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9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分享] 关于博物馆的那些事儿(一些转帖,欢迎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1:56: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会如何带孩子去看博物馆
2014-02-25 侯伟 小艺术家工作室

这算是半旅行半工作归来第一篇正式分享,之后我会尽量抽出时间,以个别博物馆为例来谈如何带孩子看博物馆。以及分享在旅行中的一些美好事物。

已经回来几天了,心里藏了很多很多要和大家分享的东西,但因中世纪活动临近的准备及时差带来的疲倦感,一直拖到现在。这次故地重游,我在出发前就给自己布置了很多的任务,其中重大的一项就是在博物馆里“晃荡”。这一“晃荡”不仅是为了给史前及古代时期的活动做一个很好自我总结,也是为中世纪活动收集一些图像素材。卢浮宫去了两次驻留到关门:
(古埃及Scribe抄写人,我们在史前及古代活动《古埃及文名字》中欣赏过,藏于卢浮宫)


(《古埃及透视法》中我们讲过画的格子,这边墙上依然可以看到红色的格子线。藏于卢浮宫)


(《古埃及透视法》活动中讲到在石头上画草图,藏于卢浮宫)


国立中世纪博物馆去了两次也直到关门才往外挪动:
(欧洲人在中世纪怎么书写?我们会在《中世纪书法》中讲述)

(骑士文化是中世纪的重要内容,我们将在中世纪系列活动中不同主题下提及)


(中世纪期间是一神论宗教发展的时期,我们也会在活动中讲述)


橙园博物馆中坐在莫奈的睡莲中和朋友们谈那种感触:圣教徒教堂拿着语音讲解听到脚已经冻的没有知觉等等:


(彩窗也会是中世纪的精彩内容之一)




这一系列美的冲击都好想让我将之分享,幻想带着小艺术家们一起沉浸其中。我想起了7年前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投简历到一个当代艺术基金会,录取后的其中一个工作就是做展览讲解。有时同样的一个展览,参观群体会从3岁的小朋友一直到老年人,必须要用不同的方式讲展览内容呈现出来。

我记得第一次要给十多个不到5岁的孩子讲法国新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凯撒的作品回顾展时,我在开始前紧张的转圈,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位期望将“艺术家之手”从雕塑创作中解放出来的艺术家的理念讲给孩子们。直到真正面临这群孩子们时,他们突然给了我一个出口。有人问:这是什么?对啊,这是什么?这到底是什么?我开始放下所有所谓的“理念”,开始寻找另一种方式跟他们沟通。

“这是什么?”我反问他们,或者说“这像是什么?”这下热闹了,孩子们面对着不同的抽象雕塑,开始说这像是踩到脚下的口香糖,有人说:不、不,像我妈妈打出来的奶油,有人说这是大的棉花糖…… 而那些“理念”慢慢的在这一问一答中传递给了孩子们。
(凯撒展览现场,图片来自网络)





那次导览结束后,孩子们的老师过来跟我说了声谢谢,然后她说:如果您允许我的话,我可以给您提一个意见吗?我说当然可以,她说一切都不错,但是我应该再更多注意去观察孩子们的关注点,并将他们及时的捕捉回来。说后怕我尴尬,补了一句:这只是个经验,您慢慢就知道怎么做了。在那次之后,我又带了很多次不同年龄的小朋友们参观展览,直到后来几个一起打工的同事看到小孩儿团就直接丢给我……

说了这么多,我不是想炫耀自己是个孩子王,我觉得我完全不是……哪有我这么“凶”的孩子王啊。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带孩子看展览,不是将孩子带到博物馆就可以了,这一体验需要我们更多的准备及合理的引导及安排。我仅借鉴于自己的一些经历及这次欧洲之行的一些再次思考,给出一些个人观点:

一、预习,简单了解要去的博物馆及展品类别;

这听起来一下子让人气馁,觉得怎么跟布置作业一样。其实这真的很简单,国外的博物馆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前往之前登录一下博物馆的官方网站,花10分钟来浏览,不仅可以了解最基本的开放时间及票务情况,有时可以惊喜的了解到某个特别活动会进行,临时展览的情况,及博物馆的珍藏品推荐,博物馆内是否有餐饮休息处等等信息。对此信息的了解,可以让你更合理的安排参观时间,比如说卢浮宫在周三及周五晚上都有加长夜场,直到21点45分,而平时18点就关门了。



二、了解自己的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事物的感知方法是不同的;

