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教育的结果是分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07:31: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的结果是分离
2014-03-27 中国教育研究
跟大学同学在一起,聊着聊着就聊起了孩子,聊到了教育。
在我听来,他们的孩子已足够优秀。夫妇俩在大学里与我同班,能考进那所大学的人皆是中学时的翘楚,基因自不会差。他们的儿子在一所重点高中就读,成绩位居前列,两年之后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根本不成问题。但两个人还是不满意。
原因在于孩子还不够勤奋,学习之余,在学校里还要参加很多社团活动,尤其喜欢打篮球,节假日在家里,每天也要打一个多小时篮球。成绩虽然很好,离班级里最顶尖的两个学霸还是有一点小的距离。
这个小距离也就成了他俩的焦虑。

因为是老同学,我也就不客气,直接说,有这样的儿子,你们还不知足!多少人还羡慕你们呢!
我跟他们说起经济学家张五常的理论。张五常自己小时候就是一个顽劣儿童,学习很糟糕,甚至经常被老师赶出教室,于是就在外面游荡一整天。但是张五常学会了很多课本外的知识,而且掌握了很多技能,例如他的乒乓球就非常厉害,几乎接近职业运动员的水平。
张五常直到进了大学才醒悟,在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他拼命读书,有一段时间甚至吃睡在图书馆。就这样,他不但很快赶上那些以前从小到大好好读书的学生,而且,走得比大多数人要远得多。
张五常在给自己的儿子挑学校时,会关注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学校留不留家庭作业。如果留作业,就不是好学校,这样的学校绝不把儿子送进去;不留作业,便放在候补名单中,加以考虑。张五常竟然这样来判断学校的水平!
学生尤其是男孩真正开始发力应该是在研究生阶段,以前发的力都没用。这是张五常的观点。中小学阶段就是广泛培养各种兴趣爱好,然后从中发现自己真正的喜好与擅长之处。而成年之后,那些小时候发展的兴趣爱好也会让人生更精彩。

两个人当中,父亲相对比较开明,母亲则比较纠结。我看得出来,他们有一些困扰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儿子学习不够投入,而是在跟儿子沟通时的无奈。男孩自尊心很强,很有主见,而且,还非常叛逆。
叛逆是一个好东西,我告诉他们,青春期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我们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除了身体的发育,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精神成长。对于男孩子来说,叛逆是心理成长的重要一部分。
有很多男孩,没有很好地走出叛逆期,刚刚表现出叛逆的征兆,就被无情地“镇压”了。这样的男孩成年之后,便不具备男性的精神特征,无法负责,不敢担当,在家长至为关注的恋爱婚姻中,也会受到很大挑战。
如果有一个男孩子,在叛逆期离家出走,抛开那令人焦虑的过程,他能勇敢地跨出家门,勇敢地走出那一步,他在精神上已经独立!站在成长的角度,你甚至要为他们击节叫好!
我问,你儿子有喜欢的女生吗?
父亲说,暂时没有。不过,这小子有一天居然告诉我,初中的时候有过两个女朋友,还得意地说,都是班里最漂亮的姑娘,我那时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我说,你儿子篮球打得好,成绩又好,人又开朗阳光,一定有女孩子喜欢。
他点点头说,是的,他承认在高中有几个女生喜欢他,但是他好像还看不上。
我说,除了寻求独立的叛逆之外,精神成长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学会人际交往。因此,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有一些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对人的成长大有裨益。即便发生一些超越朋友之外的所谓恋情,多年之后回忆,也是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情感经历。
学会了如何同异性交往,便基本不存在人际交往障碍。反之,如果在青少年期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经验,等到成年之后,家长可能真的会为自己的孩子恋爱结婚发愁。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需要练习,不加练习就达到精通水平的天才很少,包括婚恋。
作为教育者,教师与家长都对孩子有一种爱。这种爱和世界上所有的其它的爱都不一样。通常的爱总是以“占有”、“在一起”为目的,教师与家长的爱则指向分离。尤其是父母的爱。
有那种狗血的恋爱剧,三角恋四角恋五角恋,每一个人都被人喜欢,每一个人都喜欢另一个人。剧情演绎到最后,在其中某一些人付出伤痛甚至生命的代价后,一个价值浮现出来——爱一个人,就要让他(她)幸福。放手,也是一种爱。
放手让自己喜欢的人与其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这的确是很高的境界,要在心里流多少血!有情人终成眷属,才是主流的归宿。然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最后一定会走向分离。因为,每一个孩子都会组建自己的家庭,而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那么,新的家庭就会取代原来的家庭成为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是生命生生不息繁衍千万年的规律。又有哪个父母亲不为自己的子女有了下一代而欣喜万分呢!这种与生俱来的以子女分离为终极目标的爱才是世上最高层次的爱。
因此,我对他俩说,教师如果把孩子教得有依赖性,离不开自己,这不是成功,而是失败。父母如果使自己的孩子无法独立,不能分离,成年之后赶都赶不走,窝在家里啃老,才是最大的悲哀。

