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2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之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8 16:5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讲的家庭教育,通常都是从“法”、“术”的层面着眼,今天我想从“道”的层面概括一下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之道。笔者所说的家庭教育之道,是家庭教育的基本思想、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综合体。
  所谓家庭教育之道,是重视家庭教育,用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通过科学的家教方法,促使孩子按照自身应有的素质倾向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家庭教育之道是,用平等的亲子观、“成人”的成才观、尊重孩子的家庭观指导家长,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感召、良好的家庭关系牵引、因材施教的方法导引启发孩子,造就会生活、善学习、谋事业的全面而有自我的人。
  重视家庭教育,是把家庭教育作为一个人生命、生活的重要内容来看待,克服困难,努力对孩子尽到父母的责任。常规地,我们把人的一生归纳为工作、学习、生活三部分,一生中,人的着眼点总是有限的,有得必有失,但只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人,才能享受完整的人生,才是对孩子、社会的未来负责任的人。家庭教育是所有人生命的起点,家庭教育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家庭教育影响社会的发展。从人本角度看,无论你取得多大社会成就,“任何成功都无法替代孩子教育的失败”。
  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是,把孩子作为与我们平等的有独立人格的人看待, 把培养会生活、善学习、谋工作作为成才的最高标准,相信孩子自身具有足够的发展潜能,坚持尊重孩子,服从生命发展规律,按照成长的阶段促进孩子进步。
  什么是成功:家庭和睦是成功,事业成就是成功,只要对社会有益就是成功(不论益处大小);一个人对社会没有太大的贡献,自己很快乐不是成功吗?这应该是最基本的成功。成为正常的人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基本目的。
  基本的、科学的养育方法有:以家长的人格感召孩子,以良好的家庭关系牵引孩子,以孩子的潜能为基础培养孩子,通过家庭中的劳动、日常生活来塑造品德。
  培养孩子是人格感召的过程,亲子间具有遗传基础,父母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和情绪等,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经开始影响孩子了,所以父母要端正思想、调整情绪、控制行为,努力以优秀的人格在前面感动、召唤孩子。多数情况下,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关系是什么?是心灵问题。良好的家庭关系是成员间精神的正常沟通交流,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间平等、顺畅、友好的灵魂的交往。有灵魂交往家庭的孩子懂情感、有思想。
  家庭中日常的劳动就是在进行道德、思想教育。父母要做自己职责内的事,相对而言,孩子能做的工作(尤其是孩子自己的事),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愿望,是在给予孩子自信、自尊,是在培养健全的人;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管理,是在培养人的责任感。
  一定要研究分析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长处、潜力等,在此基础上给予激发。往往父母原生家庭的优势就是孩子潜能的所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目标要因孩子而设定,孩子在哪方面成才,孩子首先有发言权,接着才是家长的发言权,总之,要按照孩子的心性(根本愿望和可能性)来帮助孩子成长。
  在孩子培养中,要在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基础上,适当选择调控家庭以外的环境,如学习场所、交往的人员等,以利于孩子的正向培养。
  最后是从孩子一生的高度,按照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顺序,循序渐进地促进孩子发展。“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全身心地重视培养,因为最开始的地基最重要。要从生命全程和所处历史时代状况对待孩子的培养问题,因为孩子培养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因为孩子是为他们所处的时代服务的人,也因为“时势造英雄”。
  家长培养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具有自我生存发展的能力,培养孩子是从“抱”到“领”到“放手”,这样一个让生命自己飞翔的过程。
  谈到家庭教育的本质时,有人说是孩子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有人说是爱的情感教育,有人说是家庭学习、尊重孩子,有人说是亲子关系、人格教育,有人说是生活教育、终身教育,有人说是准备教育、非正式学习……可以说,这都是可以归到家教之道中的路径,最根本的是重视家庭教育、以科学的方式方法促进孩子健康发展,这是最根本的家庭教育之道——家庭教育之大道。

[ 本帖最后由 helenminliang 于 2014-4-10 08:1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7-14 14:09:0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认同,氛围好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在待人接物方面优为明显。
再次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12 , Processed in 0.08916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