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zty1122b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成长记录] 依依俩俩的初中生活(2001年3月 双女)

  [复制链接]
1161#
发表于 2016-3-20 21:28:16 | 只看该作者
zty1122bb 发表于 2016-3-9 08:31
我们最近听了一本书,两个讲座,房龙的“世界地理”,于丹的“论语心得”,马骏的“孙子兵法”。房龙的书自 ...

真的是跟着1122亦步亦趋,2年级开始听了水浒、说岳、杨家将、包公传,宋朝历史听得枝蔓清晰。到唐朝了,孩子听不进评书,准备尝试跟着唐诗学历史,再次跟着1122爸爸取经。真心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2#
发表于 2016-3-28 09:22:35 | 只看该作者
1122爸爸,久仰大名,追贴追到初中贴了,可是找不到小学贴啊,能否发下小学贴,谢谢!

点评

小学的学习楼(三至六年级上):http://www.etj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231 小升初学习楼(六年级下):http://www.etjy.com/forum.php?mod=viewthrea  发表于 2016-3-28 1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3#
 楼主| 发表于 2016-3-30 11:3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3-30 12:17 编辑
julia0926 发表于 2016-3-28 09:22
1122爸爸,久仰大名,追贴追到初中贴了,可是找不到小学贴啊,能否发下小学贴,谢谢!

多谢tipdc,隔了太久,不好找。

虚词--之乎者也
这些天,依依俩俩在做文言虚词练习,还不错,但不系统。只能等高中再好好梳理了。
目前,课外文言文除了中考练习,暂时停下。

实词--说文解字
集:
练习中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集,古义鸟栖息在树枝上。俩俩:会意,上边的“隹 ”是短尾鸟,下面的“木”,古义是树枝的意思。
趋:
古义快走,也是会意。
初中这个阶段应该深耕一下,可惜只能浅尝。

听中文
马俊讲的孙子兵法听完,在听康震讲的李白。

作业
语文老师天天留一堆古文译文抄写的作业,我全部截留了下来,要是真抄,每天要30分钟以上,不值得。记得我当年上初中时,语文老师对于古文翻译的要求就是“信、达、雅”。为什么现在这样搞,恼人的八零后老师,和三零后的老前辈真是没法比。

中考体育
仰卧起--62/分钟,800米--3min10s,篮球--14秒。篮球差一点,还要练,其他小意思。




点评

跟1122爸爸取取经,对于此类的古文作业,你是如何截留的啊,真心很花时间  发表于 2016-4-5 20:18
仰卧起坐要求这么高了,记得我中考时仰卧起坐42/分钟,满分  发表于 2016-4-2 23:51
信、达、雅。哎,再也不可能了啊,现在要的是完完全全和教材上一模一样的答案。  发表于 2016-4-1 1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4#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22:25: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4-2 06:28 编辑

必须和教材完全一样,这种要求即愚蠢又短视。
首先教材的译文应该讲还是不错的,但是那只是一种示范,能力还是要学生自己练出来。语文不仅仅是读读背背,尤其不是死记硬背,要把功夫下到应该下的地方。古文一定是要逐字翻译的,对于字的理解则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而整句翻译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用死记的方式去应付考试是本末倒置。对于老师而言,这样要求完全是应付差事,误人子弟。当然,这些可能也与老师的底蕴差强人意有关。

点评

我们小学就有抄诗意的要求了,多了可怎么受得了  发表于 2016-4-5 08:59
现在都这样,昨天一个妈妈还在朋友圈感慨:学校的早晨从没有听见过琅琅的读书声....我们老师就明确说了早晨提前半个小时到校就是做卷子,不知道学校天天让做那种无聊的小卷干啥?  发表于 2016-4-2 23:54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老师自己也不想教这类不实用的课程,只好按部就班。底蕴丰厚的老师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吗,也是不可以的,家长首先不会同意,因为这直接导致分数上不去。  发表于 2016-4-2 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5#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0:5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4-5 08:58 编辑

信、达、雅,这种教学模式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事了。当时的语文老师是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接受的基础语文教育,写简体会偶尔带出繁体,然后向同学抱歉的那种。那时,同学们接触的文言文比现在少很多,但是她依然坚持活学、活用的理念,对于原文主张多读多记,对于译文绝不生吞活剥,要从字词、句读开始,循序渐进,构建础,效果非常好。
所以,从稍微长远的应试来看,比如高考,课外古文占的比例很大,这种硬背是莫名其妙的。当然,也许对于期末考试,或中考可能有一点意义。

