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iuliwu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学习规律之皮亚杰篇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3-10-19 07:43: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悠悠 于 2013-10-19 08:14 编辑
seawhirl 发表于 2013-10-18 23:44
俺举手,俺有不同的想法(工作一天了,思维不清晰,别拍我),期待琉璃舞帮俺解惑:

一: 但是稍大的孩 ...
这条是不是就是说学外语晚点好呢?俺咋感觉还是要及早开始呢?而且是自自然然地开始,不要把外语当成一门功课来学习比较好呢?俺觉得:
1. 可调动的感官多,诱惑也多,有些孩子虽然青春年少,就是不愿意学外语。另外,别的课业也多,可分配给外语的时间也少。
2 母语优势,排斥外语学习。

“及早开始”,是在那个所谓的“学习关键期”的理论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从我看到的经验,老了学外语,一点不吃力。我认识的老外,在中国呆的时间长了,不少人的中文很好,读书看报甚至开会做报告都做得到。说个不好听的话,我偶尔会带点恶意的想,他们学那么好的中文干嘛,难道是要做间谍?
老了都行,为什么青少年反而不行呢?这就是你提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了,没有时间和环境啊!
那些成人来中国学语言的,他们是真的想学好中文,所以不远万里而来,把自己直接丢进这个环境,于是就学会了。而我们的孩子呢?环境需要人造,每天还累得贼死,想学语言真的太辛苦了。
我再说几个例子,也许你会想到一些什么。我的一个好友,从小去美国,自然英语是很好的,也很自然中文是很差的。所以她几十年后回中国,刚来的时候中文基本上听不懂也说不出。现在中文完全可以自如的交流了,大概待了有5-6年了吧。不过她看的书还是更多英文的,和我们一起读中文书,算是很勉强但也在认真做的一件事。
另外一个人呢,唔,是个年轻女孩子,也就20多点吧,正是鲜嫩得能掐出水来的年纪。大学刚毕业,到中国来游历,顺便学中文。但她在中国呆了快一年了,觉得环境不怎么好,正在谋求去欧洲发展的机会。她告诉我,她妈妈从东欧去美国,现在美国经济形势差,所以她又开始从美国到中国再到欧洲的游历,说不定会在欧洲定居了。等她去了欧洲,还会继续学中文吗?我不清楚。但我相信,需要什么语言,她就会去学什么语言。
还想起一个,当年我在欧洲学习语言的时候,从美国过去学同一种语言的那个男孩子。多年以前的事了,他那时候很年轻,也就是我前面说到的女孩子的年龄吧。语言分级,我们同时分在最高级。可是呢,我对那种语言本来兴趣不大,所以终日和一帮中国、台湾来的小朋友混在一起,吃吃喝喝买东西玩,有时还逃学去游乐场。他却完全不同,非常投入,每天都和当地的朋友去酒吧,到政府的检索中心去查找和索取各种免费的资料,参观游历。。。结果我们离开当地的时候,谁得到的更多呢?显然是他,对吧?

至于母语优势么,从俺家儿子的学习来看,英语更像是母语,中文很差,也就是外语级的。但我如果找准他喜欢的,推荐的中文书他也愿意读。。。所以这个所谓的母语优势,我觉得并没那么可怕,关键是给孩子合适的、他们感兴趣的资料,他们学习的劲头就会很大。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看到,当孩子大了,心里有定见了,他想学什么语言都不是问题。

点评

兴趣爱好和内在的驱动力最重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7 13: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3-10-19 08:35:36 | 只看该作者
悠悠 发表于 2013-10-19 07:43
“及早开始”,是在那个所谓的“学习关键期”的理论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从我看到的经验,老了学外语,一 ...

