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689|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helenminliang的“新读书无用论”,想起老鼠旧帖,重读安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1:47: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要是全国再次掀起“读书无用论”,你会怎么做? [Jerry杂谈]关于学与玩

我从来不觉得读书无用,然而我现在的确不很鼓励孩子读书。原因么,是受老鼠影响很深的~~在这里:
[Jerry杂谈]关于学与玩
最近被校长召见,作为朋友的与我推心置腹,警告我,说我正在把一个天资很好的孩子给荒废了。
努力对校长说明我的想法,我并不是反对孩子读书,但是我看到,他很喜欢读书,对自己喜欢的书,也不介意是中文或英文,只不过目前中文方面的基础的确还很薄弱罢了。但我更希望他有足够多的时间自由的思考、游戏(不是电子游戏)、与朋友交流(从朋友身上学习也是一个好的渠道不是么)等等,因而暂时性的放弃系统的学习中文,希望他能在两三年之后,学习能力大大增强了,再加上很好的中文环境,他的中文也会好起来的。

校长非常强势,见我不肯示弱,甚至提到如果我再不重视孩子的中文学习,他的数学和其他学科也会受影响,到了中学,更没有时间给他补课,他该怎么办?
。。。。。。

孩子的中外教我各见了两个。
外教都认为他还不错,学习有热情,表现也很好,行为习惯方面的确还需要加强,但作为男孩子,他们也认为这样还是正常的。英语老师甚至说假如有时候儿子不听课,她也要检点自己的教学手段是否应用不够得当。
中教的反馈么,不用说啦,一切都是正相反就对了。

在我,到底是读书有用论,还是无用论呢?
俺家儿子是不知道老妈心里的纠结的,他在听着自己的几个好朋友推荐的歌,沉迷得很呢!

点评

所以,正像你说的,也许需要找个合适的切点,让孩子体会人生无法重来,然后他们自己决定,自己选择。这当然要等到孩子有足够的理解力时才可能做到。而且,它也不是一道数学题,不单单是某个概念的掌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09:54
等他觉得有用的时候自然会自己找来读呀,多数人担心,也许一直处于无用论状态,然后变成少壮不努力,是吗?我本人也这么担心的。不过担心有屁用,当下的快乐重要还是老大的伤悲重要,我还是觉得当下的快乐重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09:39
瞧瞧中教和外教面对问题时的不同反应,心里可能会有些底了。倒不是说中教就一定不正确,而是那种对待工作的态度,几乎注定很难依靠中教来大幅度改善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母语和二语的问题,的确也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09: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04:32:05 | 只看该作者
我在helen楼里的回复:

沈从文说,“六岁时我已单独上了私塾。……第二年后换了一个私塾,在这私塾中我跟从了几个较大的学生,学会了顽劣孩子抵抗顽固塾师的方法,逃避那些枯燥书本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这一年的生活形成了我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我间或逃学,且一再说谎,掩饰我逃学应受的处罚。我的爸爸因这件事十分愤怒,有一次竟说若再逃学说谎,便当砍去我一手指。我仍然不为这话所恐吓,机会一来时总不把逃学的机会轻轻放过。当我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一切,到不同社会中去生活时,学校对于我便已毫无兴味可言了。”
这个问题学生,频繁地逃学,撒谎。但他却有了机会去“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一切”。“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得来,却不须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似乎就只这样一个原因,我在学塾中,逃学纪录点数,在当时便比任何一个都高。”“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答解。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嗅闻:……”“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弄得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
若是如他这般,先不读小书,却去读人生这本大书,我觉得也没啥问题呀。
只不过,现在大家都“输不起”罢了。

我觉得俺家孩子虽然不怎么爱读中文书,但他其实并不反感中文,遇到合适的内容,也还是愿意阅读的,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啦!
但是校长如此郑重其事的召见,俺到底何去何从呢,总还是要给个答复滴。

