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看到这一段转文,薛涌的:
方才从联合早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很受启示,感到振聋发聩。虽然有可能受到一些人质疑,但在我看来,其文章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对中国年轻人和中国未来前途的担忧。以下就是转发来的全文,如果你想发表看法,请耐心读完全文。 2013年,中国多地紧锣密鼓地设计改革高考的方案。10月份先有“英语退出高考”之说,11月又有了“数学退出高考”的设想。这些并非仅仅是决策者的构思。网上的民调显示,有大约九成网民支持英语退出高考,近75%的网民支持数学退出高考。熟悉中国网络情况的人恐怕都知道,这些网民,往往是年轻人。说这些民调多少反映了年轻一代的意见,恐怕并不过分。 决策者的动机,据说是要改革应试教育。但是,只要有高考存在,取消或消减某科考试,学生照样还是围着考试转。而且由于考试科目减少,在高考指挥棒下学习的内容会更狭窄。拥护这些“改革”的年轻人,理由也是叹为观止:英语学半天学不会,浪费精力!数学太难,学了半天,毕业后除了领工资数钱,根本派不上用场…… 读书不愿意考试,年轻人充沛的精力是否能用于其他地方呢?似乎也没有。比如2012年中国掀起马拉松热。没想到猝死事件层出不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猝死,多发生在年轻人中,而且往往是在10公里或者几千米的比赛中。结果,各大中小学纷纷在运动会、体育课达标等方面取消长跑。5000米、3000米等等比赛,成了高危项目。有些大学的传统运动会,被迫改为游艺,被讥之为老干部活动。想必年轻人对这样的决定也很支持,因为首先是他们拒绝参加长距离的耐力运动。想必他们也是理由一箩筐:人类早就现代化了,到哪里都开车,登山也用缆车,哪里还用得上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