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438|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践交流] 记录下听力过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08:3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本是发在日志里的,有空了就补充下,写这日志很痛苦,平时没有记录的习惯,又记忆力严重衰退,所以修修补补很长一段时间才写出个大概。不是经验介绍文,只是做一个记录,还原我们学英语的一些经历,可以当做个案来看,尽量写的客观些,细节多列举些,我觉得大体的方向都差不多的,只是因为细节差别,所以孩子发展方向不同,走的路不同。我是觉得3周岁也好,4周岁也罢,也还算早的了,早开始的好处是家长孩子余地大些,能随时调整,不必要考虑听说读写并进,但是因为孩子小,不配合的地方也多,更需要家长费心,最主要要保护好孩子的兴趣,维持一个热度。如果能帮到大家,那也不枉我敲这么多字啦。

关于练听力,我一直是摸石头过河,其实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的,就这么稀里糊涂的,给孩子灌着。年纪大了记不住事,回忆且记录下他练听力的过程,也好比较调整。一开始放wee sing 他是不要听的,嫌吵,没法我只好放弃。看了几个月动画片以后,我才尝试给他听音频,听的是动画片音频,然后加点儿歌,他的兴趣一般,你放呗,跟他没关系。就算是他没兴趣,我还是死马当活马医,聊胜于无给他放着,那段时间正好是上小班前暑假期间,大量长时间播放有了点效果,他开始模仿。
我犯的错误多了,第一个就是换花样,这个听两天那个听两天,当时的想法是怕他重复听一个乏味,给他换换口味,因为他始终游离在可有可无状态,再有个想法是一个资源他能听懂一半就算过关了,不可能全部都听懂了,孩子喜欢抓某个细节,不是全局。话说我看了那么多遍《虎口脱险》,脑子里只有片段,如唱鸳鸯茶,被狗追,装女人,斗鸡眼,全剧讲的什么叫我顺溜一遍不知道,看了那么多遍《音乐之声》,我只记得大家一起唱歌,有个孩子用癞蛤蟆吓老师,小女孩早恋,全家上台唱歌,逃跑了(为什么跑不清楚),这就是我小时候看的几部片子的印象,一直到成年以后再来看,感受又不同了。所以,感同身受,我觉得在一个资源上停留时间过长,要求全部掌握,不现实,认知能力有限。于是人为给他换资源,且有些频繁。第二个就是时间不稳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连续听几个小时,有时几天都不去开一下,孩子刚听熟就被我断掉了,没有趁胜追击。第三个在嘈杂环境里听,我有点毛病了啊,为了让孩子不察觉到学英语是件稀奇的事,或者说为了让他适应学英语不是件羞于启齿的事,让他敢开口,我特地在公共场所放小音箱,这点老公很鄙视我,说我像跳早舞的大妈,实则孩子根本就听不清音。
BUT,错有错着,有的时候我认为对的事,不一定真的对,错的也不一定是真错,没有一点收获。我有塞翁精神。还是第一个换花样,我发现了只要是有猫,或者老鼠的故事,他都很关注;第二个不稳定,集中大量听有助于练听力,我觉得量大好过量小,长段好过小段,一个长达10分钟的故事,好过一个只有2分钟的故事,看了天涯十年哥的经验介绍,有句话我非常倾心,他很羡慕孩子的反应力。我希望不要浪费孩子的优势,让他的反应速度能达到最快,这个靠看书是无法实现的,唯有持续大段的听才可以实现。不喜欢被切成一小句一小句这么重复着,特别是分级读物,没有故事框架,没有情节,弄到最后不过是熟练工,只会那几句简单的,复式结构的句子才是考验人听力的,孩子自己分析句型,抓意群最佳,那只有给他听故事咯。从简短的故事开始,难度递增。事实是我也不知道难度怎么个递增法,所以不断用新的音频去试验孩子的反应,接受就听,不接受就换。适当停几天,孩子不至于被疲劳轰炸;第三个不分场合听,孩子果然习以为常,不觉得自己另类,偶尔还跟我对话几句,并且因为嘈杂,注意力更加集中。当然我家娃算好养的,不建议效仿,或许有反效果,注意力涣散。
一开始孩子听不懂会问,我用中文答,到用英语答不出索性不答,这个过程我很心酸,很快调整到我和他一起查字典,或者大家一起猜,或者暂且放一放让孩子就这么混沌着。孩子的反应从问,到不问,到偶尔问。有过跟读的过程,非常短暂,他接受不来,我不勉强他于是放弃。从一开始逐句翻,到听故事前讲故事大概,到不闻不问直接放音频给他听,到过后交流。动画片音频+绘本音频+歌曲童谣+分级读物,各种杂烩,低水平重复播放到偶尔拔高,再返回低水平。从我替他打开音箱到他主动要求听音频,从无所谓到洗澡上厕所都带着小音箱,从听到模仿能复述,从看书到听书。我们经历着别家孩子也曾经经历过的,感叹一句这是我坚持的最久的一件事了,终于看到了一点点曙光,果然是开始的早不如坚持的好。
Frog and Toad 是我为了检验他的听力水平放音箱里备用的,我其实很恶心这两个玩意儿,所以书都没备,偶尔他翻到了,听了其中的一个故事后就喜欢上了,希望他兴趣快点转移掉,如果现在能听MTH了,我肯定嘴巴都要笑歪了。

