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ummer花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记录] 2004年3月的铉宝贝成长点滴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07:56:18 | 只看该作者
夏令营归来,声乐考级结束,全力准备钢琴考级。

7月22日,上午钢琴1小时、下午1.5小时
7月23日,上午钢琴1小时、晚上1小时

网上云教学,7月22日下午半小时、7月23日上午半小时

点评

谢谢爱睿,这几天确实琴艺见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5 07:29
暑假是琴艺大长的好时间,预祝考级成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4 11:19
网上云教学是她们学校的网上教学平台,各科老师在网上发布的学习内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4 10:19
很好奇网上云教学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4 0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07:33:31 | 只看该作者
7月24日  上午1小时 下午1小时10分钟 晚上50分钟,一天练琴3小时,奖励《了不起的小盖茨系列》一套,看2010-2011年《问你问我》10+1精选收藏集29折,顺便也收了

点评

3个小时分了3次弹,不是很累,还比较有效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5 10:25
一天练琴3小时,怎么做到的啊?传授点经验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5 0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06:42:18 | 只看该作者
7月25日,钢琴3小时,晨读《日有所诵》四年级,晚上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
7月26日,上午琴课,中午半小时钢琴,因为小姨家回来了,没有弹钢琴,下午爬山、抓知了
7月27日,钢琴3小时,晚上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3

点评

谢谢wsanmao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8 20:45
预祝顺利晋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8 16: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20:53:05 | 只看该作者
7月28日,上午钢琴1小时,晨读《日有所诵》,下午琴课,晚上钢琴1小时。老师建议下周参加本地电视台宝贝秀节目,可是需要大量时间排节目,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够用的,从明天开始连着7天的舞蹈课,8月5日开始吟诵班课程,晚上订了美国儿童剧的票,去了这些天,只剩两天练琴时间了。我想电视台节目推一推,可是宝贝想参加。

点评

那就让宝贝去吧,咱学这些东西,不也得有个展示的平台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9 1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4:51:02 | 只看该作者
从丁丁妈那转:数学的系统学习方法

