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53|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遇到不排队的,儿子还在“遵守规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09:4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去游泳,让孩子到售票的地方去买票。前面只有一个人。儿子排在那人身后等着。这时又来了几个人,虽然人还是不算多,但这些成人却一下子就围住窗口。过了几个,儿子还没买到票,后面还有人陆续到来,他让着这些挤的人,老实地继续排着队——调整着自己的位置,到挤上去的人后面排队。
其实他只需要瞅着空档及时插上去就能买到票。
我觉得需要告诉他作出判断,遇到这些不遵守规则的情况,再一直让着的话,自己就只能选剩下的机会,实际上通常就没有机会。
当然,具体到这个排队的情况,还需要判断,上去挤会不会有危险。
大家怎么看?

点评

咋说呢?除了现在又大了一岁 :)  发表于 2014-8-21 06:23
一年过去了,现在怎么样?  发表于 2014-8-20 22:01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77498139 + 3 好话题,顶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8-14 10:03:12 | 只看该作者
鼓励孩子,让他了解他做的很对,哪怕损失了一些什么。

有些不得不同流合污,但有些是可以坚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8-14 10:20:1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情况在中国随地可遇啊,所以银行不再人工排队,取号叫号。但像上公交,如果一味遵守规则,结果可能一辆车也上不去(上下班高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8-14 10:22:1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认为应该等下去啊,是我的话,我会对插队的人说让他们在我后面排队,同时对售票员说是我在他们前面来的,一般这样会奏效,语气温和,态度坚定,还是会有效果的,毕竟恶人少,只是不自觉而已。

点评

同意这个做法,温和而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发表于 2014-8-30 10:15
同意这个做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4 11:36
赞成,不能一味只是退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4 11:10
同意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4 1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8-14 10:23:1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一直退让,对社会进步没有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8-14 10:29:18 | 只看该作者
这可能不是一代人,二代人能转变过来的,有些原则还是要坚持的。
我在想,原则可能是教条的,但我们在做事时是不是有时也要学会变通?
听听大家的意见{:2_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8-14 11:17:19 | 只看该作者
helenminliang 发表于 2013-8-14 10:23
如果一直退让,对社会进步没有好处。

