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9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影] 《荒野生存》到底为什么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8:0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朋友闷在影院里两个半小时,俩人出来后大眼瞪小眼,都是一头雾水。。。

这部片子到底为什么好?

http://club.etjy.com/forum.php?m ... &fromuid=280430这里推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8:13:10 | 只看该作者
我俩从影院里出来之后,决定分头去豆瓣看影评。既然这么多人说好,到处都看到推荐上榜而且排名靠前,俺们也得要明白一下对不?

于是俺去找到了影评。。。
之一:
一个人的自由能有多大?
  Autorun  4 2008-02-26 20:43:29
  电影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只是把Alex当成了一个不太专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阿拉斯加连冲锋衣裤、太阳镜和“沟太死”的高帮鞋都没有,居然还要好心的司机赠予一双涉水的胶皮靴子。各种举动类似于一次自发的野外求生训练。至于他离家出走的行为,在电影还没有给我们足够的解释之前,权且先当作一种年轻人渴望“在路上”的“凯鲁亚克式”冲动。毕竟,这种事儿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并不新鲜,“流浪”也算是有历史和现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人有钱有闲到了一定程度,多多少少都会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的意义,甚至通过各种形式奋起的反抗一下,这也没什么稀奇。
  
  随后又发现,Alex的很多举动在固执己见的时候却又稍显幼稚,比如在拒绝父母提出要为他买一辆新车时,过于强烈的反对,不要就不要,干嘛疯子似的重复那么多遍things,things,things;比如在弃车徒步的开始,烧掉了手头剩余的现金,而后他在旅途中的遭遇也证明他并非不需要那些钱,而是一种急于跟过去撇清、留给自己一个干净起点的心态使然。这让我觉得虽然Alex的生活轨迹里没有提到一丝一毫的音乐元素,但却是切切实实符合着“摇滚精神”:要的东西也许没那么明确,即使明确也因为过于理想化而变得脆弱不堪,可是不想要的、反对的、急于划清界限的那些却永远那么旗帜鲜明。
  
  对于离开和流浪的解读,无外乎追寻和逃避。Alex自己的言行时刻在提醒着我们,他皈依的生活方式是忠于自己内心诉求的一种追寻。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这种自由的人生,即使不知道它的终点在哪里;而与此同时妹妹的旁白则告诉我们,不管用怎样与众不同的人生哲学掩饰下的出走永远都有逃避的嫌疑,父母之间情感不和谐的阴影时时刻刻笼罩在这个理想主义者的心头,于是Alex用这样一种单边的武断的不希望被打扰的出走行为将噩梦的感觉甩给了他的父母。即使我们不把这当成有意的报复,即使我们不把道德的准绳拉得太高,当我们看到Alex的父亲颓然崩塌在马路中间老泪纵横的时候,当我们看到Alex的母亲一次次从梦魇里惊醒的时候,我们很难判断,究竟谁对谁的伤害更大一些?一个人的自由有多可贵?即使我们不愿意承认,可有些快乐的确是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一个人自由自我的同时,往往有另外一些人被默默的囚禁在提心吊胆之中。
  
  Alex的信仰是:“快乐不是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帝将快乐放置于我们周围每一件事当中,人们灵魂的精髓来源于新的经历”。这话没错,只是不能绝对化,任何事物一旦被绝对化,即使不走向灭亡,也必然导致偏颇或者谬误。在Alex“泛物质化”的眼光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过是——甚至还不如——这一路上的浮光掠影,与人生的终极意义并无关联,自然情感化,情感物质化,并且自由绝对化,于是再真诚的情感也无法打动并且软化那种挣脱的欲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连同人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一并,被他反对并抛弃了。在Alex沿途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群中虽然看似偶然而杂乱,实则基本上涵盖了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全部类别:Jan和Rainey殷勤的友情,Tracy送上门的爱情,Ron给予他的亲情。可是这一切统统被Alex礼貌又断然的拒绝了,我不明白,这样一个看似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人,为什么从来没有反思和怀疑过?在整个流浪的过程里,这些偶然发生擦肩而过的情感关系,即使不能完全扭转Alex那种摒弃了人的因素的,对“绝对自然”和“野性呼唤”的执着的追求和回应,至少也应该让他重新去审视自己过于笃信的人生哲学。
  
