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24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儿子爱哭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10 10: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有一个快满7岁的儿子,经常是遇到一丁点小事就爱哭。我想过很多办法都不行,想请各位指点迷津。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3-18 13:53:55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1"> 有的孩子特别爱哭,而且很敏感,容易激动,一点点的小事也会大哭,这是为什么?

   这种情况很让人头痛,尤其是发生在男孩身上,研究表明,12岁之前,不管男孩女孩,哭的方式大同小异,12岁以后,则女孩容易哭,这与青春期激素有关。人们常常认为男孩哭太难看。

   对婴儿来说,哭是社交方法之一,因为他们语言表达还不很清楚,常以哭表达挫折感和情绪。随着孩子词汇量的增加,哭的次数会渐渐减少,有些孩子常常哭,其实是父母的缘故,他们对孩子的身体损害或情感变化常有过度反应,如孩子有时擦破点皮,父母就心疼地说,:“呀,可怜的宝贝,怎么又伤了?”父母这种态度,会使小孩感到过度委屈。

   还有一种是敏感的孩子。敏感与攻击性、害羞、爱交际一样,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征。通常敏感的孩子与害羞的孩子一样,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对适应转变所需要时间都较长,对声、光、触摸等刺激也很敏感。

   有些刺激大多数孩子能适应,觉得无所谓,而敏感的孩子却感觉严重。如轻微地刺一下膝关节的皮肤,他就会敏感地大哭,如果从敏感的孩子手中抢走一个玩具,他不是立即设法抢回来,而是倒地大哭起来。尽管敏感的孩子容易哭,但他并不是不幸福的孩子。高度敏感的小孩,不仅容易哭而且易笑,这种孩子对他人或对动物的感情可能更敏感,而且富有观察力。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给予关心,帮助他成长。

    哭并不一定是坏事,孩子大哭后可以感觉轻松一些,哭可以减轻压力。有些学者发现爱哭者比不爱哭者的生理与心理更健康,因此,不要太抑制孩子的哭。父母比较恰当的做法是--

   (1)对孩子的敏感性要表示同情。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阈比其他孩子更强烈。不准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泪,应该鼓励说他是一个坚强者,引导他克制哭,对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减少他的孤独感和脆弱感。

   (2)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认可,产生成就感。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3)不要强化他哭,哭时不能给予表扬,不能因此给予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哭而免予惩罚等。父母对孩子的哭应采取中性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给一定的安慰,不能给太多同情,否则会哭得更凶。妈妈抱一抱,就会使他“雨转晴”而高兴起来。

   (4)教会孩子善于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痛处,说清为什么要哭,这时妈妈给些安慰,可以减少哭的机会。

   (5)因这种孩子特别敏感,所以对大人的焦虑、紧张、愤怒、忧郁等情感,极易被影响,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响孩子。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将自己的情绪向孩子没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绪。

   (6)对孩子要少批评,多表扬,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脱下来,真了不起”,“让我们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们把它调到前面来,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没有达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样,但他只要尽力了,就别批评他。假如孩子骄傲地告诉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于指责他“把水洒得到处都是”,而应先鼓励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帮助他把水擦掉。

   (7)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会此起反应,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声骂孩子,对他们温和与幽默或许效果更好,但当敏感的小孩做了错事时,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既不要斥责,也不能无原则。

   (8)不要对孩子贴上敏感、好哭的标签,否则以后就难以摘此标签。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诉老师或保姆的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不要动不动就对人说这个小孩“哭得像狼一样”。


<font color="red">孩子胆小、任性、爱哭怎么办?
孩子在幼儿园或其他场合不愿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交往方面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有:一、个性原因,如胆小、内向;二、缺乏锻炼,以往的交往经验少,交往能力较差;三、在交往中受过挫折,如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在与别的孩子的竞赛中失败等。从您孩子的情况看,上幼儿园的时间偏早,可能在初上幼儿园时由于孩子心理准备不足,对幼儿园的生活很不适应,也更加深了对幼儿园和同龄孩子的排斥心理。

为改变这种情况,可以采取耐心引导、循序渐进的方法,如先让孩子与最熟悉的同龄人(如亲戚或邻居家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兴趣,也可培养孩子对集体活动或游戏(如捉迷藏)的兴趣,孩子在参加这类活动中,不知不觉就能与其他孩子共同活动了。另外,要注意多带孩子外出,让孩子多认识外界事物,这在表面上好像与交往的关系不大,而实际上,多外出的孩子性格开朗,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自然也就容易加入到别的小朋友的活动中。最后,有的孩子之所以不与别的孩子交往,是因为自信不足,害怕在游戏中失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多鼓励,多给孩子成功体验是必要的。

关于孩子是否有爱心和能否关心别人的问题,我想这些对三岁的孩子要求未免太高,因为这时孩子的心理活动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他并不能理解更不能做出关心别人、回报成人之类的行为。只要给孩子一个温暖、有爱心的环境,再加上对孩子的有意的爱心教育,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慢慢理解并能作出相应举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4-14 06:23:15 | 只看该作者
06
该说的楼上都说了呵,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5-15 16:51:23 | 只看该作者
我女儿也很爱哭,可能有遗传因素,我小时也很爱哭,在我们小区是出了名的爱哭,所以我很能理解她哭时的情绪.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调整自己处理她哭的方式,现在好多了.各个孩子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做妈妈的一定要耐心细心的观察自己的孩子,找出合适自己的方式.过程是漫长的,前途是光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6-8 15:57:47 | 只看该作者
2楼说的很好!我儿子也爱哭,看了2楼的分析,就知道该怎么办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8-5 19:58:42 | 只看该作者
我女儿特爱哭,我为此很生气。没有什莫好办法。看了2楼说的很有道理。以后要改改我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8-11 13:06:41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也是的,1年级以前每天不哭一次都到不了天黑。看来他是属于上述敏感型的。现在该上三年级了,自己有时想哭知道要忍着了。比从前好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2:17 , Processed in 0.41132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