当然,中外教老师都指出孩子行为上有些问题,比如作业,还需要父母的督促,这个是俺的疏忽,以后每天还是要检查一下的。

其实我对校长和中教的意见倒也不反对,甚至很高兴她们对孩子本着负责的精神各种提点。
她们见到的孩子也多啦,希望孩子更成功的心情,的确应该感谢。
只不过我的理念的确和她们有区别,说实话,甚至很多国外的家长,都比我对孩子的学习抓得更紧,要求更高。所以我的确是个异类,我得承认。
我并不想与她们争高低,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找到最合适孩子成长的路最重要,如果她们说得对,我又何乐而不从呢?只是我在目前,思想上还没转过来而已!

点评

确切的说是3点多就醒了,4点多起来想读会儿书,被他们说灯光影响睡眠,俺被迫出了被窝5555555555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09:49
貌似你5点多就起床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0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05:25:1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打开订阅号,一下子看到童书妈妈三川玲的一封回信(原信就不贴了):

亲爱的青青,你好!

你的来信让我陷入了一阵沉思。

去年冬天一个深夜,我在北京寒风凛冽的街头,抱着浑身发烫的丸子,想截一辆出租车去医院,等了一个多小时,所有的出租车即便空车都呼啸而去。
那个时候,我如此想念我搬到北京前,在广州卖掉的汽车、温暖的南方,和我亲爱的哥哥和朋友们,悲伤零落的心情应该跟你一样。

今年一月,北京雾霾爆表,我早上去送丸子上幼儿园,看见一群外国友人从我身边经过,他们都戴着防毒面具一样的精密口罩,我感觉像行走在科幻恐怖世界;连续一周我都极度忧郁,拷问自己继续活在这里的意义。

今年春夏之交,当我在某街道办,为了给丸子办借读证,接受一名工作人员的训斥,说我们”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耽误了北京孩子上学。整个过程,我一直保持着顺服的表情没有发火。

我无意像参加选秀节目一样与你”比惨“,只想告诉你,即便如此,我们还应该继续美好地生活下去。

近来,我又折腾了一遍租住的房子,把前任房客保姆的卧室——其实是个阳台,改造成了茶室。我铺了一床早市买的绗缝被子(45元),摆了一张宜家买的白桌子(39元),并在上面插了一枝从路边折下的树枝。然后点一根香,泡一壶武夷水仙,舒舒服服歪着,伴着悠扬的音乐,看心爱的书。

我们在广州的家有一个院子,当初和丸子爸爸买那个房子,更多的是我们热爱自然生活,喜欢园林园艺。

我们小小的院子,养了一池锦鲤,种了将近50种植物,三楼的阳台被改造成了空中花园,鸡蛋花树开着美丽的花朵,芒果树、龙眼树每年可以结几百颗甜美的果实……

因为长年做家居编辑,我学会了买古典家具,家里收集了一屋子准备要传给小丸子的家具饰品,朋友们相关的问题总是来请教我。

不过,现在让我我真正懂得家居内涵的,不是那个我们精心营造的广州的家。你可能想不到,是我在北京的宜家家居所看到的样板间——我看见设计师可以把一个29.5平方米的空间,用大约一万元布置得如此方便实用,同时那么温馨漂亮,有!尊!严!

我甚至闭着眼睛想象了一会儿活在里面的年轻情侣,他们会在这里吃精心料理的食物,看法国电影,喝一杯热红酒,他们的脸上有那么自信的笑容,在心灵上不会觉得比任何人低等。

我跟一位摄影师北漂在聊起这个感受的时候,两个人都感慨万千。房子的大小,豪华与简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在里面的家人,是不是开心,是不是在享受生活,是不是有充实的人生。

亲爱的青青,我想告诉你的是,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境况之下,都要活出那种境况之下最好的状态。当你活出好的状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会神奇地拥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吸引别人的魅力。

我还想说的是,人生其实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所有的目的都经不起终极拷问。
  
如果认同人生是一个过程,那么没有一个阶段是为另外一个阶段做准备的,没有一个阶段是应该为另外一个阶段做牺牲的。

我始终觉得,一个人幸福的能力,只能自己拥有,无法靠另外一个人获得,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丈夫。

