出比较完整的钟楼。其他几个孩子决定趁Q画的时候在周边搜索一圈,看能否找到“*教”。我们两个志愿者也需要分头,大四的姑娘立刻让我陪Q,因为这样可以坐着,俺真心感动:谁说现在的孩子不懂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4-22 20:51:0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找了一圈,说是1、3、5、9教都找到了,就是6和8没看见。Q还没画完,N一个人又出去转了,我赶紧让另一志愿者看着其他孩子,我跟着N走了。他一边走一边看楼外墙上能看见的所有的字,希望能找到点蛛丝马迹。可都无果,后来见一坐轮椅的老大爷大某教学楼着的树荫下活动上肢,他问爷爷六教八教,爷爷详细告诉他了八教的地址,他兴奋得转头就跑,我叫住他:“你忘了啥事儿?”“啊?六教?哦,不,谢谢爷爷!”然后又回头就去找小伙伴们去了。回去正好Q也画完了,于是大家与钟楼合照留影,再去和老爷爷所说的八教,其实也就是当时看见的“牙科楼”合影。这次活动因为有家长做志愿者,所以任务书事前都没给志愿者看,结果我们也很不熟悉任务内容,至于这个楼是不是老八教,说实话,俺真的不知道。这也是为啥我后来给主办方反馈的意见是提到限制家长做志愿者的原因。回头说孩子们,八教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六教在哪里实在也没时间去问了,估计就算问到了他们也没啥体力走了。大家一致同意就此打住,开始往天府广场行进交任务。

现在找公交车站什么的已经是小菜一碟了,很快就锁定了应该在哪里赶哪一路车。等车的时候,R发现附近有一家邮局,而手里还有8元钱,除去6元钱车费,还可以寄张明信片,又可以多挣两分。于是大家一窝蜂拥向邮局。又是一阵乱:找地址,写明信片,买邮票……主办方发了张小条儿的,上面有杭州活动者的邮政地址,孩子们随机选择了位小朋友做收件人,等一切弄好,扔进邮筒,大家长出一口气,再回到公交站牌旁。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挥作用了,在邮局忙作一团的时候,丝毫没觉得时间是个问题,这一等待,百无聊奈之下,时间问题突出,孩子们又有分歧了:R和N坚持应该边走边等,Y和RJ则说万一走到一半公交车来了就错过了,还是等的好;两位女孩子因为体力原因肯定宁愿等车。但因为R在整个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威信,孩子们最终同意边走边等。这一走可就误了事儿了。RJ和Y看见连续过两辆车,再忍不住叫起来:“看嘛,我早就晓得会是这样。”不过,很意思的是,在川大和锦里问题上,RJ是抱怨的语气,但在这个问题上,更多的是揶揄的语气。

等到下一个公交站时,R和N也老老实实地等车了。很幸运的是,这次车立刻就来了,后面两个孩子还是在大家的催促声中上的车。但不幸的是,这样的动静,特别是有人在车上等车下的人,让司机关注他们购票的方式,问他们投了多少钱。Q说:“我们是学生票。”因为心虚,想用语气取胜,不想遇上了弹簧型性格的师傅,你强我强,立刻说:“学生票就刷学生卡,我们从来不卖学生票,该补好多补好多。”孩子们立刻傻眼了,还是Y反应快,说:“那我们下去三个吧。”带头往下走,R和N也跟着下了,大四的姑娘坚持让我坐车,跟着也跳下车去。

按规定小组成员不能分开,至少要保证在视力所及范围内,但看着孩子们疲惫的样子,特别是D那隐忍的神色,我没有招呼他们都下车,而是默许了这一行为。不过在下一站的时候还是招呼他们下车了,一来他们先回广场人没到齐也不能交任务,二来再到下一站其实也还要倒着走点路,两边差别也不大。等人都到齐了,大家一齐往天府广场走。

N在等红灯的时候很焦急,懊恼地说:“我们迟到了,要扣分。”我问他咋这么在乎分数,他说如果分数低了就是被打败了。而一路上孩子们不停地问我他们能得多少分,其他组完成得怎么样了,其他组走到哪里了。总之,很在乎输赢,这不由不令我想起以前有人说的中国教育中存在“中国式嫉妒”。而考虑到孩子们的学校背景:有私立学校的,有公立学校的,有华德福的,可他们的输赢心理是一样的,是不是其实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更多的反省一下家庭教育?

最后抵达广场时迟到了5分钟,扣5分。过程当中公交车上相互照顾和D很自然流感的垃圾不乱扔意识给小组加了20分,最后以230分居第二。但在小组总结的时候,却远没有其他组做得好,大家都不说话,也没人组织。估计是Q已经放弃了她的领导地位,而R又不愿意明确夺权,所以全组在总结时成了一盘散沙。

至此,活动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5-1 08:00:04 | 只看该作者
happy_99 发表于 2014-4-22 20:51
孩子找了一圈,说是1、3、5、9教都找到了,就是6和8没看见。Q还没画完,N一个人又出去转了,我赶紧让另一志 ...

做志愿者也要走不少路呢。两个川大离得可不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5-1 08:01:13 | 只看该作者
happy_99 发表于 2014-4-22 20:51
孩子找了一圈,说是1、3、5、9教都找到了,就是6和8没看见。Q还没画完,N一个人又出去转了,我赶紧让另一志 ...

为啥要限制家长做志愿者呢?因为孩子有依赖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5-2 21:56:25 | 只看该作者
Xieno 发表于 2014-5-1 08:01
为啥要限制家长做志愿者呢?因为孩子有依赖心?

家长做志愿者,提前知道了任务,难保聊天什么的就剧透了,那对其他孩子就不公平了。活动过程中,如果和自己家孩子在一个组,难免不会因为爱之深而责之切,都不好。

点评

的确有道理!很多事不做就看不出问题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 2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9-4 14:36:55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挑战啊,我们再大一点也试试
[发帖际遇]: sunhui1980221 分享了自己的快乐,得到了 4 金币,多好啊,快来分享你的快乐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43 , Processed in 0.229141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