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5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初中家庭教育反思之二--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1:5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说应该赶紧总结一下孩子初中阶段我们的家庭教育了,现在老年痴呆得厉害,再不写就全忘光光了。正好小小妈上次在空巢贴里问怎么让孩子不随大流,因为要说的话多,干脆就开这个贴吧。

这个让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严格说起来并不是初中特有的教育,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很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其实是我们从孕育小生命一开始就很明确的:我们希望他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基于此,一直以来,我们都特别注意保护他的独立思考能力,保护他自己的思想。

这里需要首先明确几件事情。

第一是独立思想不等于特异观点。这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地方,每每说到独立、个性,大家就会想到“特立独行”,或者是与众不同。但我有我的独立思想,是指这个观点是源于我自己的,不是捡他人的现成的,而不是说我的观点和他人的完全不一样。比如一朵花,大家都说它是香的,我去闻了,发现味道很好闻,跟香水似的,我也会说它是香的,这时候,这个结论是我通过实践得出来的,经过我自己大脑的分析处理得出来的,所以是我自己的观点。可是,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容易忽视这种看不见的大脑加工过程,而简单地把“与别人不一样”当做“独立思想”,通常所称的叛逆也常由这种“要与别人不一样”而衍化得来。

第二便是刚才说到的看不见的大脑加工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思考过程,执行这个过程的能力也就是思考能力。思考能力不是说与生具来的,它需要我们不停地通过锻炼来使之得以发展,锻炼的机会越多,这个能力发展得也不越快。

第三则是“乖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所以,一定要给孩子充分的发言权,尊重他经过思考后表达出来的想法,也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家共同讨论。

第四需要注意,对于已经开始有自我觉醒意识的青少年,最大的奖赏是“平等、尊重和信任”,所以,无原则的表扬其实会起到相当的负作用。

在不尊重孩子的想法这一点上,俺是吃了苦头的。事情发生在孩子小六那一年,因为小学基本上每年孩子都参加了CCTV希望之星风采大赛,但从在市转转,到进入省复赛、半决赛,孩子每次有进步,却总是进不了全省的前十,所以小五那年,孩子自己设定目标:来年比赛要进全省前十,为小学的比赛生活结个豹尾。初赛自然很简单,孩子因忙于功课,也没怎么准备,等到复赛前一天了,才匆匆弄完演讲稿。第二天马上要出门比赛了,俺看了他的演讲稿,发现有个地方不对,跟他说要改。孩子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于是我们之间发生了冲突,最后孩子说:“这是我的比赛,你要改了稿子我就不去比赛了。”我说你这样的稿子去比赛也白搭,要去就要改。我强硬的态度更是激怒了这小狮子,他坚决不去比赛了,改不改稿子都不去。我看看时间一点点溜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跟他说,如果这次放弃,就意味着放弃小学阶段冲进全省前十的愿望,所以请他仔细考虑。小人在认真考虑后说:“不去!”于是,那年,咱们在第二步就放弃了。其实孩子那个时候也已经是骑虎难下的了,所以后来看见同学特别是有好朋友一路前进时,还是很后悔。幸好那年正赶上学校组织他们参加21世纪报和卡西欧联合办的英语口语大赛,他最后在川渝地区决赛中胜出,参加了全国的半决赛、决赛,得了二等奖,也还算得上是进了全省前十。事后我们也逮着一个机会跟他聊天时提起过此事,不是追究对错,只是说因为和别人斗气而放弃自己的目标不划算,还好后来有另一个机会,要不不就后悔死了。

而吃一堑长一智,俺在希望之星的比赛问题上摔了跟斗,在后来21世纪报主办的比赛中,为了决赛,臭虫放弃了另一所私立初中的自主招生考试,俺那是咬紧了牙关给出了支持的笑脸,虽然当时心疼无比,但后来臭虫对我处理此事的态度给予了高度认可,而事实证明他的选择也没错,什么事情能比这个更能建立他的自信呢?在他继续为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他又咋会不仔细考虑以期由此而得到的行为决定得到亲人的认可呢?