大体写下用过的资源,肯定没有物尽其用,原因我说过了,三天两头换新鲜,跟我本人的脾性有关系,没有常性,就我这个半吊子加没有常性的人都能把孩子领上道,比我有信心的家长肯定会超越我们家很多。孩子08年12月生,从3周岁开始启蒙的(12年1月吧),期间有过几个月时间放羊,再加有一茬没一茬这么混着,2年不到,一年半真正累积起来时间600小时内。再有个前提,我家孩子说话不算早,但胜在口齿清晰,我观察过其他的孩子没有像他这样口齿清晰的,我不是老王卖瓜,只是实事求是把我孩子的优势讲清楚,细节非常重要。2周岁的时候已经能背全篇《木兰辞》,约300字,但是又怎样呢?现在已经全部忘记了,所以你说这么早开始国学有用吗?这是题外话。
儿歌
语感启蒙旧版,没有全部看完,看了一半,好处是选取的童谣都很简单,老师教几遍就能领悟,上手还算快。
wee sing 这是在接触动画片一段时间以后开始的,听的最多是in the car ,视频没看。他不排斥的情况下,连续循环播放几个小时,大概60多个吧,转一圈1个小时有的。当然他不是全部注意力都在音频上,比方玩玩具时,或者外面骑自行车时(塞帽子里)或坐车时。
洪恩巴迪节拍童谣 这个视频看的很少,主要是听,有带中文讲解,老师也会做动作,适合零基础的宝宝,上手很快。
kid's abc 其实孩子没反感,是我比较厌恶里面女的骚眉弄姿,还不如看语感启蒙里的老师做动作规范些呢,所以看了几集,换!
以上歌曲童谣视频看的不多跟我当时的想法有关系,我根本就没重视过,认为有限的时间用来看这些唱唱跳跳浪费时间,把精力放在了动画片上。另不要以为出现了一些动画片里的人物,做点简单机械的动作就行了,我比较喜欢有层次,且肢体解释清楚的,下面的zippy and me (属迪斯尼美语世界)就很好的诠释了歌曲童谣的内容,虽然被人诟病教学性质强了些,但我们不是西方国家,当然希望上手快些。
zippy and me 这个视频看的比较多,但是也没有全部看完,我记得是三个视频吧,就看了前两个。
还下了其他的儿歌音频,反正各版本都可以听听。我们最爱 the wheels on the bus
动画片
Hello Teddy  (教学动画片)这个看了有2个月的吧,就是每天放,有时我怕伤害他的视力,把显示器关了听,那时还不会提取音频,用最笨的办法啦。没有买书和点读笔,视频为主。
Big muzzy 看过几次,对于年代久远的东西,我没兴趣,我没兴趣当然孩子受我影响兴趣转移了。
Maisy  这个老鼠其实我真看不上眼,但是孩子一见钟情,所以有的时候父母不要代替孩子决定他的喜好,我们是在尝试过peppa pig 等动画片以后辗转寻到且他认可的。不要听信某网的建议一开始就上难度系数这么高的,自己给孩子下绊子。反正一个前提,就是孩子能接受愿意接受才是最好的,难度要适合他的当前水平。
插播一个非英语的  《鼹鼠的故事》,主要是我比较功利,所有的中文动画片我都不给看,当时中文阅读也没有开始,一切为英语让路,所以我们上手的时候障碍小了些,但是小鼹鼠我觉得对孩子培养想象力很好,这个可以有。
Penelope 这个他也非常喜欢,和maisy花费的时间差不多,也好几个月,估算下这两部动画片看了有近半年,期间插播了迪斯尼美语世界主课程第6集,这个看了约几十遍。
Ben and Holly's  Little  Kingdom 这个看了其中的2-3集吧,5遍肯定有,他有兴趣,但是难度系数较高,换。
peppa pig 第一季  这个第一季看了约3个月,没有结合书,听音频为主。他很有兴趣,但是我这边又开始出幺蛾子了,心心念念迪斯尼美语世界,所以寒假期间又换了,12年12月吧。观察到了吧?我给的资源同期不处在同一水平上,有难有易,有的时候适当拔高了下又转投低水平的去了,纯粹是无心插柳,非计划。