对教育者来说,我们常常关注自己的教育如何帮助孩子成长。孩子关注的却是如何独立与分离。
叛逆是一个特征。叛逆并不表示他反对你讲的内容,很多家长很困惑孩子明明知道家长讲的是对的,家长是为他们好,可为什么还是要跟他们对着干?叛逆的孩子反对的是家长讲那些话的方式。你还把他们当孩子,他们成年的意识却已经觉醒了。
焦虑是另一个特征。他们的情绪是多变的,而且,往往口是心非。焦虑的根源在于知行无法合一,他们信奉一个道理,可是自己无法完全做到,于是焦虑。
知行合一是人一生的难题。如果知道一件事便马上能做到,按照孔子的理论,那就是圣人了!青春期的孩子往往认知还不深刻,知道一点皮毛便以为知道全部真相,因此盲目;在联结行与知的情绪、意志、身份归属等方面更是力不从心,因此怀疑;在变化巨大的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中,常常自我否定,感觉今是昨非,因此困惑。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所能做的只有耐心。就好像一只蚕蛹在变成飞蛾的过程中,会经历很痛苦纠结的过程,若真的爱他,就让它自己咬破茧壳,不让它咬,或者帮助它捅破,那蚕蛹即便长出了翅膀,也飞不起来。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两人急切地问我。
在弄清楚能做什么之前,先要搞清楚什么不能做。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不要拿他跟别的孩子比。一个家族里每出现一个有出息的孩子,都是这个家族所有其他孩子的不幸。尤其是到了春节,走亲访友,一大家子团聚,那个优秀的孩子不出现还好,一旦出现,让其他孩子情何以堪?
父亲插话说,我很同意。我妹妹的女儿就十分叛逆,不但成绩糟糕,而且和男生谈恋爱,闹着离家出走,我儿子这次拿到三好学生,我根本就不敢对她宣扬,生怕刺激她。
我点点头,冲他竖起大拇指。
第二,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要以为你一直在动脑筋教育孩子,其实孩子也一直在动脑筋对付你。孩子的聪明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往往你一开口,孩子就知道你想说什么。
母亲忍不住插话说,真是这样。有一次我想跟儿子讲一个道理,我自己精心设计了一下,兜了一些圈子,铺垫比较多,我儿子听到后来急了,直接把我的结论说出来了,还说,老妈,费不费劲啊!
我们大笑起来。母亲问,可是,如果由着孩子来,错失了关键的时间节点,岂不遗憾?我点点头,这正是我要说的下一点。
第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为父母,我们当然得尽到自己的责任,关心他,提醒他。至于他自己是否能做到,那是他自己的命。有多少人,沿着父母设计的路走下去,每一步都赶上了节点,每一步都让父母满意,可是一生不幸福。还有许多人,走自己的路,最终也让父母接受自己的选择。
孩子的成长与觉醒,有孩子身体中的基因决定,没有到时间,按钮不会开,急也没用。而且不能怪孩子,只能怪你们自己,因为基因是你们的。孩子如果不觉醒,你硬裹挟着他走你要他走的路,无论他跟不跟你走,都是两败俱伤。

新学期开始,我们该如何和孩子沟通呢?这是他们的压轴问题。
我同样建议他们考虑三点。
第一,如果真的要说服孩子,不要把孩子当孩子,而要当成其他人。知道吗?你们只是偶然成为他的父母,投胎的一瞬间,便是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时候,若是相差几分之一秒,完全可能生出另一个孩子。想一想,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下属,是同事,是领导,你该如何说服他?
第二,营造一个平等的氛围,让孩子多说话。父母的角色是参谋,鼓励孩子把在学校里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父母不作任何价值判断,如果孩子愿意,可以告诉他你们的观点,但是,采纳不采纳,完全由孩子说了算。当然,也要提醒他,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说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很多问题,孩子在说出来之前,已经在脑子里梳理过。说出来的同时,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三,如果一定要说教,尝试一些创新的方法。例如,给孩子讲一个案例,然后不作评论,孩子自会琢磨,老爸老妈讲这话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讲道理也要讲得高明一些,要让孩子动脑筋思考一番,才能明白你们的用心。要知道,孩子一直在侦查你们,你们也要做一些反侦察的工作,展现出一些做父母的水平!

2.jpg (24.67 KB, 下载次数: 0)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8-17 11:32:33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9-8 10:07:35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好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5:01 , Processed in 0.09402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