按照自然生长规律,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及兴趣点。我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比我对此有更深刻的体会。那么对艺术的感触也是一样的,孩子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在同一作品前,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可能完全不同,所看到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艺术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经常跟朋友说,如果一幅画有苹果的画,让我看到的只是一个苹果,那这个作品可能真的没让我感动,让我觉得无趣。而如果这幅画让我看到的不 只是一个苹果,还可以去幻想这个苹果的味道、长出这个苹果的果树、摘下苹果的那个人、苹果上还带有的阳光的气息、咬下一口的水份…… 这是一种更立体、更多元化的体验。所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因所感兴趣点不同,会将作品中的不同点作为他们跟作品的共鸣点。关于不同年龄段的感知方式,很多国外的书籍中都有提到,国内有引进的书中也有提到。不是绝对,只是参考,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按照孩子的年龄更好的去引导。



三、学会放弃,轻装上阵,合理参观;

很多时候我们进到一个博物馆,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就是想要把整个博物馆都看遍,或是要把所有的珍品都看完,觉得不然就不值得这门票,或是觉得来一次没看到哪件珍品就太过于遗憾。之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有时去卢浮宫里晃荡,经常看到一些亚洲游客,急匆匆的看着导览图,跑到一个厅,拍了张照片,继续赶路…… 估计珍品是都拍到了,但是没有一件被他欣赏了。不欣赏也罢,但是带着孩子可千万不要这样做!

我们应该让孩子觉得参观博物馆是一件放松、愉悦的事情,而不是一件通关游戏般的完成任务。参观中最好不要带过多的随身物品,大型博物馆一般都设有存衣处。看展览很累人,走走停停,还要阅读及欣赏,我建议带孩子参观展览,最好不好超过一个半小时,如果你和孩子都希望在博物馆里度过更长的时间,可以先去咖啡处休息一下,给眼睛和大脑都换一下篇章,然后可以再继续看一点。总之,一味的去追求珍品是意义不大的,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它为什么是件珍品…… 在一次参观中,也许一件不起眼的作品抓住了孩子的心,那为什么不留下来多享受一下呢?



四、引出好奇心,创造互动性;

博物馆里最不缺少的就是艺术品,可是这一件件的作品让孩子们一味的去被动的看,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兴趣,脱离参观状态。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从一种被动的状态转变为主动的发现中。怎么做?我来举个实例吧,因为在巴黎期间正好遇到国内好朋友一家,我们有次一起在圣心教堂,当时有弥撒且圣心不许拍照,我们只能安静的聆听美妙的声音。教堂的祭坛后有一面很大的马塞克所拼出的包括耶稣像的丰富画面。我拉着小朋友往外走的时候,正好看到离我们很近的地方有一些马塞克构成的图纹,我带她走到跟前,告诉她这是石头做的“拼图”,叫做马塞克,让她看离我们很远又在高处的祭坛后的大图,远近两种马塞克的认知感,我告诉她:画画不一定要用笔,其实石头也可以,不过好辛苦,你可以想想那幅大画要拼多久。她说:好几天呢吧。我说:嗯,有可能,但是那就得很多人一起,不吃不喝的,一直拼啊拼,不然好几天肯定不够,也许得好几个月、一年呢…… 让作品成为我们谈话的载体,让作品带孩子们去有幻想一些场景,也可以让孩子带上一个小本子和笔,去记录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不同的引导方式。我们也在上一期《史前及古代时期艺术系列活动》中,得到很多家长的反馈,发现孩子在参加这一些列活动对一些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去参观一个关于地中海主题的展览中都非常的热情。所以对事物能够产生正面的好奇心就像是有了一把万能的钥匙,让孩子们去寻觅艺术的宝藏。





读到这里,估计大家已经累了,但我也相信很多家长已经开始在计划下次旅行中要去哪几个博物馆,并且如何带孩子们去参观啦!那我也想用曾经那位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我说的话:这只是个经验,您慢慢就知道怎么做了。而且您一定会做得很好!