而且,我还想告诉其他的朋友,所有人的所有人生阶段都是重要的,妈妈和孩子同等重要,妈妈不应该为任何人牺牲——妈妈可以为孩子付出,但绝不是为了孩子而牺牲掉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只有每个人真正的快乐了,整个家庭才能真正的快乐、幸福。

并且,儿童也不是为成年做准备的,儿童时期具有自己独有的意义。玩耍、发呆,吃一些糖果,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正是童年真正的幸福所在。
  
所以,亲爱的青青,即便现在你是一位单亲妈妈,是一个创业阶段的创业人,你也应该尽可能地享受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生活,弄得舒服一点,更加舒服一点,比所有同样情况的都更加风调雨顺。
  
最后,真心地祝福你,和你的孩子!

这封信当然不是谈读书的。
但我很喜欢其中被我高亮起来的文字。
当我们谈读书的时候,我们很不容易想起可以读的书不仅仅是纸质的,或者电子墨水的。
任何一种形式的获取新知都应该算是学习——解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透过不同的人的眼睛看世界、乃至观察一只蜜蜂的生与死,乃至望着空中虚无的一点漫无边际的发呆做白日梦,为什么不该算是学习呢?在这个意义上,包括我们自己,不是每一天都在学习么?学习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习换个角度看生活,学习经历意外的磨难,学习与这个世界彼此温柔相待。。。

当我读她的信的时候,我想到校长的语重心长,现在不努力,到中学就会很吃力。
可是,也许恰恰因为我幼年和童年的经历,我见过不少幼时很努力,上了很好的中学,到了初中、高中,智商跟不上,最后整个人彻底的丧失自信的事例。后来如何我就不知道了,因为她们提前离席,我们没法子继续同行。
我知道我儿子不是那样的。
我也见过一些孩子,小时候成绩平平,诸多状况,后来却在心智成熟的基础上奋发,成绩突飞猛进,后来也考上了名校,目前过着很好的生活。
我也不知道我儿子是不是这样的。

但我知道的是,我儿子喜欢学习,不管是做实验,还是一些抽象的逻辑题,只要是适合他心智水平的,他都很乐意接受挑战。
我也知道他喜欢阅读,只是更偏重英文一些,中文书的确读得不是太多。
我更知道他的时间其实没有浪费,只不过很多东西其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习面对自己的欲望,学习控制自己的行动,学习更多与人相处的技巧。。。在这些他有兴趣但很不擅长的方面,他学得很累!但也充满乐趣,收获多多。

所以,我在等待。
其实我的等待,也并非无所作为。
我在买书,买大量的中文书,英文书目前只是应求而买,很少再主动提供。不但买,我还尽可能在孩子前面先读,也读给孩子听,让他对中文不反感,等待他主动拿起中文书的那一天。——昨天他去储藏室找手工纸,意外的发现Asterix的中译本,就直接呆在那里读了起来,直到我发现他无声无息,才把他从那里拎回到书桌前,读完手头的那本书才开始做别的功课。

校长说,你可以等,但是,风险非常大。
那么回到我的初衷上,我到底希望孩子干嘛呢?
我希望他快乐,希望他自由,希望他健康,希望他独立,也希望他对自己负责。
他目前很快乐,很自由,很健康,还不够独立,正在学习,还不够负责,也正在学习。
儿童也不是为成年做准备的,儿童时期具有自己独有的意义。玩耍、发呆,吃一些糖果,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正是童年真正的幸福所在。”——这话我很喜欢,但并不完全赞同。儿童时期肯定得为成人做准备,只是在哪个阶段,做什么事情,我更愿意去找到那个恰当的切入点。