再插播下书的阅读情况,我尽量按时间顺序来描述啊,到了这个期间,我们读的书真的少的可怜,我的兴趣点在分级读物上,因为叫我读绘本实在是难死个人,读不准,吃不透确切的意思,无奈之下包办给小音箱了。尽管水平有限,但是我依旧坚持一个原则,不由中文转换到英文,尽量少翻译,翻译和解释是两个概念,我尽量解释,或猜或蒙,其实也符合孩子的心理,你解释的再直白他的理解能力有限,也要打点折扣,所以大胆些放任孩子去猜也是帮助他成长的,我做力所能及的事,查字典就好了。而且渐渐意识到了分级的险隘,我觉得自己的思路有问题,于是开始收集绘本,在收了几百本分级后再做这个决定是很痛苦的,绘本和分级的价格差太多了,之前接触的分级有典范、体验、轻松英语等等。折中点的话,典范还算不错的。又入了点读笔,把一些绘本的音频找来做成点读书,这样孩子对喜欢的绘本会不厌其烦的去翻看,变成了主动阅读。我们特别喜欢老鼠和猫,所以像splat the cat ,winnie the witch都是他百听不厌的,其他的绘本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都是知名度很高的。
再回头来说迪斯尼美语世界主课程,这个也是教学动画片,一共12集吧,前面3集我觉得特简单,孩子的兴趣一般,越到后面越难,时态加上去了,语言开始复杂起来了,我本来担心他不接受,还好,这部教学片又帮他上了个台阶,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已能复述,第11集播放不出,非常遗憾,他给我的惊喜是11集裸听没问题。我还特地把12本PDF和台词都打印出来准备精学的,孩子的兴趣又转移了,回到了peppa pig 上去了。没法,我服从他,把这个放一放,但是肯定还会回过头去精读的,我舍不得银子啊~~~~~到了这里再小结下,孩子的音居然发成了美音,你看上面我列举的一些资源英音较多吧,但是现在似乎美音占据上风,包括最近给他放的绘本都是英音,人家就是改不过来,以后很难说,只能顺其自然。因为他能裸听一些绘本,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所以我这个懒妈从此以后直接给他放音频,不再提前给他讲解了,他喜欢了关注了我才会提供相关资源。
peppa pig 第二季 这个我也在人为的延长他的兴趣点,后面还有2季呢,我希望他稳扎稳打些,尽量在同一个资源上多有重复,不急着上量,换花样总的来说不可取。peppa pig 第二季看完后,偶尔放了集Chuggington,他又转到了这个小火车上,实则过去一年我们也放过几回,难度系数较大,他听不懂纯粹看热闹,现在告诉我他能看得懂,我有点意外,这个懂不懂我无法考量,但是他喜欢我就随他去,照我估计程度比以前好些,但达不到信手拈来的地步。回忆到这里有点汗哒哒滴了,这么短的时间内接触了这么多视频啊,还有我没有提及的卡由,小乌龟学美语等,都蜻蜓点水式接触了下,在我意识到口音问题时,我们已经大杂烩很长时间了,我私心想让孩子学英音,所以美音的资源我能拖则拖,能不提供尽量不提供。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我也迷茫了,有的时候就让孩子自己点餐吧,他提到哪个我就放哪个,他喜欢重复的年纪我人为搞破坏,等他年纪稍长我想让他重复他却不肯配合了,我肯定后悔不迭。所以尊重他的生长规律,把他圈在一定范围里多搞点重复才好。这个时候不是考虑视频增加的问题了,是考虑提升阅读的问题了。阅读我们做的很差,别人几百本书读过了,我们也就几十本,下一步把重心转移到阅读上去,绘本为主,分级我是准备留待他能自主阅读时再拿出来使用的。