0(1).jpg (57.78 KB, 下载次数: 0)

0(1).jpg

0(2)(1).jpg (134.63 KB, 下载次数: 0)

0(2)(1).jpg

0(2).jpg (103.2 KB, 下载次数: 0)

0(2).jpg

0(1).jpg (152.86 KB, 下载次数: 0)

0(1).jpg

0(2)(1).jpg (219.61 KB, 下载次数: 0)

0(2)(1).jpg

0(2).jpg (204.42 KB, 下载次数: 0)

0(2).jpg

0.jpg (288.79 KB, 下载次数: 0)

0.jpg

5.jpg (103.77 KB, 下载次数: 0)

5.jpg

6.jpg (276.86 KB, 下载次数: 0)

6.jpg

7.jpg (317.61 KB, 下载次数: 0)

7.jpg

8.jpg (70.38 KB, 下载次数: 0)

8.jpg

9.jpg (41.83 KB, 下载次数: 0)

9.jpg

10.jpg (163.37 KB, 下载次数: 0)

10.jpg

0(1).jpg (145.34 KB, 下载次数: 0)

0(1).jpg

0(2)(1).jpg (205.56 KB, 下载次数: 0)

0(2)(1).jpg

0(2).jpg (281.23 KB, 下载次数: 0)

0(2).jpg

0.jpg (315.56 KB, 下载次数: 0)

0.jpg

0(1).jpg (311.5 KB, 下载次数: 0)

0(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suprano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2:12:54 | 只看该作者
你可以这样和孩子一起去卢浮宫
2014-03-06 侯伟 小艺术家工作室


此篇分享,继《我会如何带孩子去看博物馆》后,算是一个实例来帮助家长更好的带孩子进入博物馆。之后的分享中会谈到别的博物馆及我这次停留中一些其他适合孩子的旅行推荐。

卢浮宫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热爱艺术的人们都会梦想来到这里被带着时间感及空间感的艺术作品所洗礼。卢浮宫真的很大,大到真的不要奢望在一天内将它看完,或是一周,甚至一个月也不足以来细细品味这个将古代时期至1848年期间的三万五千件左右的作品容纳在内的艺术殿堂。

带孩子一起参观这样一个大型的博物馆,我们必须要提前做一些“预习功课”,也必须要学会放弃来选择最合适的作品,在合理的时长内跟孩子进行最佳分享。我不是一位博物馆学家,也不能说对卢浮宫了如指掌。但或许正因为我也总是作为一个参观者的身份及不止一次引导孩子们看展览的经历,我可以将自己的微薄己见分享,也许,你可以这样和孩子一起去卢浮宫。

先不说它的藏品,其实光卢浮宫本身建造的故事就足以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啦:1190年国王菲利普奥古斯特(Philippe Auguste)在现在的卢浮宫方形庭院西南脚处筑起的起防御作用的城堡;1317年查理五世(Charles V)将城堡改为皇家居所;1528年弗朗斯瓦一世(François I)因觉得有碍于视线,而将城堡的高塔拆除,并于1546年将一部分中世纪建筑替换为文艺复兴式建筑,为了让这个皇室住所更加奢华;亨利二世(Henri II)及查理九世(Charles IX)也都继承了这项工程,将更多的文艺复兴元素带到了卢浮宫的建筑中。不要以为卢浮宫就这样开始了它的奢华命运,其实它也曾经被“抛弃”。一个又一个国王都在它身上画了不少心思,直到1678年太阳王路易十四(Louis XIV)决定将他的政治中心及住所搬家到凡尔赛宫。卢浮宫等了几十年才又有了新的工程,而这些新的工程之一,便是把它变为一个博物馆!今天的卢浮宫中依然藏着一些中世纪的痕迹,可以在Sully馆地下一层中看到。




让孩子们在去博物馆之前就已经有了这样一种神秘感,无疑会更多的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并更容易让我们跟孩子来交流并选择参观内容。让孩子们想象一下去的这个博物馆,之前可是一个城堡呢!它保卫着当时还很小的巴黎城。让孩子们想象一下国王是怎样在这里生活,怎样收集到这么多艺术作品的。告诉孩子们我们将看到很多当时国王喜欢的作品,看看我们是不是会喜欢等等。总之,在去之前,孩子的心里应该是充满向往,而不是认为又要被关在室内看东西。

当然,只是这样的准备还是不充分的。我在上一篇分享中提到,查看官方网站是个不错的方法。卢浮宫的官方网站上不仅有最基本的票务信息,还可以直接下载多语种的博物馆导览图。博物馆的主要入口是由美籍华人贝聿铭所设计的玻璃金字塔。


因为安检问题,所以需要排队进入。如果带着孩子想节省时间,可以先在指定的网站上买好票并拿到票。这样可以从别的入口或是玻璃金字塔的Coupe-file快捷通道优先安检进入。网站上还有最近博物馆的文化活动,比如说在周五晚上7点以后,经常会有舞蹈或是音乐演出在展厅里进行,感觉非常的奇妙。


(图片来自卢浮宫网站,三月前两个周五晚上会有的演出)
在我还是小文艺青年的年代,我去看过几次舞蹈表演,舞者们在沾满了时间痕迹的作品中移动,各种情感的表达都变得那么动心。如果能让孩子看上这样一场演出,那也算是另一种方式参观卢浮宫吧。卢浮宫在周三及周五都有夜场,21点45分关闭,而平日18点就关门了,周二则为闭馆日。(告诉大家一个巴黎博物馆的准则,所有国立博物馆一般都在周二闭馆,而市政府管辖或私立一般都在周一闭馆。)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现在就有上一下卢浮宫网站的冲动呢?你会在那里发现卢浮宫的魅力到底有多大!





