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悠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helenminliang的“新读书无用论”,想起老鼠旧帖,重读安心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3-11-26 17:12:3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只要英语学得够好,完全不学中文又怎样? 又何来影响数学学习之说?
只是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做不到啊,中文还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思维、沟通的工具,所以我们要花大力气学好它。

点评

o, 是我意会错了,中文总是歧义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6 18:20
学习本身就是开心的事,怎么会吓跑小朋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6 17:57
才不是要说服你,只讨论哈。还有啊,花大力气学,不同意啊,就不怕大力气吓跑小朋友?为啥不能越学越轻松,越学越喜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6 17:44
我猜想不是这几年他的中文水平本身有很大提升,可能他已不可能用过去的标准来判断写作的好坏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6 17:37
写作能力最后的高低,肯定不是比语言本身了,而是看思想与内容,所以你这个例子没有说服力,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6 17: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3-11-26 17:35: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otusleaf 于 2013-11-26 17:38 编辑

要是觉得中文书传达的思想有问题,可以看翻译作品。如果放弃中文,有点因噎废食的感觉。中文这个工具还是应该掌握的。

点评

确实,民国时期是有大发展的,出了许多大师,后来嘛可能就剩歌功颂德了,特别是中文的媒介作用是不能乱写乱说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6 19:45
哪里可能放弃得了,倒是想关注下中文的后续发展。咋很少这方面的研究讨论资料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6 1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3-11-26 21:31: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liwu57 于 2013-11-26 21:42 编辑

文化定位的问题。父母给孩子文化定位,就相当于给孩子一个家。孩子长大后可以离开这个家,可以回这个家,可以在两个家三个家之间来回~~但是不能说孩子以后不见得会在这个家里,所以就不需要给孩子一个家。孩子小的时候,他需要先有一个家。

有了文化定位,就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基本的方向。有了基本的方向,很多事情的取舍就变得容易。中文的书写,现在是学还是不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文化定位。不想放弃中国文化这一部分,那么学汉字书写,基本就是逃不掉的任务。十岁左右的孩子,真要下决心,学书写也没那么难。如果觉得中国文化可以放弃,那么纠结中文读写也就没意义了。

孩子的兴趣在某些方面也会受到家长兴趣的影响。比如我自己对美国文化的兴趣远远大于英国文化,我家小朋友现在喜欢美语远胜于英语,不能说一点都没受我的影响。我没事喜欢说说美国文化的事情,小朋友受了这种影响,对美语更加有亲近感。这种文化上的兴趣,增长了她学习语言的兴趣。缺少文化内涵的语言,必定是枯燥无味,让人生厌的。也就是说,家长对于某种文化的取舍,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孩子,从而影响到相应的语言学习。

诚然,汉语的很多学习资料,没有英语学习资料那么贴近人性;学校里中文学习的过程,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在中国这个环境中,这是不是我们可以学不好汉语的理由呢?从来不是。那是外国人学不好汉语的理由。学好母语,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和责任。在中国学好汉语,学到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化,还有一种从社会环境中学习语言文化的能力。做为母语学习者,尽管有着很多的不利因素,我们仍然可以学好自己的母语。我们要传递给孩子的,就是这种自信。关于书写,学前不用急于开始。但是到了小学中期,慢慢学习书写,完全是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我们要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书写,也不见得是要靠打骂。多认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汉字,多讲讲汉字背后的故事,每天用不长的固定时间练习书写,这些都不会与其他的活动产生太大的冲突。只要目标不要一下子定得太高,一个个小目标慢慢去实现就可以。
还有一个。读小学前听说能力占主导地位。进入小学后,学校里会更强调读写能力的培养,必要的读写练习还是不要忽视比较好。

一句话,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并且为这种学习能力的发展,尽可能地创造家庭条件。不赞成消极地适应环境,但是赞成主动地去认识环境,顺应环境,适当对环境做出调整。

点评

闻乐见着沾点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30 09:59
讲得如痴如醉,不在于那个字,那得多好的语言功底啊,这对多数家长来说简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讲到字,还存在一个字的演变问题,都可以开一个专业了。有心的家长不如把他们如痴如醉的语言转成口活,让大家也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30 09:58
看家长功底,有的家长能把汉字和汉语言讲得孩子如醉如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9 17:04
理论好,但还需要孩子配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7 0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22:38:09 | 只看该作者
liuliwu57 发表于 2013-11-26 21:31
文化定位的问题。父母给孩子文化定位,就相当于给孩子一个家。孩子长大后可以离开这个家,可以回这个家,可 ...

