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39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启蒙] 小C 国学学习记录 小学2年级 2014年1月开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6 18:0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才发现这个论坛。相比于论坛里妈妈的早教,我们属于落后者。
小学一年级因为不住在学校附近,怕小C累着,每天早早入睡。偶尔周末背一两首古诗。

到了二年级才开始想起来要增加些文学修养,有规律的进行古诗的熟读/背诵。


从一年级暑假开始正式开始古诗词的学习,每天用时大概半个小时。

到目前为止

一)古诗词:
  ----1)背完一本古诗词300首,里面有宋词100首,从先秦诗经到清代的诗词200首。
  ----2)新课标唐诗三百首正在背诵中,目前熟读背诵了30%左右.

二)国学部分
  ----1)熟背 《三字经》《弟子规》
  ----2)论语 的诵读从1月13日正式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1:02:06 | 只看该作者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背诵的东西,时间久了不读,就会遗忘。

所以在学新内容的同时,很多已经会背的内容还要定期复习。

最近有些追求速度,最开始背的古诗词300首,已经有些遗忘。说起诗名和作者,小C无法记起诗的开头一句,如果提醒2个字,大多也能顺着背下来。但此时再不复习就会彻底遗忘了。

昨天停掉了新诗的诵读,用了半个小时复习了旧诗词。寒假里还要多花时间进行复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09:43:11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有些困惑,小C的论语前面两篇很多段落都熟读成诵,记下来了。但是就是连贯不起来。另外一个问题是段落内容会背,就是搞不清楚是子曰,有子曰,曾子曰,还是子贡曰。

这两天让小C去背诵,把不同段落连贯起来,并且记住谁曰,而不是通常做的朗读,效果不好,我有批评小C不认真,结果小C不开心,自己也比较郁闷.不知道要不要改变一下方法,放低要求.强制背诵,有些担心把小C的兴趣给打消没了,就得不偿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2-15 17:34:3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几天小C的背诵进步很大。

有了寒假诵读的基础,第一篇已经会背了。第二篇也基本能够连贯的背下来了

目标一年内把论语背出。如果这部大部头能够搞定,以后就轻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6:41:15 | 只看该作者
小C论语已经读到了第8篇,背到了第6篇。

小C这学期进行了一次语文测验,成绩79.5分。在班级属于中上一点。班级里超过90分的一个人,80分以上的总共15人。
是小C语文成绩最差的一次。


花了太多时间在古诗和论语上,课本上的时间太少了,也不做课外题,肯本上的很多东西都没掌握,成绩差也就正常了,毕竟经历是有限的,顾此失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7:14:32 | 只看该作者
小C目前在背的唐诗三百首已经接近尾声了。

打算从周一 3月24日开始 另一本唐诗三百首的背诵。

新的一本唐诗三百首是 蘅塘退士编著的 与前面读诵的那本收录的古诗有很大的不同,两者共有的古诗大概80首左右。

蘅塘退士编著的这一本 收录了很多长诗,包括长恨歌,琵琶行等

读背起来都要慢很多。

这一本争取在年内背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 19:34:2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不会教,才让学生背“好词好句”?



  ●学生背的好词好句,有多少是用得上的?

  很多老师和家长在不知如何教孩子写作文的时候,会说,背好词好句吧,能用得上,事实并非如此。

  任何知识从学习到应用,都是建立在三个层次上的,第一个层次是识记,第二个是理解,第三个是应用。一个人在13岁之前,记忆力是最佳的,因此在记忆上有这种优势,但孩子在对词义词性的识别上,是十分偏弱的,在字词的理解方面同样存在这种情况,因此即便积累了大量的“好词好句”,也无法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在要写的文章中。

  ●“好词好句”并非万能。

  另外,很多对“好词好句”的界定,通常是优美的语句或华丽的辞藻,这种观念的本身,便存在问题。好词好句,是指那些生动形象、准确适体的语言,而通常意义上“优美的语句或华丽的辞藻”,在那篇文章中会是好词好句,但到了别的文章中,却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首先说“好词”,回想一下,很多所谓的“好词”,是四字词语或成语,这些词语能够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事物的情形性质,因此,这些浓缩了的优秀语言,从这方面来讲,确实是好词。但他们并不适用在学生作文中,学生作文是练表达能力基本功和进行语言练习的地方,需要的是语言使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描写,如何将作文内容写得具体、生动,如何熟练地进行语言搭配。

