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朝和番邦--你可能不曾知道的那些故事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1:51:15 | 只看该作者

大舰队

英国人组成的是一个很大的舰队。

英国远征军由英国驻印度海军总司令伯麦带领,义律的堂哥懿律为远征军总司令兼全权代表,义律做副总司令。

远征军共16艘军舰,武装轮船4艘,运兵船27艘。

陆军有三个团,共四千多人,加上海军,总兵力有六七千人。

这些人对于中国来说只是个很小的数字,中国随便一个人造反都有几十万人,更别说朝廷的军队了。

而对于英国来说,这个军队的规模可就不小了。

点评

看这个装备,胜负应该没有悬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30 1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13-6-30 12:17:58 | 只看该作者
和朋友聊到这个帖子,人家说啦,鸦片战争不管怎么看,还是侵略战争~

因为,那时候英国期望的平等国际贸易比较难得到,是因为中国可以卖他们想要的东西过去,而他们提供不了中国需要的东西。是不是任何国家国民不愿意跟外国人做交易,外国就有理由去打他们呢?
当然中国不经打,一打就疲态尽显,于是当然受侵略的路就很长很远了。

我觉得这个说法也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2:41:54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悠悠

林则徐真是狂妄、无知、自大又爱撒谎啊!  发表于 半小时前


这个不太准确,和同时代的人比,林则徐属于比较务实的。

无知的不是他一个,是集体性的。

撒谎确实他也撒了,可是往后你就会看到,一个个官员都在撒谎,做官员,撒谎是很普通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2:57:57 | 只看该作者
Xieno 发表于 2013-6-30 12:17
和朋友聊到这个帖子,人家说啦,鸦片战争不管怎么看,还是侵略战争~

因为,那时候英国期望的平等国际贸 ...

这个问题太容易了。

先定义一下侵略战争的概念,然后用同一个概念去框定一下,这个战争是否该属于侵略战争,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另一个就是拿那个概念,再来框定一下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开疆辟土的战争,是否属于侵略战争。

然后就决定是否需要谴责,如果要谴责,所有的侵略战争都应该谴责的吧。

国外历史学家都是比较中立的,殖民战争不对,他们也会谴责。

而我们习惯了多个标准,人家打我们就是侵略,我们占别人地盘就是内部纠纷,哈。

在谈及孩子教育的时候,我就鼓吹对孩子民主,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我不例外。不允许孩子做的,自己也不可以做,国家也是如此。

而且我前面事实也列举得很清楚了,不是因为鸦片或者贸易才有了鸦片战争的。而是因为不公平的待遇。

如果大清所做的那些都合理的话,那我们现如今甚至打击恐怖分子都缺乏了法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13-7-1 09:1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wyyan 于 2013-7-1 10:48 编辑
Xieno 发表于 2013-6-30 12:17
和朋友聊到这个帖子,人家说啦,鸦片战争不管怎么看,还是侵略战争~

因为,那时候英国期望的平等国际贸 ...


      我倒是觉得这个说法没有什么道理。平等贸易和贸易平衡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简单一点说,你要把人家也当人,人家是来做生意来的,不是朝贡,不是来当奴才来的。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评论一针见血:战争之前我们不给他们平等,战争之后他们不给我们平等。自己当奴才,以为别人和他一样也要当奴才,现在仍有大量的中国人依然如此,文明的进程仍然任重道远。
      中国那个时候的对外贸易,国民说的一点都不算。引起战争的主因,也不是贸易的不均衡,而是这生意做得太搓火,连人的尊严生命都无法保证。
   您朋友的短短的一段话里面,偷换观念,以偏概全,还是犯了不少逻辑错误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13-7-1 10:00:11 | 只看该作者
“掠夺”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本能的态势。 古今如此,中外如此,人类,动物甚至植物所有生物界都是如此。

相比之下, 英美 的掠夺算是很讲道义的了,看看日本,俄国, 甚至是中华自身的扩张历史, 何曾有过“清华大学”?