于是,事情转向了小升初。放弃了另一所学校的招生考试,意味着两所私立学校之间的PK他已经没有主动权了,幸好因为有华赛一等奖,有两所公立学校打算招他,其中一所正好在我们从家往上班的路上,是我们认为的理想之选。小人家不干,给了一个理由坚持留在他当时在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晚上布置的作业九点做不完可以做到十点,十点做不完还可以做到11点,住校就不一样,反正9点半熄灯,就啥子也莫法做了。因为知道他是思考过的,所以我们尊重了他的选择,而事实证明,没有这个选择,他根本不可能在三年后上坡。

要说这个决策过程中,他一点不受外界干扰那是不可能的。学校老师的留优工作做得是非常到位,家长们其实都知道孩子被洗脑了。可是,如我前面所说,我们谁不是被洗脑的呢?我们所做的任何判断和决定,不也是依赖于我们从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吗?所以,要想孩子不受影响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只能在事后利用各种机会,让孩子学习怎么更全面地了解信息,更好地分析获得的信息,有理有据地做决定,而不是盲听他人的话。我们在孩子进入初中后,每每有人问起他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学校,我们会表达他当时做决定的理由:作业和熄灯的问题。这样一次次强化给他一个概念:做决定是基于一定的理由才是合理的。除这一问题外,他还有很多机会做决定,我们都会问他理由,只要他能给出理由,并且是他思考以后的理由,那么往后我们都会表扬他,或者在他盲目跟风时以他自己曾经的成功例子提醒他,他也就容易接受。

很多时候,我们还容易犯的错误是,以为我们了解孩子,做决定时会代劳,但做的决定可能是他不喜欢的,也有可能仅仅代劳这件事就让他不喜欢了,于是发生矛盾。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要勇于承担自己犯错带来的后果,而不是用“我为你好”的理由让孩子来承担后果,孩子学会的就不单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还有“当自己错了时,修正自己的想法”。有一次,孩子班上家长们约着周末带孩子去某农家乐打真人CS。想着这是男孩子喜欢的活动,俺毫不犹豫地就替他报了名。但我又不太清楚这个怎么个玩法,所以电话上跟他讲时,他就拒绝去,俺咋办呢?回头跟组织者道歉,放弃参加。很不幸地,另有几个家长看我们不参加,马上也取消了自己孩子参加这个活动,结果活动人数就不够了,弄得组织者又到处找人。好吧,这边弄得不安宁,那边臭小子跟班上同学一合计,发现这个活动真的是挺好玩的,又找我,要求要参加。毕竟是俺没介绍清楚惹的祸,俺只好又厚着脸皮求加入。最后的最后,孩子玩得很高兴,也知道我们是真拿他的意见当意见,所以有啥事也不敢轻易表态了,会问清楚了再说。当然,一旦他有啥事情是问清楚了再表态,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我们事后又会到处宣扬他的“全面考虑问题能力”。

呵呵,反正,一句话,尽量建立良性循环吧。

(为便于查阅,给出前面两篇文章的链接:
http://club.etj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688&extra=page%3D1
http://club.etj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76

点评

很喜欢99的贴,我发现自己的问题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9 16:30
每次读happy_99的帖子都受益匪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5 22:45
看了99的这个帖子,发现自己还是有些误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 19:27
99总结的真好!学习了,不过事事无常啊,刚刚看到说美貌美国白人小姑娘SAT1,2都满分,仍被前10 的大学拒了,只去了乔治城大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5 09:44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uliwu57 + 2 很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1-14 22:5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悠悠 于 2014-1-14 23:03 编辑

的确,尊重孩子的想法很好。

俺家这位呢,最近为了语文学习的事,也闹了不少事情出来。
先是学校强硬声明,我们这样语文不好的,中学恐怕不会要,我们尽早考虑,是从了呢,还是不从,自己另外打算。
好吧,我们好端端中文比英文好进了学校,现在孩子完全不喜欢中文,老师说,家长不配合,俺自认为买中文书比英文书多多了,带孩子读中文书比英文书的能力也强多了,自然觉得也很委屈,觉得是老师的导向有问题,导致孩子兴趣强势转向英文,以至于语文差到只能及格而已。
不过呢,既然孩子还是喜欢这所学校,想上下去,俺们以努力提高语文为上。
可是孩子对语文的反感已成常态,临近期末,每天为让他多听写一些生字、读点中文书,不知道杀死俺多少脑细胞。
今天实在受不了了,跟他说,目前也就3条路了:1、写字、听写、背课文;2、啥也不干;3、读中文书。第一条,提分效果明显,但比较枯燥;第二条,明显就是找死,不想读下去了;三呢,长远来看不坏,不过也基本等同找死。儿子跟我滔滔不绝的分析他的语文成绩为什么不好,不是字的问题,是作文扣分多,阅读理解扣分也多。。。ok,作文和阅读理解神仙也没法子给他短期突击,现成的佛脚,你到底抱不抱?儿子想了想说,123都不要,人家决定要写字+读书,背课文是不用想的了。好吧,他决定了,俺也没法强求,就这样了。找死也好等死也好,等事到临头了,他自然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

