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朝和番邦--你可能不曾知道的那些故事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0:43:34 | 只看该作者

林大人的夷情判断

英国国内在哪里磨刀霍霍,可是林则徐这里还在为查缴鸦片的一次次胜利而欢欣。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英国的军队会来。

他的判断也是有他的依据的,这些依据也是他前段时间敢于大张旗鼓的对付英国商人的原因。

林大人研究过世界地图,发现英国在6万里以外,怎么可能派兵来呢?

英国是以贸易为立国之本的,一打仗,买卖没法做了,国本都没了。

林大人读过澳门的报纸,知道英国国王是反对鸦片的,义律违背国王的旨意,早晚要被召回去出发的。

后来,印度来了艘军舰支援义律,林大人认为这不过是请来的海盗船,拉保护鸦片的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0:59:10 | 只看该作者

林大人的信心


林大人不仅有战略判断,也有战术判断

他认为即使英国人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很清楚英军的船坚炮利,这一点整个天朝都有共识。

但是林则徐认为英军的船大也有坏处,那就是进不了内河,船一进来就掉不了头,只能被岸上的炮台轰击。

而且一退潮那些炮就会搁浅。

在一个就是英国人从万里而来会很疲劳,我们是以逸待劳。

船运来的人不会多,顶多就一万多人,而我们的军队用之不尽,回头可以以十抵一、以百抵十,直以十千万万抵一,一人一拳头也把洋人拳打死了。

最最重要的,也是林大人视察澳门的时候,检阅葡萄牙军队得出的结论,那就是洋人不擅长陆战,英国人的膝盖不会打弯。膝盖不能弯曲,陆战当然非常困难。

所以不单单是林大人,整个天朝都是信心满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2013-6-26 12:35:5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有意思,好好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4:34:32 | 只看该作者

缺水

林大人得意洋洋,但是义律的日子可是很不好过

自打被从澳门驱逐后,日子过得比当时被软禁的时候还惨。

3000多人整日飘在了大海上,幸亏这个夏季没遇到太多的台风

最困难的是淡水不够了。

林则徐早就做好了坚壁清野工作,林钦差还发了一项告示:天朝人等,敢给英船做引水者,就地正法,枭首示众!

在林钦差的动员和当地士绅的配合下,广州、香港一片战前的总动员情形,就连香港的水井旁,也到处贴上了”此井有毒"、''食之烂肠"之类的条子。

义律他们给坑苦了,也不知道那井里是不是真的被下毒了,只好用帆布兜接雨水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5:04:07 | 只看该作者

淡水战争


唯一让义律高兴的是,印度远征军那里给他派来了一艘军舰“窝拉疑”号。

这下义律心里有底了,原来他手下仅有几条武装商船。

9月4日,义律带着“窝拉疑”号和另外三条小船来到了香港九龙,他一方面找人贴布告,要求香港居民不再在往水井里下毒了。一方面找当地官员要食品和淡水。

当地官员不接受,吵了5、6个小时之后,终于打起来了。

这一场仗,成了鸦片战争的第一枪。

由于是为了淡水,有人就把鸦片战争叫做了淡水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5:19:22 | 只看该作者

谁胜谁负

关于这一仗胜负如何,双方说法分歧很大。

按照国外记载,这一仗“窝拉疑”号由于风的关系,没能靠岸参战。

英方说受伤几个人,没有死亡。对于清军损失情况英国方面没有统计。

中方这面记载就很有趣了。

新安县知县梁星源报告林则徐:英国人死了的尸体都掩埋了,也不知道埋在哪里了,但查了一下差不多有十七具。在船上还看到有英国人尸体漂呢,都飘走了,不过我们捞起来不少帽子……。

反正不是"夷人纷纷落水",就是夷船"在漩涡中滚转"。总之,具体到数字,不是听别人说,就是听别人见,至于尸体,人家夷人都就近掩埋了,咱也看不到,咱能拿到的,就是海面上的夷帽。

林大人一定清楚是怎么回事的,但他依然上报皇帝:九龙之战,清军战死2人,受伤4人,师船稍有损失;击翻英船1艘,击毙英人至少17名。

到底哪个可信,大家一看就知道。

可笑的是,我们无数历史学家,还在不断宣扬九龙之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是反侵略战争中的第一战,这一战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和深远的意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13-6-26 17:11:13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 发表于 2013-6-26 15:19
关于这一仗胜负如何,双方说法分歧很大。

按照国外记载,这一仗“窝拉疑”号由于风的关系,没能靠岸参战 ...

