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5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认同谁的观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9:3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读了两篇有关教育孩子的文章,很有意思,现转发过来。哪篇对你更有启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9:36:4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的孩子像少年乔布斯那样不合群、成绩差……

 
史蒂夫·乔布斯小时候并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他显得孤独 、不合群,运动能力也较差。他爱捣乱,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几次被学校勒令退学…… 但是,他对某项事物有着狂热的兴趣,他在看似“不务正业”的事项上投入太多热情和时间。
如果你家有这么一个孩子,你会怎样呢?
我想,我们一定hold不住了:这可怎么办呀?这么一个捣蛋鬼!差生!身体协调性那么差,还不合群!看着别的孩子,我真觉得丢脸!
也许,我们会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置之不理:连学校学习都学不好,还弄什么半导体电子产品呀?还不给我乖乖地回家来好好学习!
然而,我仔细阅读《乔布斯传》,我发现乔布斯的养父母有一些“令人赞叹”的举动:他们接纳了乔布斯体育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弱项;他们在乔布斯屡屡被学校勒令退学的情况下,依然相信那不是世界末日,“前面还是有路可走”的;乔布斯的养父母默默地支持他对电子产品的狂热;甚至在乔布斯执拗地求索自己的出生真相时,也给予理解。总之,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艰难过程中,hold住了。因为他们可以接纳这个孩子,接纳他独特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他们就坚持下去了。
以下是我对小学和中学阶段的乔布斯的梳理,材料来自《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
 
一、与人相处方面显示出弱项
 
多年以后,一位同学这样描述他:他是一个孤单的、爱哭的男孩。史蒂夫与这位同学曾参加过同一支游泳队,这也是他参加的为数不多的体育运动队。“如果失败了,他会自己跑到一边哭泣。他和别的同学也很难相处,他就是这样一个家伙。”
 
二、几次被勒令退学
 
史蒂夫小时候形成的善搞恶作剧和任性的品格很快地就表现了出来。由于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他认为做这些作业纯属浪费时间),学校几次勒令他退学。
 
三、体育是弱项,但对电子器件有着超人般的激情
 
(史蒂夫在中学结识了比尔· 费尔南德斯。)他们俩都不适合做运动员,因为他们都身材矮小、体型瘦弱,动作的协调能力也不好,但他们个性强烈而鲜明,都被同学视为不易接近之人。而对于他们两个“局外人”来说,电子元器件是最好的玩伴。他们可以在学校附近孤零零的生产车间里找寻到自己的快乐,躲在里边一玩就是好几小时。他们可能已被同学们看作是“古怪”之人,但在那时,费尔南德斯和史蒂夫已在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包围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科学技术氛围。
 
四、虽然大多数老师都不看好史蒂夫,但是竟然有一位老师很看中史蒂夫
 
  在史蒂夫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受到一位名叫伊莫金·特迪·希尔的老师的深刻影响,这位老师也最终改变了他的人生。“她在我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史蒂夫说:“她教四年级提高班的课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了解了我的情况。她极力敦促我学习,甚至会这样说:‘我真希望你能完成这些作业,你要是能完成我就给你5美元。’就这样,希尔老师激起了我内心的学习热情。”
  史蒂夫在那一年学的知识要比小学其他任何一年都多。他的老师想让他跳过五年级直接进入这个学校的初中学习。 
 
五、酷爱电子学,被电子产品深深地吸引
 
史蒂夫10岁的时候,他对电子学方面的兴趣就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一些小型电子产品深深地吸引着他,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他一直想弄明白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史蒂夫的家地理位置很好,惠普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电子公司的工程师都在这里居住。每逢周末,一些工程师就会到自家车库做些维修工作,他们对史蒂夫这个孤单、好学而又勤劳的男孩非常欣赏。有一次,一位工程师从实验室带回来一个碳晶麦克风给他玩。史蒂夫对这个麦克风非常着迷,并问了很多细致的问题。以后,史蒂夫就经常到他家来玩,工程师对这个早熟的男孩印象颇好,于是就把麦克风送给了史蒂夫。
 
六、11岁说服父母搬家并换了一所中学,显示出史蒂夫的见识和意志
 
 史蒂夫心中的自由精神和超常的智力水平在克里滕登中学这种混乱的局面下,也毫无施展和提升的机会了。他渐渐变得郁郁寡欢,并感到深深受挫。这种情况也促使史蒂夫改变了他的想法,他决定下一年不去这所学校上学了。那年夏天,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爸爸。经过长时间商量,保罗和克拉拉接受了这一现实,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史蒂夫就会变成不良少年。他们知道是该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他说他实在不想去那所学校上学,”保罗·乔布斯回忆道,“因此我们只好搬家。”
史蒂夫在11岁的时候,就能以足够的意志力说服他的父母搬家。他这种刚强的个性加上做事专心的品性,使他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这一点在史蒂夫小的时候就显现了出来。
之后,史蒂夫换了一所较好的中学。

