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uge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哈利快乐英语角六岁以下幼童谈读经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5-3-24 07:13: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之所以讲悲哀,是因为看着孩子的天性被磨灭,看着他们说话不再闪光,而是
>按照大人的好恶为标准,看着他们已经拥有了超出其年龄的早熟。

这好象是你的主观臆想.
你不让孩子学也是在替孩子做选择. 和那些让孩子学的 是1跟绳上的蚂蚱.

我比较倾向于那个"自然学习"的论调.
对孩子来讲,古文,现代文,英文,俄文,爱斯基摩文,猪叫,猴鸣,犬吠本没有太大的差异.

丢猪圈里就是猪孩,会猪文. 你不觉得猪文很难学么? 不信你学学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5-3-24 08:53:21 | 只看该作者
走中庸之道,学习与玩相结合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5-3-24 08:55:4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是性本善,但也产生后天的无追求;西方是性本恶,却一生求善信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5-3-24 08:57:12 | 只看该作者
国学道理太多,实证太少.我以为国学中看似真理的大道理可以少讲,多说些实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5-3-24 10:31:17 | 只看该作者
tanxin2000+-->引用:tanxin2000 国学道理太多,实证太少.我以为国学中看似真理的大道理可以少讲,多说些实例.

先引一段影子之心最近在我搂贴上的留言:

看完了,终于看完了。呵呵,现在我连午饭的碗还没涮呢,有时想孩子如果也有这样的学习热情,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同时也批评自己,如果自己做什么事都能这样专心致志也就早就应该是所谓的成功人士了。题外话,引大家一笑。
这份帖子越读越感觉到说不出的欣然,整份楼帖,在各位朋友们的共同思考讨论融和和批判下,其实已经非常的厚重而深刻,甚至于变得甜美,有如厚厚的什锦糕。
如果细心跟读,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每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理念都不是单一的,大家都在融合,将什么蒙氏教育,建构,佛学,道教理念都融在了一起。至于偏重于哪一方面则结合着孩子实际和自身知识结构及生活环境略有不同。
在跟读袁先生关于小逸在草坪学习一段,特别令人感动。其实和后来放牧及你所谈小王子一书一样,都是基于心灵的探讨。唯其真正融有人真实的质朴与灵性,才会更令人感动。
看到这样一段后,(注我是从后往前看再从前往后看,再从中挑着看,可以说乱看一气)看完这所有的内容后我觉得小逸是真真的幸福的。她不止是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好爸爸,更重要的是她有一个真正心灵快乐的,而且注重于孩子成长快乐的好父亲。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城市教育过程注重于知识教育,似乎总欠缺一点来自于人性灵深处的深层挖掘。这不同于思维拓展,而是性灵的培育,在相等知识背景下,富有灵性的人会更超群脱俗,更有创造力。但读了这份帖子,我觉得许久以来,我一直期望的真正的教育模式在眼前真实地再现了。真的非常感动,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而感动。
这种感动如同在春节联欢会上看千手观音一样,如同主持人现场教众人说那样一句话。
生活中,尤其身在所谓的教育界,其实往往更无奈。很多时候,我明知自己是一个刽子手,却狠狠地操刀涂毒幼稚的心灵,觉得无奈,甚至时常想,到了该辞职的时刻了。如果不能真正实施教育,那么我还留在这个位置上干什么?
看来,真的需要深深地反思了。

我的回帖:

to影子之心:

谢谢你的留言!记得最初看你谈到从媒体上读到我教小女,颇不以为然;后来读到我在网上的个别文章,仍有不少疑惑;为此,彼此曾就幼教中的性灵启迪等,做过讨论,当时就有知己之感。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贤哲都非常注重“体悟”,我就想摸索自幼感悟的路子,只是至今不得要领,未敢交流,免于流为“玄”谈。
正如影子所总结的,教育应不只是知识,即便加上思维也还不足,灵性的培育是最为重要的。虽然,感到灵性的培育与养成孩子的感悟能力有关,但迄今仍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还要摸索呵......
再谢谢你的赞同!你的学识和对教育的理解,已达到相当高的境界,能得到你的赏识,本人深以为幸!但客观上,迄今我做的还比较浅层,——不是客气话。

影子又回贴:

袁先生,应该由我来说,能够与您,与放牧,与卓亚,与张圆与盈怡等一干朋友交流,是我的荣幸。我尽管一直比较关心教育,然而自己囿于实践能力及意志品质的薄弱,事实上才始终游离于真正的教育之外。这点放牧很清楚地看清了我的教育弱点,而这些恰是我近乎无能为力改变之处。所以,才一直徬徨和矛盾,渴求能有真正的高人指点,并且能够助我一臂之力。近期因为一些事情,曾经在育龙向一些朋友求援,但因为某些关系没有转贴到此。
始终觉得在矛盾着也在思索着,可能偏偏不肯实践着,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句话,大约可能就形容更多的这样空想主义者吧。
愿意向您请教,更希望,如果我的女儿也能成为您的弟子那该多好啊!
另,您所说的学识与教育理念,影子愧不敢当。我实在是太孤陋的人,所以一直在向各位朋友们学习,而且会一直学习下去。
http://www.cedu.cn/bbs/dispbbs.asp?boar...5&skin=0&page=1