  一个人的自由能有多大?也许真的大不过他试图逃离的心魔。与错误的观念相比,偏执的坚持貌似正确的东西,更可能让人走上一条不归路。河对岸那顶Jan送给Alex的彩色毛线帽子再也拿不回来了,如果那帽子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美好的一面的话,这场景似乎隐喻着Alex自绝于人民的下场。最后的最后,已经皮包骨头的Alex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在纸上写下,“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快乐拿出来分享,才是真的快乐)”,这话真的没错,即使不经历这么九九八十一难也知道这话没错。可是Alex在最后的时刻真的快乐么?如果真的快乐的话,为什么镜头闪回的不是那些栉风沐雨日出日落,不是他曾经路过的草原山川河流和海洋,而是父母那遥不可及的温暖怀抱?如果真的像Alex相信的那样,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这段与众不同的经历又有什么分享的必要?如果人要不断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来获得全新的体验,那小命儿都没了还体验个屁呢?谁也不知道Alex最后的两行泪水是恐惧、悔恨、还是分享了快乐之后功德圆满的激动和成就感?还是Ron留给他那句“when you forgive,you love(懂得原谅,才会有爱)”终于起了作用,让他在最后时刻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幸福。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3133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8:17:29 | 只看该作者
影评之二:

生命中必要的事情...
  寂地  5 2008-03-15 07:36:10
  三个半小时的电影,我觉得人生最高的境界之一。千言万语不能形容。
  
  看得我想去看看他走过的路。去看看他看过的景色。
  
  或者就是能只是在飞机上经过他经过的海湾,森林,山地,都会有热泪盈眶的感动。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觉得有很多话想说,看得脸上的寒毛都立起来了,因为被其中的精神深深的感动——在这世界上,真的居然还是有人有这样的想法的。
  
  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知道了本质之后,也许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执意要拥有的很多东西并不必要。
  
  
  
  “在你的生命里有件必要的事情就是,并不一定要强大,但是要感觉自己强大,至少一次,能让自己在人类最古老的情况下,…面对那些又聋又哑石头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帮你,除了你自己跟你的双手。
  
  
  
  阿立克丝像人类社会里的异类,感觉好象是上帝制作了所有错误的思想之后然后选了一两个人放了该有的思想。
  
  然后他去了荒野。死在那里。
  
  因为上帝想让我们想想。
  
  看了忍不住去看了一些豆瓣上的评论,然后我又自以为是的觉得,其实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这部电影。有人觉得这电影很公路,或者是想法很COOL。也有人觉得都是他父母的错,说了一大堆小时候父母不了解自己那堆顾影自怜的话。
  
  但我并不觉得它公路。我也不觉得他在讲述新的人生观点,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类尝试用本来该有的样子去生活的故事。阿立克丝非常非常的古典,古典到商业社会还没有运作,古典到一切的制度都没有建立。
  
  古典到在寻找本来属于我们,却已经丢失了几千万年的,动物本性的自由。
  
  我们的灵魂需要出生证,身份ID来证明,我们的财产需要银行来确保安全,我们的身体不能保持足够的温暖需要布料来遮盖,我们天性中的自卑感要靠各种化妆品来弥补……
  
  我们真的自由吗?
  
  
  
  阿立克丝把积蓄全部捐献。完全靠着自己在野外生存下去。像人类其实本来该有的样子——只索取自己需要的,无欲无求的,只是“活下去”。感受这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神把这些东西放到我们的周围,只是改变你看待他们的方式吧。”
  
  “心灵的成长来自新的历程。”
  
  “快乐不是来自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
  
  还有很多很多至理名言——他是个天才,高才生。在人类的世界里他凭他的才华获得他拥有的一切。
  
  但他放弃了。看到后来我理解了他为什么不给妹妹打电话或者写信。但总觉得去猜测一个我崇拜的人的想法是一种冒犯。我想他的妹妹是懂得他的。
  
  城市是个小牢笼。荒野之外才是真正的世界。
  
  在影片的一开始他说过很多憎恨社会,人类的这些话。看完整个电影,才懂得阿立克丝是深深爱着世界的,也爱着他遇到的每个人。
  
  忽然觉得,他最开始对人类世界表现的那种恨意,也许是因为深深的爱。
  
  城市让我们变冷漠,我们也许说着非常有礼貌的敬语却心里充满防备,毫无感情。而阿立克丝遇到的那些人却无比的真诚和友好。
  
  说不定他们在其他达的地方也私自,也防备。对这个社会无可奈何只好“像正常人那么生存”
  
