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774981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影] 《穆赫兰道》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11:57:44 | 只看该作者
黑夜里的眼睛 发表于 2013-7-22 10:58
我个人现在不喜欢这些重口味的,现代人心灵已经够扭曲的了!再看下去,迟早精神分裂。
我已经过渡到写实, ...

这种题材的影片阴郁、诡异、晦涩难懂的确不属于主流电影
但敢于直面自已,敢于直面这个社会的那点勇气我们还是要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01:3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77498139 于 2013-7-23 02:16 编辑

贴子贴出来两天了,好像大家对这部影片并不很感兴趣。但我却很有意愿来讲一讲,从哪里说起好呢,影片的名字叫《穆赫兰道》我就从这里说好了。穆赫兰道长约25英里,是一条位于好莱坞大道以西的一条滨海公路,它将繁华的城市与荒芜的郊外相连通。穆赫兰道一边是曲折蜿蜒的山脉,一边是有着无垠美景的太平洋。这条路总和好莱坞的权利、金钱、欲望、绯闻交织在一起,很多影视圈的八卦,都在这里诞生。最著名的要数马龙.白兰度的儿子开枪打死姐姐的情人一事。我想林奇这小老头把片名取为《穆赫兰道》应该是意有所指。
5楼我贴出了林奇给出的十条线索用来解锁穆赫兰道,其实关于大卫.林奇提供的这几条线索还是有段小故事可讲的。《穆赫兰道》早期是为美国一家广播公司做的一部连续剧的样片,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得以成形,大卫.林奇保留了对此胶片的支配权,随后在一家法国发行商的帮助下他完成了对《穆赫兰道》的最终制作。最初发行影片的这家法国公司票房惨淡,亏空损失百万,媒体舆论也说这部电影不知所云。所以林奇最终在重压之下才给了这十条线索,以便让大家去弄清他的意图到底是什么。这小老头在公布完十条线索之后就再也不想谈起穆赫兰道对他的意义了,因为他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视角:)
所以接下来我会依据他给的这十条线索,及我的观后感给出一些我自已对这部影片的理解。

p1855903003.jpg (46.92 KB, 下载次数: 0)

p1855903003.jpg

点评

上面的那幅贴图是林奇小老头为影片画的,大家想想他想表达的意图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5 18: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7-23 09:59:3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看到《穆赫兰道》介绍的时候我在线看了一会:莫名其妙的交通事故,神经兮兮的女人,最终没有继续看下去。
后来经常有人在网上说起这部悬疑NO.1的电影,我就好奇又看了一遍。
这部电影在叙事表述上用精神病人的意识和视角来讲故事,当然让正常人难以理解。而《第六感 The Sixth Sense 》的成功就在于用正常人的意识和视角来讲故事,不断地呈现疑点和困惑,最终峰回路转,给观众一个合理的答案。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77498139 + 2 谢谢参与,但我并不认为女主角是真正义上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6:04:22 | 只看该作者
黑夜里的眼睛 发表于 2013-7-23 09:59
第一次看到《穆赫兰道》介绍的时候我在线看了一会:莫名其妙的交通事故,神经兮兮的女人,最终没有继续看下 ...

她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7-23 23:07:5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心理片?

点评

是的,你可以这么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4 0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09:47: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77498139 于 2013-7-25 01:15 编辑


              

这部影片的信息量过于庞大,真不知能不能诠释好它。影片开篇给出的是一段舞蹈,混乱、不知所云、但却很重要。
梦境从这里其实已经开始了,大家先看看我贴的这幅图,稍后复上我对图片的解读:)
大卫.林奇不仅是画家、导演,他还是编剧、摄影、剪辑、制片人、他肩负特效和动画的设计,同时还是音响设计、歌词作者、和演奏家。
一个画家他知道应该如何用自已的画作来向世人展现他的内心世界,因为这一张张图片就是他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写照和最想传达的信息。
大卫.林奇表现惊悚的手法也与众不同,他不会选用烂肉,血浆来表现恐怖,阴郁的氛围,他用的是色彩,音效以及怪异的形象。

6.jpg (36.91 KB, 下载次数: 2)

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01:1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77498139 于 2013-7-27 19:38 编辑

                                             
通片看过整部影片的朋友都应该知道Diane是女主角现实的形象,在虚幻中她塑造了Betty。左Camilla,右Betty影片中的二大女主角

                                                                     


第一幕跳舞的情境:
几对不知名的舞者、Diane还有一对老夫妇。在影片132:12’Adam的晚宴上我们通过Diane的口述获悉这是一场跳舞比赛,Diane在这场比赛中荣得桂冠,因此她搬去了好莱坞追求自己的演艺事业,寻求自己的梦想。比赛中跳的舞叫“吉特巴舞”源于美国西部的一种牛仔舞,快节奏的四步。隐约看见有两位老人站在Diane的左右,那是她的姨父姨母,但早已不在人世,这些都是Diane自己陈述的。最后我们看见Diane沐浴在聚光灯下,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意的笑容。据此我们想当然的可能就会认定开场的这一幕应该是依据Diane的一段回忆来对她的身世以及为什么来好莱坞打拼给的一个交代,但我想说这可能未必就是事实的全貌,也并非是林奇想表达的真正意图。
  




11 两人一同来寻找记忆中的那个名字的主人试图发现Camilla的身份时却发现Diane已躺在.jpg (30.88 KB, 下载次数: 3)