俺晚睡早醒(不容易啊),还不够清醒,求拍砖把俺拍清醒。
“而我们的孩子呢?环境需要人造,每天还累得贼死,想学语言真的太辛苦了”。悠悠也在为人造小语境抱怨吗?如果不去造这个小语境,我们能否指望着有一天把孩子扔到语境中,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呢?有点小担心啊。还有,在国内,孩子还随时面临着英语考试的压力,不去学又是不现实的。这也是我主张早学的原因,就是期望孩子能从容地来。

在外语学习中,学习动机、语境、时间、家庭背景等都很重要。就中国孩子来说,在缺失以上条件的情况下(要考虑到:大城市的孩子除外,很多农村和小城市的孩子中学都是在七八十人的课堂里上课的,大学里由于扩招也有很多学校是在将近百人的课堂里上课的,可以说语境严重缺失,这也是现实啊。很多父母不懂外语,也不上网学习,中文尚且不知道,更别说英文),该如何去做呢?是不是到了该取消外语的地步了?有人说把孩子扔到国外就行了,但有几个孩子有被扔到国外的经历呢?当然也有被扔到国外的经历,有些中国留学生到了国外,还是和中国人混在一起,算是学习动机不高,语言方面并没有很大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3-10-19 08:5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悠悠 于 2013-10-19 08:54 编辑

我不需要抱怨,因为我家的语言环境相当可以了,我现在更需要的是好的中文语言环境。但我看到很多人很辛苦的为孩子创造英语语言环境,不免有些难过。我的孩子小时候有过每周3节以上的外教课,课外我还给他讲英语绘本,看英语动画,听英语儿歌,但他的英语发展也只不过比纯粹中文环境的孩子早三四年而已——我说这个是有理由的,因为他在7岁的时候和10-12岁的孩子一起上英语课外班。但我们进入半天以上讲英语的学校之后,英语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甚至两个一眼看上去就是两个中国孩子的,在一起也是叽里呱啦的英语。于是他的英语飞速发展,而中文迅速倒退。——当然期间我也被英语老师找去谈了两三次,要求我给孩子创造更好的英语环境,说他口语不够好。后来是用了网络外教,一对一和小班课都上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可不算短,可能有两年半吧),终于在最近停下来了,因为他的口语足够好至少老师不投诉了,而生活里其他的安排我觉得更重要。
用进废退,就是这样子。

所以如果不能给一个真实的语境,指望在中文环境里生造英语环境,我个人觉得是不太自然、单方面、而且收效也不是很好的。
国内的英语应试教育,听说现在走得很过头,很异化。但在我当年学英语的时候,我觉得还好。拿高分不是太大的问题,语音语调么,肯定是中式的,但我也能让外国人听懂,也能听懂外国人说话,我觉得就学习外语而言,很可以了。那天写一封信给一个外国人,转发给我那个美国回来的好友,她看了以后居然说以后再也不帮我做翻译了,因为我自己写得足够好。好吧,她是很夸张的恭维了我,但至少说明我写的东西别人也看得懂,就交流而言不成为障碍啦,可以了。真的还需要深造,那我就去国外呆着,有目的的学习比完全不知道学来干嘛,效果是两样的。
早学能不能对英语考试有帮助呢?我觉得不一定。我们强调的是交流,而各种英语考试要的东西不一样,是选拔人才——说白了就是把相对较弱的刷下去。考普通的交流?那能选拔谁?目标不一样,能交流的孩子,考试不一定能好,这个要想清楚。所以我每次给朋友介绍网络外教,丑话一定是说在前头的,这样的教学不会有考试的好结果,你还要不要?

点评

嗯,是啊,我们没出国,怎么可能有大语境呢?有些事情,我们想着可能觉得比较容易,但做起来就不见得了。做任何事想要做好,不投入时间是不行的。而在孩子小的时候,有限的时间到底投向哪里,其实还是很考验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18:26
当然,每个人的目标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10:29
我所希望的也是为孩子从小提供一个小语境,不要她太辛苦。早学英语不只是交流,还有原版阅读,如果实际水平高了,加上学校的应试教育,应当不会太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10:29
看来悠悠也是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语境,不能算真正的大语境,起码也是有语境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1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3-10-19 09:04: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悠悠 于 2013-10-19 09:08 编辑
seawhirl 发表于 2013-10-19 08:35
俺晚睡早醒(不容易啊),还不够清醒,求拍砖把俺拍清醒。
“而我们的孩子呢?环境需要人造,每天还累得 ...
在外语学习中,学习动机、语境、时间、家庭背景等都很重要。就中国孩子来说,在缺失以上条件的情况下(要考虑到:大城市的孩子除外,很多农村和小城市的孩子中学都是在七八十人的课堂里上课的,大学里由于扩招也有很多学校是在将近百人的课堂里上课的,可以说语境严重缺失,这也是现实啊。很多父母不懂外语,也不上网学习,中文尚且不知道,更别说英文),该如何去做呢?

