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elenminli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外活动] 妈妈爸爸们的读书楼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4-4-18 13:25:32 | 只看该作者
大大姑娘 发表于 2014-4-18 12:21
9  路西法效应,暂停
11 教育应该不一样,暂停
13 莫言的蛙,已听完(再也受不了那个废话奇多的播音员了 ...

小狗钱钱,已读完(如果早一点读到这样的书该多好,说不定现在就是百万富翁了)

我貌似很早就看过,现在还是穷人

点评

哈哈,说明不能学以致用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9 14: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4-4-21 10:32:22 | 只看该作者
今年看的第十至二十本书是银河帝国·基地、 银河帝国2·基地与帝国、 银河帝国3·第二基地、 银河帝国4·基地前奏、银河帝国5·迈向基地、 银河帝国6·基地边缘、银河帝国7·基地与地球、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银河帝国9·钢穴、银河帝国10. 裸阳、银河帝国11.曙光中的机器人。
这套书共有15本,而我在图书馆只找到了11本,终于把这11本都看完了。
看完这11本,我就在想将来人类会不会真的不敢暴露在户外?会不会有一天我真了忘了地球是人类的发源地?地球人真的再也吃不到天然食品了?

点评

我买了7本,那还差一多半没有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7 10:52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umimi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14-4-22 07:49:0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喜欢重读书。
读完了《少有人走的路》
【感悟】重读这本书,收获颇多。文章分了四部分: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除了“成长与宗教”部分,因我看的云里雾里(如作者所言——我目前还是认为自己没有宗教信仰阶段)而简略翻过之外,其余三部分均很仔细地读过。
关于“自律”,我觉得收获比较大的是“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我在工作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拖延,这也是来这个论坛的主要原因。而拖延的主要表现就是——获得即时的满足感,例如一系列的任务,往往是将最简单而不是最重要的放在前面做,导致重要的任务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拖延。
缺乏“自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恐惧,恐惧即将面对的事务,而恐惧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懒惰”,不愿意改变,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对于没有更高的要求。因为改变,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需要走出安乐窝,需要克服自己的惰性。
“承担责任”是“自律”中的一个和总要原则。对待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面对问题,并努力解决,而不是逃避或者消极对待。问题不会自己消失的,如果不解决,只会由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让自己处于非常的被动。
要想使自己的心灵获得成长,不断成熟,唯有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努力。“人生苦难重重”,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够创造快乐,减少人生的痛苦。
真正的“爱”,也是需要克服“懒惰”的。爱,不仅仅是语言,是想法,而要付诸实践,这就必须克服懒惰。简单的例子,你说“爱”自己的孩子,那么你有没有耐心的去倾听他?有没有耐心的去跟他交流?还是简单的应付他,还是简单的命令他?真正的爱,一定是需要克服懒惰,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爱心的。
关于“爱”这一部分,自我感觉做的不错。对爱人没有束缚,只有相互良好的影响;对孩子,充满耐心,并且不断学习思考与其沟通的方法。真正的“爱”,我认为是通过不断促进自己的心智成熟,自己不断成长来实现的。
“神奇的力量”这一部分提到了潜意识。我觉得这一块,要锻炼自己的敏感性,对外界的变化,对自身的反应,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也要觉知外界在告诉你什么。

点评

有兴趣,找来看看  发表于 2014-10-21 11:17
mark:《少有人走的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3 16:49
我这两天也在想呢, 懒惰真是人生大敌, 行动的懒惰\思想的懒惰... 也去找书来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7 11:36
这本书确实很值得一读再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2 16:53
今天正给人推荐这本书呢,所以翻出来再看一遍,很不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2 1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14-4-22 11:05:21 | 只看该作者
我最近读了《小白素食日记》,就是一照片很漂亮的菜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14-4-25 13:2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ye妈妈 于 2014-4-25 13:24 编辑