  因为阿立克丝的纯真,所以他们也给了他善良的一面。
  
  
  
  最后他写下的话是:“谢谢GOD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人生……神保佑你们所有人。”
  
  “分享幸福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他度过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人生,最后却写了这么平凡的话。而,在真实事件中平静死去的这部电影的原型,在相机里留下了他灿烂的笑容给别人。那种笑容是你终生难忘的。
  
  
  
  
  
  能看到这样一部电影,我觉得非常非常非常的感激。
  
  顺便一提,里面的音乐非常好听,而且应景。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326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8:19:26 | 只看该作者
之三:

为谁而活?
  dormant  5 2008-02-08 07:45:00
  看这个电影之前我没去了解过它要讲什么,更不知道它的原著,只知道导演是Sean Penn,但看的过程中能感觉出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因为这样的生活是如此精彩,现实感又如此之强,即使是天才如查理•考夫曼的脑袋也编不出来。
  
  故事讲的就是一个20岁的年轻人,抛弃亲人、远离社会,投入自然的怀抱,介绍剧情的文章很多,我就不赘述了,还是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电影,就是我为什么爱看电影(也包括书)的原因,人的经历如此的有限、平凡、单调,但电影能带来无穷的体验,搞笑的、离奇的、悲伤的、惆怅的,让平凡的自己时常扮演各种不平凡的角色,感受不同的人生,就像多活了几辈子。随着岁数的增长,愈加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凡人”,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那种失落感常让我无助。小时候总以为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没有顾虑、没有苦恼,没有失眠、倒头就睡,现在我还有时会幻想周围的人都是上帝安排在我身边的演员,就像”The Truman Show”.
  
  我向往Alex那样的生活,抛弃身份、抛弃羁绊、回归自然,体验着生命的无限,不顾任何人的感受,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完完全全为自己而活。但我没有他的洒脱,我不能抛弃我的爸妈,他们养我不容易;我不能抛弃朋友,因为就像Alex最后写的,”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我不能抛弃工作,没有稳定的物质生活,我生存不下去。
  
  其实我还是为别人而活,至少是在很大程度上。我会为了彰显自己的品味,把最深奥的书放在书架上最显眼的地方;我会在豆瓣上给《游戏规则》打五星,虽然我看不懂;虽然我不会买名牌就为穿出来显摆(周围这样的人很多,我瞧不起),但我有时会把名牌的牌子遮住,我和他们又有什么分别?在乎的还是别人的看法。
  
  我到底是应该更多的为自己而活——徜徉在书和电影的精神海洋里自得其乐;还是为了别人的认可,花更多的时间(在我看来就是浪费生命)在赶酒场、打麻将这种交际场合里,以谋求更高的职位、更多的金钱、更多注视的眼光?身处北方的国企,想当官,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同一年进单位的大学生,时常双休日就支个桌在寝室打麻将,还总邀我入局,我谎说不会,他们就说“有哪个局长不打麻将的?想当局长必须打麻将”,我笑笑说“我宁可不当”;我们所长一天三顿酒,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已经上身,照样举杯不辍,“朋友”大都是在酒桌上认识的,这我有切身体会,但我面对酒局总是能躲就躲,去了也只喝一瓶啤酒,绝不多喝。如果参加工作前这个问题摆在我面前,答案毫无疑问是前者。但现实是残酷的——我想挣更多的钱,让积蓄都花在给我买房的爸妈过上更好的生活,实现我爸的汽车梦;我想有更高的地位,让我的成绩受到肯定,我的存在受到关注,我的意见受到重视。绝不希望混得不像样子,都没脸参加同学会;也不想一飞冲天,而丧失最后一批纯粹的朋友,同学的友谊。
  
  现实是无聊的,我妈只是因为过年停水两天,就干生气,扫了自己过年的兴致,其实只是到别的楼栋打了两天水而已,生活一切照旧。我身边也有很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吵到要分手的男女朋友,有这个必要么?当在这个世界上,陕北有人没学上、没水喝;非洲有人生下来就有艾滋病,而他只能天天无助的看着这个世界,任由苍蝇在他的脸上爬,这些事又算的了什么,我们不应该多想想怎么帮他们,少花些时间扯蛋么?我想成为Bill Gates,不是因为他有钱,是因为他要把钱都捐给别人,他有更大的能力改善世界。
  