点评

非常赞同你后面的总结,坚持自己吧,只有你才知道什么对孩子是最好的,没有化成你自己的观念,你不可能去执行得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5 13:12
非常赞同你后面的总结,坚持自己吧,只有你才知道什么对孩子是最好的,没有化成你自己的观念,你不可能去执行得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5 13:11
是一封信耶,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就对啦!干嘛一定要有个重点哪?其实她这是一封回信,我不愿意不经旁人同意引用那封信,因而没贴出来,而没有那封信,这封信的内容可能就显得没那么大的针对性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0:34
这封信有重点吗?我敢打赌参加高考的话,这文的分肯定很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0:27

评分

参与人数 3金币 +17 收起 理由
pawpaw + 10 悠悠,好喜欢这封信啊。那么的温暖人心,充.
你带来的幸福 + 5 很喜欢
liao_r + 2 非常非常喜欢!生活是一首悠悠的歌,悠悠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1-24 10:25: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有几个问题。孩子的母语是什么?如果英语是母语,听说读写是否达到母语水平?英语也好,汉语也好,有至少一门母语是非常重要的。来自: iPhone客户端

点评

据说还影响到了数学,这次考试虽然考了93+10,我其实还是挺满意的啦,但校长坚持认为他的语文不好影响了数学的读题能力。科学课更侧重英语,因为他做的实验,用英文可以讲,用中文就找不到对应的词,说明中文不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0:46
语文考试也就勉强及格,其中肯定还有一些分数是因为我当天早晨提示他可以抱佛脚抱出来的。中文写作惨不忍睹,错字病句很多。字都不太认识,阅读理解肯定也不能做很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0:44
英语期中考试的写作分数不高,他自己总结说是因为没有用到imagery的缘故(他们现在学到文学性的写作了)。后来老师也是这么说的,并安慰我说他的写作其实不需要担心,他很爱写、可以写很多,而且词汇量很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0:40
曾经说这个环节很弱,但在上了一年半网上口语课(现在已经彻底停了)之后,说也不太弱了,上辩论课似乎他们小组还经常能赢,他自得的说都是自己的功劳,这个么,天知道,很可能只是自夸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0:38
母语应该是中文。英语是第二语言,但目前第二语言的词汇量比中文大,劲头也比中文大,使用也比中文要容易。他在英语母语班里肯定不算落后的学生,但我们学校不排名,我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0: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24 10:37:36 | 只看该作者
尽量置身事外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问题
尽管我对孩子的两位老师有些看法,但是不可否认,她们在短时间内就解读出了孩子的性格及心理问题还是非常专业的。不要轻易否认旁观者对你孩子的认识,毕竟我们作为亲人都是带有私心及目的的,老师能推心置腹跟你谈论孩子的问题,还是希望家长警戒的。以前我对国学的态度是非常蔑视的,现在则不同,治学的态度除了严谨还有谦虚。通常是半桶水的人才会夸夸其谈。我觉得幼年时期培养好的心性非常重要,不可能一把抓,把什么都兼顾到了,必定有得有失,看你取舍。聪明的孩子我见得多了,但是心术不正,用在旁门左道上,习性养成再难改。建议和专业人士,比方中文老师多谈谈。说句草根的话,孩子不懂,不是孩子的错,大人难道也不懂?

点评

所以我的私心就是,除了善良、自省、诚实、公平等等这些大的原则,尽可能的让孩子自由的成长,给幼年未能恣意生长的下一代的“我”,一个验证自己的机会,我想看到他到底能走到哪里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0:59
当然,我的确是带着私心滴,我也是这样对校长说滴:我小时候父母管得非常严,结果我读了名校去失去了兴趣,导致最后都与职场无缘,其实我是很痛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0:53
怎么会否则别人的认识呢?她们看到的,我当然也看到了,孩子就在眼前,我怎么可能看不到呢?我很同意她们的看法,只不过我没想好要不要照她们说的去努力把孩子所有的潜力都挖掘出来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1-24 10:56: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问题。从外语的角度来说,中文比英语难。尤其表现在书写上。在这点上,中文学习的入门和提高,需要一些看似枯燥的练习来自: iPhone客户端