评分

参与人数 9金币 +50 收起 理由
从前 + 1 很给力!
liuliwu57 + 2 喜欢就给分~
dodo9427 + 1 很给力!
爱睿02 + 10 先加金币,再慢慢看文,赫赫。
一意 + 1 虽然很舍不得金币,但这么好的经验,不给金.
你带来的幸福 + 5 很喜欢,很有用,谢谢
wherezhang + 10 先加分,再慢慢看。
瑜珈 + 10 超长文,先赞一下!回头再来跟贴。
lotusleaf + 10 非常感谢,很详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08:3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anyun0403 于 2013-10-18 07:15 编辑

限定10000字节,接上文。

听力资源中我们还用过BBC广播,比较低幼的Listen and Play、Playtime、Cbeebies radio,适合3-5岁有一定听力基础的孩子,The song tree、Time to move难度较大适合5-7岁的孩子,喜欢英音的可以关注下,我家娃挺喜欢的,听的时候他一般不问,纯听,觉得有意思的地方会反复播放,但是孩子不问不代表家长就可以放任不管,如果跟孩子一起听,会发现自己也在进步,和孩子有了共同话题。我比较傻,用了一年不见不散,才发现可以快进快退,之前听不清的都是整个重听,差点就败了复读机,孩子听了一遍又一遍,磨的不是耳朵,是性子,如果性子比较急,估计早不耐烦,失去兴趣了,整体重复虽然重要,也不要忽略孩子对精听的需求。

补充:我描述下他是怎么听绘本的。举例winnie the witch,先看第一本,我给他从头到尾读一遍,遇到不会读的我含混过去,一本故事大意讲完了,开听,他拿着书的日子比较少,都是靠听,我给他听第二个故事,人家不要,指定听第一个,好吧我随他。当时我琢磨是不是第一本我讲过了他听懂了所以要听,第二本没讲过,不懂,也不感兴趣,所以不要听?第一个故事大概听了有二三十遍,开听第二个,是我放给他听的,他没反对,那就听着吧,然后第二个重复几十遍,接着第三第四第五,一路放下去,不再单独听某一个了,8个故事循环放,他循环听。一个月左右吧,提出看书,我把13本书全部拿出来摊了一地,依旧没管他,他自己找,偶尔凑过去看,他一边听一边翻书,翻的页码和音频同步,那说明他是真的听懂了,不说全部,大概应该是了解了。(注明下,我们家不识字)观察孩子反应,比方听的时候他做其他的事会停顿下来,要求保持安静,有时会跟着大笑,平时会复述其中的一段,有时会跟你讨论细节,有时会问问题,总之孩子在练听力的时候,家长不能旁观,什么都不做。和孩子一起学,观察孩子的反应,最了解孩子的还是家长。我说实话,一年前看不懂的绘本现在拿起来七七八八能看下来了,但是还是说实话,我吃老本基本到头了,再不跟进,只会拖他后腿。

对词汇的掌握,观察到如骏爸写的帖子那样(背英语单词为什么那么难),他一直在靠猜,印证,我贴一下原文:我观察骏骏掌握英语单词的过程,走的完全是另一条途径。当他听到一个生词时,他很少急于追问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可能首先是记住它的发音,然后从上下文或当时情境大概猜一猜它的意思,就这么囫囵过去了。他更关注的似乎是整句话的意思,如果不招致误解,就放这个单词一马。由于接触的语言量比较大,这个单词可能会在另一个上下文、另一个情境中再次出现。这时,这个词已经不是完全陌生了,骏骏可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对这个单词的读音多了一重记忆,而且,由于上一次已经在某种上下文和情境中猜测过意思,这次换一种上下文和情境,可以起到确认或修正上次猜测的作用。当这个单词以后继续在不同句子中出现时,它的读音、意义和用法会越来越清晰,理解会越来越准确。如果孩子试着在自己的语言中使用这个单词,更可以起到确认或修正的作用,因为他可以从大人对他的话的反应看出自己的理解是否有误。对于大多数单词,骏骏似乎就是通过这一途径掌握的。随便举个盒子,例如 both 这个单词,我从来没给骏骏作过任何解释,他就是自己从自然的语言中理解了意思、学会了应用。
        这个途径跟传统背单词的途径有两个不同:
        第一,孩子不是一下子掌握某个单词的方方面面,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逐渐掌握这个单词的方方面面;
        第二,孩子在掌握过程中会犯错,但是会自行修正。
        事实上,这就是掌握母语词汇的途径。
选摘的仅是一部分,可以到骏爸的博客去看全部。看一些家长很着急孩子的进步,其实真没什么好急的,孩子远兜远转看似没效率,其实要的就是这种不急不缓的心态,学语言没有捷径,只有方法的区别。我希望孩子和骏骏一样,不是机械性记忆学习,而是自己掌握学英语能力和方法。