  我想了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是Alex,你会怎样?我们这一代20多岁人的父母,大都尝够了生活的艰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作“人上人”,他们不会理解Alex的行为,只会把他看作幼稚的疯子,吃饱了撑的。我希望能更开放、自由地来抚养我的孩子,给他很多好书,让他挑爱看的读;让他打篮球、游泳、爬山,甚至陪他学吉他(也弥补我心中的缺憾);带他去贫困的农村,让他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许多人活得很辛苦;鼓励他从小结交女朋友……直到他觉得和老爸混在一起很丢脸,我就放手让他选择自己的道路。但我也不希望他像Alex一样,毕竟在面对儿女问题时,父母总是保守的。我不希望他进娱乐圈,风险太大、人心丑陋;我不希望他是同性恋,虽然我不觉得有任何不对,但社会歧视的压力,我怕他难以承受。
  
  本片是改编自同名原著的,有人觉得电影不如书好。我不知道,因为我没看过原著,我也不想争论书和电影哪个更好。我想假如我先看的是书,也会对书更有感觉,因为重复的体验是乏味的。
  
  Alex的结局怎样其实并不重要。他或是回到一般人的生活,或是认那个老人当爷爷,或者如片中的结局,我都不在意,在意的——是他过程中的体验,我只能梦想的体验。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9966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8:21:31 | 只看该作者
前面是叫好的,这里是喝倒彩的:

自然界:压倒一切的是冷酷
  九只苍蝇撞墙  2 2008-01-14 23:01:44
  Sean Penn的Into the Wild在巴黎上映后,观众和评论一片叫好声,几乎有可能是今年最受好评的一部通俗美国电影。我在网上看了一些片段以后,实在没办法说服自己花两个半小时去看这么一部片子,其中渗透的价值观我基本无法赞同。
  
  电影本身根据那个著名的美国青年Christopher McCandless身无分文前去阿拉斯加去拥抱大自然,结果饿死在Denali国家公园里的真事儿改编。这个片子从我看过的几十分钟片段我又可以把它归为cinema of propaganda,一部毫无保留的推崇一个东西同时又毫无保留的否认另一种东西的电影。
  
  我想起了2005年我看的这部赫尔佐格的纪录片Grizzly Man,讲了一个和Chris极为类似的人物,Tim Treadwell,也是自我隔绝于正常社会之外,每年前往阿拉斯加三个月在国家公园里和野生灰熊住在一起,自我树立起一个灰熊保护者的形象。结果在最后一次阿拉斯加之旅中,他和她的女友被凶猛的灰熊双双吃掉。这个片子很大的部分是根据后来搜救队找到的Tim Treadwell的DV机拍摄的几十盘磁带剪辑而成的,甚至有他本人被熊吃掉的那一刻的纪录。(为了不刺激观众,赫尔佐格只把声音播出,但是依然让人异常胆战心惊……)。在Tim Treadwell自拍的素材里,我感到我看到了一个,怎么说,实质上因为极度失落而脆弱的青年,在一个看似自由的自然环境里,把灰熊这种凶猛的动物当成了善意的人来对待。说的更直白,一腔情愿的将自己的情感加之于灰熊的身上,用比较周星驰的口气来说:“丝毫也不考虑对方的感受。”
  
  赫尔佐格在片尾说了一段我认为极有水平的话(伴随着一张灰熊的脸的特写):“ what haunts me is that in all the faces of all the bears that Treadwell ever filmed, I discover no kinship, no understanding, no mercy. I see only the overwhelming indifference of nature. To me, there is no thing as a secret world of the bears. And this blank stare speaks only of a half-bored interest in food. But for Timothy Treadwell, this bear was a friend, a savior."
  
  大意是:”让我恐惧的是在那些Treadwell拍摄的熊脸的表情里,我没看到任何对亲近关系的认同,没看到任何理解,没看到任何怜悯。我只看到了自然界中压倒一切的冷酷。对我来说,那里没有一个所谓的灰熊的神秘世界。这些空洞的凝视仅仅代表了它半迟钝的对猎物的兴趣。但是对于Timothy Treadwell来说,这只熊就是朋友,是救世主。“
  