11 两人一同来寻找记忆中的那个名字的主人试图发现Camilla的身份时却发现Diane已躺在.jpg

7.jpg (38.38 KB, 下载次数: 2)

7.jpg

8.jpg (28.96 KB, 下载次数: 3)

8.jpg

9.jpg (24.28 KB, 下载次数: 4)

9.jpg

5.jpg (35.13 KB, 下载次数: 3)

5.jpg

Diane.jpg (37.1 KB, 下载次数: 2)

Diane.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8:0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77498139 于 2013-7-27 18:58 编辑

接上一贴,舞池里成双成对的舞者装容怪异古板,穿着老式复古,舞蹈纵横错乱,不像是一个正常人回忆时的视角。还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女主角Diane的发色是金黄的,而几对舞者中却没一个是此发色的,这说明了什么?
当第一幕1:49’画面即将淡出结束时,我们隐约可以听到有人在高声呼喊“Betty”的名子,上面我有提到过Betty是Diane在梦境中使用的名号,难道这一幕并非Dine的真实回忆?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件事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没有一件事是可以完全独立的,何况这还是一部电影,我是不是有理由说这是林奇小老头刻意为之而留下的一些伏笔?
人每时每刻都会被情绪包围着,受到各种情绪的影响,人们有时会试图在他人面前极力隐藏。殊不知,人们的表情会出卖内心的情绪,表情=情绪 ,身体=态度。让我们再次回到Adam晚宴的那一幕,当Diane回答Coco提出的问题时,目不正视,耸肩,摆头,未语唇先动,表情僵硬做作,言语隐约其辞,这都说明讲话者心虚或表明正在讲的话有问题,不实在。Diane一边回答着问题,一边又刻意的在掩盖着什么,但她却并未察觉出自己身体的各部分正在悄无声息地出卖着自己。任何的行为和思维,只要不断的重复就会得到不断的加强。所以我认为Diane一定在她的潜意识当中不断地重复着一些人、事、物,使得它们最终在她的潜意识里成为了事实。林奇把这一幕放在开片不能不说是别具匠心,同时也对后继故事的发展起到了投射作用。至于,舞蹈者到底是谁?我想大家应该会有自已的判断:)
Adam的母亲Coco在与Diane对话时桌上放了一盘坚果,镜头给了一个特写。Nut:n.螺母,螺帽;坚果,坚果果仁;难对付的人,,Coco+nut=Coco难对付,林奇小老头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2_35:}
影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暗喻,大家不妨找找看:)

坚果特写.jpg (36.01 KB, 下载次数: 3)

坚果特写.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09:38: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77498139 于 2013-7-26 09:39 编辑



影片中的女一号Diane由娜奥米.沃茨扮演,迄今已活跃于影坛十余载。在影片中她把Diane这一性格迥然的角色刻画得酣畅淋漓、细致入微、极为深刻,我被她在影片中所表现出的张力所折服。这不由的让我有些怀疑这难不成就是她生活中的一些真实写照,要不所有感情的流露怎么会显的那么真挚。我上网查了有关她的简介:
娜奥米.沃茨1968年9月28日出生于英国的肖雷汉姆,在澳大利亚长大,迄今已活跃于影坛十余载。自从来到好莱坞发展后,沃茨经常在她并不热衷的一些电影中饰演一些小角色。演艺生涯1990年代在好莱坞试镜,“我开了好几个小时的车去取台词,拿回来3张纸,尽是废话。第二天还得去,再等两个小时跟演员指导会面,结果人家并不正眼看我,我感到十分羞辱。”  她在澳洲拍过电影,演过小角色,之后莫名地去日本当了4个月模特,又回澳大利亚在百货公司做营业员,20岁时还是杂志的编辑助理。人生兜了好大一圈,25岁才决心要当一名演员,来到好莱坞,却受尽冷遇。  她和妮可·基德曼在少女时代结识于澳大利亚的表演学校,妮可一直走在通往巨星的平坦大道上。而将近6年的时间,娜奥米总是在一些人们至今不太会提起的影片里出演小角色,也在CBS的肥皂剧中露面。面容姣好,寂寂无名。“那时的我,任何事情,任何角色,都会去演。”尽管如此,1999年,她几个月交不出房租。演员工会闹罢工,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娜奥米被赶出住所。“我漫无目的地开着车,在穆赫兰大道上,心想也许应该冲下悬崖,因为我已处于绝境。”  2001年,她接到了大卫.林奇的片约,片名就叫《穆赫兰道》。这部普通人只看一遍绝对看不懂的诡异电影,获得奥斯卡的青睐,大卫·林奇被提名最佳导演,从此镁光灯打亮了娜奥米的星途。那年,她已经33岁了。

娜奥米·沃茨.jpg (19.89 KB, 下载次数: 1)

娜奥米·沃茨.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10:1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77498139 于 2013-7-26 16:03 编辑

话说娜奥米.沃茨自《穆赫兰道》成名之后无论是走到哪里或接受什么媒体的采访时她都不忘提及一下他的领路人、恩师大卫.林奇以示对他老人家的感恩之情。这部电影实际上就是她追梦的真实经历的一个写照。接下来我会对影片的第二幕给出一个我的解读,在这之前大家不妨先想一想第二幕于第一幕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有,那又会是什么呢?
在提醒一下大家看此部影片时不妨对颜色,符号及演员的装容多注意一下,我们不要忘记林奇小头可是个绘画能手,对于颜色,符号等的使用一定是别有用意的。{:2_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5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20 , Processed in 0.111640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