大玻璃金字塔下是一个汇总点,这里可以找到信息点、衣物寄放处、咖啡厅、餐厅等等,从这里开始,我们就已经要开始按照我们事先的安排来行动啦!因为卢浮宫分为三个大的分翼:Richelieu馆、Sully馆及Denon馆,8个不同藏品部门分布在这三个分支中,导览图中用不同的颜色将各个部门标示出来,并将相应的镇馆之宝图示出来。




你可以带孩子从Sully馆进入,首先来认识一下中世纪卢浮宫的遗迹,这一部分其实不需要很长时间,更多只是让孩子跟前面提到的卢浮宫历史有个跟直接的视觉认识。从这里,我们会进入到一个很古老且神秘的文明:古埃及文明。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听说过金字塔、木乃伊、法老王,并对此抱有极大的热情。但是尽管如此,孩子也会很快对这一一陈列的展品产生疲倦感。


最近在和一些家长沟通过程中,很多家长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不喜欢我们觉得好的东西,比如博物馆里精美的展品。我想大部分博物馆其实是一个归属于成人世界的场所,它的布展设计、选题分类都是非常逻辑的按照成人思考方式来完成的。而那些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场所,比如迪士尼或是儿童科普馆等,自然会得到孩子们的喜爱,而我们成人多半都是陪同的心理出现在这种场合,谈不上享受。(当然,这些设计也只是成人以为的儿童角度去设计的,成败各半吧,那些把儿童感简化到让人觉得愚蠢的设计,也同样会让人烦感。)这一藏品区,可以成为一次“寻宝”之旅:找一找几千年前的面包,你能想象这面包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千年的时间了吗?


进入到埃及雕塑群中,辨认一下这些神都长了什么样的头,寻找一下太阳神拉在哪里;



古埃及人非常讲究的饰物到底有多精美,找到你最喜欢的那个饰物;







古埃及人的棋盘游戏是什么样的,以后你也来设计一个游戏吧!


然后一起去看看神秘的木乃伊的区域吧,数数总共有几层棺材,还有每层上都画了什么?我相信这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来谈论“死亡”这个话题的机会。







在Sully馆二层结束古埃及部分后,穿过希腊陶瓷部分进入Denon馆的油画部分。这里主要收藏了众多的意大利绘画作品,La Joconde蒙娜丽莎就藏在这一展区。我本来很犹豫要不要把这件作品归到我设想的路线中,但是这幅画的确太有名了,孩子们应该不会陌生于这个名字,而看到真品自然也会成为一种动力。其实我们真的很难进入到欣赏这幅画的状态,因为它前面总有三到五排人堆积在画前,而画本身也被玻璃隔离,但是它像是到达卢浮宫的标志,所以这“看一眼”的感觉,也有种不枉此行的意义。如果人太多转过身,可以去膜拜一下Véronèse的作品Les noces de Cana(迦南的婚礼),这是卢浮宫中最大的油画!里面人物非常的丰富,让它来震撼一下你的心吧!


(图片来自网络)
虽说“欣赏”蒙娜丽莎有点麻烦,但是漫步于整个意大利画廊中,随便一个角落都可能藏着可以打动你和孩子们的画作。这些画作中很多都有表现古希腊神话故事,相信参加过《史前及古代时期艺术系列活动》的小艺术家们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熟知的一位神!这个长廊般的空间,在大家都被蒙娜丽莎吸引去了后,很值得体会一下一种空间的流畅感,或是坐在某个长椅上静静的去欣赏一幅画。我们在去年12月的圣诞历内容中分享过的一幅达芬奇的画:《圣母子与圣安妮》也在离蒙娜丽莎不远处。(回复“圣诞历7”可以看到这个作品的分享)




(上两张图片来自网络)
这时也许你和孩子都已经有些累了,眼睛和大脑都已经收集到充足的信息量,那么在离开展厅之前,可以从Denon馆的二层来到一层,前往Rechelieu馆的两个中庭。我们会路过古希腊艺术部分时,看到《米罗的维纳斯》,这个也是我们在上一期活动中多次提到的作品。我们还会穿过古伊朗、美索不达米亚的展区,来到Richelieu馆的马利中庭及皮热中庭,这里展示着很多法国雕塑艺术家的作品。