吹牛皮和吹气球是一样的,最后总有吹爆的时候。不是不爆,时候未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7:32:32 | 只看该作者

这次要淡水没成功,义律压力越来越大。

一些正常贸易的英商纷纷对义律表示不满了,因为货船一直在海上漂着,有些货物要潮烂长毛了。

为国家、为义律所代表的政府而赔钱,英国商人还没这么高的觉悟,他们不干。

9月14日,义律致书澳门同知蒋立昂,要求和谈,希望双方和平相待。

林则徐一看禀帖,认为义律被吓着了,所以让蒋立昂于9月20日转谕义律:

新来鸦片赶紧上交;
交出凶犯;
洋面上的空趸船赶紧回国,被驱逐的16名英商为何迟迟不归?
去黄埔贸易是可以通融的;
你们国王信何时到达,应据实回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7:41:0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轮交锋

9月24日,义律到澳门,与蒋立昂会晤。对于林则徐的问题,义律回复如下:

    第一,关于鸦片,现在尖沙咀的船只,没带一两鸦片,不信请带人搜查,一经查出,货物尽行没官,英国政府绝不保护。
    第二,关于具结,让各个商人各个伙计自行具结。一经具结,若有不守信者,大清随时驱逐。
    第三,关于交凶。闹事之人,尚有美国人。现在尚未查出凶手。倘经查出,必按本国律例一体查办,并希望公议法例,以便以后出现类似情况可统一办理。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义律还提出,如果凶手是英国人,报案者可赏2000元整。
    第四,关于趸船与16名鸦片贩子。停几天,等北风顺吹时,趸船可回。16名英商中,有一个才十几岁,还有一个没贩过鸦片,能否准许留下?
    第五,5月份给国王写的信,回信当在明年1月左右。

林则徐回答:

    第一,发现鸦片仍在偷卖。
    第二,具结上光写"货尽没官"是不行的,还得加上原来的"人即正法"。
    第三,林维禧之凶限10日内交出。
    第四,被驱逐之夷可回澳门收拾行李,限6天离境。再事拖延,当即拿下。
    第五,将手头的木匠周亚全、金匠陈严有等汉奸按名查出,禀送官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7:49:44 | 只看该作者

再次交锋


    10月5日,义律回复说:16名商人,6名已走,4名正准备走,其余暂缓几日,两位非鸦片贩子,请予留居;空趸船除8只外,其余全部离去;凶犯尚未查出;具结需等国内训令。至于是否有偷卖鸦片,他愿与天朝官员一同搜查。最后他请求林钦差给他的文书用词客气些儿:“俺也是英国特派官员,你信里不该用轻慢字眼也。"

    10月8日,林则徐向义律直接发出谕帖,提出具结与搜查合并执行,具结不用搜查,不具结,将其船只起空搜查。最后向义律说明,自己原先谕令已够客气了。

义律说具结不行,那你就搜查吧。

林则徐说:搜查不如具结好,搜查大大的不方便:
    第一,盘空抽验,须200天的时间,夷船不嫌时间长吗
    第二,搜查时需要解捆,货物必被糟蹋、抛散,造成损失
    第三,收验之后,须换驳船装载入口。一只大船上的货物需用五六十只驳船,一只驳船需要两人护送。你们夷人有这么多人手吗?如果没有,半路丢失货物概不负责。

所以,还是赶紧具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8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30 , Processed in 0.125535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