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条件不具备的,我从来不建议他们学英语。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条件,你有的,别人没有,你就有自己的优势。以己之短击人所长,不是自取灭亡么?我有几个亲戚的孩子,不是在偏远的西部,就是在东部贫困地区的县城生活。
其中一个孩子今年考上了政法大学。他从来没有额外学过英语,就是学学校的那些东西都已经忙不过来了,到高三的时候连篮球都不打要用来保证睡眠了,还搞什么英语啊?目标明确,现在他坐在昌平校区的教室里,为他自己的未来在学习着。现在他有时间了,连报了几个社团,包括学羽毛球,还在学韩语还是日语。也许中国比较特殊,孩子们从小承载的期望太重大,所以很多人走到一半就受不了,被压垮了。所以我觉得我这个亲戚就很明智的选择了自己的强项,让孩子相对负担不那么重的走了自己的路,还是很值得有相同环境和需要的父母借鉴的。
还有一个孩子今年读初二,从小父母就希望她离开他们现在生活的地区,去到更安全更好的环境。但是父母条件所限,已经无法可想了,那怎么办?她妈妈的决定是,从小就利用寒暑假带她到各地去旅行,让她看到外面的世界,真的和自己所处的不一样,真的值得向往。这种投入的结果是,那孩子从小就立志要出来,学习自觉极了。这次来我家,跟着我去一个机构上过几次英语课,回去之后她就让妈妈给报了名,每个周末、每一点业余时间,她都自觉的泡在那里学英语。有这样的精神,她妈妈需要为她的英语学习发愁么?我觉得根本不必要。

点评

的确是好学校,县城里就这么两所学校,一所好一点,一所差一点,很正常。这种学校里的孩子动力是不是都强呢?也不一定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18:27
俺也来举个不成功的例子。我一亲戚孩子去年复习一年考分还不到二本线,最后父母掏高价上了个二级学院,英语一直不好,父母也一直很发愁,暑假还为她在北京新东方报了个四六级培训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10:30
我认为能上政法大学的,在国内也还算比较好的学校吧,孩子的学习动机也比较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1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3-10-19 09:07:4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吧,任何学习,父母能和孩子在一条阵线上,就比较容易解决动机问题。父母催逼而孩子不情愿的,最后的结果就不会那么美妙。

对不起啦琉璃舞,俺是个很不乖的话篓子,把你好好的楼给歪得七零八落的。俺不自觉,该打!

点评

哈哈,悠悠,挺好的,我们都喜欢看看,并想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7 13:44
哈哈,俺仿佛看到一个空旷的教师,琉璃舞老师在大声问:有没有人有不同声音?大家都不吭声,俺这个潜水员就冒了一个泡,那啥,就把善于思考的同学都招来了,俺也感觉琉璃舞老师下课后应该请俺喝茶才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0 09:11
我看你俩辩得欢乐的~~~我这楼不怕歪的,就怕没人辩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22:47
俺在这里乱搅和,也该打. 俺忏悔,决心不再歪楼,还请琉璃舞继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1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3-10-19 09:18:22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把孩子扔到国外就行了,但有几个孩子有被扔到国外的经历呢?当然也有被扔到国外的经历,有些中国留学生到了国外,还是和中国人混在一起,算是学习动机不高,语言方面并没有很大提高。

孩子被扔到国外去的也不少了。
我小时候就有一对姐妹跟着父母从国外海归,大家都很好奇她们英语可能特别棒。结果英语考试她们也不比我成绩高多少,有时候还不如我呢。国外的教学方式真的不一样,所以把孩子扔去了国外,如果父母还是抱着国内的应试思维,以名校为要,恐怕还是会失望的。
至于那些到国外同中国人混在一起的事么,随着咱们的一部分先富起来,这样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多了。我知道的人里,有一位爹妈职位相对较高的小朋友,在国外不知道怎么就上错了床,糊里糊涂结婚生子回来了。什么也没学到,就捡了个洋媳妇儿,回来还是找爹妈要工作。这种出国,大概也没太多意思吧?人这一生,如果孩子心里没有一个哪怕非常朦胧的追求,真的没必要非得出国啊,去了也白去,说不定还不如不去,真是何苦来哉?!
所以我家条件正好能给孩子创造英文环境,能支持他用我以为更好、更人性化的方式求学,我就这么做了。但我不会鼓吹任何条件的人都学英语、去出国,因为我也见过太多在国外混得很糟糕的例子了。当然如果是家有女儿的,那就着力培养孩子的择偶能力,到国外为自己钓一个有潜力的或已经成功的金龟婿,那是另外一说,不在讨论之列。