各位中学生:
  多少人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凭着自己的直觉,苦苦挣扎,可是依然不能得到数学学习中最根本的精髓。我中学的时候,数学的成绩是非常的优秀,但是我并不懂得怎么学好数学,我完全是凭着自己的聪明,凭着对数学的感觉。一句话,往往一个人在很顺利的时候不太愿意去总结自己的过去。后来我高考数学失利,130分(总分150),于是促使我反省,直到我亲自帮别人辅导以及自己的进一步体悟,我终于发现了数学学习或者整个理科学习的根本思路。虽然不同人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但是我必须在这篇文章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指出那个很多人不在乎的,但却是理科学习中最根本、最一般、最永恒的原理——系统学习法。另外请你记住:继续使用错误的方法,必然得到错误的结果。
  在介绍具体怎么学习数学之前,我先提出判断你数学是否优秀的两个必要条件:其一,你经常为一道难题思考很久吗?其二,你经常回看你做过的题目吗?
  如果你只能满足第一个条件,那你的数学成绩是良好的,但却不稳定的;如果你只能满足第二个条件,那你的数学成绩是稳定的,但却不拔尖的;如果你两个条件都不能满足,那你的数学成绩必是糟糕的,即使最近一次考试碰巧得了满分。
  何为系统学习法:所谓系统学习法,俗语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就是扎扎实实。系统学习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做题;第二步,整理;第三步,回看!
  不断的循环,一步不能缺。
  第一步,做题。
  1, 做题的我常用的三个记号。
  用“钩”表示会做但想很久题;用“三角”表示完全不会做题;用“五角星”表示经典题。最后红笔订正错误题。这里的工作就是为第二步,第三步做好铺垫。
  2, 多做不会做的题,少做会做的题。
  有人问我正因为不会做,那还怎么做,这种思维恰恰错误。越是不会做,越应该去做。你为一道题想了很久,试过各种方法,在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你真正学习与体会的过程。另外,只有经过你认真、艰难思考的题才能让你记忆犹新 。
  3, 一般两本习题集,普通难度与提拔难度。
  至少做完一本普通难度的习题集,可以是老师指定的,但请你必须全部做完。多少人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里做做,那里做做,你自己回忆回忆效果到底在哪里?请自己做学习的主人,自己为自己的学习做好细致的规划,而不是完全任凭他人控制你。
  4, 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你是否每次都认真仔细读题呢?你是否每次都有详尽的做题过程呢?你是否每次打草稿的时候都是认认真真的,有一个大的空白草稿纸呢?你是否做完之后有意识的再检验检验呢?
  更高级的想法:你是否提醒自己此题会有巧解呢?你是否提醒自己此题要分类讨论呢?你是否经常几何与代数一起使用呢?你是否提醒自己题目中会有陷阱吗?你是否经常提醒自己有什么还没考虑周全的吗?
  第二步,整理。
  1, 认真订正每一道错题。
  整理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认真订正好做错的题。重要性就不多说了。
  2, 养成整理的习惯。
  这一点至关重要。多少人,包括我,以前总认为试卷就在那边,又不会丢,为什么要把它们整理起来,多此一举。给各位一个观点:整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怕丢,而是为了方便第三步的回看。从现在起,把每天的试卷,按照时间顺序认真的、完整的整理到一个夹子里。
  第三步,回看。
  第一步,第二步的工作就是为了第三步的进行,而第三步才是重中之重。你现在回忆回忆,你上个星期学了哪些内容?还记得哪些题目?你知道这个星期学的知识跟上周的内容什么关联吗?可能你真的没有印象了,那么说明你的第三步做的不好。
  1, 定时回看做过的题。
  你至少做到每个星期回看一次,一个月的时候再把之前的都回看一次。每次回看你就会清楚的知道本周学了什么,上周学了什么,甚至自己都能预测下周学什么。尤其化学这么学科尤其要定期回看,不然你会感觉学下来不知道学了什么。如果你感觉不知道学了什么,说明你学到的知识是零碎的,是不成网络的,那就必须刻意去总结每天学到什么,要让自己具体给说出来。
  2, 对不同的题采用不同的做法。
  第一种,做错的题。
  首先你得看好答案,理解答案,对答案的每个过程分析,直到你能对每一步都分析出所以然。其次,思考自己错误的类型,是计算错误还是逻辑错误。最后,你要试着去想,如果自己重新去做,会不会按照答案的思路去做,你可以试着想一想。如果你觉得看答案的感觉很生硬,而不是自然而然,那说明你还没吃透。
  第二种,会做但想很久题。
  你必须寻找到让你想很久很久的原因,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清楚。
  第三种,经典题。
  这类题一般是做法非常巧妙的题,你最好把整个题目都牢记在心。
  第四种,完全不会做题。
  你必须把这类题当成重点对象,你要回到书本去分析到底是哪个部分的内容没有掌握。
  总之,不管看哪道题,你要问自己,你得到什么。
  3,带着你的大脑去看题。
  如果你以前也回看过题,那恭喜你,你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回看的时候到底要思考些什么。
  首先,你要意识到回看数学题跟读课文不一样,你必须带着脑筋去思考。其次,你要去思考如果我做我该怎么想,我有什么办法瞬间找到最好的路径。
  还可以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这道题考察什么?这道题计算难度在哪里?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还有可能跟其他的题目结合吗?与之前的哪道题蛮像的?
  最后,我再强烈提醒各位一个重要的观点:我们很多人总以为做作业是在学习,其实看题才是真正学习的时候。(如果只能让我说一句,那就这句吧)
  4,看题本身就包含了一边动手,一边动脑。
  请你记住,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你必须时刻带着笔和纸,无论上课还是看题。当你看题的时候,请你务必亲自把过程写出来,切忌想当然。当你真正写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仅仅在构思你的逻辑,同时在锻炼你的计算,你平时的训练会降低你考试的紧张。
  5, 记忆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
  如果你觉得数学不需要记忆的话,那你错了;如果你觉得数学只需要记忆一些公式的时候,那你也错了。数学学到最后,是不需要记忆公式的,你应该把每一个公式,通过不断地练习,最后融入到你的血液,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地步。如果数学公式你还要伤脑去记,一方面说明你太不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你对公式的理解太差劲。
  下面单独分析如何掌握数学中的公式:
  其一,充分理解每个数学公式的背景。你至少知道这个公式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是在书本的哪个部分。
  其二,充分熟悉每个数学公式的内容。你得知道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如果已知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具体的符号一个不能漏,包括一些补充。
  其三,充分数学每个数学公式的演变。很多时候,公式不是孤立的,一个公式与另一个公式有关联,而且有一个公式又可以推出很多衍生的公式出来,这些衍生的,请你也要记住。
  其四,充分了解每个数学公式的条件。并不是每个题目都可以直接用这个公式的,每个公式都有它特定的条件,请你务必掌握。
  其五,充分熟悉每个数学公式的推导。书本上的推导过程,请你必须充分理解,虽然不能直接作为考试题,但是帮助你理解公式,帮助你把知识形成网络至关重要。
  以上五点,就是我对各位掌握数学公式的要求。或许你觉得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4:52:40 | 只看该作者
7月29