这里谈到性灵,我觉得幼时培育悟性非常重要;而用国学中的极品,在熏陶中培养,恐怕是很合适的。再声明一下,我不反对也不小看实证科学。只是觉得,既然要谈实证科学,就应当在具备了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同样严密的表达能力以后才合适,否则不免有点不伦不类。在具备以上条件以前,比如说,六岁以前,则可以随机地让幼儿多感识一些科学常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5-3-24 11:53:09 | 只看该作者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我之所以讲悲哀,是因为看着孩子的天性被磨灭,看着他们说话不再闪光,而是>按照大人的好恶为标准,看着他们已经拥有了超出其年龄的早熟。 这好象是你的主观臆想. 你不让孩子学也是在替孩子做选择. 和那些让孩子学的 是1跟绳上的蚂蚱.  我比较倾向于那个"自然学习"的论调.对孩子来讲,古文,现代文,英文,俄文,爱斯基摩文,猪叫,猴鸣,犬吠本没有太大的差异. 丢猪圈里就是猪孩,会猪文. 你不觉得猪文很难学么? 不信你学学看.
最喜欢和linkspeed讨论,因为linkspeed是非常理性的。 但上述一些观点我却不尽认可。 首先说臆想,我想我不是主观的说出“悲哀”的话,我之所以说,依据就是楼主的那一大段描述,并不是凭空来的。依据那一描述,我认为孩子们的回答超出了他们年龄所应该承受的,那段话语是由于某种教育手段导致了孩子天性的磨灭。我不知这怎么成了臆想。 你说我不让孩子读经,和那些让孩子读经,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也就是说我们的方式和你的自然方式有差别,从这点上是没错的,但决不可把读不读经混为一谈,否则就会闹笑话了,就好比“允许孩子看黄片的与不允许孩子看黄片的是一类的”这个结论一样可笑。 如果你的自然学习如你所描述的那样,我是不赞成的,教育孩子依其自然是没错的,那我我们经常地观察孩子,依他的年龄和发育情况去做适合的东西,但决不可以放任自流,否则要我们父母干什么了。不给他读经是违反自然了,那孩子要是拿着毒药吃,你是否也不去制止而随其自然呢? 你那句话说得对“对孩子来讲,古文,现代文,英文,俄文,爱斯基摩文,猪叫,猴鸣,犬吠本没有太大的差异”,可是给不给他们学确实有差异的,我不知道学猪语是否困难,因为我没学过,这点你最有发言权。 但我可以提问题,学猪语作什么?为什么要孩子学那个?当然,你可以告诉我,鸡鸣狗盗之类的技巧都会有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时候有用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意义。现在大喊素质教育也无非是希望把孩子从那种对他生存无大意义的题海中试图解脱出来。很多人觉得,只要孩子是学习,无所谓学什么了,可是为什么不去考虑那学习的意义呢,为什么不把更多的快乐还给孩子呢? 不让孩子读经,我的道理与不让孩子学猪语得道理大致相同,差别在于,学猪语也许无害,读经可是大大地有害于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5-3-24 20:59:41 | 只看该作者
在哈里快乐英语角的幼童读经课上
     
今天早晨,我们复习了《论语》的“里仁篇第四”。
     朗读之后,老师特意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句提出来讲解,并提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学好容易还是学坏容易?Angella和Mandy马上开始思考起来。过了片刻,她们不约而同的说:“学好的比较容易!”Sheila和Jackson便跟着嚷:“学好的容易!学好的容易!”Angella更能言善辩,第一个回答了老师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学好容易?你们选择这个有什么理由?
     Angella回答:我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而且我是好人。如果看到别人不好,我是不会学那个人的。
    Mandy也说:我也是的。
     这个回答应该是很不错的。不过我既是这里最大的,可不能对小孩示弱呀!我便也发了一篇“大议论”:人是不能否认自己不犯错误的。你在生活中,注定要与人交往,那么一天会看到多少错误呢?我们很容易就和其他人犯同样的毛病。所以我的观念是学坏更容易。
     “学好才容易呢!”Mandy不同意。“那么,第一个学会Victor口头禅的不就是你吗?” Mandy一下没找到反驳的理由,生气地说:去你的!“我看你还是去问问老师吧!”
      “好,好,大家都别争了。我觉得Angella和Louis说得都对,都有道理。其实,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有更高的境界,跟你们的想法有所不同,他的意思是:‘看到有贤德的人,应当去向他们学习,如见到不贤之人,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跟他们一样的毛病。就好像看到人家生病,就想到给自己打预防针。’”老师解释说,还举了个例子:你们经常会出现争抢玩具的事,你们为什么不想一下,抢东西是不好的,以后能不能不抢?见到别人抢,就想一下,我是不是也有这个毛病?这样你们就不会也跟着去抢。能做到吗?
又是Angella带头说:能!
      后来,老师让大家把这句话写一下。这一课真是意味深长的,大家拿起了笔,一块儿很认真的抄了起来……

(2005.3.24/Luis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5-3-30 09:31:24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
能问一下,你有孩子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5-3-30 09:34:43 | 只看该作者
jhbfx+-->引用:jhbfx jerryhao:能问一下,你有孩子吗?
查一下我的帖子,就会有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5-3-30 11:41:47 | 只看该作者
huge57+-->引用:huge57 为“悲哀”再注:

就有孩子会引孔子的话说:“过,则无惮改。”悔改吧,别空悲哀了!
老子说:放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46 , Processed in 0.07912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