最近跟一个妈妈聊过,她儿子看过《可可西里》之后,说用两个字总结,居然是“选择”。很多时候,人的行为无法用“对错”来衡量,无非选择。那孩子真厉害,现在也才六年级,已经可以如此深刻。
俺们这小家伙呢,总结是不会的,但亲身经历一些选择的后果,还是可以的。最坏的结果无非上不了他自己喜欢的学校,一次违背自己想法的选择,也许反而能刺激他一下,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亲密关系。
不管我有多希望他一帆风顺,眼看着他一步步的往事与愿违的方向走,我也只能给他足够多的提示,看着他懵然无知的去踩线。

点评

不喜欢肯定有很多原因:老师教学方式无趣、教学内容陈旧、课文诡异,等等等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 20:46
奇怪,怎么会不喜欢中文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 19:29
孩子的决策能力其实很强,很多时候我们的代劳压抑了他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5 1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15 07:5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大姑娘 于 2014-1-15 07:55 编辑

想什么来什么呀。
99 说到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现成就有一个事例。
之前放学路上一直听袁腾飞历史,上周历史考完了,商量给她开始听蒋勋。
她同意了,还说课本上有提到过蒋勋,当时就猛翻了一阵子书。
听了第一天,她就说蒋先生说话“不连牵”,本地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说话不清楚的意思吧。
我说再听听看。
第二天听,她更生气了。
蒋先生说到男女恋爱都是女生诱惑、男生攻击,和动物差不多。
第一,她说动物界多数是雄性通过展示自己来诱惑雌性,蒋先生不懂生物。
第二,她说蒋先生把美好的东西说得太直白,文学之美被他说得一点也不美了。
表示不要继续听下去了。
我这会儿这发愁,是软磨硬泡让她接着听呢?还是换个其他什么听听?

点评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没有什么书是非读不可的,所以孩子不喜欢就不听呗。类似的熏陶可以很多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5 22:48
建议孩子听一大部分,这样才能比较充分地评估是不是真的不喜欢呢,如果仅仅因为前面一点点内容不中意错过一个好书 多可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5 12:43
是,她不喜欢听,干嘛要强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5 10:24
我建议不听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5 10:18
孩子说得有道理,既然不愿意听就别听了吧。其实蒋勋讲的也是他自己的理解,有很多望文生义的地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5 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15 09:46:26 | 只看该作者
那小姑娘家境好,还读当地有名的公立高中的,所有人都不理解为何前10 会据

点评

毕竟和前10 的排名有差距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5 12:07
乔治城不也挺好的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5 1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15 10:26:54 | 只看该作者
我承认,我做到了尊重,但不够充份。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15 10:41: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大孩子要有大孩子的方式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8-27 15:24: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说得很好。我们也应该好好地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8-28 21:17:07 |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上。
优秀的家长教养出优秀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9-2 16:16:59 | 只看该作者
确实要反省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9-4 00:21: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我不觉得初中的孩子能全面地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合理的选择。这个应该是家长的责任,孩子可能在某个方面有他的诉求,而家长应该站的高一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弊。 而我觉得说服孩子的方式最好是先和孩子统一一个大目标,在这个大目标下分析利弊比较容易取得统一意见,而不是就某一事件纠缠。 我们家丫头很早就定了本科出去,小学我们在一私立学校,小升初时我们在学校搞的内部选拔考试中考了年级第一名,学校希望我们留下读初中,并给我们一笔不菲的奖学金,而孩子也不愿意和好朋友分开。 但是我最后还是说服孩子选择另外一所公立学校,原因很多,比如该公立学校和教育局关系很铁,有一些特殊资源,可能对出去更有利。还有如果在公办学校呆着不满意,高中可以再考回私立,但是在那个私立学校对成绩好的孩子有种种利诱威逼,你可能会失去一些其他机会,只能上他的高中,他的高中虽然出去的人不少,但绝大多数是英联邦国家,美国方向普遍录的不是太好。孩子在想出去的前提下,还是愿意接受我的建议。 有些选择不影响大目标,只是走快点还是慢点,我愿意充分尊重她的想法,比如她愿意看书,但不愿意跟读,也不愿意背书,我没意见。 对于大目标,我也愿意尊重她的想法,毕竟是她自己的人生。我给她分析过出去读和在国内读的利弊,表态:出去读我们支持,国内读我们欢迎。重点是要尽早定出目标,尽早规划,我们是帮助她的,不是指挥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13 , Processed in 0.11731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