两种文化的碰撞,“皇权”与“人权”的对立,必然会打起来的。即便是林大人清醒自知,不撒谎,也是枉然。

日本明治维新也是先被痛扁后,才改弦易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22:11:18 | 只看该作者
dinggy 发表于 2013-7-1 10:00
“掠夺”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本能的态势。 古今如此,中外如此,人类,动物甚至植物所有生物界都是如此。

...
两种文化的碰撞,“皇权”与“人权”的对立,必然会打起来的。即便是林大人清醒自知,不撒谎,也是枉然。

日本明治维新也是先被痛扁后,才改弦易辙的。


说的非常对。

19世纪的西方,远远没有如今的西方国家文明,否则就不会有殖民时代,也就不会有两年次世界大战。

但是与东方的冲突确实是文明与落后的冲突。

我后面很快会写到南京条约的的签订,到那时候大家会看到,清政府认为“不平等”的条款,用目前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基本都是很平等的。而我们现在认为“不平等”的条款,却常常都是清政府要求加上的,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说起日本来,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

当年日本和中国一样,闭关锁国,实施海禁,被西方的炮利船坚打开了国门。

西方列强纷纷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内容包括通商、关税、领事裁判权等等方面。完全都是南京条约的翻版。

最可笑的是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那些列强里,居然还包括中国。

日本也不落后,又与朝鲜签署了类似的不平等条约,当然签约方的列强里,也有中国。

随后中国和日本都开始了自强运动。中国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运动,实施的是中体西用,也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但不接受文明。

日本是伊藤博文为代表的“全盘西化”,完全接受现代技术和文明。

结果很明显,到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以他接受世界共有文明的行动,未通过任何战争,就与西方国家解除了全部的不平等条约,融入了世界大家庭。

而中国,至今还被排除在世界大家庭之外,成为那辆逆行之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22:37:47 | 只看该作者

英国人怕了?

本帖最后由 jerryhao 于 2013-7-1 22:40 编辑

英国的船队,到了广州以后,仅仅是封锁了广州附近的海面。

过了不久,英国留下了5艘军舰,继续封锁珠江口,其余舰队北上了。

现在还有一批搞历史的宣称是由于林则徐在广州防守搞得好,英国人不敢在广州开战,所以选择了北上。

这些人坚信,如果林则徐后来不被撤职,则在林则徐的指挥下,中国一定可以打赢鸦片战争。所以鸦片战争的失败是由于皇帝的昏庸而不是由于天朝的落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23:09:20 | 只看该作者

外相训令

本帖最后由 jerryhao 于 2013-7-1 23:10 编辑

事实上英国远征军的行动,完全是按照英国外相巴麦尊的训令执行的。

巴麦尊给远征军训令包括以下几条;
封锁中国所有的重要港口,以向中国人显示英国的力量;
要求获得军费赔偿;占领舟山直到赔款全部付清;
要求中国政府在白河给予答复,当然谈判可在其它地方进行。
懿律还受命在厦门、宁波或白河将一封巴麦尊的信函交给中国官员,以便转呈给中国朝廷。

为什么不在广州打,主要是因为广州是中国当时唯一开放的口岸,打了贸易就做不了了,虽然英国当时已经不能做贸易了,但是美国、西班牙等国家还在做,在广州打了,那些国家会有意见。

训令里封锁中国港口是失败的,巴麦尊依据的是英国在其他国家的经验而确定的,可惜他不了解,他不封锁中国的口岸,中国还很愿意自己就海禁了呢。所以这个封锁,一点作用都没有。

占领舟山,是一个既定目标,前面我们说过,英国在宁波做买卖还是很愉快的。他们觉得广州的经商环境简直是太差了,他们希望放弃广州,再次转移到宁波去。

直接给皇帝递送书信,是因为他们觉得林则徐这类的巡抚大员不靠谱,他们希望和最高权力机构对话。但他们当时并不了解,对于清朝,这一条才是最致命的。

点评

英国国王和中国皇帝都是国家首脑,但显然他们的地位和权力是很不一样的,对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 11:59
呀,这些都没听过呢!为什么和皇帝对话是致命的呢?因为皇帝的地位被藐视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 1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17:44:37 | 只看该作者

厦门递书

北上的舰队分为了两路,伯麦带着舰队去了舟山,懿律和义律兄弟俩带着后来的船,去了福建厦门。

去厦门的目的是递交《巴麦尊致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

英国船"布朗底"号直接开到了厦门岛,放下一只杉板小船,悬挂白旗,让翻译罗伯聃前往送信。

这位罗伯聃原来是个商人,抵广州后很快学会汉语,学的还是不错的,他曾把《伊索寓言》译成汉文,还把《红楼梦》、《今古奇观》这些书里的一些故事反映称英文。

等他驾着挂了白棋的小船准备上岸的时候,岸上的清军用发射弓箭迎接他。

因为那时候清朝人不懂得挂白旗的意思。大清死了人才挂白缦呢。

把个英国鬼子气的。我们明明挂着白旗,怎么还打啊。英国鬼子没办法,只好退回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32 , Processed in 0.07851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