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77498139 于 2013-9-23 23:04 编辑
具象&抽象 故事1 宝宝,贝贝,妈妈和爸爸看到楼上发的图片展开了一番讨论:) 贝贝:“妈妈,你看楼上的2013又在发图了”
妈妈:“这样不礼貌,你应该叫“阿姨”。不,叫“姐姐”比较好:)”
贝贝:“楼上的姐姐发的是什么呀!”
宝宝:“图片,笨蛋!你看不到吗?一张房子的图片”
贝贝:“妈妈,哥哥又不礼貌了。” 转向哥哥:“你才是笨蛋呢!谁不知道呀,那是一个头朝下的房子。”
爸爸从卧室里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歪着脑袋说:“这图一定放倒了”
宝宝,贝贝一口同声的说:“爸爸最笨蛋,哈哈~~!!!”
妈妈:“宝宝,贝贝你们说说为什么爸爸“最”笨蛋呢?”
两个小宝贝争着抢着要说~~!!!
“妈妈,你看房子虽然是倒的,但旁边的景物都是正着的....”宝宝说
贝贝妹妹不等哥哥说完抢了过来:“树是正的,椅子是正的,还有还有…….还有哈:)”
爸爸出场了:“还有,地在下,天在上。所以图片没倒,我才不笨呢,你们俩个小笨蛋。”
两个小宝贝,一个努着嘴,一个跺着脚对爸爸说:“臭爸爸!!!”
爸爸得意的笑着~!!!(我得儿意的笑,又得儿意的笑…) 妈妈:“你们说的都对,但你们只说了有形的,无形的却还没提到呢!”
宝宝:“什么叫有形无形呀,我不懂:(”
贝贝:“是呀,妈妈。你说的无形是什么呢?”
爸爸指了指放在桌上的矿泉水说道:“你们看到的矿泉水瓶和里面装的水就是有形的”
宝宝:“瓶子,瓶盖,瓶子上的字???”
爸爸点了点头。
贝贝:“那‘无形’呢?”
妈妈:“矿泉水的重量、价格、生产地与生产过程等”
宝宝:“妈妈,‘瓶子','瓶盖’我们能看见的是‘有形的’”
贝贝接过来说:“这水是爸爸买的,工厂生产的是‘无形的’”
妈妈:“对,真聪明:)”
宝宝,贝贝脸上绽放出了一朵幸福快乐的小花。
爸爸:“所谓有形就是指肉眼看得见的、眼前的、外部的、形象的、表层的、直接的、物质的等等;所谓无形是指肉眼看不见的、内部的、抽象的、深层的、间接的、长远的、精神的…”
妈妈:“宝宝,贝贝你们来说说这张图片上无形的都是那些呢???” ……….. ……….. 故事2
“妈妈,还是不太懂” 宝哥哥满脸踌躇的说
“妈妈,我也不懂” 贝贝妹妹也随声附和着
妈妈笑了笑说:“爸爸刚才说有形是指肉眼看得见的、眼前的,你们就先来说说有形好了,谁先来呀?”
“我来,我来”生怕贝贝抢了先的宝宝急着回答道:“房子是倒着的,门框、窗户框也是倒着的,房子上还有长方形与三角形。”说完后向妹妹做了个鬼脸,挥舞着他的小拳头,好像打了胜仗凯旋而归的将军一样洋洋得意。
不落人后的贝贝妹妹说:“墙是蓝色的,门框、窗框的颜色是白色的,哼~!!!” 两只小手掐着她的小腰,撅着小嘴一副不肯示弱的神态。
爸爸看到这情形怕是要打起来呀!清了清嗓子“嗯!好样的,都很棒。妈妈刚才说的是图片上的有形事物,你们两个小臭蛋呀,可都只观注了房子。有形的比如天气呀,天气是晴朗的,无形的就是有太阳,天气应该有点热(这句话里的天气,太阳其实针对图片来讲都是些无形事物,妈妈心里这么想着,却并没指出爸爸的错误…)。 爸爸继续说道:“房子外面停放有车,院内有草坪,小树也修剪整齐,说明房内应该有人居住。车、草坪、小树你们目前观察得到的是有形的,无形的就是房子目前可能有人住。现在你们可以来说说了吗?”
宝宝小手托着下巴略有所思的说道:“爸爸,天气晴朗,有太阳,就说明热吗???如果~如果这个季节是秋天呢?”
妈妈抿着嘴偷偷的笑了一下,对宝宝说:“宝宝,好样的,我们不向“权威”低头”
“贝贝,你认为无形的都有那些呢?”妈妈说。 思索了片刻后妹妹回答道:“爸爸刚才说了无形的是看不见的,这个房子要住人,那屋里的家具,床铺的摆放应该都是正着的吧!!!”说完后妹妹眨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望着爸爸,看到爸爸点了头,开心的又蹦又跳起来。
"屋里住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还有....贝贝妹妹"宝宝说
“屋里有电视,有冰箱,有芭比娃娃” 妹妹回答道
小宝这回可急了:“嗯~嗯~~房子喝醉了,跟爸爸平时喝醉的样子一样一样地,它会把你的电视,冰箱,还有芭比娃娃全扔出来的”
听完这令人喷饭的讲法后,大家笑成了一团。
故事3
吃完晚饭,安排好二个小调皮蛋入睡后,夫妻两人又开始聊了起来~~
爸爸:"老婆大人,你今天为什么要提有形与无形….是不是在有意识建立两个小朋友的'柔性思维'?"
妈妈: "你说呢?"
爸爸:"我认为是 "
妈妈:" 在有形的世界背后,存在着一个更为丰富的无形世界,所以无形的比有形的更为重要,更应该得到重视。刚性思维对于处理模仿性、静态性、简单性的问题时还可以做到应付自如,但当遇到动态性、复杂性、创造性的问题时头脑就常常陷入思维茫然空白状态. "爸爸:"是啊,也是该到给孩子建立抽象性维思的时候了." 妈妈:"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像鲜花、飞鸟、大海、高山等看得见摸得到的“有形”事物,也有像空气、磁场、思想等看不见、摸不到的“无形”事物。“有形”事物孩子可以通过视觉就可以直接感知它的存在,而对那些“无形”的事物则需要孩子们通过思维在大脑中想象,重建它们的存在。"
爸爸:“孩子对知识的学习和认知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逐渐从有形世界到无形世界过度的过程。”
妈妈:“现在许多孩子的学习障碍基本上都来自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困难。造成这种理解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的思维在成长发育阶段没有顺利完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因此在学习高度抽象知识的时候往往感觉力不从心,这全是因为他们将头脑中的无形事物转化为有形事物的能力不够所造成的。就比如说一道数学题吧,它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视为有形的部分,未知条件就可以视为无形部分。还可以把一道题本身视为有形部分,把这道题的解题思路视为无形部分”
爸爸:“老婆大人你说的太对了,崇拜死你了。”
妈妈:“就你嘴甜,当年呀,就是被你这张破嘴骗了来:(”
爸爸:“那有,那有呀~~~”(偷笑中~~!!!)
妈妈:“现在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跳跃性、发散性、独创性思维的人,而不是要一个读死书,死读书的读书狂,真是赢者务虚呀!”
爸爸:“那我们以后就要多跟孩子们玩些“虚”的,玩些“无形”的,是吧老婆大人:)“看到老婆没理会他,又继续说道” 听妻一习话,胜读十年书,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好了,睡吧!”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那个冰凉自是不言而喻 。 故事完~!!!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