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3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书品书] 《国王与死神》,又一角度看死亡——贺论坛十周年,参加《看,缤纷的童书》活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3:37: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早晨,因为要赶一个集体作业,儿子定了闹钟4点半就起床。
闹钟响了,我迷迷瞪瞪的看了他一眼,翻身又睡了。
儿子胆小,把房间的灯一直开着,我也顾不上啦——我要睡觉!!!!

好吧,等我睡足了,6点半了,儿子笑嘻嘻的抱着一本颜色很漂亮的绘本晃了进来,就是这本《国王与死神》。


我信口说,封面很漂亮。儿子说,是啊,内容也很有意思。
——喔,真的?
——是啊,里面讲的是为什么要去死。
)无语了。
儿子还兴致勃勃的呢,于是接过这个说人为什么要死的书,翻了起来。
儿子靠过来,指指点点:










001.jpg (97.45 KB, 下载次数: 0)

封面 国王与死神

封面 国王与死神

002.jpg (31.53 KB, 下载次数: 0)

国王与死神2

国王与死神2

003.jpg (60.82 KB, 下载次数: 0)

国王与死神3

国王与死神3

004.jpg (51.56 KB, 下载次数: 0)

国王与死神4

国王与死神4

005.jpg (86.48 KB, 下载次数: 0)

国王与死神5

国王与死神5

006.jpg (58.82 KB, 下载次数: 0)

国王与死神6

国王与死神6

007.jpg (43.89 KB, 下载次数: 0)

国王与死神7

国王与死神7

008.jpg (40.23 KB, 下载次数: 0)

国王与死神8

国王与死神8

009.jpg (62.99 KB, 下载次数: 0)

国王与死神9

国王与死神9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55 收起 理由
评分委员1 + 10 + 50 活动参与奖~
远观 + 5 这画风,我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10-11 14:18:41 | 只看该作者
请问适合多大的小孩看?

点评

谢谢,看来可以买给儿子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1 14:27
我最近买的,扔在家里他自己翻着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1 14:25
俺家儿子十岁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1 14: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6:44:12 | 只看该作者

活着为什么是珍贵的?

  尽管儿童图画书作为一个特殊的童书门类,向来不避讳参与某些形而上主题的阐发,不过当荷兰儿童文学作家库斯·迈因得兹、哈里·杰克斯与南非插画家皮特·格罗布勒在他们合作的《国王与死神》中尝试以儿童图画书的形式去触碰“死亡”这样一个沉重的哲学话题时,他们显然为自己设置了一个难题。更何况他们所关注的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与“死亡”事件相关的某种具体的情感经验,而是意欲从全部生命的广度与高度出发,来探讨那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时间里的“死亡”对于存在本身的意义。介入这样一个富于哲学冥思气息的存在命题,对于儿童图画书的创作来说,无疑是过于冒险了一些。

  《国王与死神》(明天出版社,2011年出版)向我们证明了这样的艺术冒险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值得的,它将让我们看到儿童图画书辽远开阔的思想空间以及独一无二的哲学气质。作者借故事里的国王之口道出了这样一个千百年来困扰着人类的忧思:“到底什么是死”,“我为什么一想到他就这么害怕”,“我为什么会这么害怕他来找我呢?”为此,国王召集他的大臣,共同商讨对付死神的办法。终于,他们抓住死神并摆脱了他的威胁。然而,几百年过去了,死亡的消失并没有带给人们期待中的福音,他们发现随着永生的实现,自己所得到的只是一个拥挤、无聊的世界,以及对于那已经不值得珍惜的生命的懒怠和厌倦。于是,人们重新召回了死神;所有活了很久很久的人都欣然跟随着国王,“一个一个快乐地死去”。

  这个故事说得真好。它把人类自有意识以来就深深怀有的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的眷恋,对不朽的期盼,以及对这一切的思考,都编织进一个简短、浅白、幽默而又轻巧的叙事过程里。这个叙事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能够如此自如地将一个复杂、深刻的存在命题揭示得那样透彻明白,又如此自然地将一个短浅直白的儿童故事文本变得这样富于深意。它让我们想起20世纪欧洲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过的一段话:“如果生命不会完结,生命就会没有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每时每刻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才促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西班牙当代哲学家费尔南多·萨瓦特尔用更为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死亡的觊觎,能够使哪怕最平常无味的时刻都有趣得让人心碎。”正因为这样,当故事里的死神从揭开的玻璃罩下第一次露出他的真面目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与寻常想象大不一样的“死亡”的形象。这个以洁白(而非暗黑)、明亮(而非阴沉)、和善(而非暴虐)的医者(而非魔鬼)形象出现的死神,暗合着故事所要传达的与死亡有关的圣意、温柔、救赎这样一些特殊的意义,它促使我们在惊愕和疑惑中去重新反思我们对于“死亡”的理解,重新认识生命存在和消逝的意义。

