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3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学习] 我和儿子的语文教育【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09:2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和儿子的语文教育【转】
张志雄

在儿子上小学之前,我就准备让孩子上与英美教育接轨的国际学校,理由有很多,主要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大学对学生太没要求了,我们的国内教育认为高考是结束,而国外认为是刚开始。而且,教育这东西是没法迅速赶超的,我估计等到孩子高中毕业(他2005年出生),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仍不会完成,没法等待。前阵子,基金经理赵丹阳高调募集资金,他在演讲中说中国的未来大好,以后各国的人才都会到中国来读大学。各国人到中国来学汉语,在改革开放前就有了,但说要外国人也像我们渴慕欧美名校那般来我们这里上大学,至少还要20年。

赵丹阳前两年听信媒体的忽悠,以为印度真的比中国优秀,或者说是处于一个竞争平台上,去了两年,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他似乎恍然大悟,再次发现中国的价值。可是,他这次走向另一个极端,没有看到中国的最薄弱处。当然,也不能排除他是故意说给客户听的,都是中国人,大家都希望中国差的地方迅速有所改变啊。

我让孩子读与国外接轨的学校有一个担心,他的中文怎么办?幼儿的时候,外公曾在红色的方块纸片上写了一个个汉字让我认,学习的效果还不错。我于是如法炮制,买了识字卡给4岁的儿子认,他也学得很快。我比较注重他的阅读,他也看了很多图画书,我很注意让他从图画书到纯文字书的过渡,因为阅读还得以文字为主,读图容易让头脑过于放松。

除了天线宝宝之类的教育片,我平时不让孩子看电视,电视更是一种让人懒惰的“学习”方式,它很容易让你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其实不然。

孩子上的国际学校每天只上一节中文课,这对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好在我对语文教育有自己的体会。

目前,中国小学的语文课本与我们40年前的课本变化不大,内容贫乏不说,最大的问题是言不由衷,让孩子不知所云。有些语文作业,不仅孩子不知如何下笔,连我这个搞写作的爸爸也没法应付。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孩子的英文作业却是妙趣横生,让我都很羡慕他是从哪里来的创造力。我注意到并不是他一个人具有这种水准,他的不少同学也相当不错。说白了,我们在这些孩子的英文作业中发现了童趣,而中文作业看似老气横秋,实质空洞无物。

我是中国语文教育的过来人,但很幸运,我初中在位育中学读书,我们年级共有6个班级,初二时,我所在的班级和另一个班级被列为语文试点班,可以不按中学教学大纲学习,语文老师可以自由发挥。这样,我们再也用不着划分主谓宾定状补,也不用写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了,重点是阅读和写作。

今天看来,这真是抓住了语文的重点。我不知道新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可从民国的语文教科书看,现在这个教学套路绝不是从前就有的。我们选的大量文章都来自民国时期作家的文章,让我们知道不仅有鲁迅和朱自清,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风格和路数的作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广泛的阅读告诉我,语文课本的范文往往太“全面”、太“美好”,失去了自然与本色。例如朱自清的文章其实是很有特色的,但《荷塘月色》过于唯美,未必是他的代表作。

或者说,让孩子精读这样的文章未必是好事。朱自清是如此,别的就不提了。

对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作文是最令人头疼的,我曾经也是。但试点班的老师让我们“练笔”,每周随便写几篇,内容也不限,不统一命题,这让我们很高兴。我们不必穷于应付命题作文,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记得当时想写猫就写猫,想写弄堂的老人就写老人,把我的写作兴趣全提了上来。

当然,语文试点班在高中就结束了,而且只有我们这一届这么做。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这种注重自由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式其实是失败的,因为我们要参加中考和高考这类统考,那是按传统教学大纲来的。所以,这个“失败”的语文试点班再也没人提及了。

但它确实是我人生教育最大的收获。我很幸运,几位高中的语文老师也对我天马行空式的作文很欣赏。至于高考语文,我考得一般般,无所谓。

我本来就是个很不适应中国应试教育的人,我的最大弱点是不善于揣摩出题者的意思,更不会被其束缚。我有时想象自己若生活在科举时代,无疑会噩梦连连。而语文试点班的不拘一格让我受用无穷,我大学学的是理科,第一个工作单位是仪表公司。如果不是少年时的经历,我会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却不会投身写作。

少年时的经验告诉我,写作是需要训练和练笔的。我当时在工厂里坚持写读书笔记,而且反复修改。然后写一篇篇散文,也是反复修改。我没有老师,也没有职业要求,更不想发表,只是觉得这样会让自己的心灵快乐。

直至今天,我早已脱离了功利写作的阶段,可每个月还要写4到5万文字。我就像一个钢琴师,每天必须“逼迫”自己去练,然后表达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我继续大量阅读,去年花了一年时间写了一本《思想英国》,边写边记下自己读的参考书目,最后发现竟然有120本之多。

我决定用少年时的语文经验自己教育孩子,因为国际学校对中文的要求不怎么样,所以我才能乘虚而入。孩子喜欢阅读,但不喜欢写作,这我能理解,当年我勤于练笔,那是因为语文老师赞许的目光和他给出的好分数。而我儿子现在只是对父母负责,又爱玩,这就困难了。好在儿子还是坚持了下来,我也努力修改他的作文,让他知道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方便的地方也有,那就是英文的教育方式也是注重写作和阅读,这就和我对孩子的中国语文教育相通了。我未必要孩子子承父业,但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是个会阅读和写作的人。遗憾的是,我发现周围很多年轻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智商也不错,可就是不能写出一篇表达清晰的文章来。把文章写得很漂亮,需要天赋和刻意的训练。但写一篇通顺清晰的文章,是学校成功教育的结果。

孩子学语文目前遇到的最大麻烦是写字太少,英文只要会说,就能写出来,而中文不仅会念,还要会写,念和写是分开来的。所以,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写字上,没有捷径可走。这是老师课堂和作业的优势,因为它枯燥无味,需要严格地要求。但在国际学校里,每天的作业不能太多,结果就是很少写字。我们也注意到这一点,但儿子的字还是写得太少。
---------------------
以上节选自value杂志2014年4月刊主编专栏:我和孩子的语文教育。“少年常春藤”是value杂志重点推出的教育品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4-14 11:29:42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现周围很多年轻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智商也不错,可就是不能写出一篇表达清晰的文章来。把文章写得很漂亮,需要天赋和刻意的训练。但写一篇通顺清晰的文章,是学校成功教育的结果。"说的好对呀 我就是那个缺乏训练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7-10 17:01:40 | 只看该作者
写作是令很多人头痛的问题,读书太少,没有训练,如果要下笔写点什么东西,就挠头抓耳,写不出几句像样的话,像便秘一样,难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0:23 , Processed in 0.07049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