今年看的第二十一本书是《看脚趾懂孩子——解读孩子心理的脚趾阅读法》。这是第二次看这本书了。
脚趾阅读是基于对脚趾形状、姿势、长度和脚趾甲各种形状的观察和解释。脚趾阅读不同于看手相,脚趾提供性格和行为方面的信息。翻翻这本书了解孩子的性格,便于和孩子的交流。

QQ图片20140425132319.jpg (27.78 KB, 下载次数: 0)

QQ图片20140425132319.jpg

点评

啊,还有这样的奇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9 14: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14-4-25 13:41:41 | 只看该作者
杨澜的《凭海临风》---休闲翻翻,虽有堆砌之嫌,但对孩子而言其中也有励志的地方;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除了想了解中国哲学演变史外,还想探寻一下这位拥有30多个博士学位的大家做学问的路数。正在进行中。。。
同时胡适的《四十自述》,自传,进行中。。。

点评

哪里哪里,只是有点好奇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6 16:38
读的书好深奥啊!等我进入阅读状态后,我也要尝试这些有营养的大部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26 15: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14-4-26 15:4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豆妈妈 于 2014-5-7 12:45 编辑

4月26日

花两天的时间读完了《深夜加油站遇到苏格拉底》。
一直有朋友在推荐这本书,前两天在给儿子买辅导书的时候,顺便就买了。在之前看过一些灵性修养的书,感觉这本书在文章结构上与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很类似,通过故事将有关人生的哲学、灵性的知识(or智慧?)传授给读者。当然,按照出版的时间推算,这本书是在《遇见》之前的。这本书在读的时候我是边读边划的,把一些第一次读就有触动的内容划下来。我当时觉得,如果这本书有分量,我应该不止读一遍的。
·        丹和苏格拉底初次见面,苏格拉底平地跳到屋顶,丹问他,苏格拉底回答:“我在做什么,我知道得一清二楚....问题在于,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我们真是要时时刻刻问问自己: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        “我叫什么不重要,你叫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名字以外和问题以外的东西。” 人的一生中,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名誉?金钱?地位?。。。。。
·        “你怎么知道你不是一直都在沉睡?你怎么知道你此时此刻不是在睡觉?”
·        “丹,你看到的这个世界,是个学校。生活是唯一的、真正的老师,它提供了许多经验。”
·        “所有你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在你的身体里面;宇宙的奥秘就铭刻在你身体的细胞当中。” 怎么读取身体的智慧?怎么倾听自己的身体?
·        “知识没有心。再多的知识也不能滋养或支撑你的心灵,它永远也无法带给你终极的幸福或平静。生命所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而已,还得有热烈的感情和源源不绝的能量。生命必须采取正确的行动,才能让知识活过来。”
·        “你最好为你现在这样的生活负责,而不是为你所受到的困境去责怪别人或环境。等你睁开眼睛时,你会看到你的健康、幸福和你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大部分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永远不要推卸责任、不要有任何借口
·        “当你完全为你的生活负起责任时,便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        “如果你选择改变现状,你就可以改变未来”
·        “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等于在自杀,他们抽烟、喝酒、压力过大、暴饮暴食,虽然要花上三四十年的时间才会杀死自己,可是照样是自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于自杀
·        “一切事情都有目的,就看你怎么去善用它”——太棒了!
·        “并没有所谓的意外,每一件事情都是一项功课” ——太棒了!
·        “想要铲除旧习的话,不能把全副的精力都集中在摒弃旧习,而是得集中在建立新的习惯上”
·        “你不必控制情绪,情绪就跟气象变化一样,是自然现象,有时是恐惧,有时是忧伤或愤怒。情绪并不是问题所在,关键在于如何将情绪的能量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        “丹,吃的乐趣并不只在于食物的滋味和肚皮饱足的感觉而已,学学享受整体的过程——之前的饥饿,细心的调理,把餐桌布置漂亮,咀嚼,深呼吸,嗅嗅味道,品尝滋味,咽下,用餐后那种轻盈却洋溢着能量的感觉,以及在食物消化了以后,你甚至能享受到轻易将食物充分排除的过程。一旦你全神贯注于过程当中的每一个元素,就会开始欣赏简单的饮食。”——享受慢生活!
·        “宁可尽全力而犯错,也不要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地避免犯错。”
·        “死亡并不让人悲伤。让人悲伤的是,大多数人根本就没真正活着”
·        “丹,肌肉硬是正常的,但是你必须超越正常,超越平常、普通或合理。你一直设法在平常的领域中变得优秀,现在则要在优秀的领域中变得平常。”
·        “记住,时间就是当下这一刻,地方就是这里。”now and here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14-4-27 10:51:17 | 只看该作者