  格劳伯勒为本书所绘的插画无疑极大地促成了上述意义的充分实现。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寓言意味的文本,格劳伯勒动用了一种他所擅长的同时具有原始绘画与儿童涂鸦特征的画面表现手法。这些重象征而轻写实的画面一方面给了文字叙述以某种形象化的直观呈现,另一方面又避开了过于落实的画面呈现对于故事意义生发的限制,从而使我们能够越过画面的视觉直观,去发现寄寓其上的更多丰富的象征意涵。在完成文字叙事阐发的基础上,格劳伯勒也借助于画面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对故事意义进行了新的延伸与升华。例如,整部图画书的文字部分始终不曾言明这个王国到底属于哪一个生命种类,而画家恰恰利用了文字叙述上的这种模棱两可,通过把各种动物的形象征用到故事的表现中,将它拓宽成了一个可以容纳一切生命的哲学寓言。与此同时,画家也有意借助稚拙的线条笔法与明亮的水彩效果,来减轻故事的厚重质地,增添故事的喜剧氛围;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每一页的画面都藏有许多幽默的细节。这些画面效果大大冲淡了死亡话题所带来的沉重感与压抑感,它一方面使故事内容变得更适宜儿童阅读接受,另一方面也向我们展示了一切生命虽在时间的限制下也仍然拥有缤纷的色彩与欢乐的精神。

  事实上,活着之所以是珍贵的,正是因为我们终有一天将会离去。换句话说,正是对于死亡所带来的时间限度的意识,促使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不断寻找和建构着生命可能的价值。或许一个孩子读完这个故事,还走不到那么深的精神的远方,但终有一天,这样的阅读所储存下来的智慧,会在他未来的某个生命时间里发出光芒。(图画书研究者、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方卫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7:11:2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如何与我讨论死亡

孩子靠着我,在书页里指指点点,告诉我这是啥,那是啥,故事讲了啥。
不过,他可不会去依照故事的顺序,而是从最后说起的:

国王站起来,庄严地说:
“我去!再见,我的臣民。我再也不怕死了,现在我觉得活着不死更可怕。”

他大步走向玻璃罩,放出了死神,在死神的怀中死去了。
咦我就奇怪了,国王扛不过岁月这把杀猪刀,老了死了很正常。怎么这里居然是死亡扛不过国王,国王想死才能死啊?
听了我的问题,儿子翻回到前面,把国王怕死,抓住了死神的故事,指指点点的讲给我听。
最有趣的要数这一页了:

各种动物的各种死法,你都看明白了吗?
俺家儿子可是门儿清:
恐龙是冻死的;蛇是被砍成几段死的;瓢虫是老死的;蜥蜴是被人从肚子下面一剑穿腹的。。。种种死法,匪夷所思又合情合理,多么有趣!

儿子说,唉,以前觉得不死多好啊,现在看来,还是有死亡的好啊。
——为什么呢?
——不死当然好啦,你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吃什么也不用担心身体出问题,反正死不了。你还可以想干嘛就干嘛,想喝毒酒就喝毒酒,想互相打杀也不用担心有人会死。
——听起来很棒啊,那为什么还是有死亡好呢?
——你看,如果没有死亡,人做事多没意思啊!庆祝和狂欢多了就无聊了,冒险冒来冒去也没差别,反正没有后果,死也死不了。
——喔,那大家都不死会怎么样呢?
——你看啊,那么多人,挤得要死,但就是死不了,多可怕啊。。。

嗯嗯是挺可怕的哈,还是该死就死了吧。
因为总是要死的,那就不要再去担心恐惧也不要去这比那比了吧,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死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活得窝囊,不是吗?
生命的趣味,在于它有一个终点。因为终点的存在,可要活好每一天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0-12 10:21:43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一直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讲死的这回事,以前只是说“如果妈妈死了,那你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如果你死了,那妈妈也再也见不到你,你也见不到妈妈了。” 每次说得孩子都很伤心,紧紧地抱住我。这样对孩子来说会有阴影的吧,这下好了,可以试试这本,让孩子有些了解

点评

嗯,可以在旧儿教找到不少相关的讨论和书甚至下载。可以参看我的回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8:1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悠悠 于 2013-10-12 18:17 编辑

可以用“死”作为关键字去bbs.etjy.com搜索,能找到很多有关死亡的讨论和相关的绘本。

举个例子:

回复: 关于死亡

给孩子读点书吧。
亲子阅读版好几本不错的绘本推荐呢。
             可以引导儿童学习面对死亡的绘本
(一)汉思.威尔罕文,赵映雪译:「我永远爱你」,上谊。
(二)夏洛特.佐罗托文,威廉.潘纳.杜波瓦图,陈质采译:「想念外公」,远流。
(三)苏珊.巴蕾图文,林真美译:「獾的礼物」,远流。
(四)华莱士-波狄厄文,米特图,陈芳玲译:「再见了,麦奇」,心理。
(五)温夏文,基亭图,陈芳玲译:「葬礼之后」,心理。
(六)艾蜜丽.弗利德文,杰基.格莱希图,张莉莉译:「爷爷有没有穿西装」,格林。
我有印象可以下载的:如何面对死亡:爷爷变成了幽灵(PDF)
顺便推荐一个绘本妈妈说的:绘本应该怎样读
还有一套《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不但面对死亡,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信仰等等,讲得相当好。不过这套书比较适合再大一点的孩子,大概四五岁,当他开始问很多“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读给他听啦。



一本讲死亡的绘本《Badger's Parting Gifts》   (  1 2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xixipet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0-12 19:25:02 | 只看该作者
女儿最怕我死了,她第一次为妈妈死了流泪是三岁的时候看小鹿斑比,小鹿的妈妈死了她害怕我也死了,后来告诉她死了就是搬到天堂去住,她才放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1 , Processed in 0.080348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