中庭的屋顶由天窗组成,所以显得非常的明亮通透。中庭中的作品也分布得较疏松,而且大部分时间,这里人流较少,总会有一些艺术绘画类的学生来这里临摹,你也可以看到一些观赏的人,站在某个角落不动,沉浸在这静止的雕塑世界,仿佛他会变成其中一部分。总之,这里可以让你和孩子停留一下,将每一个立体而固态的生动留在心里的展区。

中庭连接到Rechelieu馆的地下一层,你可以从这里离开展区来到大金字塔下。如果你和孩子都已经累了,何不来到博物馆的咖啡店喝点东西休息一下。而在离开博物馆之前,不要忘记博物馆的商店,我每次都极其佩服他们开发延伸品的想象力,以及那些给孩子们做出来的书籍,这里可以是一个带走美好记忆的地点!

以上内容,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想法,卢浮宫里还有很多藏品部,且每个藏品部都值得花很长时间去欣赏。我这次去看相对而言很小的伊斯兰艺术藏品部就花了4个小时到关门才被“赶走”,也就凑合大致看完,当然也已处于信息饱和状态。

但是跟孩子们在一起,重要的不是看得多,而是看得有乐趣,让参观博物馆成为每次旅行中期待的一个快乐组成部分。对于巴黎人来说,排队看展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旅行真的不等于去看名胜古迹的各大景点,旅行更多的意义,是去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及态度。去巴黎,就像一个热爱博物馆的巴黎人那样去参观一下博物馆吧!

P.S: 卢浮宫八大藏品部分别为:绘画,古埃及文物,古希腊、伊特鲁利亚及罗马艺术,古代东方文物,雕塑,文物艺术品,伊斯兰艺术,书画刻印艺术。这里一定有你想看的艺术品!


0(1)(1).jpg (142.79 KB, 下载次数: 0)

0(1)(1).jpg

0(1)(2).jpg (129.3 KB, 下载次数: 0)

0(1)(2).jpg

0(1)(3).jpg (90.34 KB, 下载次数: 0)

0(1)(3).jpg

0(1)(4).jpg (180.79 KB, 下载次数: 0)

0(1)(4).jpg

0(1)(5).jpg (170.59 KB, 下载次数: 0)

0(1)(5).jpg

0(1)(6).jpg (189.73 KB, 下载次数: 0)

0(1)(6).jpg

0(1)(7).jpg (123.8 KB, 下载次数: 0)

0(1)(7).jpg

0(1).jpg (208.2 KB, 下载次数: 0)

0(1).jpg

0(2)(1).jpg (153.71 KB, 下载次数: 0)

0(2)(1).jpg

0(2)(2).jpg (160.47 KB, 下载次数: 0)

0(2)(2).jpg

0(2)(3).jpg (207.23 KB, 下载次数: 0)

0(2)(3).jpg

0(2)(4).jpg (234.64 KB, 下载次数: 0)

0(2)(4).jpg

0(2).jpg (163.37 KB, 下载次数: 0)

0(2).jpg

0(3).jpg (203.14 KB, 下载次数: 0)

0(3).jpg

0(4).jpg (154.01 KB, 下载次数: 0)

0(4).jpg

0(5).jpg (82.37 KB, 下载次数: 0)

0(5).jpg

0(6).jpg (166.92 KB, 下载次数: 0)

0(6).jpg

0(7).jpg (194.25 KB, 下载次数: 0)

0(7).jpg

0(8).jpg (208.32 KB, 下载次数: 0)

0(8).jpg

0(9).jpg (207.24 KB, 下载次数: 0)

0(9).jpg

0(10).jpg (182.82 KB, 下载次数: 0)

0(10).jpg

0(11).jpg (194.14 KB, 下载次数: 0)

0(11).jpg

0(12).jpg (56.77 KB, 下载次数: 0)

0(12).jpg

0.jpg (77.61 KB, 下载次数: 0)

0.jpg

0(1)(1).jpg (193.09 KB, 下载次数: 0)

0(1)(1).jpg

0(1)(1).jpg (160.25 KB, 下载次数: 0)

0(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3-7 14:31:30 | 只看该作者
收藏
希望有一天能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3-7 14:51:16 | 只看该作者
这份工作应该是乐趣无穷噢,可是做长了,比如三年五年后,是不是会厌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46 , Processed in 0.117765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