点评

哈哈,择偶能力,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2 15:30
如果对自己本来没什么信心,那不管是靠人还是靠己,这个人心里都是不自由的,精神上是不独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18:34
其实靠人还是靠己这个问题呢,我还真觉得,不管靠人还是靠己,首先要有的是对自己的信心。在任何情况下就相信自己能面对,能好好的过下去,那么不管是靠人还是靠己,都可以过得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18:33
我也觉得男人能力达得到的话,就该他们挣钱养家,女人在家好好经营,整个家庭的氛围也要好得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18:29
男人应该挣钱养家,要强的女人太累,而且容易把老公惯得没有责任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17: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3-10-19 13:20:09 | 只看该作者
另外还做过的傻事有:虽然读过一些绘本,但是我却在读绘本的同时,过早地引入了带有大量抽象文字的故事书,我现在怀疑孩子对文字敏感,对图形不敏感的问题,便是来自于这一个错误。


我女儿很小的时候,还没有大量的绘本引进。等我发现阿甲的红泥巴读书俱乐部。我们都快读小学了,所以,绘本这一课,直到一年级以后才去补。

三年级左右杭州有了少儿英文馆,趁机又看了不少原版的绘本。

点评

这也算找补回来了~~~缺了的课,到后面总是要补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23: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3-10-19 17:55:56 | 只看该作者
seawhirl 发表于 2013-10-18 23:44
俺举手,俺有不同的想法(工作一天了,思维不清晰,别拍我),期待琉璃舞帮俺解惑:

一: 但是稍大的孩 ...

我最近有了新感想,觉得英语属于技能性的,多重复,多说,也是属于直观让孩子接受的~
一般学习过程是有一个从接触到慢慢掌握到会的过程 ,可以先接触,等着孩子去学的时候,能减少陌生感

点评

同意先接触,但是不要急于进行系统性学习。应该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再进行系统整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2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9 21:01:03 | 只看该作者
seawhirl 发表于 2013-10-19 00:08
二  再大一点的孩子,开始有了抽象的逻辑思维,那么把直观体验与逻辑思维进行结合,便是这一阶段学习的原则 ...

我是赞成小的时候先看点动画,不用教;到了小学,学了拼音,音韵意识发展得比较好的时候,可以系统地教phonics的规律,并在后续的阅读和拼写中反复应用。

不知道 @瑜珈 怎么看?

母语国家的孩子接触phonics比较早,时间延续比较长。因为这是他们的母语,是他们生活中需要应用的语言,是他们由听说迈向读写的桥梁,所以他们有迫切的学习phonics的需要。而对于学习外语的孩子来说,系统性的phonics学习可以稍微延后一点。尤其是拼音也能够培养音韵意识的情况下,何不借点东风,以求事半功倍呢?

点评

我正是你说的这个进程。但情况可能跟小童不同,因为我家本身英语启蒙就比较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9 2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9 21:06:41 | 只看该作者
seawhirl 发表于 2013-10-19 00:28
再补充一下你的原则: 听说先行比较好。
如果是单纯的听,好像进步还不是太大哦,先看动画再听、读绘本, ...

我当时也想了一下,是听说先行,还是听力先行。

应该说,幼童启蒙,我们还是强调听力先行。一般学习外语,都会有一定的静默期。只有当孩子度过了这段静默期,开始主动输出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听说并行。

一旦过了静默期,就听到的内容进行交流,就能大大提高听力水平。这个时候就可以要求听说先行了。

听-----听说-------听说读-----听说读写,我觉得幼童启蒙大致是这个过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50 , Processed in 0.07652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