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9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改掉偷拿橡皮的坏毛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7-19 12:2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零距离 于 2013-7-19 12:30 编辑

行为冲动的孩子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善于对不同情境做出相应反应,不能很好预测自己的行为及后果。
一个8岁的男孩,经常在课间操期间趁同学们都不在教室的时候翻同学的铅笔盒,看见自己喜欢的橡皮就据为己有。对此,老师,同学,和家长都很生气,孩子自己也对无法控制自己的坏毛病感到苦恼,家长为此来寻求帮助。
根据这个孩子发生的情况,我们首先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认识和明确问题,设想多个不同的备选解决方案,挑选最佳方案,从而达到适当解决问题并适应现实的目的。
问题解决策略的实施可分为下述5个步骤:
1.停下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2.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帮助列出可能所有的解决办法。
3.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列出可能有的方案,帮助孩子选择最可能实施并容易成功的方案。
4.执行这个方案,鼓励孩子付诸实施,尝试解决。
5.方案执行的如何?与孩子一起对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具体实施办法:
面对下课了,同学们都去操场,孩子出现了想看看同学们的文具盒里有没有橡皮的念头,与孩子一起设想,一起做:
1.停下想一想,问题是什么?--我想要彩色橡皮。
2.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列出所有的解决办法:
(1)拿到橡皮后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
(2)晚上让爸爸给自己买;
(3)向同学借;
(4)去操场做操,不留在教室里;
(5)我已经有很多橡皮了,控制自己不要;
3.最好的方案是什么?-去操场做操,不留在教室里可能是最好的方案,可以脱离想要橡皮的环境;
4.执行这个方案-下课后离开教室;
5.评价结果-今天我虽然没有得到橡皮,但是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自己做的很好!
当孩子出现适当的行为或正确反应时要及时予以表扬和奖励,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并坚持下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当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孩子的这种问题可能带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应在进行细致的分析后再确定是否采取何种措施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
希望这个方法能给各位家长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面临类似问题时提供一个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7-19 22:39:45 | 只看该作者
我跟你讲另一种方法
当你看到他在翻你文具盒时,你可以问他一句:我来帮你找,你要什么?
这是真实案例,之后这学生就收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7-19 22:43:42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和孩子一起学习《自控力》,承认人的自控力很不足,脱离可能“犯罪”的环境,也许反而可以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2:45:58 | 只看该作者
xianyun0403 发表于 2013-7-19 22:39
我跟你讲另一种方法
当你看到他在翻你文具盒时,你可以问他一句:我来帮你找,你要什么?
这是真实案例, ...

您好,你说的方法有道理。但是在这个案例里面出现的问题,是这个孩子在同学们都不在教室里的时候出现的行为问题。如果有其他同学在场,他没有出现这个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2:47:26 | 只看该作者
悠悠 发表于 2013-7-19 22:43
最近在和孩子一起学习《自控力》,承认人的自控力很不足,脱离可能“犯罪”的环境,也许反而可以让事情朝好 ...

非常有道理!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7-23 20:31:10 | 只看该作者
做了几天煮妇,撑开眼就要考虑给孩子们做些啥好吃的爱吃的,一直到吃完晚饭,才算有点空闲。
不过,也不是没有回报的。偷听小孩子聊天,真是有趣得很。
一个孩子说起遭学校退学处理的同学,说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偷图书馆的书,而且是反复多次。那孩子真实的叹息说,唉,其实他很聪明的,就是太逆反了。。。
我的天啊,才多大点的孩子,竟然这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连校长都没看透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08:48:3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们成年人自己从孩提时代走过遇到挫折时,内心的防御机制也是很高的,对于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指导意见大多接受起来都很困难,甚至产生逆反。所以,对孩子来说,选择什么样的疏导方式是最为关键的了,最重要的在于理解,我们要尊重任何与我们不同的想法,不能武断的认为自己一定就是最正确的而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别人,特别是孩子,因为是成长,而成长中的坎坷是成熟的前提,我们也是这样一路走来,不断修正自己的足迹。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始终给与的还是“理解”,无论我们面对孩子的错误是怎样的感受,但这一点不能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33 , Processed in 0.088989 second(s), 2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