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8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交流] 打车软件的闲言碎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7:1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看到很多有关打车软件的分析、故事~~
转几篇过来:

打车软件之争:谁才是消费者的保护者
2014-02-27 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270期社论


1958年,伦纳德·里德写了一篇《我,铅笔》,讲述了制造一支铅笔的全过程——它超乎常人想象地复杂,需要世界各地许多行业成千上万人参与,但并没有一个人坐在中央办公室施号发令——以此来说明自由市场神奇之处。而如果想让一个中国人明白市场竞争的好处,恐怕找不到比打车软件更直白的事例了。

以下所说,不外乎一些浅白的经济学常识而已。但这些常识,和我们的传统观念未必一致,亦非人人皆知,值得再说一遍。正如伦纳德·里德在《我,铅笔》中说的:“我可以给你们一些启示⋯⋯这恰恰是因为我看起来是这么地简单。”

这次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竞争,最让人惊讶之处在于:不仅不收费,反而倒给钱,给的并不少,时间还挺长。打车软件背后的企业,不管是为了抢占打车寻呼市场,还是培养移动支付习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利。为了获利,打车软件带来了诸多好处:方便了乘客,降低了空驶率,提高了司机收入,减少了消费支出,改善了司乘关系⋯⋯他们不是雷锋,胜似雷锋。关于市场竞争的第一个常识就是:企业竞争的目的并不是出于公益,而是为了私利,正是人人为己促进了社会的利益——亚当·斯密两百年前在《国富论》中就说过这个道理。以追逐私利为耻,认为无商不奸,这是需要破除的传统观念。

说完竞争的目的,再说竞争的手段。有的人觉得这有“恶性竞争”之嫌:免费已经低于成本,倒贴无疑大大亏本。如果是弄虚作假、强卖强买,诋毁对手,这些当然是不正当的手段,但价格战不是。价格作为市场最重要的信号,市场竞争岂能不打价格战?消费者从来不反对,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不是傻子,不必为之操心。市场千变万化,竞争方式层出不穷,需要抱开放的态度——以前谁能想到会有企业仅仅为了培养用户习惯就砸上数十亿元呢?再说,人家花的是自己的钱,这跟政府花纳税人的钱是两回事。实际上,人们总是在花自己钱时比较认真负责,这跟国企花大家的钱又是两回事。“恶性竞争”这个词经常被滥用了,把价格战视为“恶性竞争”,往往并不恰当。

而对于竞争的结果,也不需要担心。都听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句话,于是有远见的人开始担心价格战导致一家独大,为所欲为,到时候消费者就有苦头吃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垄断之弊。其实,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下形成的“垄断”,一点也不可怕,因为有其他企业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取而代之。我们已经看到过太多这样的案例:具有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并未持续太久就在竞争中落败。只要是可以随便进入的市场,都不算垄断,只有在政府干预之下,不能随便进入的市场,才算得上是垄断——即便某个企业并不具市场优势地位,也是垄断企业。“垄断”,也是需要重新认识的一个概念。

真正需要担心的,反倒是一些打着保护消费者旗号的政府行为。打车软件一出生便遭遇重重管制,从完全禁止,到官方收编,最新的则是北京交通委规定每辆出租车只能安装一个终端。这些做法有的合理,有的则未必。禁止当然不合理,因为打车软件的好处很明显;收编则大可不必,这很可能只是在制造寻租空间;安全当然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但“安全高于一切”只适用于口号,而不适用于现实决策:如果安全高于一切,走路是最安全的,连汽车都不该被制造出来。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收益刚好大于损失?打车软件带来的安全隐患,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行政手段应该作为最后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而且必须有明确的决策依据——要知道管制总是在限制竞争,实际上,出租车行业便是一个深受管制之害的领域。关于竞争环境最重要的一个常识便是:尽量消除管制。

因此,如果要问谁才是消费者的保护者,主要保护者并不是我们惯常认为的消费者保护协会、各种政府管理部门,而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如果某家企业做得不好,消费者便可以通过用钞票投票的方式让它在市场竞争中落败。相反,企业要想获利,便需要尽可能讨好消费者。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在《自由选择》中所说的:“这个世界不是尽善尽美的。永远会有质量低劣的各种产品、庸医和诈骗能手。但总的看来,如果允许市场竞争起作用,那它同强加到市场头上的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相比,将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

倘要用一句话总结,打车软件给我们的启示便是:充分竞争才能给我们最多的福利,自由选择才能保障我们最大的利益。这个道理,在许多领域都适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7:35:15 | 只看该作者
(转自朋友):今天电话叫了部强生 上车后问师傅为什么不装叫车软件 他说他以前也装过 有一次在医院门口看到一个老人叫车不到 而他之前已经接单 就是老人旁边的一个年轻人 他不能毁约只好接走年轻人 任老人在那里等着 但一路开车他非常难过愧疚 至此就卸载了软件 他说如果每部车都装软件那些老人就叫不到车了 闻之感动 发人深省!!!正能量,转起!️

再转一个来自上海的消息:
沪早晚高峰禁用打车软件 北京运管局:具体政策正在研究

  针对“打车软件”引发的出租车市场新情况,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26日晚发布消息,对打车软件进入出租车行业,将进一步依法合规管理,禁止出租车在早晚高峰时段使用打车软件。上午,嘀嘀和快的公司表示,已接到运管局约谈通知,相关回应会在约谈后发布。
  今天上午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运管局获悉,针对本市的相关管理政策正在研究,尚未出台。首都机场方面也表示,机场已将部分出租车司机不排队而使用打车软件接客的情况汇报给市相关管理部门研究,目前没有新规出台。
  此消息一出,引起读者热议。记者在网上看到,网民有叫好的有质疑的意见不一,质疑派认为:“其实政府更应该花力气去整治和取缔黑车。打车软件只要取消加价功能和屏蔽司机接单后行驶过程中的抢单就可以了,打车软件还是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的。”“出台政策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落实监管,这样的政策监管也太难落实了吧?”叫好派则表示:“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打车软件给拒载提供了一个好借口,特别是现在还有小费和返现,感觉打到车更难了。”“很好,就该规范管理,上海出租车以前很少有拒载,现在给这些打车软件搞得风气不正,下一步应该禁止加价。”
  对于上海的这一政策,北京的老出租车司机邢师傅表示,监管有难度,早晚高峰禁止用打车软件,肯定影响司机收入,大家不会轻易放弃,宁愿冒“私揽活儿”的风险。就算都不用了,大家还是不愿意高峰期去路上堵着,对解决打车难也没什么大用。“此外,虽然没有看见正规文件,但主管部门近期已向我们传达,不要不排队就私自用打车软件去机场、火车站接客,但还是有部分司机坚持使用。”孟环 J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2-28 08:43:29 | 只看该作者
早上看报纸说上海从3月1日起禁止早晚高峰期间使用打车软件

我一直没用这个软件,但是感觉是好事,靠硬性政策压制不许使用实在是下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2-28 09:32:35 | 只看该作者
没用过这软件,手机不够高级所以也不明白这个的好处和坏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2-28 12:55:41 | 只看该作者
老公昨儿说终于装上打车软件了,我说等你用上黄花菜都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2-28 21:46:38 | 只看该作者
刚还看中央2套在讲呢,说是用户量太大,两家的服务器都瘫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9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41 , Processed in 0.073269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