9  路西法效应,终于看完了这部书
这是一部让人有时觉得枯燥、有时令人感动,而更多让人思考的书。
以前在新闻里听到曼德拉和圣雄甘地的事迹,都没有什么感觉。
而这本书里短短的一节(大概还不到一页纸)描述,却让我对这两位英雄人物不禁肃然起敬,同时也忍不住眼含热泪。

邪恶与英雄之举都来源于平凡人的平庸性。
做出英雄举动或者抵制邪恶的十个步骤:
1、我犯错了
2、我会很警觉
3、我会负责任
4、我会坚持自己的独特性
5、我会尊敬公正的权威人士,反抗不义者
6、我希望被群体接受,但也珍视我的独立性
7、我会对架构化信息维持警觉心
8、我会平衡我的时间观
9、我不会为了安全感的幻觉而牺牲个人或公民自由
10、我会反对不公正的系统
“我们来到这次深入黑暗之心的漫长旅程尾声,而我们将带着最终的信息返回:应当赞颂英雄式行为和英雄人物。
我们将以集体心灵中更巨大的良善,以及凡夫俗子们立志成为个人英雄的决心,打击并最终战胜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邪恶。”
斯大林时代的囚犯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善恶之界存乎一心,谁愿意摧毁自己心中的一部分?”

11 教育应该不一样,暂停

15 乔布斯传
因为觉得好听,就推荐小小一起听了几集,但是她不喜欢,打算明天开始自己加速听完

16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计划今天看完
看这本书是因为报名了公司内训师的培训,作业是做一个演示PPT。
我拟的题目是“如何培养高效的工作习惯”。

17 邻家的百万富翁:美国富翁的惊人秘密
决定开始理财,所以打算将前面的书收尾后,开始集中看些投资理财的书。
这是一本出版比较早的书,但也不乏可借鉴的许多思路。
首先,我开始记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14-4-29 08:21:24 | 只看该作者
曾经看到群里的元元妈和Bily妈推荐《万物有灵且美》,前两天终于买下了《万物有灵且美》、《万物既聪慧又奇妙》和《万物既伟大又渺小》。昨天看完了第1部----《万物有灵且美》。

开始,我没有料到是一篇篇的小短文,刚翻开书我还担心呢,因为近来浮躁的我很难耐下心来看一些唯美的文字。但是,当我一篇一篇看下去后,就爱不释手啦,结果3天就看完了。
我被吉米.哈利对生活的爱所感动了。吉米.哈利是个兽医,这本书主要写了他从医生活中的人、事,当然主要是围绕着小动物们写的,这些动物包括牛、马、羊等牲口类的大型动物,也有猫、狗等小型动物。其实,这些小故事,如果不是作者有这样一双热爱生活的眼睛,是难以发现其中的美,也难以写出其中的灵性。

他写的那疯狂追车的夹克(狗)简直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尽管它家长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但从它那不时偷瞄这儿的眼神和那不自然的散步姿态,我看得出它是在等候待一会儿的伟大时刻。”

