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解语 于 2014-1-14 17:30 编辑
2014年1月13日(周一)
小伙子最近喜欢上了涂日记,又迷上了《射雕》,今日就听了30分钟音频。预计这周除了音频会保持,其余都会空白。小伙子幸运,遇上了一位非常好的语文老师,把孩子们的涂鸦热情调动得非常高。这次据说,写得好的免大考作文,于是班级里文思泉涌。老师还把作文放在自己的QQ空间里,以资鼓励 小伙子组织了一个新概念作文赛,在班里很有一批响应者。具体操作是:先由一个同学写一段话,然后各位选手各展所长,写一篇文。
第二轮的首段语是:在学校吃午饭时,偶然的在菜中翻出一小块生姜,便习惯性地挑出它,放在盘子的一角。淡土黄色的外皮,金黄的“躯体”上,还黏着片小小的菜叶。
小伙子的文:佐料的悲哀
在学校吃午饭时,偶然的在菜中翻出一小块生姜,便习惯性地挑出它,放在盘子的一角。淡土黄色的外皮,金黄的“躯体”上,还黏着片小小的菜叶。 生姜味辛辣,对于我这种“挑食”的人来说,简直是难以下咽,所以它在我吃饭时总是停留在那边一角,一直没有动过。但沾着层薄油的它,在阳光下格外惹人,使我不得不去注意它。 饭前刚阅完徐大师的《菜中菜》,又仔细思索着,为何这生姜只能被挑到盘的一角? 它不是一种高级佐料,但作用却胜似高级佐料,家家户户都在做菜时使用着它,现在想来,它是多么伟大啊!但为什么当它“姜郎才尽”,创造出绝世佳肴时,世界只给予它仅有的盘中一角?也许它自己也在默默哭泣,不懂得自己为何付出了全部,付出了一切后,听到的还是嫌弃它刺鼻气味的谩骂,不小心吃到姜丝的辛辣感言。它只是默不作声地忍受着。也许它坚信它能东山再起,“咸鱼翻身”,坚信自己是“菜中菜”,是无价之宝,但在这已定格的无情社会上,它拥有的只是无用的希冀。而那块小生姜所做的祈祷,能被上帝听见吗?好吧,也许我写的这篇文章正是为生姜“打抱不平”,讥讽这空洞的世界吧! 刘邦的开国功臣韩信,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徐达……在默默付出了自己的才华,自己的大好年华之后,只是讨得了一个功名,几多赏赐。就因为主公对自己的夸奖,一些甜言蜜语,一些丝绸锦缎,而死心塌地地跟着主公。他们怎就那么愚昧,不知和主公在一起只有共患难,何谈享富贵!他们怎就不学学范蠡,不多看看刘伯温?!见好就收!罢了,罢了,再怎么说,历史也不会改变,再怎么说,古代被君王杀死了的忠臣也只能像生姜一样被遗弃! 又忆起自己翻阅《二战风云》时,所见的希特勒形象是如此潇洒。但德国纳粹军的主帅为何会统治“三个德国”的面积?因画上他,笑得很自然。可是,我们可以质疑,他的生活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天天要管理统治,镇压民愤,看到的都是杀戮的残忍场面,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听见的枪声不绝于耳,哭声,嚎叫声,喊杀声……就是在这种环境里,一个权势再大的人心里也会发毛。“君以民为天”,即使希特勒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得意,甚至晚上做梦都会被惊吓而醒。为什么?因为希特勒是以民众为“垫脚石”,登上高峰。束缚人们的是他给予的无形压迫与人们自己所拥有的恐惧感。一旦束缚消失,无疑是从高处跳入自己挖的坑中。谁敢去说人民渺小?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公民!但令人叹惋的是,希特勒的时代远没有如此开明,人们只如生姜一般,用尽能力后被抛弃。所有人是如此愚昧,他们不会反抗,只是贪生怕死。却不知一句笑言“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都要死”,他们就是中了邪似的执迷不悟,做没有回报且不利于自己的事,毫无准备的被押往“断头台”,他们何尝不是生姜?但是,即使是生姜也没有他们颓废。 最后,生姜还是被倒入了剩菜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