母语必须学好,英语也不能放弃,最终还是得走老路:中国孩子,就是学习成绩好,别的都比较差。
因为我的孩子实在不是超人,他是最普通的、智商最一般的、贪玩调皮的男孩子。

不过,幸好,我也看到了其他的路。
我身边从小就去美国,使用英语远比中文(尤其是写作)流利自如的女生,年过半百,一年之中绝大多数的时间呆在中国,毫无文化适应上的困难。而且,恰恰因为她的位置,她可以看到中国和美国文化的差异和碰撞,连社交圈子都比我们大一倍:中国人,美国人,都交流无碍。

我是不走寻常路的。
我是中国人,也不会放弃孩子学中文的可能性。
但我的确也不愿意,在孩子幼年的时候,让他去困难的学中文,而更希望他能同我小时候一样,自然而然的爱上中文阅读,进而学好中文。
今天晚上,我没有提中文阅读,儿子却翻出了《用点心学校》,上次买的大堆书里的一本,安安静静的投入的读着。
我相信他能学好中文,不过就是晚一些罢了。
人生不就是个过程么,我着急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08:12:11 | 只看该作者
liuliwu57 发表于 2013-11-26 21:31
文化定位的问题。父母给孩子文化定位,就相当于给孩子一个家。孩子长大后可以离开这个家,可以回这个家,可 ...

我对学校的态度抱怨的时候,也收到身边妈妈们的声援。

我说过有一个孩子,真正全人教育的典范,未来绝对真正的谦和君子,目前也很挣扎。
为什么?
他什么都好,就是成绩不够好。
有些孩子心里知道,但是表达不出来,所谓的“内向”。
那怎么办呢?
逼着他、拉着她、扯着他,速速突破?
还是等着他、扶着他、陪着他,牵着蜗牛去散步?
我爱我孩子本来的样子,也爱那孩子本来的样子。
我还是不太想去改变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3-11-27 15:12:59 | 只看该作者
    感觉liuliwu57同学有点象社会的主流观点,你有能力学到最好,你有条件学好,你应该做到最好。。长大后努力奋斗,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世界首富。。奋斗无止境。。。我自己从小就是受这种理念的灌输
    后来我发现我的奋斗人生并不美好,我发现好多人都是得过且过,我发现那些没有远大理想不是事事做到最好的人,生活一样挺惬意。大学里同寝室有一个同学,字写得那叫一个糟糕,我们常说他的字小学生都不如,其实真的要找一个字写的那么糟糕的小学生还真的难(因为学校的高压和高强度训练)。你说他是怎么考上重点大学的,后来还考上了研究生。他是一个很阳光很开朗的同学,丝毫没有觉得自己的字写的差很丢人。要放在我身上我不知道会不会自卑死。
    我们不管上学还是工作了都是追求更多更高更强,后来我很迷惑,就象经济,我们一味的追求经济发展,今年一定要比去年增长10%,明年的计划也一定要比今年增长10%,我一直很困惑,这个经济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必须要越来越多;它不增长不行吗?我们每年吃的喝的用的不就需要那么多吗?我们吃的喝的不都是已经足够了吗?为了这个增长,我们把最重要的东西——环境,破坏成什么样了!我们吃各种毒食品,超市里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在我看来都是添加剂加化合物,我觉得我们是走进了怪圈。
    这个帖子本是讲中英文双语的,我就想起了不久前跟孩子一起读过的RAZ里的有一课,叫being bilingual,我只记得题目不记得内容了,就找出来看了一下,内容是全世界有好多人说两种语言的,各种各样的语言,但没有提到母语这一说法(他们肯定是一门语言比另一门更好一些)。我觉得这样的课很好,孩子读了会觉得他也说两种语言是很正常的。以我们大人的世俗眼光来看,一见到一个孩子说两种语言,肯定会马上问哪种是母语,哪种学的更好一些。这一课倒是有个结论:being bilingual makes you close to two worlds.
    没有对liuliwu57同学别的意思,也许本帖的主旨是:我们应该学会不优秀。或者俗气点的说法:快乐慢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3-11-27 21:35:07 | 只看该作者
liuzhengguo1977 发表于 2013-11-27 15:12
感觉liuliwu57同学有点象社会的主流观点,你有能力学到最好,你有条件学好,你应该做到最好。。长大 ...