补充:上面无法编辑,这里再补充点细节。时间的累积,像我和孩子互动、跟读朗读、亲子阅读时间都不算进去的,只有他自己接触,比方纯听音频、看动画、点读字典或书,不论他专注还是闲散都算。他到了主动复述阶段,我提出跟读,跟读朗读没有卡听,都是他自己听熟了背出来的,材料用的分级,如体验典范,配合过半个月不干了。有时我自己给自己录音读文本,他会纠音或者跟我一起互动接下文。图片字典可以用来玩游戏,比方翻到食物类,我要点餐,他做服务员,我说到哪个他就点图(用英语单词,不用中文,如用中文就是翻译型了。),或者他点到某个图片我就哎哟哟喊肚子疼,各种搞怪,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调动他的积极性。比方pancake,低幼动画片里都会有这些内容,现实生活中我起码做了有5、6遍,一边做一边用动画片里的句子和他互动,一个词到一个句子,就是这么累积起来的。手机里装了牛津高阶双解字典,朗文英英,有道等等,我们查字典主要让他听音,记住发音,区别英音和美音,比方bone,发音不同的拿来念着玩,讲一遍中文,英文释义简单也可以读一读,朗文有带整句例句发音。他问到就去查,尽量不拖,一个是保持他的兴趣,另一个我脑子真不行,过一会就忘光光,不记得他问的什么问题了。查字典有时是他自己按的,没有单独学字母,日积月累他自己就掌握了。外出指物,把书本上的,或者动画片里接触到的指出来,能指多少就多少。他吃饭我经常数数字,限定多少数字内吃完,我做家务时他也学我数数字,但用的是英文,已经能数到29,30自创一个twenty ten,我纠正一下就学会30怎么念,你看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用英文念,他自发用上了。孩子自己组织创造语言,然后靠印证,如果家长水平高,给予反馈,他掌握的就快,如果家长给予错的反馈或没有反馈,孩子的输入就低效。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不能强求啊。
     
补充:(和听力无关,和英语相关)一路走来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些障碍,或者说一些现象曾经困扰着我。比方说孩子因为有一阶段大量接触英语,普通话讲不利索了,方言更不用讲了,都是洋泾浜。当时有些着急,不知道是继续往前走呢?还是稍微停一下呢?中文猪妈妈变成了妈妈猪,英语有中式英语的痕迹,我想不起来具体的,借用流行的说法如:give you color see see那种。然后在网上继续翻楼找案例啦,发现有些家长提到过,看来是必经阶段,有这么个混乱的过程,不用给孩子纠错,有能力的家长就说遍正确的,没能力的继续接触大量原版。略调整了下,普通话我不让讲,只加强方言的互动,原版继续,但减量。随年龄增加,孩子的语言能力也在增强,词不达意的现象好转了,到了这里我的想法有2点,一是要继续坚持,不要放弃,一旦放弃孩子忘得也快,前面做了无用功;二是不能要求孩子有输出。另外早期学语言真的是此消彼长,大量时间被英语占据了,母语就被弱化,一旦母语跟进,英语又被压下一头,普通话流利,方言就成洋泾浜,总的来说要经常用,这种语言才会被真正掌握,否则学的都是皮毛。他从中式英语转换到三明治英语,又有表达正确的英语,三种轮流换,但三明治的现象是最少的,我喜欢他的敢说,不怕说错,组织语言不也是在锻炼思维能力么?到了这里,看官们,你们还敢让孩子输出吗?为确保他走的不是歪路,不确定的表达一定要慎重。多接触原版肯定没错,原版成了万金油了啊。关于孩子是怎么学语言的,这里推荐一本书,各种混乱现象以及孩子逐步掌握语言的顺序这本书里有答案,虽说是国外的案例,但是有一定借鉴意义,对象是婴儿-小童。《孩子如何学英语》美 威廉姆.奥格雷迪 (William O'Grady)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11 收起 理由
xixipet + 1 赞一个!
瑜珈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0-12 08:37:56 | 只看该作者
能否说一下是从孩子多大开始音频训练的吗? 好给其他家长一个参考

