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81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读《爱和自由》后的一点反面意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13 00:1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昨天拿到了《爱和自由》这本书,大概翻了一下,觉得它象是蒙特梭利系列丛书的通俗演译。孙本人开着幼儿园,有过实践经验,而且她对蒙氏好象也有一定研究,所以她的书看起来有理在据。但说真话,我觉得她事实上也在摸索。

在中国,其实谁敢说对早教真的很有研究?昊妈举的那个例子,一个孩子在玩剪纸,一个疲劳的老师等在一边。首先这位老师为什么会一幅疲惫的样子?是因为已经到了下班时候,她不想打扰孩子的工作,所以加班?这样是出于好心,但是不对的。蒙氏有一项很重要的理论,即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如果下课了,或者到了幼儿园闭园时间,孩子就该停止“工作”(这是蒙氏专用名词)。另一种情况,仍然是上班时间,那位这位老师为什么露出疲惫的神态?是她自己的原因,还是因为班上学生太多,她太累?如果是自己的原因,那她不该把情绪带到课堂来。如果是班上学生太多 ,那就是幼儿园的原因的。

所以,不管怎么说,孙的本意也许是想感动读者,说明老师是多么的耐心。事实上却暴露出一个现实,那就是现在的幼儿园,师生比实在是太大了。让三个老师,或者四个老师看住30个骄生惯生的小朋友,怎么才能给她们自由或者爱?老师也是人啊。

第二个例子是,孙的儿子自己也在上幼儿园。蒙氏教育的特点之二是,老师基本上不干涉孩子的工作自由,但拿出的教具必须归位。孙的儿子在教室里能做到这一点,在家里玩具却汉有归位。有位老师到孙家里玩,一定要孙儿子把玩具归位,结果孙本人却制止了那位老师,理由是,她希望儿子在家里能自由一些。

由此可见,孙本人从心底里,并不赞成蒙氏理论,她只是从表层上肤浅地照做。还有,她在书中反复提到一个小女孩,好象父母离婚,全托在幼儿园。孙看她可怜,每次和lg去幼儿园接自己的儿子时,都会让lg抱那个女孩。结果那女孩对她儿子说,我今天还不让你爸爸抱你!孙的儿子情绪为此大为不佳,而这些情况,都是由孙的同事告诉孙,而不是她自己发现的。所以说,孙自己给了孩子多少爱和自由呢?她不过是选择了一种教育方式,然后很机械的照搬了。

不是我媚洋,我只是觉得,蒙氏是很好,但在中国实行起来,实在太困难。首先要家长配合,连孙瑞雪这样的家长都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其他家长可想而知。第二,老师的素质待商榷。现在蒙氏班满大街都是,但有几位老师是真正研究过蒙氏的?而蒙氏的精髓是相信孩子,中国千百年的教育却是要孩子相信大人,“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这种教育是根深帝固的,不是看几本书,上几期培训班就能解决的问题。有几个人能象王甘一样,在北大毕业,又到哈佛去上学,自己开了个幼儿园呢。就连王甘,我敢保证,她本人也一定很头疼幼儿园的师资问题。第三个,就是师生比的情况了。要老师爱学生,最基本的是,老师要有这个精力和体力。可是学生收少了,收费自然就要高,这其中还涉及无数经济问题。现在国家对学校投资都少,更何况幼儿园了。一切说到底,都是经济问题,中国的孩子实在太多了。

越说越远哈。我觉得,然妈现在走了一个极端,太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人生在世,谁无伤痕,谁无遗憾,哪有完美一说。小老鼠jerry之所以自信,那是因为她和tom打仗从来没有真正失败过,到最后倒霉的都是小猫。换个角度说,小猫tom何尝不可敬,她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吃过无数次亏,却从没想着怕过小老鼠。呵呵,老鼠抓猫,那是本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4-19 18:52:35 |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一看...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4-21 18:24:5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精彩的言论:

“小老鼠jerry之所以自信,那是因为她和tom打仗从来没有真正失败过,到最后倒霉的都是小猫。换个角度说,小猫tom何尝不可敬,她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吃过无数次亏,却从没想着怕过小老鼠。呵呵,老鼠抓猫,那是本能啊。”

小孩子就应当有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2-14 23:37:38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意思.我一直在想,人活在世界上,是有约束的,没有绝对的自由,完全依照孩子的天性,是否就一定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父母对孩子,可以完全的爱,但是一定必须无条件的付出么?我也读了一些父母写的关于教育的书,但是依我的看法,实践很困难:有些母亲,将全部精力投入孩子的教育中,可是大部分父母,朝九晚五,甚至加班,怎么可能这样?如果辞职,高昂的学费,靠父亲一人能够承担么.孩子,应该给他爱,但从小也要培养他的责任感,当父母力所不能及的时候,要理解和分担,这样的人生才是正常的.至于心理健康,再乐观的人都有颓废的时候,能够挺住及时排解,这样的心理应该就是正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2-20 14:17:43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得非常的对。所以,我现在感觉到,评价一个好的教育方法:就是看是不是能让孩子与父母都 可以快乐的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3-22 11:09:22 | 只看该作者
小豆说得很好我也觉得好的教育,就是在孩子得到快乐的同时,受到相应的教育目前国内的各种幼儿教育方法虽然有,但是明显感觉只是搬了人家一个形式不过至少开始搬形式了不再是上面老师一声喊,下面小老鼠排排座了根深蒂固的教育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掉的有在不断进步就好所以我觉得,即使是伪蒙氏教育,也比传统的填鸭教育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3-23 13:20:50 | 只看该作者
“即使是伪蒙氏教育,也比传统的填鸭教育好”赞成!!我喜欢《窗边的小豆豆》里面那个校长开的学校,起码让孩子没有压迫感。比如我如果让孩子做某件他不喜欢做的事情,他就说我强迫他,哎!无奈啊~~~ 现在的幼儿教育确实存在很大问题。不是家长单方面可以改变的,只能是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帖由 slwaner 在 2006-03-23 13:21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5-18 13:57:08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偶是不是特别愚钝,看了楼主的贴,文笔很好哦,可是讲说什么泥?
是不是说蒙氏在中国的现状并不是特别可行,幼儿园有幼儿园的苦,老师有老师的苦,连孙瑞雪这样的SUPER家长都难贯彻,不要说满中国的其他诸位了?
是这个意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5-18 14:01:56 | 只看该作者
愚民所见,对于蒙氏,真正对于“平等”和“爱”,似乎争议较少,很多争论,归根结底还是“自由和规则”,无非还是什么时候自由,什么时候规则的问题。
孙瑞雪,认为家中无需归位,归位这个规则是否只在学校有效,值得商榷和讨论。
幼儿尊从自己的喜好和意志在工作,而老师该下班了。幼儿的个人自由意志是不是应该遵守老师要下班就应该停止工作这个社会规则,同样值得商榷和讨论。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07 , Processed in 0.07997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