我好像没有说要学到最好, 或者说要做到 最好。

我说的是:母语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好的。我认为,好与最好是有差别的。母语学好的意思,就是我可以看懂听懂别人的话,明白别人话语的意思,明白画外音;我也可以自由地运用母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包括笔头的和口头的。


我从来不会要求自己或者别人最好。母语如此,别的学习也是如此。最好,是留给专业人士的。


我也不知道什么主流思想,非主流思想。所有的观点也好,思想也好,在我眼里,只有我愿意接受的,和我不愿意接受的。而这些接受和不接受,都有符合我自身条件的充足的理由存在。很多年以前,有一个前辈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不要让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的思想的跑马场。从此以后,我便开始冷静思考每一种观点,左也好,右也好,我不会因为是左或者是右,就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这个世界上,了解我自己,能够做出最符合我自己利益选择的人,只有我自己。


bilingual没有什么不好,我并没有否定bilingual. 我说的只是,在中国这个大的语言环境下,中文达到基本水平,不难。要达到顶尖水平,则非我所求。原因我也已经说过了。我说出了我的观点,悠悠说她还可以等,那么我觉得在这件事上,悠悠有绝对的选择权。因为最了解孩子的,永远是妈妈。


另外,我小时候怎么样,我怎么样被灌输,我怎么样苦学,不能成为今天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学习的理由,也不能成为我们今天一定要被灌输,要苦学的理由。


真正的学习方式的取舍,只有这么几点:它是否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它是否能够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着眼点从来不会是我们,或者我们的童年。着眼点在于孩子。














点评

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不认为你的理论有问题,但正如我第一楼就说了的,我有我要面对的现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7 22:47
我深深的崇拜你~ 加不了分那就拍个马屁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7 22:00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瑜珈 + 5 真正的学习方式的取舍,着眼点在于孩子。赞.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22:35:36 | 只看该作者
liuliwu57 发表于 2013-11-27 21:35
我好像没有说要学到最好, 或者说要做到 最好。

我说的是:母语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好的。我认为,好与最 ...

谢谢你的理解。

实际上,我不想等啊,早在一年前我就和学校沟通了。要么,给我儿子降低难度,分到中文非母语班去,让他把基础打扎实,多写点字,要么呢,改进现有的母语班的教学方式,按照英文授课的方法,分更多的层次由老师指导,通过分级阅读的方式,集中突破。
问题是,第一条路,鉴于俺家儿子的中国国籍,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条路,老师的目标还是要向应试教育的平均水平看齐,也就是说,在强调“快乐学习”的同时,不放弃“同等水平”,标准还是摆在明面上的。

现在的英语教学,他们在分头背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准备在speech day上表演,儿子领了第二长的一段,他说自己很喜欢,虽然背起来不容易,他也愿意背。
为什么英语教学能做到这样?在儿子的中英文水平,中文明显强于英语的起点,走到一半,英语竟然可以做到这样的兴趣,而中文却除了家长在家里努力之外,找不到其他的助力?
我喜欢顺势而为,喜欢这所学校,所以语文方面的细节,我就不计较了,就当是孩子的命罢了。