点评

刚看真以为是不到一个月,后来一琢磨是3岁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09:43
习惯了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09:35
哈,你又省了“岁”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09:18
3周吧,贴子里有注明时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0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0-12 11:03:51 | 只看该作者
很棒啊,都已经能裸听故事系列了
很好的帖子,说得很详细,学习了

点评

再回来好好看看,又学到了一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7 10:39
有的时候真不能小看孩子,如果不是他的坚持,我很难坚持下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3: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0-12 13:26:3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我也给儿子用BBC,呵呵

点评

不错啊,还不知道你家的多大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0-12 14:18:1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是在日志里看到,第二次是在这帖子里看到。
这叙述中有好多地方都让我回忆起自家的学习经历,那种一点点摸索的过程,太有共鸣了。
先顶一下。

点评

你的帖子我也翻了好多遍,学习到不少,现在有了机会我要当面表示感谢,真的谢谢羊妈带给我的帮助,受益匪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4: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0-12 15:06:09 | 只看该作者
康妈终于开贴了,一定要欢呼下......hooray!!!!!!!!!!!!

还没细看,等看完了交流..

点评

一个是没信心,一个是懒,小阶段取得的那点进步真不够看的,小结下给大家当个例看吧,只要坚持,方法对了,谁都能做到这个程度,也算是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7:09
哈哈,主要是你老不开贴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5:37
...... 你好起劲啊,简直像是中奖了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专家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5: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0-12 15:08:38 | 只看该作者
想请教康妈孩子在听和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是咋帮助孩子理解的。我们现在还小也在看和听动画、听童谣,还没加入英文绘本因为我读不好,主要还是以看听动画为主。想知道康妈有没有和孩子日常对话或者通过别的什么方式帮助孩子应用和理解。

点评

客气,也不要照搬照抄啊,不一定都适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7:12
谢谢康妈,喜欢这样接地气的帖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5:56
动画片里的动作可以拿到现实生活中来再做一遍,帮助他印证,总是靠猜也不行的。怎么说呢,就是用转移大法呗,教会了妈妈,妈妈再转教孩子,经由妈妈教的,孩子掌握的更快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5:28
日常对话有,都是取材动画片里,短短几句也是助力,孩子特别喜欢你跟他互动,可惜我平时够懒,基本推诿,只说几句应付下。借助图片字典,比方像意大利面条,spaghetti,国内没有接触到,国外很普通的东西,指给他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5:25
开始的时候我怕他不懂,经常翻译给他听,其实我过于焦虑了,人家根本就不在乎,不懂会问的。而且早期放的动画片内容都是相互交叉的,重复的很多,这一部他还在猜,那下一部,下下部就是印证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5: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0-12 15:36:00 | 只看该作者
前面部分太有共鸣了,音频的可有可无,我也是经常给孩子换材料的主,导致我家的现在啥都不愿重复,动画我们看得没你们杂,主要集中中初级的kid's abc,后面就看的peppa pig,现在是caillou,little bear,中间还迷过一阵dinosaur train,

现在我们也开始尝试裸听故事,那天听了frog and toad里的  button, 大意能明白,细节有些模糊

点评

新概念算是经典教材,不过我也没想好,目前先指着把听力搞上去然后开始搞自主阅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5 17:43
新概念我自己学还差不多,给孩子我还没想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5 16:47
新概念怎么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4 13:39
教材目前还没想好,SBS注重口语,语法点讲的少,国外原版的我教不来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7:03
是的,所以阅读要跟进,都是互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0-12 17:05:19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孩子正好相反,我每提供一套音频,他如果喜欢的话,每次都可以听半年多才开始有换的念头,所以搞的我很纠结,就怕孩子泛听的太少,接触的知识面太狭窄。

点评

这个跟我家类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3 11:51
这是精听了,是好事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9:24
重复是好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7:53
热度能持续半年?真不错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7: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52 , Processed in 0.07682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