  我的立场更靠近赫尔佐格。认为自然界是救世主的想法其实人本身脆弱,虚妄和盲目的一厢情愿而已。人类社会本身也是从自然界发展而来,说得宏观一点,它就是地球几十亿年历史中的一个芝麻粒大小的时间段而已。它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的运行原则从本质上也丝毫没有超出自然界之外。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所遇到的困难在自然界只会平行转移,也因此不存在一个脱离人类社会之外的美好自然界等待我们去逃逸其中。Into The Wild这个片名本身就很可笑,人根本不需要出发去阿拉斯加才能Into The Wild,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个Jungle,本身就已经Wild的无以复加了。人的问题只能在自身的肉体和精神上自我面对和解决,除此之外,逃到哪儿都没有用。连这个都无法认识到,拍出的片子只能是误导大众。
  
  我特别奇怪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怎么会在Sean Penn那儿得到了一个相反的结论:一个青年在森林里饿死了,他不是被自然拯救了,而是被自然吞噬了。这个残酷性实质上并没有因为电影里拍摄的雄壮景色,绚丽的大河瀑布,激动人心的音乐而有丝毫的改变。这一切都是人类自我的粉饰而已,自然界和许多动物的所谓美丽、宽容和温柔恰恰是我们这些具有社会性的人赋予它的,对此的不断臆想实际上只能起到”精神毒品“的作用。而Sean Penn在片子里所着力渲染的,那种属于人类的所谓的闪光的”勇气“,它恰恰是双刃剑,在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这个勇气恰恰制造了我们每个人都为之厌恶和恐惧的”都市丛林“气氛,这个世界的财富,利益和社会等级正是靠不同程度的”勇气“来基本分配决定的。
  
  如果要我说从Christopher McCandless身上看到了什么的话,我只看到了人在具有了精神生活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天真,幼稚,自负,自我膨胀,一厢情愿。(题外话,我至今也没想通,在美国规划下的国家公园里生活几个月,怎么会饿死人呢?在豆瓣论坛上读到的关于他的介绍,就是给他搭车的司机惊讶于他的自负,带了如此少的装备企图在野外生活)。我还是那句话,逃遁是人类的本能,它不带表任何的伟大和崇高,而且在很多时候,它不但解决不了肉体问题,也无法获得心灵解放。自然和人类社会其实没有区别,只有尊重人类社会本身,也才是对自然的尊重。同样的,一厢情愿的对待任何一个事物,无论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会给人的盲目应有的报复。它们是没有怜悯的。就如同在森林里饿死的Christopher McCandless和被熊吃掉的Timothy Treadwell一样。也如同赫尔佐格所说:”I see only the overwhelming indifference of nature“。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8179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8:22:58 | 只看该作者
再次喝倒彩:

Into the Ideology:意识形态再批判
  九只苍蝇撞墙  2 2008-03-20 16:30:22
  几个月前在豆瓣写了篇关于《Into the Wild》的评论,引来了好多激烈的不同意见。实际上那篇东西写的的确不完整,因为当时片子没看完就急着发言,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其次写得比较意气用事,摆出论点而没有论据。不过我耐心在影院里看完了这个片子以后,我对它的基本看法并没有改变,反而觉得原先写的比较浅,看到了表象没见本质。不过我先是懒了一段儿,觉得太复杂说不清楚,不过后来也是受人鼓励,于是再写一篇,尽可能客观的说道理。当然也是一家之言,欢迎批判讨论。
  
  如果想先看大伙以前拍我的各种板儿砖呢,麻烦您去这儿:
  http://www.douban.com/review/1281796/
  
  先说俩前提:
  
  1. 我对真实生活中的Chris一点也不了解,只是在网上看过只言片语而已。我也想提醒看电影的人注意,电影在很长的时间里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意识形态宣传工具,可以很轻易的让对影片本身产生认同感的观众把电影和真实等同起来。我的判断是,绝大部分看过这个电影的观众所认同的是《Into the Wild》中的人物Chris,而他和真正死在阿拉斯加的Christopher McCandless能不能等同起来,实际上是个巨大的问号。所以从我的角度,我不准备也没有能力探讨真实的Christopher McCandless以及他个人在真实世界中的行为的意义,我所说的一切实际上是针对这个片子的创作者Sean Penn和他在电影里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的。
  