对恶的容忍,其实也是一种恶,叫恶之平庸。

刘瑜有一篇文章,对这个问题有很好的阐述,现转过来。

恶之平庸

在网上找到了这个人的照片之后,我曾仔细端详他的脸。这是一张普通西方人的脸:细长的鼻子,略带鹰钩,眼睛不大,但是深,棱角分明的下巴,嘴唇薄。脸上挂着一丝微笑,几乎透着善意。这样的人,欧美的大街上到处可见。但这又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叫阿道夫·艾克曼,曾作为纳粹高官参与屠杀犹太人。根据对这个人的审判材料,学者汉娜·阿伦特写过一本书,叫《艾克曼在耶路撒冷》,不过此书的副标题更有名:关于恶之平庸的报告。
“恶之平庸”。通过这个词,阿伦特想表达的是:阿克曼——很可能也是绝大多数纳粹分子——并非什么恶魔或者变态,从他交待的材料及心理医生的诊断来看,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几乎可以说是“可怕地正常”。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特殊时代,可以无动于衷地杀害成千上万人。
为什么?“是纯粹的不加思索让他成为了当时最大的罪犯之一”,阿伦特写道。不加思索,意思是,当有命令从上级传达过来时,下级就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它。如果有一天有人追究罪责,这个下级就说:我只是在执行命令而已。“我只是在执行命令而已”,多么合理的解释,几乎应该表彰其敬业精神了。
最近我常想起“恶之平庸”这个词。原因是近期的临沂陈光诚事件:一个曾经的盲人维权者,在一个叫做东石古村的地方,被当地政府派人层层封锁在家,既不允许他出来,也不允许别人去看望他——但凡有人去看望,就被暴力驱赶,以至于有人戏称该神秘村庄已经成了中国著名的探险胜地。
这个事情中,最令我好奇的部分不是当地政府的严防死守,而是那些参与看守陈光诚、暴力驱赶来访者的底层公务人员或雇佣来的打手——据说有几十甚至上百人。这些人昼夜看守东石古村,对前仆后继的“探险者”轻则驱赶,重则殴打。我好奇的是,是什么力量在支撑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如此顽强地守在那里?如果仅仅是钱,是什么说服他们那份看守的报酬比那个盲人的权利更重要,以及没有其它途径可以挣到更心安理得的钱?
我相信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正如山西黑窑案中,那些每天路过黑窑但从未想到举报的人是“普普通通的人”,电影《盲山》里,那些联合起来看守被拐卖女孩的村民是“普普通通的人”,福建三网友案中,给三个网民因言定罪的法官们是“普普通通的人”……我能想象这些人爱打麻将,看《还珠格格》,唱卡拉OK,要是路上碰见个问路的,没准还会热情指道。
西谚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一个恶行的链条足够漫长,长到处在这个链条每一个环节的人都看不到这个链条的全貌时,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有理由觉得自己无辜。普通人甲,不过是那个给犹太人做种族登记的小办事员。乙,奉命把犹太人从家里押送到一个隔离区的警官。丙,把犹太人赶上火车的乘务员。丁,维持集中营治安的保安。戊,负责收尸的清洁工……凭什么让他们对这些人的死负责呢?他们不过是一个巨大机器上的小螺丝钉而已。但是,让希特勒一个人负责吗?600万呢,他一天杀一个,也得杀一万多年。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津巴多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24名学生随机抽签,一半当“狱卒”,一半当“犯人”。结果在一个星期的角色扮演过程中,演狱卒的学生越来越残暴,演犯人的则越来越卑怯。短短一星期,哪怕是一个实验的环境,角色就可以改造人性,这事想想真叫人不寒而栗:现实中,有多少人经年累月地藏身于各种制度化的角色中,而其人性又在角色不断内化的过程中被劫持到了哪一个星球?
用角色开脱恶行,便利在于那个角色中的“我”不再是我,而仅仅是“他”:张警官,刘处长,陈法官,李主任……如果是站在东石古村村口的无名小卒则更好,因为彻底的匿名状态就意味着彻底的责任豁免。“我”不再是我,“我”只是一个巨大怪兽无数触角中的一个而已,所以“我”可以从恶如崩。而所谓人性觉醒,就是从自己所隐身的集体中抽身出来,恢复成独立、完整并需要为自己的一举一动负责的个人,是从制度的深井中一点点爬上来,看到更广阔的天空下,雨滴如何汇成洪水。
今天仍有无数“不加思索”的梦游者在体制的催眠下游荡。然而哪有什么抽象的制度?甲乙丙丁戊,你就是制度,舍此制度只是一张一捅就破的纸而已。在中国农村长期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曾说过一句朴素又闪光的话:“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 是“停下来,想一想”,还是镶嵌在制度机器里,继续“不加思索”地转下去, 对于所有普普通通的人,是一个问题。

点评

发人深省的文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4 1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8-14 11:19:53 | 只看该作者
当然孩子还小,首先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思考如何力争自己的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8-14 11:28:40 | 只看该作者
Martina-Mm 发表于 2013-8-14 11:17
对恶的容忍,其实也是一种恶,叫恶之平庸。

刘瑜有一篇文章,对这个问题有很好的阐述,现转过来。

谢谢妹妹的转文,刘瑜我也喜欢的,只是没有常去看她。其实,个体和团体和社会的关系,大家面上好像明白,但是实际上,真遇到情况,总是会退缩,会为自己找理由。每个人的退让,导致恶的畅行无阻。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现状中国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问题,是我们容许这些东西加在我们的身上。

犹太人的被屠杀,虽然说纳粹一步步的升级使得他们没有意识到温水煮青蛙的结局,其实,何尝没有他们自己的因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8-14 11:42: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3-8-14 11:50 编辑

说一个事情,我们今年去海南三亚玩的时候,去第一市场吃饭,店家说等一张桌子空出来就让我们坐,于是我们站在门外等,没有站在桌子边,后来等那桌人走了,另一批人还没等桌子收掉就坐了下去,女儿就不干了,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在等的位置,那几个人还是不让,女儿就不依不饶地去和她们理论,店家也在边上,最后那几个人被女儿赶走了。我还没觉得咱闺女有啥厉害的,同去的朋友说,你家女儿厉害,我这才觉得她厉害。

点评

勇气,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  发表于 2014-8-30 10:19
有勇气的孩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4 13:45
孩子真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4 12:29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pawpaw + 10 好样的!我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15 , Processed in 0.222741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