  其次,很多优美或感人的句子,作为收藏或品析,是非常有益的,但要在写作文时也要有用,则显得十分困难。也无法支撑起一篇文章,反而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写作习惯--围绕一段“好句”,想要填充出一篇文章来,反而使学生的写作文过程变得更加的复杂和艰难。

  ●对不会教作文的老师来说,教学生背“好词好句”,抄作文,是最省事、最无效的办法

  近些年以来,大学一直扩招,师范或非师范类的中文系招生,一直是只要整体成绩就了就可以。但这些学生中,会写文章,懂写作的学生极少,虽然在大学里会学到相关的专业课,但这些专业课把关并不严。使得很多到了工作岗位上的语文老师,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写文章,教学生写作文更是不会。而这种现象不只是在年轻老师群中,在整个语文教师队伍中,也是非常普遍的。

  最浅显的道理,教数学的老师,首先这道题,他自己是会解的,教英语的老师,英语他是熟的,唯有教作文的,大多数老师懂的是语文基础,不会讲的是写作。

  对不会教作文的老师来说,教学生背“好词好句”,抄作文,是最省事的办法,对学生来讲,是最辛苦最无效的劳动。而有些老师发明出一个理论来,说抄作文是仿写的第一步,不学会抄,怎么学会仿写,不仿写,怎么能学会作文。

  事实上是,问问写作水平好的人或作家,有几个是靠抄作文学会写作的?目前没有发现!

  ●“好词好句”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反而成了学生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拦路虎

  “好词好句”的作用,本适应用20%写作能力特别弱的学生用,用来进行临时性的提高。比如,有位同学写作文时,这样写了句“教室里很乱”,这样写,肯定是最不生动、具体、形象的,通常写作能力偏弱的同学,会写得如同这句话一样,很概括,不够具体生动。

  当我们用好词好句时,效果会好出很多来,如“教室里一片狼藉”或“教室里鸡犬不宁”,都能突出教室里不同方面的乱来。比刚才好了很多。

  但很多让学生使“好词好句”成习惯老师,便认为这已是“过得去”的作文,至少显得有亮点,而这种“亮点”,却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只能停留在中等偏下的水平。真正的好的语言,是通过描写,具体、生动、形象地再现当时的场景,如“教室里,有的桌子斜压在椅子上,好像随时都会倒下去一样,有的书本从桌肚里滑了出来,掉得地面和椅子上到处都是,我们很难找到可以落脚的地方,不得不用手扶了一下桌沿,想走过去。手刚碰到了桌子,它便”吱呀“一声,晃晃悠悠地倒在了一边,压在了散落的书本上面”

  上面一段,没有用“一片狼藉”这样的词语,却比用了“好词好句”有着更好的表达效果,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当时教室里的乱。

  因此,学生最缺的不是“好词好句”,而是“学会描写”,以会用几个“好词好句”要求学生,必将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反而成了学生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拦路虎。只能培养出会写一两篇八股文的作文,永远教不出能写好文章的学生。

  ●不积累“好词好句”,学生还能做什么?

  如果真要孩子背些东西,不如小学低年级时积累些诗词,中年级多掌握些成语本义,高年级时多背些经典古文。对有写作基础的小学生或中学生,可以多积累些动词,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很有益的。

  如果要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可以参加专业的写作培训,还可以重点多进行描写训练,先学会将文章内容写具体,再学会写生动。一句话,从学会描写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10:02:44 | 只看该作者
前些日子,与小C的语文老师在群里沟通,老师说小C要是不好好管就可惜了,听着蛮受打击的。作为父母怎么会不想管孩子呢?只是有时候自己不太认同老师的某些做法,比如小C作文有些跑题即使写了很多还算通顺的字,也一定给0分。没跑题的时候,如果语句不是那么通顺,通常也很难及格。写上去的作文老师要求改了再改,个人感觉比较打击孩子的自信,小C的作文无论是写还是改都是自己完成的,质量不高。所以在老师眼里,估计我不是个负责任的妈妈。虽然小C写的不是那么好,但是那是以大人的观点看待,毕竟年龄还小,阅历太少,小C不反感写作,多鼓励,长了一些自然就好了,总觉得语文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必过于苛求。小C以前看图写话还可以,自从换成这个老师严格要求后,兴趣越来越差,老师已经严重的打击了孩子的自信。
    最近很是为小C的语文担忧,于是让小C开始每天写日记,通常日记只有几十个字。小C也不反感写,期望能够坚持下去,这样写的久了,必定会有所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9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1:02 , Processed in 0.09368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