 
要说乔布斯的弱项,那真的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他个性不合群,身体协调性比较差之外,他还是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孤儿,他的养父母是收入平平的蓝领阶层。
要说乔布斯的强项,那真的也有点儿“不常规”,不为一般的教师或家长所接受:对电子器件狂热的兴趣和躁动不安。
然而,乔布斯的养父母以一种朴实的父母之道养育孩子:接纳。他们接纳了乔布斯的弱项,视其为平常。同时,他们肯定并接纳了他为人不解的强项。乔布斯的养父母从不将自己孩子的弱项跟其他孩子的强项比!然而,他们培养出来了一个可以通过电子产品改变世界的人。

这就是接纳的巨大力量,虽然朴素,但给人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9:39:14 |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人,不能以天才的方式生存

那一年,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出版,一纸风靡。我还来不及看(我那时的枕边书是《育儿百科》,有事没事猛翻),先与朋友讨论。朋友冷冷地说:“有什么可看的?她儿子很平庸。”
 
我恰好在网上先看过书里的《给河马刷牙》,觉得深觉我心,立刻以龙应台的原话答她:“假定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朋友几乎是劈头盖脸在痛斥我:“一个国家有几个动物园,一个省份才一两个?全世界才有几只动物园里的大象?而中国有多少人?如果这是一份体制内的工作,竞争会更加激烈,只怕不是211大学畜牧大学研究生以上学历,都没资格投简历。公务员、会计,全是平庸的职业,是那么容易的吗?你去问问考公务员那些人!”
 
朋友的火气把我吓到了,她那痛心疾首,就像一个恨铁不成钢的母亲——没错,她确实是。
 
她曾是市级高考状元,当地政府还发了一笔奖金给她家。她自己倒不觉得有什么稀罕,因为从小被目为神童,从没拿过第二名。她正常地博士毕业,进入大学任教,生儿育女——开始面临一生最大的难题。
 
她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送孩子去早教,因为觉得不必要,“我们也没上过这些呀”。孩子上了小学,成绩一直摆尾,她也没觉得了不起——男孩子开窍晚。等她意识到,按《裸猿》所说,男孩的大脑要到23岁才正式发育成熟,而如果任由儿子发展,可能到那时无法大学毕业,她开始慌乱。
 
她太聪明,有智识阶层的傲慢,所有中小学难题一眼看到答案。她不能理解为什么儿子苦苦思索而不可得,也没法把自己的所知传给儿子。要不要送孩子去上奥数或者坊间其他的补习班?已经错过了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年纪,孩子不肯,她也没招。
 
我猜她在安德烈身上,看到了自己孩子未来的命运:安德烈是中德混血,双语背景,父母都是博士学位,母亲更是人中龙凤。但他21岁才上大学,而且是在母亲任教的学校——这里面有多少是他的真材实学,有多少是拜母亲之赐?德国福利甚好,安德烈显然会一世无忧,平庸者也一样能过着稳定愉快的生活。但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人人都要拼命才能讨得一碗热饭吃。
 
她时常以严肃的口气跟我说:“小孩子还是要逼的,否则养不成好的习惯。”但还在若干年前,她用轻描淡写的口气跟我说:“没什么可逼孩子的,等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随时开始都不晚。”严酷的事实是:也许他永远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而“随时不晚”是对老年有志向学者的安慰。
 
我想起《女子与小人》里面,龙应台的小儿子不肯学游泳,敷衍练琴,龙应台也只说:“好,现在我不强迫你了,但是你长大以后不要倒过来埋怨我没强迫你啊。”
 
也许,儿子不埋怨,母亲会自怨。
 
安德烈1985年12月出生,快30了。
 
我阅读育儿书的脚步没有停下来。我在网上看到一本台湾女作家的书,写女儿的童言稚事。女孩的祖父母、父母全是作家文人,四壁皆书也,来往也都是雅士,女孩就在文化与一群猫的簇拥下慢慢长大,爱好花鸟虫鱼,五岁能写五言对句,画的画更是气势万千……
 
我正看得无比艳羡,网上连载已经告一段落。正好我与朋友们吃饭,兴致勃勃地说:“我要把某某书买回来,学习一下。”
 
席间的小朋友断然说:“不要学,这个女孩教得不好,是个小*。”
 
“小*?是什么?”
 
我的无知顿时在饭桌上掀起一个小高潮,群雌粥粥向我普及“T”“P”“H”等诸般常识,我懂了仍然不以为意——我自己,也经历过探索性向的青春期:“这有什么了不起?”
 
她们反问我:“那你觉得,什么了不起?”
 