幸好,俺家儿子的语文,虽然老师不待见,俺自己觉得还是可以的。无非错别字多一些,句子写得不通顺,至少脑子是清楚的,从他写的作文来看,我还是能感觉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23:0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悠悠 于 2013-11-27 23:30 编辑

我教孩子,作为母亲而非教师,我并不打算用学校的那一套。
可以说我懒也好,我不认同也好,我只是个妈妈,不是老师,我不是老师在家庭的延伸。
而且,无论理论多么不赞同我们回溯既往,我都不可能离开过去谈未来,正如我们不可能离开历史谈现实一样。我对孩子的教育,无论成败,都与我自己的童年息息相关,这是我从不讳言的。第一次做母亲,我走过了很多的弯路,现在也许亦然。但事情就是这样,世界就是这样,哪有百分百正确的呢?所以我也很高兴在这里有这么热烈的讨论,哪怕我今天不那样做,我也会仔细的思考。每一次讨论,都逼着我了解自己更深,发现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的深层的原因。

我为什么对孩子的语文不好,这么放心呢?
第一,我知道他的思维并没有受制于母语,依然在长足的发展,这在我们每一次的讨论中,我都知道。我等一下贴一下他的暑假作业,虽然没有几个正确的句子,可是总体我还真没啥不满意的。
第二,我知道他的学习习惯,虽然不是最好,可是在男孩子里面,已经很不错了。我相信他渐渐长大,这方面的控制力只会增强。
第三,语文好,在小时候好在文从字顺,大了呢,我觉得更要紧的是得有内容。再美的文字,没有内容,也不过是华而不实。我知道孩子现在在做什么,他有自己的生活,未来他的表达就有内容,进而还可以有思想,我怕啥呢?

儿子的作业,我需要知道都有谁瞧见了,回复吱一声儿吧。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006.jpg (67.67 KB, 下载次数: 0)

006.jpg

001.jpg (21.09 KB, 下载次数: 0)

001.jpg

002.jpg (54.08 KB, 下载次数: 0)

002.jpg

003.jpg (66.25 KB, 下载次数: 0)

003.jpg

004.jpg (68.29 KB, 下载次数: 0)

004.jpg

005.jpg (65.3 KB, 下载次数: 0)

005.jpg

点评

吱~~~~~~~~~~~~~~~~~好可爱的书配话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9 14:16
实事求是的说,的确文字不通顺,故事也只是仿写的,所以不能算有多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8 14:26
咱们这有几个中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图画书来哦,居然还说孩子的中文水平不行?也许学校更看重的是考试的成绩,学校需要更高的分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8 08:55
超级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8 08:10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elenminliang + 10 郁闷,评论写错别字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3-11-29 14:01:19 | 只看该作者
本来想给小朋友加分的,老是点不了评分键。

可以给小朋友赞扬和鼓励,但是不赞成对结果的鼓励,而赞成对行为过程的鼓励。

比中学生强,这个有点不切实际。这种赞扬,不利于孩子清楚认识自己。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好父母也祸害”中的一员。

但是对孩子能够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用图画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行为非常值得赞赏。其中体现的创意,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想要和别人分享的心态,能够说出一个比较连贯完整的故事,都是我们需要鼓励的。
从这个图画中看出,父母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一些提问式的交流,以使孩子的表达更流畅。

另外啰嗦一句:如果孩子所模仿的图画书,真的是这种主题的话,恕我直言,也不过是用一种灌输来代替另外一种灌输而已。说到底,灌输的本质还是没有变。灌输的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特征是对的,是比别的特征更好的特征。因为我有这个特征,所以我比别人更强更好”。这与我所理解的we are special的理念有点冲突。

点评

日常生活中语言方面的对话深挖式交流,是非常好的方式。啰嗦话难听,倒是实在。看悠悠的习性,也不是特别想要比别人更强更好的特征。我把它看作对每位家长的一些小提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30 0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7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47 , Processed in 0.088941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