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对孩子们来说,教室里对与错的界线常常都是模糊不清的,而这又会影响塑造那些大脑还处在发育阶段的孩子们的道德观。这是父母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研究人员和教育学家称,许多家长或是反应过度或是误读了小孩子的动机,而探究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才是更重要的事。
越来越多的研究建议,家长的反应应该根据每一个年龄段而作出细微的策略调整。
面对5到6岁的孩子,父母应该帮助这些拥有“非黑即白”思维方式的幼儿建立起这样一种观念:即作弊和孩子们已知的一些坏行为一样,都是不好的。 2012 年发表在期刊《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上的一则研究表明,早在2岁半到4岁间,大多数幼儿就能明白打人、推人和捉弄别人都是不对的。而学龄前儿童一般都知道在游戏中作弊是错误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校区(Ohio State University in Columbus)教育心理学教授埃里克安
孩子们来说,教室里对与错的界线常常都是模糊不清的,而这又会影响塑造那些大脑还处在发育阶段的孩子们的道德观。这是父母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研究人员和教育学家称,许多家长或是反应过度或是误读了小孩子的动机,而探究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才是更重要的事。
面对5到6岁的孩子,父母应该帮助这些拥有“非黑即白”思维方式的幼儿建立起这样一种观念:即作弊和孩子们已知的一些坏行为一样,都是不好的。 2012 年发表在期刊《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上的一则研究表明,早在2岁半到4岁间,大多数幼儿就能明白打人、推人和捉弄别人都是不对的。而学龄前儿童一般都知道在游戏中作弊是错误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校区(Ohio State University in Columbus)教育心理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