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dawnch 于 2013-11-17 20:11 编辑
口语要做到understandable其实对语言的精确度要求不高, 因此语法学习需要跟写作结合起来才会更有效. 从这个角度来讲, 其实口语真的不比书面语的学习难. 口语中存在如缺少数与时态等等问题并不妨碍理解与交流, 聊天就可以进行下去. 特别是那些陪聊的外教. 对于英语为母语的普通人来讲, 各种语法错误只是表达风格上的不同, 因此他们日常口头的表达并不是严谨的语言. 这点以美国人尤为严重. 美国人的语法之差, 可能是全球搞这一行所公认的.
再加上如果"外教" 本身缺少专业素质, 如果他不清楚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任务与目标, 不知道什么该教什么不该教, 不了解学生的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 不了解语言学习规律 ... 这样就很难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发现教学重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比如, 尽管老师明白two apple, one people是错的, 但他不了解这种表现说明学生有可能缺少基本的英语语法概念, 或是学生的母语影响的强烈而需要点滴积累正确的习惯, 而只是将之视为一时的口误, 这样老师就不会觉得有必要去纠正这些问题.
从现实来看, 纠正象时态这样的问题, 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事情, 要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是若干年. 要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的不断反复做同样的事情, 其实是非常耗神用心力的的, 这不是那些一天到晚上连轴转上若干节课的外教们有能量做到的事情! 我曾经在网上听过一个上课录音, 一小时的课, 学生从头到尾说了N个"I very like ..." , 而那位老师没有作一次纠正. 从声音状态上来判断, 那个老师似乎已经很累了.
除此外, 还有个理念上的问题. 比如"从一开始就要说正确的句子, 从开始就养成正确表达的习惯", 与"先开口, 等有一定流利性后再通过系统的语法学习去纠正已形成习惯的错误", 这两者就跟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一样扯不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