从今天开始舞蹈班的课程

晚钢琴1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20:50:25 | 只看该作者
晚钢琴1小时

今天看的书都是复习书,少年励志小说《把爱找回来》、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原始丛林大冒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20:30:5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舞蹈课累了,脖子疼,钢琴弹了40分钟,主动的弹奏,表扬。

点评

给晨找到一个榜样了,晨也是最喜欢舞蹈,但练琴就老是偷懒了。  发表于 2014-8-6 06:44
主动了就好,加油!  发表于 2014-8-3 08:24
舞蹈是铉的最爱,希望钢琴也能变成最爱之一  发表于 2014-8-2 06:30
能跳能弹的孩子该多么惹人爱啊  发表于 2014-8-1 22:05
[发帖际遇]: summer花开 乐于助人,积极发帖,得到新儿教奖励 3 威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15:11:25 | 只看该作者
过几天要去大剧院看美国潘多斯儿童剧团演出的《鲁滨逊漂流记》,今天到图书馆给闺女借了漂流记书,另外借了一本李毓佩《数学童话总动员》之爱数王国大战鬼算王国。
《鲁滨逊漂流记》有两个版本,翻开看文章第一章的时间都不一致,选择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

点评

可以大致了解下故事内容,一般童话剧都改编了  发表于 2014-8-6 16:57
铉妈提醒我了,打算带晨去看《小红帽》,可以先看下书。  发表于 2014-8-6 06: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06:34:24 | 只看该作者
8月5日
上午,吟诵课程第一节,是山东路小学的林打打老师执教。林老师先给孩子们吟诵了南北两个调的《春晓》,真是美啊。上课风趣幽默,旁征博引,一看就是位功力很深的老师,让铉一下子喜欢上了她,喜欢上了吟诵,下了课的路上,还一直用吟诵的调子和我说话。还说要去山东路小学做林老师的学生,那可得多幸福呀。周五是第二节课,可惜那天要考级,不能去听了,真是可惜。
下午,在博物馆看了《天山往事》古代新疆丝路文明展。铉一直紧紧地跟随在跟随在志愿者身边,认真地听着每一个讲解,很让我感动。
晚上,大剧院观看演出《鲁滨逊漂流记》,虽然把剧情改的与原著面目全非,但美国潘多斯儿童剧团的演出真的是无比精彩,音乐、舞蹈,演员的全身心投入、巨大的感染力、巨大的快乐,让这次观看没有遗憾。明年继续跟随!

点评

铉同学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 !  发表于 2014-8-7 15: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57 , Processed in 0.125880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