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8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语文学课] 英语文学课旁听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4:3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月13日晚,海琳旁听了Cathy老师的英语文学课。课上有四名正式学员,两名旁听学员。正式学员的水平都很高,用海琳的话来说,把她惊着了。小学员的诗作文字通顺,优美,韵脚用得非常巧妙,诗意也很好。上课时我不在场,回来问她情况,她也没有详细描述,只是赞叹了很久,并有点沮丧,感觉自己与这个班的差距太大了。

我是希望海琳能跟着这个班上课的,但是她始终没有信心。假期我再好好和她商量商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dawnch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7-23 20:25:15 | 只看该作者
想知道在Haylin眼里,这是怎样的一种课?是老师一人讲,学生在下面坐听?
Cathy老师的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可能是在哪些方面呢?

Haylin旁听的那组是Literature Senior级别,另外还有Literature Junior, Literature Lite两个级别。
Haylin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一下Literature Juni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22:38: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学而妈妈 于 2013-7-24 14:46 编辑

看到张老师的问题,我马上转发给海琳。她写了一篇心得给我,抄录如下:

诗歌,是一个民族气节的体现;诗歌,是一个时代特点的见证。我一直以为青少年不会写出优秀的现代诗,但是,在我旁听了Cathy老师的课以后,我发现,优秀的诗人就在我们这个时代,就在我身边。

Cathy老师的课大致分为两部分------学习写诗的方法和欣赏同学们的作业。老师先告诉大家一篇优秀的诗有哪些必备因素(其实是赏析一首诗)。但是最令我感叹不已的是下一项内容:欣赏同学的作业。

《笼中之鸽》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一颗渴望自由的心,但是最后绝望淹没了心中的渴望,自己不过是一只在笼中的小小鸽子罢了,梦想什么的,未来什么的,都如同六月飞雪般遥不可及,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的心中不禁生出悲凉之感和愤懑之情。

Fan的诗歌让我对“英雄”有了更深的认识--------世界和爱人,只能二者选一,这或许就是英雄自身的悲哀之处吧!

在欣赏第三篇诗作前,有一张温馨的图,粉樱飞舞,树枝摇曳,棕红色的木质长凳偎在花海之中......但是诗歌讲的却是空空的椅子和孤独的人,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但又赞叹这首诗的美妙,它恰如其分地刻画了世间的冷暖,如今人们的孤独。我真不敢相信这首诗出自同龄人之手!

最后一首诗有欢快的节奏,虽然有一韵脚没有压好,但是读了之后我们的心情都变得轻松起来,真的如同题目一样--------天真,可爱,特别是最后那个Weeeeeeeeeeeeeeeee-------- Sing,读到那里我开怀大笑,因为我感觉又回到了六七年前,自己也到处跑来跑去、天真无邪的样子。

课很快就上完了,我却感到回味无穷--------我感谢Cathy老师培育了这么多莘莘学子;我佩服班里的同学们!我相信他们的文采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同时,我还要向他们学习,共同谱写未来的诗篇。

点评

写得真好!好认真的孩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6 17:10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dawnch + 10 Haylin好厉害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7-24 23:03:11 | 只看该作者
海琳写得真好,都能听懂 怎么不去试一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7-25 00:56:44 | 只看该作者
在我来看啊,Cathy老师的课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
问题好难,但同学们还都很喜欢去回答那些好难好难的问题!
在同学们回答的过程中,让人感到他们不是在学英语或是练英语或是说英语,而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
表达的欲望与冲动让孩子们想方设法克服语言障碍去说出来。因此一堂课下来,同学们感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酣畅!

那么Cathy老师是如何做到的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呢?
Cathy老师多次跟我提到她的教学中运用到了Blooms Taxonomy (布鲁姆分类学).
她说: 
I do ALOT of discussions. a lot of it is comprehension and working through Blooms Taxonomy - moving from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nto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A person who is not a teacher will not understand the value.  
(在我的课堂上会有很多讨论。许多理解和认知过程是通过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来实现的:从认知、理解转入分析与评价,不是当老师的人是不会理解这种理论与方法的价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7-25 01:01:19 | 只看该作者
学而妈妈 发表于 2013-7-24 22:38
看到张老师的问题,我马上转发给海琳。她写了一篇心得给我,抄录如下:

诗歌,是一个民族气节的体现;诗 ...

其实那几个学生写诗是从Vicky老师的G6就开始了。在Vicky老师G6班的写诗作业,更注重的是语言、诗的结构这些技术层面上的东西。到Cathy老师这里,则在作品内在背后这方面的注重得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56 , Processed in 0.216585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