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ciiwi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骑鲸之旅:怎样为孩子挑选绘本?怎样千方百计“引诱”孩子去阅读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6:56:34 | 只看该作者
  比如安东尼·布朗的知名绘本《看看我有什么》。
  《看看我有什么》描述了一个“什么玩具都有”的孩子杰米和一个“只是插着口袋闲逛”的孩子山姆的故事。杰米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山姆炫耀他的玩具:自行车、棒棒糖、足球、猩猩玩具装、海盗服……但这些玩具却给杰米本人带来了撞伤、肚子疼、被管理员斥责、被狗追、被海盗殴打的厄运。一无所有的山姆却一路畅通地进行自己的闲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6:59:15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没想好要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跟米尼读这本“仇富”的绘本。我担心这本书形成两个很危险的陷阱。没有玩具的孩子会认同“占有许多玩具的人最终会倒霉”这个结论,如果孩子在他们的经验和现实中没有找到类似的有力的支撑,可能会认为这本书“撒谎”;而另一方面,有许多玩具却又敏感的孩子可能因为这本书描写的情节而背负上许多顾虑,因此不能享受到玩具带来的全部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7:00:16 | 只看该作者
  总之,这是一本让我觉得困难重重的书。可我又经常反问自己,这些预设的困难究竟是来源于书本,还是我的内心。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样的寓言,我们成年人时而满怀期待,时而满心畏惧。对两岁的、充满超现实经验的孩子来说,这句话仅仅是偶发的、令人发笑的一段旅行,一个埋伏的可能性,一个无常,如此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说,《看看我有什么》的处理方式远逊于大卫·香农的《鸭子骑车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7:01:04 | 只看该作者
为了孩子的自由,请先忘记你的道德感
  《鸭子骑车记》说的是一只鸭子,它冒出“疯狂的主意”,偷偷骑起停在农场里的自行车。它遇到了:认为它“愚蠢”的牛,认为它“会摔伤”的绵羊,认为它“没有真功夫”的狗,认为它“浪费时间”的猫,认为它“怎么骑都没我快”的马,认为它“不守规矩”的鸡……可它还是心无旁骛地享受骑车的乐趣。后来,一群孩子把车停在农场里,动物们乘人不备,都骑上车,在农场里打着转。它们异口同声地说:“真好玩!”“鸭子你这个主意真棒!”故事的结尾是,鸭子……又看上了拖拉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7:02:38 | 只看该作者
  我非常喜欢这本绘本。作为不敏于行的成年人,面对新事物,我也常常是众多持围观心态的人中的一员。在这本绘本中,作者并没有处理出“鸭子因为骑自行车得了某某冠军”或者“那些腹诽鸭子的动物们自食其果”这样的补偿性结尾。它对孩子明朗的心,和我们这样被层层包裹的心一视同仁地呼唤“一起玩吧”“动起来的人生真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7:04:15 | 只看该作者
  共读到某个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坏人得逞一时,最后受到处罚”的书会在短时间内调动孩子的专注力,让他们着急听到结尾。但是,他们真正发自内心喜爱的,是那些抛弃道德评判和教条,幽默,接纳所有行为的开放型绘本。那些绘本往往是最高级的,流传最广的,好吧,也是得奖最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7:05:44 | 只看该作者
  就像你会被一本老套路的畅销书吸引,但你的心灵只会向意味深长的经典一再致敬一样。
这样的书,在米尼的书架上还有《大卫,不可以》《和甘伯伯去游河》《晚安,大猩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7:06:54 | 只看该作者
  佩吉·拉特曼的《晚安,大猩猩》说的是夜深人静时,动物园的管理员去跟动物们道晚安。大猩猩偷走了他挂在身后的钥匙,尾随着他,逐一放走了大象、狮子、长颈鹿等所有动物,动物们排成队,默不作声地走在睡眼惺忪的管理员后面,回到管理员家里,横七竖八地躺在他卧室里。大家互相道晚安的声音惊醒了管理员的老婆,她起床把动物们带回动物园——不过,大猩猩和小老鼠又溜了回来,爬上管理员的床,和管理员夫妇一起沉入梦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7:08:2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书。后来我发现,只要有关“释放”(暗喻自由)、“犯错却得到接纳和爱”的内容,他们都会欢欣鼓舞地接受,大笑,产生共情。
  而这类的书,通常都在最高层次上抛弃道德感和是非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7:09:52 | 只看该作者
  米尼的书架上,还有一本比较特殊的书:《彩虹色的花》。
  《彩虹色的花》说的是从初春原野上冒出来的彩虹色的花,她乐于分享自己的快乐,把自己五颜六色的花瓣分给了需要帮助的小蚂蚁、小蜥蜴、小鸟、小老鼠……风越来越大,冬天再度来临,她的最后一片花瓣被风刮跑了,彩虹色的花折断了,白雪覆盖了大地。但在雪地上,突然升起一道彩虹,动物们在光的照耀下,想念彩虹色的花。故事的最后,太阳再度升起,春天来了,彩虹色的花又开放了。
  许是天性使然,从一岁多开始,米尼就表现出对与“拯救”“死亡”“孤独”相关的词语和形象的兴趣。作为一个忧心忡忡、看过许多因为盲目沉浸于所谓的牺牲中而耗费自己人生价值的时代悲剧的母亲,我一直不愿意让他读这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23 , Processed in 0.07476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