  2, 很多先前拍我板儿砖的人都认为我是反对自然,反对人热爱大自然,认为我贬低了走进大自然的人的“崇高性”。我在这儿也想稍微反驳一下,什么叫热爱大自然呢?背着包爬山露营,吸两口新鲜空气顺手摘两朵鲜花,这就叫热爱自然么。我恰恰觉得不是,实际上这么做的人爱的是自己。以我比较极端的看法,人无论走到哪儿实际上都是祸害,给周围的事物带来的更多的是灾难。所以如果正确理解“热爱自然”的涵义的话,您最好还是呆在家里哪儿也别去,给自然界留个清净,让它该是什么样儿还是什么样儿,不要因为你的进入而改变它的状态,我觉得这就是从客观的角度,对自然最好最广博的热爱。开个玩笑,将来有一天没了国界,受《Into The Wild》的刺激,13亿中国人,咱也不往多了说,有十分之一都背着包向北跨过白令海峡去“热爱大自然”了,那阿拉斯加还不得成了前门大栅栏或者东单小吃一条街了?还有个“自然”的模样么?
  我举双手赞成人类走进自然界陶冶情操,我自己还没事儿上小树林里转悠呢。但是拜托别顶着一虚无的“崇高”帽子。您得意识到您这是自私的,您是为了您自己能以另一种方式活的更可心舒服来“自然界”捣乱来了。承认这点其实也没什么可被指责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利己为先”的,再博爱也是把人类本身放在头一把交椅上的。
  
  说回电影本身。
  
  最终点醒我这片子本质的是我媳妇儿的一句话。她最近兴高采烈的受了洗成了基督的门徒,她看完本片发了一句感想:真像给耶稣拍的一宣传片。
  
  不说俩人在名字上的巧合,我转回头去想那些Chris在电影中的台词,如果把它们集合一起,活脱脱就是一份美国新教牧师周日礼拜的布道词。可能与众多热爱大自然,被实现自己梦想的冲动激荡着的观众相反,我觉得我在电影里看到的是一个在被钉到十字架上之前,游走在巴勒斯坦,用激烈的言辞和行为传播一家之言的当代“耶稣”。《圣经》及相关书籍中所描绘的耶稣的觉悟过程以及他所遇到的形形色色人等,那些同时给他启发又可以被他引导一同去寻找“终极理想”的人,难道不是和《Into the Wild》的模式一模一样么?影片原本无法贯通解释的Chris的死也立马有了意义:由一个在事实中准备不足在山野中冻饿而死的探险青年,变成了误食毒果而捐躯的先行者,其勇敢和示范的精神恰如自愿承受全体人民的苦难而登上十字架的耶稣本人。我要说Sean Penn很敏锐的发现了这两者在事实上的共同点,不管他们的思想是否真的相近。
  
  Sean Penn很聪明,但并不高超,所以他依然刻意在影片里留了很多的“尾巴”,让大家在充分“激动”过后,能不自觉的把这份荡漾起来的情绪留给“上帝”。实际上,老嬉皮士一上来就问他:“你不是Jesus吧?”一个嬉皮士这么提问题本身就很奇怪,但透露出的导演的那个用意昭然若揭。在接近片尾处,和老头在山顶上的谈话完全暴露了他的目的,一通原谅、忏悔和爱的大道理以后,上帝居然很配合的让阳光透过云层显灵了。说实话,这么硬生生的一个宣传手段,让我看起来实在是别扭的可以。影片的最后Chris在Sean Penn的安排下终于开始用耶稣的口气说话了:“真正的爱应该分享”? 这话难道不是印在《圣经》里某一页上的么?假如是一个怀着投入自然的理想而身处其中而死去的青年,临死前最后的眼前景象却是重新投入了先前象征着保守和顽固的父母的怀抱,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并不反对一个宗教主题,或者是宣扬基督教观念的电影,但是前提是你得正大光明的告诉我你在宣传好让我能够判断,而别暗度陈仓的偷换概念!
  
  我相信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以后,哪怕是新教的“上帝”观念也开始让很多人觉得的麻木而缺乏新意了。这些年整个基督教宣传策略的一个变化,尤其是针对年轻一代的变化,就是由宣传“绝对真理”的抽象概念,转而变为对其实践方式的推广。换句话说,因为信仰和实践方式整体相连,那么哪怕是先从推广基本的实践方法上采取符合教义逻辑的方式,最终走上这条路的绝大部分人还是会回到对“上帝”这个抽象绝对真理的信仰旗帜下。
  