点评

不过今天下午他抄得心烦,后悔得要命,决定以后口述也不能再说这么长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8:55
我跟儿子聊到写作文的问题,他说,其实他也不是不会写,之所以很多时候“一笔带过”,是因为懒得写字,要是能“不劳而获”的写到E+,他也愿意的——他指的是他口述我帮他打字,然后他再抄写一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8:54
我自己没有从小双语,而且我小时候蛮喜欢认字的,现在有了这个幼年版的男“我”,发现了很多的不一样。之所以他不想在一篇作文里写两个重点,理由不是不会写,而是懒得写太多字,手都要写酸了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5:12
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确是这样的,认为中文比英语难,是难在学生字上面。但我们现在走的不是寻常路,传统上我们的孩子还不从小学英语呢,而俺家儿子可是从小双语了,必然有些东西要权衡轻重进行取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4:55
的确是,书写是个问题。今天我帮儿子写作文,原定要写400字的,他已经口述了600多了,其中有一些啰里啰嗦翻来覆去的语言经商量后删除了,才写完了第一个重点。据此他决定只写一个重点,一定要在700字内结束作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3: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1-24 11:15: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ricom163 于 2013-11-24 11:56 编辑

一般情况下,语文差到读不懂数学题,才会影响到数学成绩。你儿子的语文肯定没差到这情况,我想问题主要出在语文写作上,但是英文写作却没问题,所以还是平时的偏好选择造成的。
数学,相对来说,对语文没有那么多的依赖。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语文会影响数学,理由是什么。
我反而觉得数学不好,会影响语文。
在小学或初中阶段,语文不好,有可能影响数学;越到后面,影响越小,然后反转,再反转。
而且,你孩子肯定是出去读大学或更早,所以语文尽自己所能就好。
楼上有人说了,中文学习有个看似枯燥的过程。看似枯燥藏玄机。
不妨寻找下崂山道士之术,提高下有趣度,也算为尽自己所能尽点力吧。
然后就像小靓仔说的,有些东西无法兼顾。
分歧在于是不是要按本心取舍。这才是有纠结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1-24 15:4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otusleaf 于 2013-11-24 16:03 编辑

觉得孩子的自由学习应该有一个原则,我的原则是成绩不能掉到中等以下,不管哪个科目如果在中等以下,说明比班里一半以上的孩子差了,也说明基本送分题都答不对,这个科目就必须重视了。
如果孩子的语文成绩相对英文差,但是还是中等以上问题就不大,如果在中等之下,就要找原因了,是态度方法还是别的原因造成的,有问题早解决比晚解决好








点评

现在又回复了无产者的身份,我更不会怕任何风险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9:12
其实呢,我真的情愿要这样的“差”成绩,也不喜欢应试出来的“好”成绩。因为我对中式应试或洋应试一概毫无兴趣。说白了,不就是有风险吗,这个风险,我承受得起。在我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的时候,我就没怕过风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9:11
即便不是靠我,老师有时也会给他E(excellent)的评价。只不过,遇到考试的时候找不到话题,或者不去抄袭自己已有的作文(我知道有些孩子早学会了改头换面自我抄袭),他的成绩当然就会很差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9:09
的确他的成绩是不太好,但他在我不知道的时候也读了一些中文书,包括成语书,还能在口头表达的时候自如的应用,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他的中文书面表达的确有错字病句,但总体思路清晰,有自己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9:06
我很贪心,希望孩子能在他年纪小的时候,多读一些“大书”,而不是那些“小书”。所以我会带他去旅行、聚会、让他整晚听歌看电影、让他练习的乒乓球。这样在语文学习上能分配的时间真的就少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4 1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1-24 20:09:34 | 只看该作者
@悠悠 目前第二语言的词汇量比中文大,劲头也比中文大,使用也比中文要容易。

