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9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太牛了!耶鲁大学儿童研究 教你读懂2-8岁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07:5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多家长会困惑: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乖得让人意外,有时候调皮得让人火冒三丈。那是因为孩子在相应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行为或者行为规范。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研究孩子们40多年,了解儿童行为的变化与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十分有规律,人们甚至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料出孩子在某种行为阶段之后将会是什么行为阶段。


  2岁孩子 “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不要轻易让孩子讨价还价,尤其重大事情上不可以让步。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比如,你教孩子搭积木,他却偏要推倒你的成品,而不肯跟你学。这时,你应该把他的行为理解为,他现在对积木倒塌时的现象更感兴趣,他在琢磨推与倒之间的关系。


  从大约1岁半到2岁半前后,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因此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3岁孩子 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虽然在3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他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他步伐稳定,急转弯也不费劲。语言能力也发展得更好。


  但好景不长,从3岁半开始到4岁,反抗成了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3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3岁半的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甚至在他的生理发展上,也表现出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得发抖。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世界。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得很不愉快。他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这个个体。


  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有他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更有趣的是,恋母情结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4岁孩子 心是活泼的,喜爱冒险,喜爱远足,喜爱刺激。


  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新书。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点子,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反应了。


  4岁孩子发现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但是并非全能,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从他的观点看来,坏事未尝不可以做,屋顶不会因此而塌下来。


  4岁的孩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狗屎、大便之类的话。而到了4岁半,他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从这个时段开始,孩子也渐渐明白好事情的好或者坏。这个时期,他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睡前,听一些小故事。


(未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07:53:24 | 只看该作者

  5岁孩子 开朗而愉悦,懂事了、讲理了,一心一意要做个好小孩、讨妈妈欢心。


  在这个年纪里,最令人喜悦的特质,就是他热爱生活,自得其乐,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5岁小孩的生活总是跟现在、这儿息息相关。他非常在意他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所住的那条街道、邻居,以及幼儿园的教室。他对新的、陌生的事物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会为了冒险而冒险。


  5岁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变得安静了、有节制了、更顾家了。他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对于别人已经尝试过的,或既成的事实,就觉得安心舒坦些。他最有趣的时间是现在,最喜欢的地方是这里。


  5岁的小孩所以能够不惹麻烦,最重要的关键是,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得很清楚,判断得很准确,而且他就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经过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


  5岁的小孩不会胡思乱想地担心事情,6岁的小孩则常担心放学后找不到妈妈。5岁的小孩会认为,妈妈一定在家的,不只现在在家,以后永远也会在家,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自己和父母都是永生不灭的。


  到了5岁半,会有一个重大改变。5岁半的特质是迟疑不决,懒散闲荡。但是5岁半时孩子的眼和手配合却不如从前那样快速、肯定。因此他经常把数字或者文字颠倒着写,所以最好不要在这个年纪教他读书写字。


  6岁孩子 进入了暴风骤雨的人生第二叛逆期,个性极端两极化。


  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6岁孩子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


  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而且他现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噩梦也会给6岁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扰。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


  6岁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


  7岁孩子 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


  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充满了感伤的基调。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有意找他麻烦。7岁孩子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


  7岁孩子很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懂得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了。准确地说,他开始很在意老师怎么看待他,开始有心想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学生。


  而且,他的心智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了。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如果能够,这时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屉、自己的箱子、自己的床。


  7岁孩子不但字迹变得小了很多,还喜欢专门琢磨很细小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和大脑配合的发育到了这一阶段。他会喜欢凑得很近很近地看,哪怕他的眼睛碰到那东西了。


  7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岁才开始形成,但7岁娃已经开始出现建立道德感的萌芽。他开始在意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虽然偶尔他也还是会拿);不能说谎、骗人,做错了什么不去抵赖、推委;而且他会很有意愿地遵守规则,恪守无误。


(未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07:53:42 | 只看该作者

  8岁孩子 “招牌特质”是性格外向而开朗。


  和7岁孩子的沉郁退缩完全相反,他充满活力,喜欢冲上去迎战一切困难和挑战,而且做起事来爽快多了。另一个和7岁完全相反的,是忽然变成话匣子了。


  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种“审视”也使得他对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有相当准确的判断。这带给8岁孩子的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成长,是他们开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观念,开始明白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他非常愿意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规矩。他对好与坏的观念,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许怎么做,而是根据他萌芽的因果逻辑关系,初步建立起了是非观念。在此之前,孩子对“好”与“坏”的判断来自于父母“准许”或者“不准许”。


