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看台] 就要告别全民学英语时代了,你怎么看?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3-10-24 13:57:12 | 只看该作者
该咋样还是咋样,刚刚对英语有点兴趣了,还是继续着吧!至少以后出国旅游啥的,好歹能说点啊!

点评

咱们的情况相同,想法一致,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4 14: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15:07:28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专栏作家乔治 威尔说过:“没有人会在读了《先锋报》纳粹反犹主义报纸之后死亡,但是文化造成了600万犹太人的死亡。”

废“英”主义的动向,势必也会在其他领域引发跟进。

此前,央视接到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在今后的转播中必须要屏蔽一些外文的缩略词,如:NBA以后叫“美国职业篮球联赛”,CBA叫“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如今,高考英语改革,限引进节目,此波“倒英”举措已经正式进入高潮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3-10-24 20:51:55 | 只看该作者
取消政治,全民欢迎。  取消英语,闭关锁国。

点评

我也觉得思想品德课是最最应该取消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5 2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21:26:3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全民学习英语的高潮,网上怎么会诞生“人人”等那样多的字幕组?
他们不为金钱,署网名也证明不为出名。他们为的是什么?
我想,是对英语(外语)的爱吧。因为英语是大众眼中的情人,这是在分享抱得美人归的喜悦!

情人即将失势,美人也将褪去红颜,我们将迎来剪刀手重新上岗就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3-10-25 07:05:01 | 只看该作者
门开着,禁是禁不了的。他们做的,无非是用指挥棒,带着大多数去转吧。
自己想学的,还是会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3-10-25 11:30:49 | 只看该作者
那需不需要屯一些原版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3-10-25 11:34:07 | 只看该作者
取消英语,语文就能学好吗?我们还是该怎么学就怎么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3-10-26 13:56:41 | 只看该作者
削弱英语地位只会加剧教育的“贫富分化”
彭晓芸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关于英语和语文的分值调整引发舆论热议。英语分值由150降低为100分,语文则由150提高为180分,方案的思路显而易见,加强汉语言的比重,弱化英语的地位。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对此方案的大加赞赏很有代表性:“减弱英语教学刚性要求、降低英语考试权重分值,增加母语教学刚性要求和提高母语考试权重分值,应是下一步考试改革方向之一”。
接受采访时,王旭明表示:“一定让以国学为主要内容的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精神落实在教材里课堂上考试中。更多国学内容落实在教材里课堂上考试中时,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日”。可以推论,此番考试改革的指导方向和当前的“国学热”“读经热”颇有关联,就是利用民族主义情结,加强国学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
这一改革思路与过去数十年全民学英语潮流发生了方向性的微妙变化。叫好者认为这是“失落的国学”的天赐良机,是重振国学威风的制度性支持,还有部分人是由于对英语教学的低效率低水平而赞同改革方案的。
不管弱化英语考试方案的支持者怎样考虑,在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一个可能的后果是:教育上的“贫富分化”和“价值鸿沟”将进一步强化。参加国内的高考还是出国留学,尊崇国学还是拥抱全球化的知识谱系,将会在不同人群当中划分出清晰的界限。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改革呼声甚高,而此番语文英语分值调整,则显示了目前的应试教育改革以回归国学教育、召唤民族自信心为旨归,与改革开放之初热切拥抱世界文明的姿态有所区别。
认识这一改革方向背后的社会思潮,不能不提“国学热”、“读经热”以及仰仗中国经济崛起而树立的民族自信。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很多人认为是时候不要被英语牵着鼻子走了,并生发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忧思。事实当真如此吗?各种统计数据披露的信息是中国的精英流失严重,名牌大学更是成为留学美国预备役。不难想象,如果中国的公立教育持续削弱英语的地位,只会导致精英群体更快逃离应试教育体制,更早出国留学去。而英语学习本来就居于人后的贫困地区孩子,却只能接受公办教育提供的这种弱化英语、强化国学的教学体系。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什么免除英语学习之苦的“解放”,而是遭受教育资源不公平的“二次伤害”,他们恐怕无法像准备留学的富裕家庭孩子那样有大量课外培训机会,有多元多样的高价私立学校可选择。
不可否认,应试教育机制下的英语教学效果确实不佳,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比例,造就了一批只会对付考试的“哑巴英语”。但在应试教育之下,何止英语学习出现偏差?语文学习也同样在“划分段落”和“归纳主题”的教育思路之下走了许多弯路。在语文教学中,中文阅读的审美功能大大让位于思想教育,古典文学在这种“重政治轻审美”的指导方针下没有地位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由此可见,不是英语和语文的比重出了问题,而是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出了问题,靠改变分值改变教学效果,恐怕是南辕北辙的“开倒车”,除了满足在教育中强化民族自信心的功能,不会在教学质量上得到质的提升。
论传统文化功底,台湾、香港地区迄今使用繁体字,国文素养普遍不逊于大陆人,但台湾、香港的英语教育却一直占据核心地位,香港更是全民使用英语,而且在回归后仍保有国际化都市地位。大陆的经济能量远在香港台湾之上,融入全球化经济竞争是发展的必然之路,在这一背景之下,以弱化英语地位的代价来抬升所谓国学,实在不是智慧之举:一件事情一直做不好,不是改变做事的方法,而是降低它的重要性,这岂不是逃避心理和自欺欺人?
中国的人才培养一直以公办教育为主,私立教育目前也仅是发展阶段。而高考一直是公办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每一次的高考改革,无不影响着整整一代学子的前途和人生路径。遗憾的是,应试教育改革仍未能走出划圈折腾的老路,这恐将导致公办教育在未来竞争不过日益多样的民办教育。如是,虽有利于刺激民办教育繁荣壮大,但对贫寒家庭而言,则更易陷入“寒门难出贵子”的循环,加剧教育资源分配的“贫富分化”。

《南方日报》2013年10月25日

点评

除政治上的分析欠缺外,其他都分析全了。南方还没有出台改革措施,但愿南方人在事关子孙后代教育的大事上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6 1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15:21:20 | 只看该作者
网传国防大学制作的,现热传:《较量无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1MDY4NjQ0.html






     如果你还没有看清这是怎么回事,那你真是头猪了!(恕我无礼,因为实在找不到待宰的动物还有其它。)

    真没有想到,一切来得这样地快!

13828437322917593.jpg (50.15 KB, 下载次数: 5)

13828437322917593.jpg

13828432767397779.jpg (61.24 KB, 下载次数: 5)

13828432767397779.jpg

13828435272734600.jpg (65.52 KB, 下载次数: 4)

138284352727346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3-10-30 10:54:19 | 只看该作者
取消英语,专业与英语关联小,基本可以不学;研究生以上,英语要强,英语走向精英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52 , Processed in 0.089158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