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表现: 1. 婴儿期和学步期的特征:顽皮急躁;难于管理 多动症孩子在早期表现为难于抚养型气质类型:在婴儿期活泼,睡眠不安,情绪急躁以及喂养困难,活动过度,情绪反应强烈,注意力不集中,不愉悦的心境和低适应性。(2-3岁表现:多动) 学步期:以跑代走,手脚不停乱动,经常摔倒,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对各方面的刺激几乎都起反应,不能专注于游戏,有要求立即要求满足,不能等待,不然就哭闹,频繁更换玩耍内容,对人不友好,喜欢打人,抓人来表达自己的不愉快,因而难于管理。(难养型气质是一个重要的早期危险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孩子的反应方式可以导致孩子多动,不服从等症状发展;身体运动协调发展慢,语言发育迟缓也是儿童期发生多动症的危险因素) 2. 学前期的特征:多动不宁;攻击破坏 这一阶段以“多动”为主要表现,躯体活动明显比其他同龄儿童多,精力旺盛,不停活动,跳跃,攀爬,毁坏物品,经常受伤,不怕危险。 注意力问题开始显现,不能专心看动画片或听故事,说话时心不在焉,告诉的事马上就忘掉;任性,固执,喜怒无常,爱发脾气,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打人,咬人,抓人,不服从管教,表现出对立违抗。 上幼儿园或学前班,破坏性强,多动,难于管理。 注:3-4岁孩子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持续一年以上,可能持续到童年期和青春期。 3. 学龄期的特征:注意缺陷;多动冲动 进入学校,学习成为主要任务,多动症的表现开始显现: 不能遵守学校的纪律,上课不安静,做小动作,玩文具,扰乱邻座同学,弄出噪声;课间在教室内外追打,高声叫嚷;做操排队时不服从指导,擅自行动,影响秩序。 由于没有坚持性,做作业成为一大难题,拖拉,粗心。 不能按时睡眠和起床,需要督促。 学习方面,不专心,作业马虎,不能很好吸收知识,成绩不佳;一二年级不明显,三年级以后,由于学习难度增加,成绩差距显著。 伙伴关系,由于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谦让和分享,争强,霸道,因而被其他孩子所排斥。 (到一年级末,绝大多数多动症儿童都能被老师确定存在行为问题。使家长承受更大压力)注:随着适应社会困难,在老师,同学,家长的批评中,导致自我评价降低,丧失了进取心,到童年晚期(9-12岁),30%-50%可发展为对立违抗和反社会行为,例如:撒谎,小偷小摸,打架,反抗权威) 4. 青少年期的特征:学习困难;对立违抗 到了青少年期,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典型症状明显减轻,但与同龄人相比仍然可以察觉,如在需要静坐的场合,身体某一部位处于一种无目的动作中,例如:手指敲桌子;拿圆珠笔转圈圈;腿在桌子下不时摆来摆去;做作业常喜欢站着; 或者来回走动,多嘴多舌,干扰他人谈话;情绪易于兴奋,不合时宜的大笑,开玩笑不考虑他人感受,对同伴的玩笑反应过强,被认为不成熟;常感到内心不安宁,不能静下来做好一件事情,注意力不集中,脑子里常同时冒出许多不必要的想法,无法控制。 注:青少年期突出表现是学习困难,这一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大愈加严重。 由于青少年期的独立性增强,与父母的对抗更加明显,不按照要求办事,轻则不理睬,重则吵闹。 5. 成人期的特征:工作绩效差;人际关系不良 成人患者中,除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或内心不安,情绪冲动等核心症状之外,常表现为职业功能不足。缺乏自我监督,常不守时,工作条理性差,责任心不强,工作绩效差,经常被辞退。 由于缺乏社交技巧,与人交往时往往意气用事,因而人际关系不良。 在理财方面较差,无合理预算。 在驾驶,财务管理,性活动,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存在问题。 注:这些表现诊断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常合并其他行为或情绪问题。表现为:一类为反社会人格;物质滥用;另一类为情绪障碍,如广泛性焦虑障碍,心境恶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