  于是Sean Penn在这里借用了一个时髦的,被文艺青年们普遍认为具有极大“正面意义”的“自然”的概念先把“上帝”的概念换掉,而实质上把Chris的行为囊括进了本质上属于实践宗教信仰方法论的范畴。注意在影片中Chris投入Wild的方式,这个“Wild”从一开始没有被他质疑过,一开始就被他已经奉为了绝对“崇高”,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去在这个“崇高”的指引下行动、实践和投入。这个实践模式和基督教信仰“上帝”的模式已经毫无差别。很多人误以为因为“自然”似乎代表了从拥挤的城市机械生活里抽身而出而能享有的“自由”,实际上Chris要投入的是一个被Sean Penn确立为不容置疑的带着“Wild”面具的假崇高概念而已,是一个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实践方式和实践目的的“信仰监狱”而已。它的确立不是为了让你能达到那儿,而是为了让你在这个过程中接受这个走路,这个思考的方式。
  
  这个片子让我最反感的,就是这一点。拍电影的人利用一个被普通人所普遍认可的美好事物当作诱饵,诱使观众走上一个本质和这个美好事物并不相关的另一条道路上去。被观众向往的“自由”其实是一个因为“相信”而放弃思考和判断的一厢情愿,这条路走了一半以后,身陷其中的人由于各种“煽情”和“洗脑”开始对这个虚无的完全看不到真相的“崇高”的坚信不疑,以至于带路人开始带你拐弯的时候你也察觉不到而且甚至也觉得是合理的了:片尾那个老头一通爱与原谅的陈词滥调不就是这个“绑架”企图的开始么!
  
  我注意到有些比较敏感的观众对影片开始Chris开始拿着枪打野生动物感到不解和困惑。其实这个恰恰是回应了我在开篇的那个人之于“自然界”的观点:这个影片中的Chris所追寻的其实是一个在认定自我价值无限优越的基础上的对“崇高”的诉求,这个实现的步骤对他口口声声要投入的"Wild"或者”自然”的影响、改变甚至可能是破坏,他理所应当的毫不在意甚至主动参与其中。看似他和自然主义者们的出发点好像差不多,但是实质上Sean Penn所把持那个新教教义主导的对人的优势地位的无限推崇,对人“征服自然的勇气”的无限推崇,在这儿暴露无疑。也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个电影所本质宣扬的人类之于外部世界的关系一点也不新颖。翻开历史书看一下,当年在欧洲受到正统天主教排挤的大批新教徒漂洋过海来到他们此前对之一无所知的充满荒芜的美洲大陆,这难道不是极具冒险精神和“理想主义”的“Into the Wild”么。他们所努力摆脱的是一个旧有的,在信仰上水火不容,在行为方式上陈旧保守起压迫作用的旧制度;而他们在对新世界的开拓中,把持着一个相当坚定的甚至是在开拓过程中不断巩固加强的对自己做从事的事业的“崇高性”的坚信不疑;而在实际行动中,通过互相之间的殖民战争,对印第安人残酷的杀戮和掠夺他们的土地财产(这正是一个Wild世界里所遵从的基本法则)而达到个人生存发展的目的;而最终他们在“我族”之内所强调的,依然是一个完善而封闭的家庭观念……这一切的一切,当我回过头去看《Into the Wild》,统统可以在里面找到相对照的模式。我甚至可以把影片中所描述的Chris的行为,看做一个在当代物质化的美国社会,宗教观流于形式和概念的趋势下,Sean Penn所做的一次类似于几百年前的新教教徒大迁徙式的对旧宗教传统的拒绝,以及对新教思想本源的一个根源性和尝试性的重新解释和体验。而这部影片所推崇的,在本质上和要颠覆物质社会的反文化思想恰恰相反,因为正是这个所谓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构筑了新教社会中资本主义的精神实质。当代最发达的物质文明,都是以这个精神为本源发展起来的。
  
  一句话,可能要让想从本片中追求肉体解放和精神解放的“自由主义愤青”们失望:这个看似“煽情”的《Into the Wild》,其实它既不反叛,也不崇尚自由,更和梭罗式的平和田园归隐不挨边儿,这是一次地地道道的对基督教宗教传统的电影回归,是一个甚至是带着点儿原教旨主义色彩的对新教教义及其实践方式的宣传片。
  
(未完)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331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8:23:21 | 只看该作者
贴完下半部:

  可能还有人要反问,我就是宗教崇拜了,就是喜欢被“崇高”感动指引了,有什么不对了?
  我想这才回到了我上一篇关于《Into the Wild》的文章的观点上。当然也是纯个人化的。选择信仰本身没有错,但是我个人认为在被“崇高”感动而迫不及待的上路前,起码应该弄清这个“崇高”是什么?它是不是一个幻像?
  基督教里的“上帝”这个概念在这儿起码是经过考验的,他在天堂呆着,不会在实际生活中对我们产生除“精神启示”之外的任何具体影响。而《Into The Wild》最危险的地方在于它为了最终达到一个宗教化的实践方式,推崇一套不问就里的追随“崇高”精神。他的这个崇拜的对象可以是对我们人和精神产生实质性控制和影响的任何人或者事物。举个例子,在很多国家里的法律里都规定着,任何有活人做为偶像的宗教都有可能被认定为“邪教”。因为它的教宗可以因地位的无上崇高而通过实实在在的精神控制而对教徒的肉体和物质状况产生影响。同理,这个崇拜的对象换成了如《Into The Wild》里的“Wild”或者我们头脑里的“自然”也不会有所不同,最好的例子就是我曾经举过的赫尔佐格的纪录片《灰熊人》:Timothy把阿拉斯加的灰熊当成好朋友“崇拜”,后者却把他当成一团肉吃之而后快。活生生一个“我爱它而它不爱我”的悲剧。这实际上都是被自我头脑中所认定的“崇高”所吞噬的例子,是“一厢情愿”这个成语最好的注解。而Sean Penn的这部《Into the Wild》却出于潜在的对宗教实践方式的灌输意图,其实是在鼓动对盲目追求目标的无限上纲,大加砝码。我想这其实是一个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对任何还未看见的事物的溢美和褒扬都不会增加我们对它的认识。靠认定“崇高”的自我障眼法(类似于影片中Chris所说的不是be strong而是要feel strong的精神胜利法)而膨胀起来的盲目自信不但不能给自己“自由”,反而可能让人冒着失去对自己思想实质控制的危险,它不但可能让伤害到人的自身,其实也将伤害人所到之处的一切事物(比如布什同志以民主和“上帝”的名义指挥,绝大部分美国同志热情参与的伊拉克战争)。而反过来,告诉我真实是什么样的,我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对自己的选择才会有充分的认识,我的选择才有价值,这时候再上路的勇气才能称之为勇气。它不是建立在对现有事物的逃遁和否认上的,而是建立在对未来的清醒认识上的。
  
  最后说到很多人在本片里所期望获得的“自由”的这个概念。其实《Into the Wild》这个片子里唯一让我感觉还算比较舒服的地方,是Chris在嬉皮士的房车露营地的那一段,温暖而放松,没有追求“崇高”的欲望了,压迫自然消失。要说我在这片子里真的嗅到了一点“自由”的气息,那也就是这些嬉皮士给把持着一个新教禁欲主义的观念的Chris所造成的这个反差(尽管Sean Penn的本意很可能是把嬉皮士运动也生吞活剥的一块儿塞到“崇高”崇拜的框架里来)。我看电影的时候忽然意识到,“自由”这个词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只存在在群体之中,在禁锢中绽放出来才有意义,人才能感到“自由”。而另一方面,人不可能永远享有“自由”,脱离人群后单个的人自然而然将失去追求“自由”的渴望。
  真的在与世隔绝中实现绝对意义上的“自由”了,恐怕就会像我所在网上看到的真实中的Christopher McCandless在bus上最后的遗言:scar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8:32:5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到了一个可怜的人。

原生家庭的不幸,也许是他走进荒野的原因,也可能不只是这样,毕竟他在大学里,还多读了巨多巨多的书,还蛮有“思想”滴——话说,如果书读得多了就要跟这老兄一样,俺宁可孩子以后少读一点,少想一点,活着不是找罪受。

除此之外,啥也木有。

想到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不愁吃穿之中,我们生活在山顶上,没法子让他生活在山脚下,甚至连让他感受山脚下的生活都做不到,因为那样做实在太不真实——对我而言,就是太虚伪了。
他要接触自然,也需要这样的走下去?人到中年,看着片子,不由自主的就会映射到自己的生活——过去、未来、家人——上面,真是不由自主。

如果说,主人公是在寻找自我,那么可悲的是,我真的不知道他这样能不能找到自我。
我的感觉,他在放逐自我倒有可能的。尽可能的远离文明,远离世俗,就能独善其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22 09:05:06 | 只看该作者
很少看电影了,看到标题还以为说“荒野求生”,就进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22 09:08:43 | 只看该作者
还没有看!

点评

我觉得好压抑,很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 0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5-17 17:29 , Processed in 0.07902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