这说明母语或者说优势语言是英语,而不是中文。所谓母语或者优势语言,是指一个人用来思考深层问题的语言。用得容易的,就是优势语言。

--------------------------------------

   他在英语母语班里肯定不算落后的学生

英语做为优势语言,应该不会落后。但是也要注意,语言考试成绩不是考察语言水平的唯一标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都只是语言的冰山一角。对语言背后的文化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才是我们考察语言水平的最终标准。

--------------------

语言学习对于知识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孩子生下来的第一项学习任务是学习语言,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学习口头语言,是帮助孩子认识世界,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而学习书面语言,是帮助孩子真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思考得更深入。中文也好,英语也好,其书面语言的重要意义不应被忽视。

-----------

学习和享受生活从来不矛盾。每个人生下来,学习就是他的天生能力,而学习也是他人生的主旋律。所谓为了学习而影响了享受生活,其实是一个谬论。
语言学习,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生活。既然生活在中国,就不妨多利用中国这天然的汉语学习环境。最好的学习者,是善于从生活中学习的人。

---------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童年体验投射在孩子身上。比如说:我以前没有的,我希望孩子有;或者说我以前有的,孩子就必须有。

教育强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强调顺势而为,强调长远视角。有了这三个原则,其实很多问题的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比如说,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的文化定位是什么?是把中国文化还是把英美文化看成自己的母文化?或者把两者都看成自己的母文化?一个人有确切的文化定位,可以避免以后陷入长时间的文化休克状态。为了给孩子明确的文化定位,做为家长,我们应该尽到自己的指引性责任。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悠悠 + 3 谢谢这么长的回复!很感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22:58: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悠悠 于 2013-11-24 23:00 编辑
liuliwu57 发表于 2013-11-24 20:09
@悠悠 目前第二语言的词汇量比中文大,劲头也比中文大,使用也比中文要容易。

这说明母语或者说优势语 ...

他的成绩么,似乎不能算太好。但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肯定比我要多。这跟他从小跟着我乱混,到处去听各种轶闻、故事、传说、历史等等的,还是有很大关系的。记得我小时候,都是看《龙门阵》、《故事会》、《少年文艺》这一类杂志、看地方剧听港台歌曲长大的,他现在杂志不怎么看,老师推荐的网站多半是英文的(中国老师一般不推荐网络资源,要查资料只能是度娘),中文时事靠QQ推送的新闻,或者我偶尔看到点啥东东叫他也来瞄一眼,读书基本偏英文,Asterix的故事倒是中文版,讲的却是罗马人占领法国期间的故事,传递的还是西方文化——法国文化,纯种的中文书,也就是看点《出口成章》、《字的童话》,还会不时说一句好看。最近上圣经课,同去的美国小海归发现他居然对很多人物知道得清清楚楚,回去就跟她妈妈聊开了,其实我都不知道他啥时候就看了那么多啦。
也正是因为他接触西方文化感觉非常自然又显得容易,我觉得他了解中国文化也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其实我也发现了一个老同学的姐姐是很不错的语文老师,可惜隔着千万里呢,我怎么去找她?目前很明显条件不具备,我也只能自己龟速前进,能渗透一点就做一点,但绝不勉强。


不过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于孩子学习自己的母语文化(我依然认为他的母语是中文)所要达到的目标,我的设定可并不见得是国学。国学离当下实际的生活,实在是太远了。我首先希望他了解自己身边的社会现实,人们怎么生活的、都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而不是那样。。。这些就和我小时候听的那些神仙鬼怪、身边故事一样,慢慢的成为他母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觉得他了解西方的历史和宗教乃至价值观较多,但对西方社会的现实却毫无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所以英语决不能算是他的母语,顶多是个用起来很方便的第二语言罢了。

点评

中国文化受国学的影响是很深,中国文化里不仅仅只有国学,反而有更多需要发展的地方。近现代文化才发展多少年,现代人更需要创造自己当世的智慧来用作传承。国学若是一个宝藏,保存或继承宝藏的方式也不是顶礼膜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6 08:32
虽然国学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也同样不认为中国文化等同于国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5 2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39 , Processed in 0.313366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