  8岁孩子对“对与错”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好与坏”的两极,他的思维开始丰满起来。他很在意他对自己的感觉,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感觉。他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怎么评价他,或者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脸色,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于是当他受到指责批评时,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责怪别人,好让自己容易承受些。


  8岁孩子是情感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他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对话、游戏。他总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包括一起劳做、玩耍、聊天、读书,这让他觉得他“全部占有”着妈妈。妈妈无论怎么忙,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拨出半个小时,全心全意满足孩子“全部占有妈妈”的心理需求。这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对妈妈的心理依恋期,为孩子坦然走向9岁的独立打好基础。


  他这时充满了探索与探险的兴趣,空间感觉也扩展了很多。他可以自己在熟悉的路径上搭乘公车回家,在自己生活小区内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甚至越界跑到别人的私院里。他喜欢地理,喜欢研读甚至利用地图。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8岁孩子受伤的比例,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


  8岁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包括关注大人的电话、信件、闲聊,试图找到在家庭中的位置。他很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喜欢和同性别的孩子玩。这时的友情是真正的双向友情,因为他不再单纯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留意别人怎么做怎么想。他不但愿意为别人效劳,也希望别人能像他一样愿意回报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07:57:35 | 只看该作者
请注意,这里说的只是“读懂孩子”,而不是要标准化孩子。
研究观察到的,只是那些被研究的孩子的集合。不是每个孩子都这样。
这里提供的,只是一个参考,让我们理解孩子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发育规律方面的原因,而孩子行为背后,同时还有着家族基因、家庭教育方式等的种种力量。一个孩子的成长,总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千万别拿任何东西给孩子树标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10 08:48:23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娃正好八岁零两个月,回想很多大的特征还是跟上面所划的年龄段相称的。 我们现在就是
充满活力,喜欢冲上去迎战一切困难和挑战,而且做起事来爽快多了。另一个和7岁完全相反的,是忽然变成话匣子了。
不过,我们七岁时,倒也没有
7岁孩子的沉郁退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1-10 15:25:24 | 只看该作者
Martina-Mm 发表于 2013-11-10 08:48
我家娃正好八岁零两个月,回想很多大的特征还是跟上面所划的年龄段相称的。 我们现在就是 不过,我们七岁时 ...

不是每个孩子都一样的,但可能很多孩子都会呈现其中的部分特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1-11 11:28:49 | 只看该作者
实话说10岁之前的具体特征都有点记不清了,只是对“5岁半时孩子的眼和手配合却不如从前那样快速、肯定。因此他经常把数字或者文字颠倒着写,所以最好不要在这个年纪教他读书写字。”这句有感触,如果这个是5岁半的标准,我们的五岁半大概一直持续到小学2年级,嘿嘿

点评

一直以为俺家是个另类,妞妈,学汉字的时候笔画多少不是问题,偏旁结构往往是拧着的,当时觉得咱小时候没这样啊肿么办?还好,挺过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1 15:05
我们也是到这个学期,写反的汉字才少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1 1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1-12 06:26:57 | 只看该作者
爱睿02 发表于 2013-11-11 11:28
实话说10岁之前的具体特征都有点记不清了,只是对“5岁半时孩子的眼和手配合却不如从前那样快速、肯定。因 ...

我家也有一段时间左右不分——甚至现在有时候还会搞错。
我总告诉他,右手是拿笔的那只手,但用处似乎不大。

点评

哈哈,一样哈,左右不分,后来得知他的理论是左和右是相对的啊,所以不小心就把自己搞糊涂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2 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1-12 06:31:08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因为知道孩子都会有一个阶段,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他们不能,而做不到一些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情,所以我看到孩子的一些“错误”、“磨蹭”,不会去责骂他。
而经过一些时间之后,孩子当年的那些问题,早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因为没有这些斗争,而变得非常好。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也不能理解我们的苦心,更多的是从笑脸、温柔的声音,这些东西里面去体会父爱和母爱的。很庆幸当时知道这些,孩子从小没有感受到过压力,能够葆有安全感——无论我做了什么,妈妈都爱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1-12 10:24:24 | 只看该作者
悠悠 发表于 2013-11-12 06:31
就是因为知道孩子都会有一个阶段,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他们不能,而做不到一些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情 ...

好像我们2年级开始会常提到“安全感”这个词,不知道他从那儿看的,而且觉得是他生活里很重要的,发现他会在不开心的时候自己找乐子,爱和你聊某天吃的美食,睡前甚至会提醒你忘了和他打招呼说晚安,会出其不意拥抱你。好像文中说的是3岁半开始建立。。。大孩子和小孩子的安全感的意识可能不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16 , Processed in 0.137419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