他写“爱管闲事的佟太太”的爱管闲事——实际上也是一种爱。在佟太太的狗莱克死去后,她发誓再也不养狗。可是当那个备受折磨的,奄奄一息的狗莱利需要一个新主人时,在吉米的小计俩下,佟太太终于爆发出来:“让我收容它好吗?我能医好它。求你,哈利先生,让我收养它!”你会不由得对这个老太太充满好感。

他写马夫和马之间的感情的“老马‘芭蕉’”。泰利夫先生似乎为自己的马感到很羞耻,他一把揪住它的项圈………,然后像老师教训顽皮的小学生似的说:“你怎么回事?告诉你,再踢一脚的话,我要你好看!”…….他的词句已经由谴责转换成甜言蜜语了。“你瞧,这样多好!你早就该这么听话了。我说过你是天底下最乖的宝宝,不是吗?”说完,他还拍拍马的鼻子。
他对人物的描写也非常传神。在“圣诞节”中他描写了粗鲁无礼的农夫何先生,在圣诞节这个休假日的凌晨6点,话筒中传出的声音硬邦邦的,跟铁块似的“你就是那兽医吗?……我姓何,我的乳牛发烧了,你快过来一趟!…别让我久等了。”接着是挂断电话的咔哒声。我看到这里真想抽他一顿!再来看另一户农家,柯老头是个退休的农夫….”小伙子,实在抱歉的很,过节还一大早把你拖来。桃乐丝病的很厉害,我实在别无他法。”,看完病后,柯老头夫妇热情的请吉米品尝了七彩的大蛋糕和威士忌。读到这里,为吉米能有一个还算完美结局的圣诞假日舒了一口气。

除此之外,他还写了有一点傲慢但内心非常善良的西格、爱耍小聪明的屈生、举止夸张的白葛夫医生、集傲慢、刻板、优雅等于一身的实习生卡默迪,每个人物形象都很立体。

我希望借着这套书,能让我也张开眼睛,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14-5-4 08:27:40 | 只看该作者
11 教育应该不一样,缓慢进行中
目前为止觉得这本书的多数观点我还是同意的,但是总觉得还有哪里没说透的感觉。
100多元一本书,性价比似乎差了点。。

15 乔布斯传
听到28集,没有开始的感觉那么震撼了。
一来是人物太多,我几乎记不住谁是谁,不像看纸书可以回头翻。
二来也许是作者太客观了,把乔布斯剖析地太透彻,没有神秘感。很想看看这个作者写的爱因斯坦。
乔布斯们成长的年代,我们正在文革进行时。在人家飞速学习创造的时代,我们在进行全面全民地破坏。不但破坏外界,也破坏了内心。
我小学时苹果已经出品了图形界面的麦金塔电脑,而我那时接触的电脑,还在用Basic自己编码,就为了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汉字。

16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已经看完
大概是看得太快,没有消化吧,这本书没有触动我的内心。
演示PPT打算不用这个做内容了,按照99的推荐,换个读书的吧。

17 邻家的百万富翁:美国富翁的惊人秘密
要财务独立,首先要自立。那些啃老族实际上是父母没有给孩子自立的机会。
收入再多如果不知道储蓄和投资,也无法达到财务独立。
但我还是做不到为了积累财富而放弃旅游、放弃享受。。

18 女孩的理财百科
给女儿买的女孩百科里的一本,假期很快就翻完了。
里面有很多实用的理财小知识,鉴于是给孩子看的,讲得不是很透彻,但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读起来觉得很轻松。

19 向前一步,脸谱网首席执行官谢丽尔˙桑德伯格
老姐推荐给我的书,刚刚开始看,讲职业女性如何突破自我设限,在职场和家庭中都能游刃有余。

来自网络的信息: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话说一年64本书的量,我觉得实在是很难达到。目前我的进度勉强能达到40本,感觉已经到极限了。
一来是读太多太快,有种吃多了不消化的感觉。
二来是时间有限,现在几乎是不做什么家务全部用来读书了。

点评

不要非给自己定个量吧,自己感觉舒适、不影响家事为前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3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5:05 , Processed in 0.678765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