我说:“健康、快乐……至少要自食其力。”
 
但是,据说,女孩没有做到。小时候,父母带她去邻近小公园玩沙子,父亲担心她捡不到好看的石头会哭,会帮忙在沙坑里到处挖,再偷偷扔在她面前。被过度保护的女孩,内向羞涩,渴望友情却不擅长寻找。母亲带着她脱离制式教育,动不动讲:“今天不要去上学了,我们一起去咖啡馆吧。”看女儿放学早早回家就会讲:“以后放学不要这么早回家,先去外面逛逛啊。”同学们也接受了她的不一样,说:“你将来是要当作家的,成绩对你没有用。”很自然地,不太和她来往。被目为异类,成为永远的边缘人,这种感觉,不好受。
 
大学毕业后,她没有去外面上班,跟随了一位与她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艺术家,亦生亦徒亦助手。生活始终在一个小圈圈里打转,而她,没有成为作家,也许根本没有写作。
 
总之,她不开心。
 
我还是买下了这本书,字里行间读出女孩的寂寞,她为自己虚构出了幼儿园玩伴——那至少说明,她确实没有交到真实的朋友。而她的母亲,要到她毕业才去问老师,如果这不是为了加重戏剧效果的荡开一笔,是否能说,母亲爱她,但确乎粗心大意,没有像一般母亲那样,对她的一举一动都无比悬心?
 
女孩86年的,也快30了。
 
天才,与普通人之间是有隔膜的。他们不懂得我们的愚钝,也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见知识宝库仍袖手旁观。他们往往是拿书就看,一看就通。智慧是他们的大杀器,拥有此,即使怪僻、冷漠、不谙世事、自私自利……都能被原谅。但如果,他们的孩子也是“我们”中的一员,此刻的隔阂,或者就将是终生遗憾。
 
(《生活大爆炸》中的Sheldon绝顶聪明,有诸多怪癖。但这样的人恐怕只有在电视剧中才会总是被人原谅。)
 
也许,不确定你孩子是天才之前,先按普通孩子的方式养育他/她吧。何必以精英的骄傲,替儿女们拒绝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特立独行需要资格,大部分人绝对没有。真正的天才会脱颖而出,有足够随心所欲的权利。而普通人,不能以天才的方式生存。

点评

龙的儿子很平庸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7 15: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15 21:06:46 | 只看该作者
很难一概而论,也很难完全按照其中的一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15 22:15:13 | 只看该作者
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都平庸,我们没有把孩子当成天才。但是总希望在普通人的竞争中,他能更多一点优势,多一点选择的余地。
这两篇文章的观点不矛盾呀。
如第一篇,如果我的孩子连平庸都无法做到,我又能做什么呢,只能接纳,无条件接纳。我爱孩子,不是因为他优秀,而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孩子。若包容中结出了硕果,那是上天的垂怜,但大多数人是没这个福分的。
如第二篇,如果我的孩子能有优秀的表现,我自然是要培养的,不会因此把他当作天才,但也不会听之任之。象龙应台的态度就很自然啊,有期望,有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15 23:11:00 | 只看该作者
没看出矛盾来~

本来没有社交障碍的孩子,不要生生地让他脱离人群;天生有社交障碍的孩子,不要求孩子孩子有较多的社交活动。

与天才无关,只是要顺其自然。这个自然,包括孩子的天生能力倾向的自然,也包括社会环境这个自然。

点评

顺其自然~是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6 09: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16 08:59:28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到的是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特点(优势和劣势,都是),有针对性的去培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16 09:54:31 | 只看该作者
我到喜欢第二篇的,有现实的一面,也有温情的一面。不过看看就可,文章这种东西不能读太多,容易被文章框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17 00:52:46 | 只看该作者
即便不是天才,只能是一个普通人,孩子也应该有他独特的个性和气质,他一定会有一些方面超出平均水平。热爱和天赋会引领孩子走向成功。所以我不觉得只是天才,才需要接纳和宽容,所有的孩子都需要。
当一个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路都是别人安排好的,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趣味。如果是我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下,逃无所逃,我也会觉得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做河马管理员其实也很好啊,我从来不觉得这样平庸。我很担心的是把河马管理员给做平庸了,给大象洗澡都洗不明白,正如龙应台的儿子。真正热爱某项事业,在这方面又不低能的人,不会平庸。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6 谢谢你了,你的见解总是能给人启示。
helenminliang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8:46:1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上学后,总是在接纳、容忍与引导、按部就班间摇摆。

就像龙应台说的::“好,现在我不强迫你了,但是你长大以后不要倒过来埋怨我没强迫你啊。”

不要等长大,其实八岁多的女儿已经埋怨过我了。有次她考试成绩不理想,我安慰她:没关系,你因为在幼儿园时,没花时间学认字,别人花的时间多,现在比你好,很正常。女儿埋怨道:为什么你不早点教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9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2:59 , Processed in 0.321320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