点评

抱歉,我说的绝对了,应该会有,只不过课外古文占的比例很大。  发表于 2016-4-5 08:57
高考没有课内文言了??  发表于 2016-4-5 0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6#
发表于 2016-4-2 11:26:14 | 只看该作者
古文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更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个人不知道该怎样去对待它。

不学古文会很没文化,学得好的也大都成了文化流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2:06:03 | 只看该作者
嗨,这还是个事儿,谁愿意学就去学呗。不喜欢,熬过初中,直接步入社会找工作、做生意,或者就出国,中文都不用理了。没办法的,必须高考,就再熬三年,然后怎么也好办。万一还要学文科,这才比较难,可能绕不过去了。
至于流氓,谁愿意当就由着去当,也没什么,怎么都是一辈子。不愿意当,就不当,不会有人管。
至于真学习古文的,还是要静下心,一步一步来,别急。

点评

喜欢古文,言极简而意深远,怎么成了鸡肋了,体验古文字之美,享受的过程  发表于 2016-4-28 12:23
古文确实需要慢功夫,急不得!  发表于 2016-4-2 23:55
唉也只能这样了,还能咋的。  发表于 2016-4-2 14: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8#
发表于 2016-4-3 11:1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ricom163 于 2016-4-3 12:21 编辑

还不单单是快慢的问题,快慢还是容易解决的。还有一个隔阂的问题。它不像做数学题,可以从A==>B,然后B==>C,结果等价于A==>C.

而古文,会是这样,假如A==>B可能成立可能不成立,有人会不顾这个事实(这是在权威翻译中可以经常看得到的),认为A==>B就是成立的或者部分成立,然后B==>C。这就会引发一系列怪象,同时让学习者感到非常混乱。别说古文了,就是现代文,也是有这种现象的,只不过现代文有现成的公众标准,好处理得多。

之前说的孩子们心里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有差异,有两种可能,一是确实孩子自己理解错了,二是权威解释本身有问题。

如果是孩子理解错了,那答错了你扣分就是了,愿赌服输;可是如果是后者,那孩子有什么错,凭什么让孩子违背心愿只为挣分数。可是现实又很残酷。怎能不让人矛盾呢。生活在一个谎言的世界,居然没有人格分裂,我至今也不知为什么。目前我只找到一个解释,蝼蚁尚且偷生。可是人毕竟不是蝼蚁啊。
最近我似乎又找到另一个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9#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4-5 10:19 编辑

我觉得现在这一代老师对付古诗文的办法不多,有点赶着鸭子上架的感觉。正是基于如此,再加上急功近利,可以说专干蠢事。
早在依依俩俩小学时,我就有这种感觉。当时,她们老师把李商隐说成是唐代著名女诗人,我就有点害怕。这不是一个老师这么讲,而且这些人还有硕士毕业的,吓人。她们的小学在北京似乎还很排得上,这个德行,这应该不是个别现象。
后来,我遇到一位湖南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女孩,她当时已经考上社科院的研究生。我问她大学期间有没有学过古诗词,她说当然学过。我又问她有没有学习作诗填词,她说没有。我再问老师如何,她说老师也没有这方面的流露。我觉得真够呛,她们的老师估计比我们大几岁,应该也是文革后的大学生,只能看不能做了。
而我们那个时代的的中学老师情况要好许多,他们多是文革前的大学生,接受基础教育是在49年前后,更有甚者,一些德高望重老教师都还在岗。不要说是语文老师,别的任课老师也相当了得,我们有一位物理老师即兴填词特别的厉害,帅呆了。虽然他们很棒,但我们作为七十年代接受小学教育的这些孩子,不行,底蕴不够。当然,也有极个别有家学影响的,如于丹,她是八三届的,小学时能去读论语,老爸的培养是常人不能比的。
而这些老先生基本上到了八十年代末就淡出了教育一线,现在的这些八零后老师,小学基础一定比我们要好很多,但是应该没有如我们那样的受教机缘,她们的老师往往都是工农兵大学生,或比我们稍长几岁的,很可惜。
所以,断代就是这么产生的,时代的结果,大陆这个问题需要数十年才能解决。但我相信,会恢复一些,毕竟自身没有完全被虐杀,更何况还有台湾。
现在,我觉得要想学好古诗文,必须早抓,孩子到了高于老师的境界,一切都解决了,就如同英语一样。这对于一部分孩子是可以做到的,大部分孩子会很难。



点评

您遇到的高水平老师当前已经没有了,现在不单单在教育领域,其他领域有如此深厚底蕴的人都很少见了  发表于 2016-4-5 11:17
您的经验之谈,很受教:)  发表于 2016-4-5 1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0#
发表于 2016-4-5 10:08:29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来1122家了,继续爬楼,继续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29 , Processed in 0.082202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